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3.1从丝绸之路到WTO教案1冀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课件1冀教版0807291

汉代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褰向异国国王奉上的礼物是 丝绸。神奇的丝绸惊动了世界,从此之后,丝绸产品沿 河西走廊经敦煌、过玉门、翻天山、越葱岭源源流向到 西方,人们把这条中西方文化、经济、贸易的交流通道 赞誉为“丝绸之路”。在当时的西方丝绸与黄金等价, 被誉为“纤维皇后”。甚至古代西域一些国家就把中国 称为“赛尔丝”(seres,即:丝国)。
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 留下的名胜古迹。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千 年前的地下军阵—秦兵马俑;有举世闻名的艺术 宝库—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 有“鸟的王国”之称的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 “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乡美称的吐魯番
张骞(?—前114年),汉中城固(今陕 西城固)人,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他 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随军 出征匈奴。他官至大行(负责外交事务,位 列九卿),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
古代的中国瓷器以昌 南镇(景德镇)生产 的最为有名,有人直 接把瓷器叫昌南,也 就是CHINA,后来 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 词。
波斯银币和罗马金币是在我 国发现的对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10、唐朝时在西域曾经召开 了28个国家参加的贸易博览会, 墨西哥、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 银元输入我国,这些钱别称为 “洋钱”。
中国的丝绸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 印度、巴西、越南等国有少量蚕丝生产。中 国丝绸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浙江、江苏、四川、 重庆、辽宁(柞zha蚕丝绸)、山东和安徽等 地。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古代丝绸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唐.张萱《捣练图》局部
汉武帝决定派使臣出使大月氏 (音:大肉支。春秋时驻牧河西、秦汉 时被匈奴驱逐到今新疆西部及阿富汗地 区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约大月氏 联合夹击匈奴,打通西去的道路。派出 的使节就是后来大名鼎鼎流芳百世的外 交家、探险家张骞。
说课

运用导学案教学(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课材料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丝绸之路到WTO第一课时。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及外国文化使者。
主要是了解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密切联系中发挥的作用。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从张骞、玄奘、鉴真等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节课我除了运用一些课件以外,还大胆尝试着改变框题顺序,以突出重点、化难为易,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牢记知识。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控力,能集中注意力,跟上老师的节奏。
教师就是如何让他们有效记忆熟练背诵,从而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设计理念:1、合理运用课件,创设情景,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2、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3、倡导“主人翁”式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力、综合理解概括能力。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4、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5、密切运用导学案来授课、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1、课堂一开始的导入,以谈话的形式,结合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这一事件把本课的所学知识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横跨7000千米纵深2000余年的穿越式学习做了铺垫。
2、课堂结构设计的新颖独特。
在不影响文本内容的情况下,打破了原来的文本框题顺序,以时间为主,以空间为辅,以穿越时空为线索重新组建文本结构,突出重点化难为易。
比如教材是以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外国文化使者为序进行编排的。
我是以陆上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海上丝绸之路------外国文化使者这样的顺序进行授课的。
把二、三框体的先后顺序颠倒了过来。
这样一来,课堂顺序明显、思路清晰,在保持内容完整的情况下,既不失重点突出又利于学生接受。
使得课堂每个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也是一次大胆尝试。
3、图、音并举。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从丝绸之路到WTO》 冀教版 (共25张PPT)

•
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
5.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
6.痛苦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过客,一种磨练,一番考验。
从丝绸之路到WTO
密切联系的世界
路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洲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 东起长安,分为南、北两路:北路出玉门关,经龟兹、疏勒,越葱岭(今帕米 尔高原),过中亚、西亚岛落马;南路出阳关,经楼兰、于阗,越葱岭,过大 月氏、安息到罗马,两路全长7000多千米。其中中国境内总长4000多千米,约 为四冲之路全长的二分之一强。
•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引进外资。外商直 接投资已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
• 第三,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深化国企改革,提 高企业素质。
• 第四,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进口关税税率将逐步降低, 一些进口商品的价格将有所下降
•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 利玛窦 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
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 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 其原名中文直译为马泰奥·里奇, 利玛窦是他的汉名。在中国颇 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 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 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 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 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 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 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 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 识。
鉴真(688~763),中国 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 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 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 平之甍”,意为他的成 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 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冀教版品社六上《从丝绸之路到WTO》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六上《从丝绸之路到WTO》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丝绸之路到WTO》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我国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到现代加入世界贸易(WTO)的发展历程。
本课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以及我国加入WTO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家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丝绸之路的详细历史意义以及我国加入WTO的背景和作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知道我国加入WTO的时间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我国加入WTO的时间和作用。
2.难点:深入理解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2.案例教学法:以我国加入WTO为例,分析其背景和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等媒体的课件,辅助教学。
2.资料:收集有关丝绸之路和我国加入WTO的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吗?”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我国加入WTO的相关资料,如时间、背景、作用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3.1从丝绸之路到wto教案冀教版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白板、教学挂图、历史地图、实物模型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与丝绸之路和WTO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图表、案例分析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等。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丝绸之路和WTO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丝绸之路和WTO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丝绸之路和WTO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4.我国加入WTO后的发展: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国际合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做国际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引导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对古代的丝绸之路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对WTO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故事和经济贸易等方面较为感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喜欢通过图片、视频和案例等形式进行学习,较为活跃,喜欢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1》教学设计

