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一节人物背景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首先是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方面引起学术界注目的一派理论。由于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不仅关注知识学习和技能获得,还关注品德的形成,所以一般学习理论在品德心理研究方面都有一些建树。社会学习理论在品德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同时在道德教育方面该派别也形成了当代不容忽略的一家之言。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班杜拉(A.Bandura)、希尔斯(R.Sears)、沃尔特斯(R.H.Walters)、米切尔(W.Mischel)、洛特尔(J.B.Rotter)等人,在他们中间最有影响的当推班杜拉。我们在此主要以班杜拉的研究为依据来看一看这一派理论的道德教育主张。

班杜拉(1925一)原是一个加拿大人。他中小学时期的教育都是在家乡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塔省一个小城镇接受的。他的大学教育先是在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接受的,后来到美国衣阿华州的衣阿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得了心理学博十学位。在衣阿华大学学习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为他日后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在衣阿华大学期间结识希尔斯(R.Sears)更为他日后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成就埋下了伏笔。希尔斯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之一。

1953年,28岁的班杜拉受聘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教员。在斯坦福大学他最初专门研究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及其家庭因素,后来转向研究青少年人格结构及其形成,随着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他在美国心理学界声望日增。1974年他被推举为全美心理学会会长。

班杜拉的论著较多,主要有:《青少年攻击性行为》(1959)、《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1963)、《行为修正论》(1969)、《攻击行为: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等。在他的众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会学习理论》(1977)。我国学者曾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译成中文,把书名改为《社会学习心理学沪。他在其论著中引用了大量实验材料,突出强调人类学习多数情况下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班杜拉的理论既重视人的行为研究,又重视人的认知因素,所以很难将他的理论划归认知心理学派别或行为心理学派别任何一方,有人说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一种理论。我们从教育学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考察该理论如何阐述人类(尤其是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相关的观察学习、榜样示范等具体理论。

第二节榜样示范理论

班杜拉认为过去学习理论研究的学习一般都属于学习者对有关刺激进行直接反应而实现的学习。不可否认这是人类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可称为直接学习。但是,他又指出另外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而发生的学习。这类学习也是

人们常见的学习方式,学习时学习者不必要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他仅仅在观察中就获得了学习,他称这种学习模式是观察的学习或称间接的学习。

过去对直接学习研究较有影响的有桑代克的联结理论(S—R)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R—S)。班杜拉认为S—R与R—S都是以学习者自身为中介而完成的学习。事实上,很多学习不需要以学习者为直接的中介亦可进行。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S与R,在以他人(榜样)为结合中介时获得的信息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具有替代性和间接性。因此,在班杜拉的理论中观察学习又常被称为通过他人(榜样)示范进行的学习。他说:“大部分的人类行动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即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知道了新的行动应该怎样做。”班杜拉花了大量笔墨着重对各种形式的榜样示范和观察学习的具体过程做了研究。

榜样示范在班杜拉看来至少有如下几种。

一行动的和言语的示范

班杜拉说:“绝大部分观察学习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行动偶然或有意的观察的基础之上。”山可见他人的行动示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示范,学习者通过接受他人行动(行为、动作)传递的信息而实现学习。接着班杜拉又说:“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言语示范作为常用的反应指导样式逐渐取代行动示范。”直言语示范就是依靠言语传递行为模式的信息。“言语示范被广泛地使用,因为用词可以传递无数的行为,而这些用行为本身来表现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四他预言言语示范可以取代行动示范,主要是言语示范有方便省时适用广泛等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依靠阅读说明书而学会机器操作就是典型的言语示范的例子。在学校里教师讲解公式、规则,介绍小说中的主人公事迹,宣传好人好事和英雄模范人物等也是常见的言语示范。

二象征性示范

班杜拉所说的“象征性示范”是指通过“电视、电影及其他视觉宣传工具所提供的丰富多样的示范”①。象征性示范与实际的动作、言语示范相比有许多优越性。例如,象征性示范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把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同时传递给不同地方的数人”。不受个人所能直接接触的较小生活环境的局限,通过宣传媒介接受大量个人生活圈以外的信息。象征性示范还可以反复呈现人们喜爱的示范内容,“不论什么时间都能够随心所欲地在与计算机相连的电视机终端上观察到想看的活动”⑤。象征性示范有明显的优越性,所以班杜拉预言:“随着象征性示范的大量使用,父母、教师及传统的起示范作用的榜样在社会学习中也许不再占据主要的地位。”

