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概念模型PPT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DNA的结构课件(37张)

mRNA 分子中(A+U)/(G+C) 仍为m (注:不同DNA 分子中m 值可不同,显示特异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11
人类起源与发展
2024/1/26
人类起源的证据
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营养级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同一 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表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营养层次。
15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内部的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
碳循环、氮循环等。
2024/1/26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 化和散失的过程,通常以食物链和 食物网为载体进行。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2024/1/26
22
05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应用
2024/1/26
23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 和功能的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在 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1/26
基因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
细胞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2024/1/26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化等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 和利用。
细胞工程的技术应用
人类起源与发展
2024/1/26
人类起源的证据
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营养级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同一 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表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营养层次。
15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内部的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
碳循环、氮循环等。
2024/1/26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 化和散失的过程,通常以食物链和 食物网为载体进行。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2024/1/26
22
05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应用
2024/1/26
23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 和功能的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在 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1/26
基因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
细胞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2024/1/26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化等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 和利用。
细胞工程的技术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0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 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 护和管理。
02
迁地保护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 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
03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对濒危物种的猎 杀、采伐和买卖等活 动。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策略
Chapter
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具有家族聚集性和 较高的发病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引起,如唐氏综合征、猫 叫综合征等,常导致严重 的生长发育障碍。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化扩展
西北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对 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
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难以满足生态需求。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2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
Chapter
物种起源理论及证据
01Biblioteka 0203物种起源理论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隔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常见生物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课件

用意义表达具体明确的词。 ➢概念名词要用方框和圆圈圈起来,而
联系词则不用。
PPT学习交流
16
二、数学模型:
1.定义: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 质的数学形式。或者说是为了某种目的,用 字母、数字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 或不等式。
PPT学习交流
17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20
二、数学模型: 3.其他常见的一些数学模型:
• (1)蛋白质的合成: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n 个氨基酸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①脱去的水的分子量是 多少? ②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是多少?
• 数学模型:
• ① X(脱去的水分子量)=18·(n—m)
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19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3)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
Nt=N0 λt,N0代表细菌初始数量,t表示第几代,Nt表 示t代细菌数量。
(4)进一步观察,修正模型: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 或修正。
PPT学习交流
6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在基因重组概念模型
中,首先要确定杂合子、 自由组合、交叉重组、基 因重组、新基因型、新表 现型、变异性、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各个概 念的范围、前后关系等。 比如自由重组和交叉重组 应该是并列关系,新基因 型是新表现性的基础和原 因等等。
PPT学习交流
11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联系词则不用。
PPT学习交流
16
二、数学模型:
1.定义: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 质的数学形式。或者说是为了某种目的,用 字母、数字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 或不等式。
PPT学习交流
17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20
二、数学模型: 3.其他常见的一些数学模型:
• (1)蛋白质的合成: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n 个氨基酸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①脱去的水的分子量是 多少? ②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是多少?
• 数学模型:
• ① X(脱去的水分子量)=18·(n—m)
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19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3)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
Nt=N0 λt,N0代表细菌初始数量,t表示第几代,Nt表 示t代细菌数量。
(4)进一步观察,修正模型: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 或修正。
PPT学习交流
6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在基因重组概念模型
中,首先要确定杂合子、 自由组合、交叉重组、基 因重组、新基因型、新表 现型、变异性、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各个概 念的范围、前后关系等。 比如自由重组和交叉重组 应该是并列关系,新基因 型是新表现性的基础和原 因等等。
PPT学习交流
11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2024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 核苷酸链组成,形成右手螺旋结
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2024/1/27
14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2024/1/27
物种形成方式
物种形成方式包括异域性物种形成、同域性 物种形成和边域性物种形成。异域性物种形 成是指由于地理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同 域性物种形成是指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 由于生态位分化等因素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边域性物种形成则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在边
缘地带杂交后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2024/1/27
22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2024/1/27
2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内容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
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认识自身基因组的结构与功 能;推动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为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2024/1/27
12
03 DNA结构与功能
2024/1/27
13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24/1/27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
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2张PPT