从丝绸之路到wto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张骞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以及丝绸之路的路线。
2.让学生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由来。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学生学习卡学生准备: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实物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出主题--丝绸之路。
(教师出示胡萝卜、葡萄、核桃、葱、大蒜......)2.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教师总结归纳。
二、讲授新课1.自学教材,探究新知学生阅读教材张骞通西域的故事,熟悉丝绸之路的线路图。
教师提出问题:(1)是谁开辟了丝绸之路?(2)在书中的图上指出丝绸之路的途经地。
2.教师补充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明确张骞两次通西域的目的。
同时播放课件张骞通西域的路线图,加深学生印象。
(在讲故事过程中突出西域环境的恶劣,显示张骞勇敢、爱国的精神)3.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张骞两次通西域打通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路上通道,中原大量的物品经此路西传,西方国家的物产也传入中原,请大家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整理到学习卡中。
(分小组完成,在学习卡中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将由汉朝传入西域各国的物品、文化和由西域各国传入汉朝的物品、文化按学习卡中箭头的方向填写)学生活动1:()西东()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教师小结(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学生活动3:小组合作寻求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各自收集资料信息的交流达成统一的意见,概括出最佳答案)4.感受丝路的魅力播放有关丝绸之路遗留的宝贵文化遗产及异域风情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丝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5.自由发言,谈一谈学完本课的感受。
《1从丝绸之路到WTO课件》小学品德与社会冀人课标版六年级上册课件49174

END
谢谢
郑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对张骞的陆上丝绸 之路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 超过了传统的骑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陆上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主要交易物品
丝绸
瓷器
突出贡献者
张骞
郑和
这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 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 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來,促进了东西方文明 的交流。
作业1:丝绸之路的得名 P45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 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 “SILK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后来范 围逐渐扩大到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
作业2:CHINA的由来 P46
古代的中国瓷器以昌南镇(景德镇)生产的 最为有名,有人直接将瓷器叫昌南,也就是 “CHINA”,后来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监设。备1先40进5、1407船、上1有4航09海、图1、41罗3、盘针1417、1421、
14远3航1七次次数多下西洋前。后7次
到达范围广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间早
1405—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远航 早半个多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超越
海上丝绸之路从秦朝开始,到唐宋时期由于 造船业的发达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广泛应用, 达到了鼎盛。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漆 器等物品运往欧洲,欧洲商人也带来了毛纺 品、玻璃制品、象牙等珍品。
乃至更广泛的交流开始了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
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
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 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 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
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 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 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1从丝绸之路到WTO课件》小学品德与社会冀人课标版六年级上册课件49211