三抽象的和参照的示范

抽象的示范是指在各种具体示范中包含着相同的原理或规则,学习者或观察者抽取出这些共同的特征,在没有具体榜样的条件下,做出同样构造的行为反应。班杜拉列举了许多被动句型为例说明抽象示范就是在各种具体的被动句子中抽象出被动句的基本句型特征。然后,学习者依据这些基本特征重新造出各种各样的新的句子。

在道德教育方面,抽象的示范也很重要。“道德判断的发展是抽象示范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的领域,在这里抽象示范方式被用于检验来自于概念学习的其他理论的预测。儿童根据榜样判断的方向来改变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这得到很多研究的证明。”②很显然班杜拉不仅用抽象的示范的理论说明知识学习,而且还用于解释道德教育现象。儿童在道德榜样示范的影响下,往往不是直接模仿具体的示范行为,而是把榜样多种多样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方向”作为“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可见榜样对学习者产生抽象示范效应的意义比具体实际示范的意义还大。

和抽象示范相关联的参照示范,是指在抽象示范方式中有时伴随具体参照事物或活动,以引起儿童对抽象示范的领悟。这种例证在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过程中也屡见不鲜。

四参与性示范

班杜拉认为当观察和实际模仿操作联系起来时,示范的效果将进一步提高,这种示范称参与性示范。参与性示范需要先观察,然后操作,接着再观察,再操作,以此往复多次。学习者通过参与不断矫正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有学以致用、立竿见影之效。把示范的优点和直接检验的优点结合为一体。

五创造性示范

创造性示范是指学习者在观察各种榜样的过程中不是仅仅模仿一个示范的行为,而是吸取多个榜样示范中的多种信息,重新组合后,构成不与任何榜样完全雷同的学习者自己的行为。正如班杜拉所说,创造性示范是“人们把不同榜样的各个方面组合成一个与哪一个榜样都不同的新的混合体”①,这种示范很有个性,所以对儿童不同的品德和性格特征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班杜拉还认为学习者观察到各种示范后常常习惯受制于传统方面的影响而排斥新的示范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多样性的与传统不同的榜样很关键。他指出“与只接触到刻板的传统方式的榜样者相比,接触多样的榜样的人更具有创新性”Q/。创造性示范在各种示范中带有革新的特征。

六抑制或延迟的示范

榜样的示范既可以加强或促进学习者行为方式的形成,也可以抑制或推迟学习者行为方式的形成。而后者班杜拉称之为抑制的和延迟的示范。

抑制示范是指学习者看到榜样的某类行为受到惩罚或禁止后,学习者相似的行为也受到了抑制。这种示范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常理解为“反面教材”或“反面样板”。它的教育功能亦不可低估。

延迟示范是指学习者观察到榜样示范后,并没有立即模仿的行动和意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观察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且学习者开始刻意模仿。例如,少儿时看到家氏酗酒不以为然,待到长大后有钱时也像家长那样挥霍饮酒了。再如,年少时对战斗英雄很仰慕,长大后有了参军机会,也可能再现英雄人物的某些行为。这些情况均可解释为延迟示范。延迟示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虽然不是立即显露的,但也不可忽略。延迟示范理论正如人们常言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一样,告诫我们教育人是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第三节观察学习过程

班杜拉详尽地分析了榜样示范的同时又从观察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分析了观察学习的过程。

我们已经谈到观察学习是与传统的刺激——反应联结论和操作条件反应论不同的一种学习,那么观察学习的过程也必然是一种独特的过程。观察学习过程没有包括对学习者的直接刺激强化,也没有包括学习者对刺激的反应。总之,没有把学习者主体视为刺激——反应的中间媒体。然而,观察学习过程是从另外一角度研究学习的,是把刺激在榜样(他人)身上发生反应的情况作为信息,使观察学习者接受信息后所发生的学习,因此观察学习的过程是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生过程和动机过程这样四个子过程构成的。

一注意过程

没有对示范行为特征的注意和正确知觉就没有观察学习。可见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舍此,学习不能开始进行,班杜拉指出:“面对示范的各种影响,注意过程决定着哪些是应该观察的以及哪些特征是要提取出来的。”他认为每个人都置身于大量的示范影响和示范模式信息之中,但是一个人受什么示范影响,从中吸取什么,这首先取决于注意过程。接着他又分析了制约注意过程的各种因素。概括而言,观察者的特点,示范活动本身的特征,以及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等因素都制约着注意过程。班杜拉指出观察者的特点包括观察者的感觉能力,觉醒水乎,知觉结构定势和强化的经验等方面;示范活动本身的特征包括示范行为的性质,如明了性、普遍性、复杂性、情意的诱惑性,以及示范行为的价值属性等;人际关系结构特征,班杜拉指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不管是他自己所选择的还是被强迫的,都限定了所能学到的行为的类型,因为这些行为的类型会被多次地观察。”②班杜拉在分析三方面制约注意过程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因素的重要性,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入在社会中属于不同的群体关系网络,这就极大限制了观察学习