①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②变形虫 的伪足运动现象;③受精时细胞的融 合过程;④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 缢裂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
1、在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你受到 哪些启示?
1. 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 2.告诉我们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 3.实验技术的进步推动科学发展; 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科学理论是在不断修正中完善的。
提出问题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是怎样排列的?
作出假设
连续两层 排列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验证假说
资料二:E.Gorter&F.Grendel 1925 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类红细胞质膜 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 出膜脂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 积。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资料三: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 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 和蛋白质。
最近,想要落在笔尖的话语实在太多,像是汩汩泉水不断的渗透着,滋养着每日的生活,多么想停下来好好的醉一场,多么想停下来好好的笑一场,就如同胖大星昨天发我的那种,等你熬过这段低谷期,也一定要找一个山花烂漫的地方,发自内心的笑出灿烂。 从早上起来时,内心的自己就呼唤出一个声音:好累啊! 是啊,好累啊!哪里累?累什么?说不出来。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模型构建3: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 位置呢?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资料四: J.D.Robertson 1959 有超薄切片获得了清 晰的细胞膜照片,显 示暗-明-暗三层结构。 他大胆地提出了生物 膜的“三明治”模型。
质疑
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刚性结构,而应当 是动态的弹性结构。
思考
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 断运动的?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
1、在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你受到 哪些启示?
1. 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 2.告诉我们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 3.实验技术的进步推动科学发展; 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科学理论是在不断修正中完善的。
提出问题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是怎样排列的?
作出假设
连续两层 排列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验证假说
资料二:E.Gorter&F.Grendel 1925 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类红细胞质膜 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 出膜脂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 积。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资料三: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 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 和蛋白质。
最近,想要落在笔尖的话语实在太多,像是汩汩泉水不断的渗透着,滋养着每日的生活,多么想停下来好好的醉一场,多么想停下来好好的笑一场,就如同胖大星昨天发我的那种,等你熬过这段低谷期,也一定要找一个山花烂漫的地方,发自内心的笑出灿烂。 从早上起来时,内心的自己就呼唤出一个声音:好累啊! 是啊,好累啊!哪里累?累什么?说不出来。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模型构建3: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 位置呢?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资料四: J.D.Robertson 1959 有超薄切片获得了清 晰的细胞膜照片,显 示暗-明-暗三层结构。 他大胆地提出了生物 膜的“三明治”模型。
质疑
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刚性结构,而应当 是动态的弹性结构。
思考
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 断运动的?
高中生物概念模型PPT 课件

10%左右,则此时的存活率约为90%。
答案 C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
【例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的多样性
1.(山东理综)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
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 根据图示判定该生物膜为类囊体的薄膜,可完成光反应过程,实 现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的能量转换,产生的ATP和NADPH只用于 暗反应,而植物其他各项生理活动则需要细胞呼吸供能。 答案 C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只有部分蛋白质含有S和P;b
是氨基酸,氨基酸的数目减肽链的数目等于肽键的数目,因此b的数目不等
于c;d表示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①过程表示脱水缩合,有水生成。
答案 B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规律技巧】 从多个概念中区分、判断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是概念 类题型的解题关键。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眼 ”——概念,然后进行知识迁移,即回顾教材中对该概念的准确描述并 进行思维拓展,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去印证题干与选项之间是否相符, 最后做出准确判断。准确、规范地记忆基本概念,认真仔细地审出“题 眼”,然后将题干与选项进行科学印证,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三步曲 ”。
常见生物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精选PPT课件

