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导致的疾病,高龄、多病、抵抗力差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此类疾病。

由于老年人体质的特殊性,骨折后的康复和恢复过程会较为缓慢,需要长期护理和治疗。

因此,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优质的护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本次观察共涉及30名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4人,女性16人,平均年龄为78岁。

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髋部置换术。

观察中,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了详细的评估和预测,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在手术后,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科学的护理。

在麻醉后,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避免血栓的形成。

在随后的护理中,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首先,注意营养。

我们提供高营养、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尤其是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

科学的营养补给可使患者体质恢复更快,降低感染和复发率。

其次,尽可能早地进行运动康复和床位转移。

骨折后的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休养,这可能导致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运动康复和床位转移,促进患者恢复和减轻床位压力。

再次,注意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特别是在手术后。

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洗手、消毒、使用无菌敷料等,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最后,注意心理护理。

骨折后的老年人常常感到焦虑、无助和失落。

我们应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增强信心和勇气。

观察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

所有患者均康复良好,恢复期较短,未出现任何感染或并发症。

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治疗。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疾病。

因此,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应重视优质护理的应用。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02-04T13:12:02.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4期供稿作者:陆华李银飞魏珍[导读]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指导其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多做示范,让患者掌握准确的锻炼方法。

陆华李银飞魏珍(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浙江余姚 315400)【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87-02【摘要】目的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肢体残疾和残障,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干预及功能锻炼指导,预防并发症。

结果术后患者心理反应正常,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率均有提高,护理满意率有所提高。

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术前和术后护理及康复教育指导,可以促进肢体康复,并发症发生率,减轻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护理康复指导髋部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的常见骨折类型,一般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

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因年老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手术的耐受性差,因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我科室自2010年10 月至2012 年1 月期间共手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140 例,疗效满意,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如下:1 临床资料男63例,女77例;60~69岁36例,70~79岁61例,80~89岁34例,90岁以上9例,平均76岁。

伴有其他慢性病者97例,两种以上疾病并存者13例,本组最多者同时并存4种疾病。

手术后出现1~2种并发症者28例,肺部感染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6例,泌尿系感染11例,褥疮4例。

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2 护理体会2.1手术前的护理(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地与其沟通,让患者了解并熟悉病房环境、同室的病友,让其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让他们感到被关心、被尊重,减少其心理顾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为一名护士,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是我的主要工作,这段经历也使我有机会深入了解骨折护理的实施细节,以及护理老年骨折患者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在护理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有用的经验,今天我要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首先,要有专业的护理技能。

老年髋部骨折是一种特殊的骨折,病人的情况复杂,护理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除了必要的病情记录,还应了解病人的病史,特别是对病人家庭的情况有什么样的了解。

其次,护理中要注意骨折部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骨折病人的护理中,应该注意骨折断口的位置,以免折叠断口造成病情加重。

另外,必须注意病人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病人服药时,要严格遵守药物条例,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若发现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此外,护理的重点也应该是维持病人的心理状态,要多关心老年病人的感受,及时打消他们的忧虑,及时表示关心和了解,以获得病人信任,从而使护理变得顺畅。

最后,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注意提高护理效率,并认真记录护理情况,定期对护理进行评估与改进。

同时,护理应给予病人充分的支持和关心,以使病人更容易接受护理,有效提高护理效率,改善良好的护理效果。

以上是我在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过程中得到的一些体会,综上所述,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要从药物使用、护理技能、心理支持和护理效率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护理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过程中,护理者应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支持,努力提升护理效率,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3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过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压疮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处理后症状消失,全部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

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易发生髋部骨折。

由于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增加了手术的风险[1]。

因此,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31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8±2.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合并脑梗死患者3例。

2护理方法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自身慢性疾病较多,在骨折后患者往往会担心自己伤病为家人带来负担,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而临床研究显示,不良情绪能够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对治疗结果带来负面影响[2]。