的性质和内容。当然观察者的特点和示范活动的特点这两方面制约注意的因素本身的特点也对学习的速度、水平、学习类型、学习数量有直接的影响。班杜拉还指出:“电视的出现,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成人来说,榜样的范围都扩展了很多。”⑧电视为人们提供了不受时空局限的更多更广的注意机会。因此这种传媒工具为学习开辟了广阔前景。同时电视内容是否具有教育性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二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就是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并且保留在记忆中。班杜拉说:“如果人们不记住示范行为,观察是不会有多大意义的。”可见,保持过程是学习者在注意的基础上,接收了榜样的示范行为信息之后,即使榜样示范不再出现,仍在记忆中保持象征化的示范行为,使学习过程持续进行的一个子过程。

班杜拉认为保持过程的表象系统主要有映象和言语表象两种。

映象是指在观察学习中,某一示范可以作为映象被保持下来。示范行为作为一种感觉刺激,首先激活有机体的感觉,基于这种感觉产生了外在事物的知觉。如果反复接受示范刺激,就会形成榜样行为的映象,成为能够随时进行检索的映象。形成映象后,映象在脑海中浮现,不会因为示范行为不出现而消失。

言语表象是关于示范行为的言语符号编码系统。这种编码系统在保持过程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正如班杜拉所说的:“调节行动的认知过程大多数是言语的而不是视觉的。”②因为言语表象“以容易贮存的形式传递大量的信息”⑧。学习者借助言语表象会使学习的准确性和速度得到保证。班杜拉举例子说:“榜样所经过的路线,与其依靠这条路线的视觉表象,不如把视觉的信息转换成右左右右左这样的言语编码更能准确地习得、保持和再生。”④把榜样行为转换成言语符号,就会成为记忆编码,对学习者以后模仿该行为起到言语向导作用。

三运动再生过程

运动再生过程按班杜拉讲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或者说是学习者的具体行为实施过程。他把行为的实施又进一步分解为:反应的认知组合,反应的起动,反应的监控,以及利用反馈信息对反应进行矫正等四个具体部分。

行为起始之初要在认知水平上选择反应,并加以组合。但是运动再生过程并不仅仅停留在认知水乎上。观察学习数量有多少能被真正付诸行动关键要看学习者是否具有构成反应因素的技能。在认知水平上组合成新的行为模式时如果缺乏新的统一反应的某些构成部分,反应的起动就不会发生或发生错误,行为的再现就会失败。

当观念的东西向行为转化时,班杜拉认为最初很难避免发生错误。这是行为水平的障碍。因此,运动再生过程需要有监控和矫正机制,以克服障碍,改正错误。班杜拉认识到,学习者常常在做出行为表现时不能充分观察到自己的反应,这时最好“以自己的不明确的肌肉反

应和观看者的口头报告为线索”山,对有关行为进行矫正。这种现象正如我们常言的: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学习者接受他人“口头报告”后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其实就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过程,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品德形成过程和学校德育理论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在行为实施过程中如何激发和维持行为呢?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离不开强化。班杜拉将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

外部强化就是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强化。这种强化在班杜拉之前许多人都有研究。这种强化只关注外在的结果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所以班杜拉认为外部强化有很大局限性,并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因素。人们的行为常常是由观察的结果和自己形成的结果共同支配产生的。于是,他提出了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两种他认为更重要的强化。

替代强化就是直接强化作用于榜样,榜样起到替代作用对学习者行为构成强化。通常,榜样成功受到表扬和奖励的行为会增强学习者出现同样行为的趋向;相反,如果榜样的行为受阻受罚,也会削弱或抑制学习者的同类行为。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观察和体验在学习者身上起到动机的作用,这种替代强化在知识学习、技能获得和品德形成过程中有广泛的表现。这种强化理论的实质和德育过程中的“模仿”有许多共同点。因此,替代强化也应作为我们德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自我强化则是指行为按自己设定的标准进行时,行为者又以自己支配的方式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可见,班杜拉提出的自我强化是与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不同的完全依靠自我内部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强化。自我强化时基本依据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合乎标准的行为给予肯定并加强;反之亦然。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当然最初还是来自外部榜样示范而建构的。例如,儿童按成人提出的有关要求行事,达到标准时成人给予肯定和鼓励,反之则给予批评或惩罚。有过这种经历后,儿童会逐渐建立依照成人提出的标准来肯定或否定自己行为的自我强化、自我评价标准,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并能自我调节自己行为。这种自我强化的观点在学习理论研究领域拓展了以往各种强化学说的视野,构成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一大特色。这种见解在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值得重视。

