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定稿版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3.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等,为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2: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针对每种气候类型,讲解其分布区域、气候特点、典型国家和地区等。
步骤3: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讨论并填写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代表性国家和地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步骤4:案例分析(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或两个典型的气候类型,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其气候特点、植被、动物等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并说出其适应这种气候的特点。
步骤5: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课后作业1. 总结教材中介绍的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 结合教材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了解其特点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世界气候类型主题的探究活动,如制作气候类型手抄报、开展气候类型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3)气候的地区差异
①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热带季风和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带
修改、调整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6622字。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教学内容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序号
1-2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能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2、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
重、难点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了解气候类型及分布
2、通过综合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得出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案性质(如实填写,供核实。在“独立新备”或“修改”栏后打“√”)
独立新备
√
修改
材料出处
http://
中文域名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作业及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复习上节的内容导入新课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概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范文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精选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2 气候的定义和基本要素1.3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第二章:热带雨林气候2.1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2.2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2.3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三章:热带草原气候3.1 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区域3.2 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3.3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四章:热带沙漠气候4.1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区域4.2 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原因4.3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五章:热带季风气候5.1 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域5.2 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5.3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六章:温带海洋性气候6.1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区域6.2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6.3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七章:温带大陆性气候7.1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区域7.2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原因7.3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八章:温带季风气候8.1 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域8.2 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8.3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九章:寒带气候9.1 寒带气候的分布区域9.2 寒带气候的形成原因9.3 寒带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第十章:高原气候10.1 高原气候的分布区域10.2 高原气候的形成原因10.3 高原气候的特点和生态环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热带雨林气候补充说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等地。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导致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丰富。
二、热带草原气候补充说明: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地。
其形成原因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域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导致干湿季节变化明显。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植被以草原为主,野生动物种类较多。
世界气候类型的教案

世界气候类型的教案【篇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课程标准: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
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
学与教的步骤安排: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
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
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
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
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
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
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
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在空间想象、逻辑思维方面逐渐发展,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培养地理信息解读、地图运用等技能。
4.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沟通方面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了哪种气候类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了解它们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定义、特征及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生活习俗的观念,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表达、沟通,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气候知识,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气候类型知识。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气候资料图、地图等,自主探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规律。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热带雨林气候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热带雨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分析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影响。
3.知识巩固,拓展延伸:
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师:接下来,请各小组选择一种气候类型,通过观察地图、气候资料图,分析其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做好记录。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内容(精选3篇)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内容(精选3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内容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及景观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主要自然景观的分布。
2、能够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三、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四、教学过程:(一)由“探索”活动导入教学1、简单介绍自然景观2、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纹、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3、由于地形、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二)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汽车拉力赛沿途经过哪些气候类型(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观图来讲解什么是自然景观(四)读教材“热带气候类型”图,说出四种气候类型依据四个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森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2、不同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的特点3、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并明确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五)亚热带气候类型1、让学生观景雅典和上海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这两个同属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分布特征,这两种气候景观差异和对比3、阅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经一部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理解(六)温带气候类型1、三种:伦敦、乌兰巴托和北京的气温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异同。
2、齐齐哈尔和巴黎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岸且唯独相当但温差很大,归纳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差异。
(七)寒带气候类型1、读图读出寒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
2、读卡扎奇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代表的寒带苔原气候和特点。
3、东方主要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所代表的寒带冰原气候。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气候形成的因素。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气候形成的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形成的因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第二章:热带雨林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高温多雨、湿度大、植被丰富等。
2.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热带草原气候1. 了解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温暖湿润、干湿季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等。
2. 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热带沙漠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高温干燥、降水极少、沙漠广布等。
2.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沙漠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五章:温带季风气候1. 了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等。
2. 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北美洲东部、欧洲东部等地区。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
2、能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对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进行简要的描述.3、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知识如何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重难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同纬度的海陆分布不同、同纬度陆地上地形地势各不相同,再加上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导致世界各地气候各不相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气候的差异。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读图4-26至4-29 回答下列问题(1)、这四幅图分别代表着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2)、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2、小组交流,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看一看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三、热带的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1)、看图4-34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总结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如、和等地。
(2)、读图4-30 新加坡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点:(3)、热带雨林的气候景观阅读材料“地球之肺”2、热带草原气候(1)、看图4-35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总结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
(2)、读图4-32 巴马科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征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点:(3)、热带草原的气候景观阅读材料热带草原的干湿季3、热带季风气候(1)、看图4-36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总结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2)、读图4-31 孟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3)、热带季风的气候景观4、热带沙漠气候(1)、看图4-37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总结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
设计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
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
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
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
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
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
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
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
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
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
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