阅读课本第48页——50页,思考 并回答以下问题: 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杰 出贡献的两位高僧是谁?说说他们 的主要事迹?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 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 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 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 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 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 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 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 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 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 共同财富。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 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 厅干涉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可是船 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 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 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 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 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 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唐天日宝十,二年(鉴公元7真53年)进行第五次 东渡,他从扬州出发,横渡东海 时又遇到台风,本人也双目失明。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 真终于起航到日本。
同样,中国的马匹、牛、羊、金币、丝绸等物品也流传到西域。
丝绸之路的开辟, 在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发展关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加强交往,增强我国西北边疆与内地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联系,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人西方,西方的文化艺术也传入中国, 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 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 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 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 (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 年间经历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 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 也包括他经历的110国的地理环境、风 俗人情、历史及现状、土特产品以及传 说故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丝绸之路到WTO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学生了解从古至今我国与世界之间密切联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密切联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地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观念。
知识:了解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整合下西洋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时间的过程,并认识其重要性;知道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概况及我国加入该组织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密切联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丝绸之路路线图》《郑和下西洋航海线路图》有关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外国使者、世界贸易组织等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外国的文化使者
一、陆上丝绸之路
1.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
2.师: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洲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东起长安,分为南、北两路:北路出玉门关,经龟兹、疏勒,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过中亚、西亚岛落马;南路出阳关,经楼兰、于憎,越葱岭,过大月氏、安息到罗马,两路全长7000多千米。
其中中国境内总长4000多千米,约为丝绸之路全长的二分之一强。
3.提问: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产的名字前面带有“胡”字?为什么?
4.出示P44图片,问:如果缺少这些物品,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讨论交流。
5.阅读《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想象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可能会遇到那些困难?丝绸之路的开辟,在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发展关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6.小结:丝绸之路的开通,一方面加强了汉族和西北边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增进了我国西北边疆与内地在政治、经济、合文化上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促进
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古代文化既创造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西方的文化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海上丝绸之路
1.师:郑和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使者,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外关系和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2.出示《郑和下西洋航海路线图》,教师说明郑和下西洋经过的路线,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及七次远航的盛况。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3.出示P46—47图,让学生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三、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1.师:《西游记》的故事大家熟悉吗?它就是以玄奘天竺取经的真实史实艺术加工而成的。
2.学生读P48短文,了解玄奘。
3.问题:当时的交通很不发达,玄奘第一次西行可能遇到那些困难?
4.师:唐朝时我国经济文化处在世界先进行列,日本等很多国家都非常仰慕中华文化,多次派人遣唐学习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唐朝的高僧鉴真就被日本要倾吐传播佛法。
5.出示《鉴真东渡线路图》,教师简介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艰难历程。
6.提问:我们应从玄奘和鉴真身上学习什么?(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外国的文化使者
1.师: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外国传教士,有些是为了文化侵略,但也有一些外国人为传递中外经济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课件:介绍日本著名学者阿陪仲麻吕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第二课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1986年以来,我国一直在积极争取加入WTO,经过厂区艰难的谈判,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该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
放中国加入WTO的录像。
二、交流资料,深入了解WTO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查找了有关WTO的一些资料,现在就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大家都找到了哪些方面的资料,人后就你们感兴趣的话题,把资料筛选一下,订出你们小组汇报的主题内容。
第一小组向大家介绍WTO小知识。
1.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有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
2.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与联合国的永久性的国际组织。
1996年1月1日,他正是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3.世贸组织具有法人地位,他在调节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因而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4.1997年10月9日,世贸组织启用新的标识。
第二小组向大家介绍中国加入WTO的一些背景资料。
1.公元2001年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界定。
这一天,距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协定缔约方地位,已经过去了15年。
2.一位参加中国复关入世谈判十年的同志回顾说,在审议中国外贸体制时一共提出了4万多个问题,可见谈判的艰难。
……
第三小组介绍加入WTO之后需要遵循的一些规则。
1. 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其若干附件,使WTO成员国在制定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规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整套规则。
2.WTO的基本原则最主要的几项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无歧视待遇原则、互
惠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
……
第四小组介绍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各方面影响的资料。
1.WTO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第一,从儒学方面看,外国机构会利用WTO的条款到国内单独办学或合作办学;同时,外国大学会吸收更多的中国学生到外国求学。
第二,从培养方面看,对国内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师资建设、专业设置等提出新的挑战。
第三,从就业方面看,加入WTO以后,大量跨国公司必然进入中国,人才流向会发生改变,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会偏向跨国公司,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展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
2.中国加入WTO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会使外商在我国投资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
加入WTO以后,通过加入全球经济后进一步的分工与合作,中国有望获得经济的更快的增长。
三、小小论坛,发表各自看法
师:同学们,我们课前还调查了身边的人对中国加入WTO的看法,并且要根据调查写出自己的感受,完成调查报告。
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先把不同的观点整理一下,然后我们来个“小小论坛”,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学生整理调查报告,准备论坛发言)
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报告,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可以使调查中别人的观点,也可以是根据调查总结得自己的感受,可以是WTO带来了机遇,也可以是WTO带来的挑战,还可以是WTO 对中国各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等。
通过小小论坛,让学生明白: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最大限度的抓住“入世”机遇,最大限度的降低迎接挑战的成本,尽最大的努力战胜和化解风险,才能使基于具有现实意义。
四、展望未来,设计祖国蓝图
师:同学们,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现在你们对祖国未来的建设一定有自己的设想。
现在就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为祖国设计蓝图吧!
学生简单谈自己的设想,可以使自己将来做的事情,也可以是希望国家将来施舍么样子,不管学生谈的是什么方面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