综上所述,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过程四个子过程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从较新的角度领悟人类学习的本质。班杜拉特别强调行为的起动与维持,这些学说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极大参考价值。他和他的同事们还对儿童某些道德行为的出现做了许多专项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有攻击性行为学习研究、抗诱惑研究、道德判断研究、言行一致实验研究等。在此,我们择其较有影响的研究实例介绍给读者。

第四节几个典型的专题研究

班杜拉亲自参加设计的专题研究有攻击性行为学习研究、道德判断研究等。此外,社会

学习派别其他头面人物做的研究还有抗诱惑研究、言行一致实验研究等。这些研究的结论不仅在理论上为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这些研究本身对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也有很大直接参考价值。

一攻击性行为学习研究

这一研究是班杜拉与其他人合作于60年代初期进行的。实验选择3—5岁的儿童共72名,男女儿童各占一半。首先把72名儿童分为三大组,第一组为攻击型榜样组,男女儿童各12名;第二组为温和型榜样组,男女儿童也各12名;第三组为不提供任何榜样的正常情境组,男女儿童各6名。分完组后便开始实验。实验室内的墙壁布置着一些鲜花和动物的图画。室内一个角落堆放着一个充气娃娃和一些修理玩具用的木槌等工具。儿童被实验者逐一带进实验室。第一组儿童被带进实验室时做示范的成人榜样在整理工具。然后走到充气娃娃旁边,用工具对娃娃敲打、辱骂。在“打它脑袋”、“打它鼻子”、“把它扔出去”等骂声的伴随下击打,甚至还摔打和脚踢,表现出明显的攻击行为。第二组儿童被带进实验室后做示范的成人榜样在整齐地摆放工具,对充气娃娃没做任何理睬。第三组儿童则根本没有被带入实验室,照常在一般情境中游戏。实验者在间隔约20分钟之后把儿童带到另外一间带有玩具娃娃和工具的房间,让儿童随意游戏。实验者透过单向玻璃观察到,第一组儿童由于看到示范榜样攻击布娃娃的行为,所以表现出了比第二组和第三组都多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除了让儿童身临其境外,班杜拉他们还利用电影、戏剧等形式让儿童观看有关攻击性行为。不同的实验形式都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基于这类实验研究他们确信儿童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后很容易学会模仿其行为。虽然观察时儿童没有“反应一强化”这一程序,儿童也能学会一定行为。

二儿童道德判断实验研究

这个实验研究也是班杜拉和他的同事于60年代进行的。实验选择被试均为5—11岁的儿童。实验材料是皮亚杰设计的儿童行为中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对偶故事。实验时先对所有被试儿童讲解同一个故事,让儿童进行初步判断,记录每一儿童的判断水平。然后将儿童分成三个小组,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实验。

第一组儿童在对对偶故事中的道德现象判断时只要稍微表现出一点进步就给予表扬、奖励和强化。

第二组儿童在作出道德判断后,对表现出的进步也给予强化,接着还提供一个对同一故事作出比儿童判断水平高一筹的成人榜样的判断。

第三组儿童在作出判断后不管是否进步都不给强化,但同样电提供一个较高水平的成人榜样的判断。

分成三个组按上述要求进行训练后,儿童又被带到一起对12个对偶故事进行判断。结果

发现,第一次在未分组前对儿童被试初步判断的记录显示出的儿童成绩差不多,判断水平接近。然而,经分组后儿童的判断水平有了分化,具体表现为第一组成绩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在最后几个故事的判断上还有下降趋势;第二组和第三组成绩都有显著提高;第二组伴有强化和第三组没有强化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通过这种实验研究,班杜拉他们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水平提高与成人榜样判断关系极大。成人的道德判断为儿童进行判断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照。他们还指出皮亚杰建立在对偶故事法基础上的儿童道德判断年龄阶段水平理论有重大缺陷,即皮亚杰等人严重地忽略了不同社会情况下,不同成人及儿童伙伴对儿童道德判断水准的影响。班杜拉他们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的是不同环境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像皮亚杰等人强调的主要为年龄上的差异。

三抗诱惑实验研究

这项研究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沃尔特斯与其他人合作进行的。实验选择的被试都是5岁的出身于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实验时将儿童分成三组观看不同的影片。