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讲述关于手术、麻醉等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为患者排忧解难。

同时嘱患者家属理解患者受疾病折磨所受的痛苦,对患者多些陪伴和关心,特别是孤寡老人易产生孤独厌世的心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排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手术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损伤,其中最常见的是髋部骨折。

当一名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时,将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因此,护理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素质对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曾经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接触过许多髋部骨折患者,从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关于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以分享给其他同仁。

首先,对髋部骨折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出现许多不适,如疼痛、瘙痒、炎症和功能障碍等,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发现可能的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

其次,护士需要在护理患者的同时,以及时有效的疼痛控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安心。

此外,护士还要加强患者的体位改变,给予及时的促进循环措施,以有效预防机体的发生瘀血或肌肉收缩,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此外,在护理患者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特定需求,慎重地给予非药物治疗,如酸甜苦辛、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同时,还要使用福尔马林、膏药等止痛用药,做到有弹性地选择治疗,量体裁衣,以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恢复正常功能。

最后,在护理髋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要积极和陪伴患者,不断反馈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良好的心理服务,引导患者桥梁抑郁、安慰患者,使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

总之,护理髋部骨折患者应该从恰当的角度和方法,采取切实可
行的护理措施,综合应用有效的护理组合,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只有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护理步骤和步骤,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才能够真正有效地保护髋部骨折患者的健康。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体会。

方法:抽选本院在(2010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各项护理疗效。

结果: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的护理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适,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老年人髋部骨折固定术疗效由于老年人骨质退化,性激素降低,致使骨质疏松发生,又由于老年视力逐渐下降,其在行走时就很容易摔跤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老年人极易发生骨折[1]。

而老年患者出现骨折后其愈合速度比较缓慢,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较长,所以极易引发各类并发症,这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2]。

所以,人们对于该类病人的护理要求及护理质量也在不断的升华。

本研究就为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抽选了本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结果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抽选本院在2010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8~75岁,其中位年龄66.5岁,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1~78岁,其中位年龄69.5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
理 ,具体见下。 1 . 2 . 1术 前舒 适护 理 :①做 好 沟通 交流 :老 年髋 部骨 折往 往病 发 突 然 ,患者对骨折 带来的疼痛不 适感 及患者家属焦 虑担忧的情绪均会 影 响到患者 的心理 。对 此 ,责任护士 要耐心解释相 关问题 ,搬动 患者 时
痛 、消炎药片导入治疗 ,2 次/ 天 ,做好 患者 疼痛护理 ;术后3 d 在伤 口
临床 效果 。结 果 观 察组 患者 , I 岳 床 并 发症 发生率 为 5 . O %,显著低 于对照 组 5 5 . 0 %, 住 院时 间显著 短于 对照 组 ,患 者满 意度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差 异 均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O . 0 5 ) 。结 论 在 老年 髋部 骨折 患者 围术 期 实施优 质护 理 能有 效 降低 患者 术后 并 发症 发生率 ,缩 短住 院 时间 ,
1 资料与 方法
好保 暖工作 ,定期进行病室消毒。 1 . 2 . 2 术后舒 适护理 :①一般 护理 :术后2 4 h E置 心 电监护 ,常规 吸
氧 ,责任护士每 2 h 要进行 1 次巡视 ,严密观 察患者神智 、生命体征 、
出入量变化等 ;观察 伤 口渗血 、引流液的情况 ,记录 其形状 、量及颜
部 实行红外线局部治疗 ,促进伤 口的愈合 。③早期康 复训练 :根据患
者 具体情况指导患者 循序渐进进行 患肢功能训练 。④心理护理 :责任
护 士要加强和患者之 间的沟通交流 ,向患者介绍手术情 况 ,感知患者 情 绪变化 ,根据患者 负面情绪程度 因势利导 ,可 采用松 弛训练 、指导
患者 利用其他事物转移 注意力等方法 缓解不 良情绪 ,同时向患者讲解 髋 部骨折的治疗进展 、预后及相 关注意事项 ,获取患者 信赖 ,改善 焦