第一组称为榜样奖励组。儿童可以看到影片中一个男孩在房间玩一些被告知不许玩的玩具。可是,他妈妈进入房间后亲热地夸奖了这个男孩并且和这孩子一些玩这些玩具。

第二组称榜样指责组。儿童看到的影片和第一组儿童看的影片场面背景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当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看到这个男孩违反禁令玩那些玩具时就严厉地训斥他。这个男孩听到妈妈训斥立即放下玩具,跳到沙发上用毯子遮住脸,害怕得哆嗦起来。

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任何影片。

看完影片后便对所有儿童进行测验。实验者布置一个实验室,室内有许多诱人的,有趣的玩具。同时室内还有一些大字典和百科知识工具书。分组实验前已告诉儿童不许玩这些玩具,但可以翻看书籍。当把儿童逐一带进这个实验室后,允许每个儿童在室内呆15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记录儿童的表现。他们发现第一组儿童很快屈从于诱惑,无视禁令去玩那些玩具,克制行为的潜伏时间平均为80秒左右。第二组儿童平均过了7分钟左右才去动那些玩具,有的儿童15分钟内始终没有去碰一下玩具。第三绍儿童平均潜伏了5分钟左右开始玩那些玩具。

沃尔特斯他们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即榜样具有替代的作用,儿童通过观看影片中受到奖励和指责的不同榜样示范而学习了不同的抗诱惑行为。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不过,应该指出他们选择被试时选择的都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其中有些偏见,似乎经济条件差的儿童更经不起诱惑。这点值得商榷。

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的实验研究实例还很多,在此不一一详述。以上三项专题研究是这派理论著述中常引证的典型实验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并不能完满地解释儿童品德行为形成的复杂因果关系,但是,他们的研究仍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第五节特征与评价

一基本特征

社会学习理论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行为派和认知派之后的又一个独树一帜的理论派别。该理论派别注重研究青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问题,这是该派别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知道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道德教育理论时,比较关注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关注测定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问题并且力图把儿童道德判断水平阶段与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对应起来,作为年龄特征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而社会学习理论则注重研究儿童道德行为形成的社会因素,其基本着眼点是研究儿童个体如何在周围成人榜样的影响下学习特定道德行为。他们并没有更多关注年龄特征问题以及与年龄特征相关的认识判断能力发展水平问题。这一特征说明社会学习理论是与道德认知发展派别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有人说社会学习理论属于新的行为派。其实不然。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行为的习得主要是观察榜样示范的结果。这就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所不同,构成了社会学习理论的第二个特征。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个人内部因素单独决定的,也不是外部环境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内外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班杜拉在其著作中用B代表行为,P代表人(内部因素),E代表环境(外部因素),认为“行为是他的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作为决定因素而相互发生作用的看法,可以被图解为:

P

B E

他承认人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又会影响下一个行为。行为和环境就是这样相互影。向的。并且,通过行为而产生的经验(个人的内部因素)会部分地决定一个人能够做什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被决定的人又会影响他日后的行为。总之,B、P、E三者相互关系都是双向的,而不是像以前行为主义者所认识的人的行为仅是环境刺激的反应,当然,也不是单纯内部因素动力的产物。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这与价值观澄清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点也构成了社会学习理论的第三个特征。在价值观澄清理论看来榜样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相互对立的。儿童受到不同榜样的影响,何去何从仍是个谜团。因此,他们反对“榜样法”,当儿童接受教育者提供的榜样示范时,儿童可能还受到基于不同价值观的另外一些榜样的影响。然而社会学习理论坚信榜样的力量,坚信多种示范模式必有它的教育效应。儿童的道德行为形成过程基本是以其观察榜样示范为起点的。可见,社会学习理论与价值观澄清理论分歧较大,难以弥合。实质上它们的分歧恰好说明这两派理论各执一端,均属形而上学地研究问题。一个注重提供示范榜样教育儿童,另一个关心儿童内心道德力量的外化。当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道德教育问题时都排斥其它的角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说。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坏事,它叮以从多侧面深入说明复杂的道德教育过程,可以给我们多侧面的启迪,使我们博采众长构建我们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从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上看,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由外向内的内化过程,这与一些学派强

调由内向外的外化过程不同,这是该理论派别的第四个特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是他人的行为,儿童的品德主要是由于榜样示范向儿童心理内化的结果。这与价值观澄清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正相反。价值观澄清学派不主张提供榜样,而且这一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都主张教育者启发、引导、促进儿童内心先天的良好品性释发出来,形成儿童的品行。教育过程是引发过程,是外化过程,教师只起辅助作用,不给予褒贬评价。

二简短的评价

除上述特征外,社会学习理论还有如下几处可资借鉴的方面。

其一,该理沦强调成人与环境对儿童道德行为形成的作用,这与我国传统中所积累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经验之谈很相像。因此该理论的基本思想观点易于被我们所理解和接受。近年来这派理论在我国被介绍评述较多,许多人还潜心对之研究。这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较重要的一派,并且也是对我国教育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一派。该派理论对榜样示范的详细分析和对观察学习的深入探讨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缺,有助于我们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一些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更有力地指导实践。

其二,该理论倡导者们进行大量实验研究说明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观察的影响。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及其蕴含的代理过程、象征过程和自我调整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周围成人榜样、社会环境,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理论认识。该派理论进一步证实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戏剧,小说等传播媒介中的人物事件,以及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是潜力巨大的。同时也告诫人们净化社会环境,特别是关注大众传媒对儿童品行的各种正负效应,提倡向儿童供给优质的精神食粮,要求成人行为检点,为人师表,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

其三,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动帆的激发以及动机对维持某特定行为的作用,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具体可分为对结果的期望和对自身行为效能的期望。他认为以前心理学家已经注意了对结果期望的研究,然而对自身效能期望的研究则没有先例。他指出对自身效能期望是人们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际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们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行为。他把对自身效能的期望又称为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是人类学习过程包括品德形成过程所不可缺少的。例如,儿童不仅知道助人能给他人带来幸福与欢乐的结果(这属于结果期望),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这属于自我效能感),这样才会使他对助人行为充满信心,百折不挠。可见班杜拉对动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他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说明,人们仅有对目标或结果的期望动机是不够的,只有当人们感到这一目标不仅是可望的而且是自已可以做到的,才能更有效地敦促人们去为之奋斗。

最后,我们还必须指出社会学习理论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他们的研究基本是建立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之上的,这就先天地缺乏社会环境的复杂变量。所以他们的理论必然在实践中

会暴露出一些弱点。例如,实践中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判断水平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都是与儿童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紧密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班杜拉等人的研究中被严重地忽略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 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 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 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 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考题2010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 1.结构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2.试论“社会学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路径和注意的问题。 3.试述我国社会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成果,并谈谈你对中国目前社会分层的看法。 4.以经济发展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研究作为主题,设计研究框架(理论模型),设计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5000份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案,并说明其设计原理。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法社会学考题 1.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请你列举出当前中国法制建设中你最为关注的几个学术问题,并解释理由。 2.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则请你谈谈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3.“清官崇拜”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现象,请你谈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 传统法制的影响。 内容提要 法律是现实社会的调节器,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确认人的不同社会地位的有力杠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因而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当时人们关于人、社会、入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想与观点。同时,法律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以一种最明确的方式,对当时社会成员的言论或行动作出规范与要求,因而也清楚地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对于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因此,从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同样可以看到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国家文明发展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法律制度乃是维系社会、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的工具。同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体现。 目录 第一篇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教育学-中学部分-第八章 德育(参考答案)

第八章德育 一、选择题 1.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在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的是学生的( )。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调控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 D.自我学习能力E.自我反思能力 2.以下属于德育构成的是()。 A.道德教育B.政治教育C.法制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3.下列不属于德育特点的是()。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D.引导性 4.《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与哪一年()。 A.1996 B.1995 C.1994 D.1993 5.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包括( )。简答 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思想教育D.理想教育E.公德教育6.高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包括( )。简答 A.集体主义教育B.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C.良好个性心理品质D.思想教育E.公民道德教育 7.下列行为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解释:订正A项不选,原因为,不守纪律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因为纪律本身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A.不守纪律B.欺侮同学C.考试作弊D.偷窃E.孤僻 8.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E.情感教育9.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 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E.评比竞赛法11.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1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A.知 B.情 C.意 D.行 13.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4.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5.道德两难问题有哪几种来源()。 A.虚构的道德两难故事B.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C.真实的或实际发生的道德两难问题D.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景会影响道德发展16.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7.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8.“夫子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指的是哪一个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 19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2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育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2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22.讨论法属于下列的哪一种方法()。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评比竞赛法 24.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教育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25.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讲义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学员专用讲义《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资料

第一章德育概述 【真题再现】 1.狭义的德育是指()。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2.德育对青少年学 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 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A. 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4.【多选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艺术教育 D.道德教育 5.【多选题】制定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 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6.【判断题】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 形式和方法。() 【内容梳理】 一、德育的含义 (一)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 (二)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三)德育的内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 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 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第八章 德育原理