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老年人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围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恢复期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围手术期预防性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病人术后应尽早转床,抬头枕垫,降低肢体受力面积,预防术后肺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 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退化,对维生素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术后应加强营养补给,避免营养不良。

• 避免并发症:优质预防性护理应包括术后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 正确用药:遵循医嘱,正确应用药物,避免过量使用药物。

• 安全穿刺:护士进行导尿、抽血等操作时,一定要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 正确保护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病人标记、正确定位等,避免误操作和病人的误伤。

三、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采用合适技术:应用冰袋或物理降温技术、进行药物镇痛,适当的关注病人的疼痛程度并及时处理。

• 术后病人的心理关爱:心理护理包括全面疼痛评估、引导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等,具有提高病人恢复速度的积极意义。

四、围手术期宣教•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病人应遵循医嘱,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病情,注意术后饮食、休息、锻炼等。

• 康复理念:宣传康复理念,减少非正常运动,鼓励适度运动,促进病人康复。

• 处理心理问题:宣传合理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情绪放松、正常表达感受等。

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并发症等方法有效地预防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围手术期安全性护理的实施中,正确定位、正确用药,安全穿刺等操作保证了病人的身体安全。

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适当使用药物镇痛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并加强心理护理,促进病人康复。

在围手术期宣教中,合理宣传术后注意事项、康复理念等,有助于促进病人康复。

因此,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手术成功率和恢复期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讨论临床研究后认为,导致I C U 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不耐受现象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2)肠内营养支持的实际开始时间;(3)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4)通过鼻饲途径给药㊂且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临床治疗和护理服务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上述因素,通过密切观察㊁认真㊁细致的护理有效预防和降低给类并发症,保证I C U 肠内营养支持计划能够顺利进行,使广大患者的耐受度提高,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3]㊂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㊁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幅度㊁I C U 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说明I C U 病房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方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㊂参 考 文 献1 谈丽君,柳继.肠内营养在临床应用的观察及护理.医学信息,2011,24(11):165.2 杨名钫,徐芹.I C U 肠内营养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当代护士,2010,13(5):198.3 陈洪艳,腾月,蒋晶红.I C U 病房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吉林医学,2010,12(31):112.文章编号:1004-4337(2015)10-1574-02 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㊃成果应用㊃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应用体会张 淑 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一科 呼和浩特010010)摘 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应用体会㊂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某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112例,以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㊂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围术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适,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㊂关键词: 优质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 围术期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5.10.09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人们有关医学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体现,手术治疗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需求逐渐增加㊂由于老年病人体质较弱,围手术期并发生发生的概率极大,如若发生,具有极高的死亡率[1],因此人们对这类病人护理的要求及质量也逐步提高㊂近年来,我院骨科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5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功能康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112例,以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㊂对照组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6.3ʃ8.7岁);观察组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7.2ʃ9.2岁)㊂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空心钉内固定62例,其中行人工关节置换50例㊂两组患者在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骨折的对症处理如复位㊁固定㊁制动等,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㊂1.2.1 