第八章德育原理——第九章学校德育的实施 课堂习题 一、选择 1.狭义的德育仅指()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纪教育D.道德教育 2.德育与智育二者() A.相互等同B.相互不同C.相互包含D.有同有异 3.德育工作在我国中小学整个教育工作体系中居于() A.中心地位B.首要1地位C.特殊地位D.辅助地位 4.棍棒纪律是哪个社会实行的纪律()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起() A.前提作用B.唯一作用C.主导作用D.一般作用 6.德育过程实质是() A.提高学生品德认识的过程B.培养学生品的情感过程 C.锻炼学生品德意志的过程D.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个体品德的过程7.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是其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 A.过程B.内容C.途径D.结果 8.德育过程的开端是 A.以知为开端B.以行为开端C.以情为开端D.有多种开端 9.学生思想品德的四个构成要素是() A.感觉、知觉、表象、认识B.知、情、意、行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D.学校、家庭、教师、学生 10.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品德认识B.自我教育C.活动和交往D.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11.衡量学生品德水品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品德认识B.品的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 12.在德育各种方法中,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A.说服教育B.陶冶教育C.榜样示范D.品德评价 13.教师常采用“小红花或插小红旗”等方法鼓励学生,这种的与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 二、填空题 1.德育包括、、、和。 2.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建设。 3.知情意行四者之中,是基础,是关键。 4.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具体手段叫做。 5.德育过程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三、概念题 1.德育: 2. 德育目标: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社会学理论的四大研究途径

在社会学理论的四大研究途径(建构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沃特斯2000:6ff.)当中,以社会系统理论为表现形式的功能主义传统由于强调整体、均衡和稳定,可以说是最为强调“社会和谐”的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德国倭铿对其精神生活哲学的自称。主要是突出人的精神生活的能动性。...行动哲学反对自然主义与社会主义。认为自然主义对人的精神加上错误的限制,它虽给予人以自由,但不能指导人正确地使用自由。社会主义不能给予人的生活过程以统一性,不能了解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强调人类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的经验研究取向。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的著作中提出的。 现象学的词源可上溯至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的著作﹐但其含义均与胡塞尔的用法不同。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结构化理论 以吉登斯为代表的一种社会理论,关注具有知识和能力的人类作用者与其所处的广泛社会系统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理论通过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反思,树立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超越传统理论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他提出社会学所探求的社会结构,只有经过结构化过程才能得到说明。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用行动者模型——分层模型展开对结构化的论述。所谓分层模型,就是将行动者理解为一系列的意识层面,这些意识层面主要分三个层次:凭借语言的话语意识、凭借理性的实践意识、以动机和认知为主的无意识。在吉登斯看来,结构并不决定行动,而是行动的意外结果。结构只是使行动结构化,行动展现了结构并再生了结构。由此可见,吉登斯对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的调和,不过是在两者间进行循环论证 双重性 结构化过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结构规定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产生和再生出新的社会结构。 功能主义 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考研必看】_社会学研究方法多种简答题附答案

简答题: 1、对社会研究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可以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应用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即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建立假设得到理论解释——观察、概括、抽象、检验已有理论,提供新理论解释) 4、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理论性研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应该提倡理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的选题方向更多地集中在与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方式,或者通过科普读物的方式给普通读者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5、简述应用性社会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发展指标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领域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 6、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请教专家;三是查阅资料。 7、简述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比较简单,不太严格。观察法、访谈法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一些典型个安调查,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假设,而是为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初步的根据和其他相应的信息。 8、解释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需要比描述性研究的程序更复杂,方法更精致、更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9、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一,普查资料本身可准确地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保证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第三,普查所涉及的调查项目一般都较少,并且对资料的深度要求不高。 第四,普查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 10、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德育的概念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 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大学》——我国最早的德育专著 《论道德教育》涂尔干——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 《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凯兴斯泰纳——最早研究品格的专著 《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 3、德育的功能(简):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1)、德育的政治功能 a、德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意识的人,维护与巩固政治 b、德育通过学校这一阵地,传播思想制造舆论 c、德育直接培养政治人才 (2)、德育的经济功能(生产——流通——消费) a、生产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 b、流通领域:诚信体系 c、消费领域:树立健康积极的消费观 (3)、德育的文化功能 a、保存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融合创新文化; d、引领文化 2、德育的个性化功能 (1)、德育的个体发展性功能:为个体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对个 体的品的结构(政治、道德、思想品质)的发展起作用 (2)、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满足人超越的需要,满足精神追求 的需要,使人从中获得精神的快乐、愉悦 4、德育的地位的认识(结合实际谈) 德育首位论、五育并列论、完全寓它论、以智代德伦、德育唯一论 5、德育目的的概念: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格规格。 6、德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7、确定德育目的的依据(简) (1)、客观依据 a、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 b、不同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c、各级各类学校不同阶段的特点 (2)、理论依据 a、德育目的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该理论既确定了人的全 面发展观又展现了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b、各种流派围绕的根本问题就是教育目的、教育取向的不同 个体本位论:主要考虑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来确定德育目的(代表人物:杜威、 卢梭) 社会本位论:在遭人与造公民之间选择造公民(代表人物:涂尔干) 科学主义:社会瞬息万变,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教育的功利性、适应性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要按人性化的需要来设计 8、我国小学德育目标(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 (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第一节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 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 (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 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 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

④家庭的内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①文化规范;人的愿望和价值观。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③②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 家庭生命周家庭中的角家庭发展任 ·发展相互满足的婚姻、新婚妻·怀孕及将成为父母的丈(没有孩子·适应彼此 亲戚网妻子-母·适应新生子女的诞生、育儿成丈夫-父(从第一个子女出生女 儿-姊·发展一个可以满足的该子女两岁半儿子-兄亲、新生儿的 ·以激发性、成长方式应学龄前期子女的重妻子-母、学龄前需丈夫-父(从第 一个子女两岁女儿-姊充沛的精力适应及因到该子女六岁儿子-兄子女需求,父 母因此缺隐妻子-母有学龄子女的家庭以、学龄丈夫-父(从第一个子女六岁设 性方法适应社区的女儿-姊该子女十三岁儿子-兄·鼓励子女教育上的成·青少 年在自由及责任妻子-母、青少年时内取得平丈夫-父(从第一个子女十三·发 展中年父母(子女女儿-姊到该子女二十岁成年)的兴趣和工儿子-兄·成年子 女离家就业、妻子-母亲-祖、空巢6兵役、上大学、另组新家丈夫-父亲-祖 父(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庭等等女儿-姊妹-姨、姑一个子女陆续离家出走)·维护支持性家庭关系儿子-兄弟-舅、伯叔 ·新的婚姻关系重建、中年父母期妻子-母亲-祖母7·维护老的及年幼的 亲属(空巢到退休)丈夫-父亲-祖父关系-鳏夫、老年家庭成员8寡妇·因应丧偶及独处·亲近家人或适应老年生妻子-母亲-祖母(退休到双亲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德育原理超级完整版

德育原理 1.“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转化理论”。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2.德育的内含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4.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5.德育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的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民主化②学校德育的世俗化③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7.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8.德育的本质三种人性①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②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9.对道德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第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本质。第二是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本质。最后,道德教育本质讨论还有一个在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唯度,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质的不同。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的效果有高有低,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定,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故客观效果和能量只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德育在生活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德育在(品德),一是道德主体的品质。二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行生活。 10.正确德育观的意义首先,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立。其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最后,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1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2.认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13,。德育的个体功能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14.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15.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落实要注意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16. 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①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人格中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唇阶段(1岁前),肛门阶段(2~3岁),男性生殖器官崇拜阶段(3~5岁),潜伏阶段(6~12岁),生殖阶段(成人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动欲区与之相联系。解决的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格。②社会学习

德育的主要功能

德育的主要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对德育社会性功能理解的注意点: 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 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例子:公交车上让座。 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⑴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例子: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到的标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没有了诚信,这个人不能与其他人好好的相处,会被人疏远,在社会也不能立足。⑵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例子:最美妈妈吴菊萍本能之下的伸手,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坠楼女孩的生命;最美护士情急之下对老人进行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体现的不仅仅是善良投射的关爱;最美女孩在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的那把伞,遮挡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风雨;最美电力工跳进污水里抢修电路的举动,在炎炎烈日里送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有能吹到空气的清凉,这些人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德,让我

们看到了只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容易被他人更好接纳,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⑶德育的个体享受功能 ①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a、个体发展功能发挥中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b、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 ②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同时践行道德从这一角度看亦可谓道德人生的立美创造。 例子:鞍钢职工郭明义从90年起53次义务献血,从一开始献血的紧张到现在他乐于献血,因为他在献血中、帮助他人中找到了无比的乐趣。他20年献血6万毫升,这真的很让我佩服,因为在我身边有人这样说:“我都想补血,我才不把血献出去。郭明义是伟大的,他乐于奉献;郭明义是幸福的,他在奉献中找到了乐趣,他实现了德育个体享受性。 ㈢德育的教育性功能:(1)含义:①是德育的“教育”获价值属性;②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2)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看主要有三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