术前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㊂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常是急诊入院,病人多因跌倒而入院,病人的精神状态会受到家人对其及病情的担忧或是由于骨折的突然发生造成的疼痛不适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㊂护理人员应细心详细向病人解答各种疑虑,动作轻柔㊁利落的挪动病人,技术熟练㊁标准,常带笑容,衣着得体,以热情㊁真诚的态度介绍护士㊁主管医生,将医患沟通平台及住院相关信息告知于病人,详细的指导病人如何方便的使用生活用品㊁并介绍病房的构造以及等病房管理制度相关信息,与病人的家人交流相关的检查及治疗方案,让病人及家属获悉住院治疗信息㊂(2)饮食护理㊂督促病人合理优化饮食结构,尽量少进食辛辣及高胆固醇等食物㊂按照病人的脾胃的功能,在不打扰病人的饮食习惯㊁不对疾病的产生干扰的情况下为病人合理进补,以补气养血,强筋健骨,促进骨折愈合㊂1.2.2 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术后24h ,予以病人吸氧,并行心电监护㊂相应的护理人员每隔2h 进行1次巡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㊁精神状态㊁出入液量变化㊂同时,留意病人患处渗血㊁引流液的总量及性状㊂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维持病人的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其受到压力㊁折叠㊁牵扯;同时,详细观察病人患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关注保暖等措施㊂(2)对病人进行疼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28 N o .10 2015痛评价,V A S 评分作为评价标准,及时采取相应的镇痛手段为评分高于3分的病人缓解疼痛,同时让病人注意放松,给予其心理安慰,从而使其同感降低,通过护理干预,本组56例患者控制在术后4h 后疼痛评分均在3分以下㊂(3)并发症护理:为防止病人发生肺部感染[2],应维持空气的清洁环境的舒适;以评估的结果为参照为病人设计相应的锻炼肺活量方案,如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位,教予病人正确的呼吸方式,每日3次拉吊环,提高病人的肺活量[3]㊂(4)患肢功能锻炼㊂病人在住院期间应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做背伸锻炼㊁踝关节跖屈,训练股四头肌收缩㊂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四肢关节屈伸,加快恢复肺功能至正常水平,之后可负拐下床或床上坐起,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㊂1.3 观察指标采用B a r d e n 和B e r g s t r o m 制订的B a r d e n 量表评判压疮,比较两组患者泌尿系感染㊁深静脉血栓㊁术后压疮㊁肺部感染的发生率㊂每周评定1次,直至患者出院㊂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㊂采用(x ʃs )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 检验㊂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泌尿系感染㊁深静脉血栓㊁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㊂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组别n 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观察组560(0)2(3.58)*2(3.58)*3(5.36)*对照组560(0)9(16.07)11(19.64)11(19.64)P 1.00.0460.0420.036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住院时间为(观察组住院时间(8.73ʃ2.31)d ,护理满意度为96%,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3 讨论髋部骨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髋部骨折中股骨转子间的骨折㊂直接和间接的外力损伤是导致的主要原因㊂近年来,老年人出现髋部骨折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弱,修复能力较正常人相比弱化许多,骨折后往往会发生伤口的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导致病人长期卧床,极易出现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对病人的生命造成了极大威胁,同时给病人及其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和伤痛㊂因此,除采用常规的方法对老年病人进行治疗外,护理方法更要加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㊂优质护理的开展,由主动护理替代被动护理,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临床中运用㊂护理人员应当按时将老年髋部骨折的疾病信息告知于病人,并设立相关知识咨询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㊂其促进了护理人员与病人相互沟通的机会,促进了患者和家属与护士直接的沟通,使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有效地提高了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㊂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方法㊂说明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㊂参 考 文 献1 何英,刘晓艳,李玲利.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4(11):1580~1582.2 吴青霞,蒲超,侯小倩,等.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6):1928~1929.3 李海.浅谈对围术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体会.当代医药论丛,2014,4(2):221~222.王秀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数理医药学杂志, 文章编号:1004-4337(2015)10-1575-02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㊃成果应用㊃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对血管再通治疗的影响高 洁(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 南京211102)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对血管再通治疗的影响㊂方法:收集近4年某院急诊科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㊂研究组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急性心肌梗死护理㊂对比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㊁入院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死亡率㊁平均住院时间及血管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路径实施后,可规范护理过程,改善患者预后㊂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路径管理; 血管再通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5.10.092急性心机梗死发生后需要积极进行治疗,而良好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明显提高患者预后生存率㊂急诊路径管理指对某种疾病制定的标准化方案并评估其效果[1]㊂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需要遵照此计划,急诊路径管理主要包括诊断㊁治疗㊁护理㊁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年第28卷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