9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10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立好连接后就要考虑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 的关系。对连接词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推敲,力求合理准确。 连接词不能含蓄也不需要华丽,但是要力求简练,并一目了 然。比如杂合子如何能够导致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的呢?当 然是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造成的,而 自由重组和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原因;新的表现性能够增 加生物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变异性和多样性能够提供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等等。连接词还不能有歧义,一旦有歧义,就容 易给学习者造成误解。
4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模型构建为例来加以说明
5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要构建概念图,首先要明确各概念范 围,确定各关键概念等级,然后理清几个 概念之间的关系。关键概念关系理不清, 就无法正确的构建概念图,所以理清关系 是构建概念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 步。
8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初步拟定概念图各个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 向分支,然后先用铅笔描出初步的连接,箭头 的指向等。上下级关系、并列关系等都要注意 排列的位置,尽量避免交叉。如图形中的自由 重组和交叉重组、变异性和多样性应该是并列 的,而导致新基因型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基因重 组等。建立初步连接后要仔细的审定一下连接 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要及时纠正。
1.定义:
概念模型是对生物学中某个问题或事 物进行描述。概念模型包括:中心概念、 内涵、外延。在新课程生物教材中,概念 模型通常以概念图的形式出现,表达概念 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知识的网络构架。 通过概念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对概念知识 的理解和联系。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10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立好连接后就要考虑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 的关系。对连接词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推敲,力求合理准确。 连接词不能含蓄也不需要华丽,但是要力求简练,并一目了 然。比如杂合子如何能够导致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的呢?当 然是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造成的,而 自由重组和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原因;新的表现性能够增 加生物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变异性和多样性能够提供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等等。连接词还不能有歧义,一旦有歧义,就容 易给学习者造成误解。
4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模型构建为例来加以说明
5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要构建概念图,首先要明确各概念范 围,确定各关键概念等级,然后理清几个 概念之间的关系。关键概念关系理不清, 就无法正确的构建概念图,所以理清关系 是构建概念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 步。
8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初步拟定概念图各个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 向分支,然后先用铅笔描出初步的连接,箭头 的指向等。上下级关系、并列关系等都要注意 排列的位置,尽量避免交叉。如图形中的自由 重组和交叉重组、变异性和多样性应该是并列 的,而导致新基因型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基因重 组等。建立初步连接后要仔细的审定一下连接 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要及时纠正。
1.定义:
概念模型是对生物学中某个问题或事 物进行描述。概念模型包括:中心概念、 内涵、外延。在新课程生物教材中,概念 模型通常以概念图的形式出现,表达概念 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知识的网络构架。 通过概念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对概念知识 的理解和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程模型图:描述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或生物进化的过程。常考的过 程模型如下: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模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酶的专一性解释模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有氧呼吸过程模型
光合作用过程模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体温调节过程模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6)请写出图2⑤中发生的供能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图2⑦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的条件是细胞膜上有相关载体和能 量;从氨基酸缩合原理分析,水中的18O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2)分析 氨基酸缩合、蛋白质加工、运输、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即可得出正确 答案。(3)c过程包括氨基酸缩合、蛋白质加工、运输和分泌,与此有关 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大分子分泌出细胞属于细胞胞 吐,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容易误认为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4)从试题情境看,图中相关结构的联系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 泡。
(1)模式图示: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2)实例运用:
2.集合形式之二——包含型:理清一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生物学概念 (1)模式图示: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2)实例运用:
3.集合形式之三——重合型:理清完全等同关系的生物学概念 (1)模式图示: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2)实例运用:
4.集合形式之四——重叠型:理清具有公共关系的生物学概念 (1)模式图示:
研究。其研究的部分数据绘成如下图曲线(曲线旁的百分比为褐虾死亡率)。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与15 ℃水温比较,5 ℃水温下褐虾对盐度耐受范围窄
B.在20 ℃水温条件时,30‰左右的盐度最适宜其生存
C.在25 ℃水温、30‰盐度时,只有10%的褐虾能够生存
D解.析由图由可图见示,分温析度可和知盐,度25等℃因水子温共、同3影0响‰生盐物度的时生,命褐活虾动的死亡率为
概念模型类
概念模型是指以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 加以说明,来展示概念间层级结构的示意图。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理清 生物学概念之间的独立关系、从属关系,使分散的生物学概念系统化, 一般采用集合的形式、知识树的形式呈现。
一、集合形式的类型 1.集合形式之一——独立型:理清具有独立关系的生物学概念
考情分析
生物模型的分析与建构是课程标准的重要能力要求,这几年的高考试 题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几乎每份高考考卷都有生物学模型的分析或建构。 通过概念图解、细胞亚显微结构、生物学过程图解等概念模型或物理模型的 分析与建构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第1讲 概念模型与物理模型类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物理模型类
物理模型是指客观实物的相似模型或者是客观现实的形象显示,一 般分为形态结构模型和过程模型图两类,通常是用特殊的符号、色彩和 图形来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 它浓缩了大量的生物知识信息,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此类试 题:(1)新情景:即通过图解图示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2)重能 力:以图解图示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 高。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图解图示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1)审题意:运用剖析的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 解中的每一个过程,对于图像题要能识别各部分名称,抓住突破口。 (2)找答案:①理清知识点:该图解涉及哪几个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点, 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要一一理清。②当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 识点时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与不同等。 (3)定答案:针对问题规范答题,要准确、严密、完整。
类型1Leabharlann 类型2热点题型特训
2.下图中图1是与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有关的基本过程示 意图,图2是与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球蛋白有关的细胞结构示意 图。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1)甲状腺细胞内的Ⅰ-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Ⅰ-浓度,这表明完成a过 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含有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来自于氨 基酸的________(填基团名称)。 (2)若把含有18O的氨基酸添加到甲状腺细胞内,则在图2中出现18O的部 分依次是________(填结构标号)。 (3)与完成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结构标号);甲状腺球蛋白被 分泌出细胞,与细胞膜的________性有关。 (4)细胞内各种膜结构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图2中可以直接转化的 两种细胞器是[ ]________和[ ]________;膜成分最接近的两种结构是 [ ]________和[ ]________。 (5)请写出图2①中发生的缩合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左右,则此时的存活率约为90%。
答案 C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
【例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的多样性
1.(山东理综)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
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 根据图示判定该生物膜为类囊体的薄膜,可完成光反应过程,实 现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的能量转换,产生的ATP和NADPH只用于 暗反应,而植物其他各项生理活动则需要细胞呼吸供能。 答案 C
两种类型归类总结如下。 (1)形态结构模型:描述生物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或 模式图或部分图解。常考的形态结构模型如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动物细胞(左)和植物细胞(右)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模型示意图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根尖的结构示意图
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热点题型特训
(2)遗传的分子基础概念图: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3)物种的形成概念图: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4)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概念图: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5)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变化: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
【例1】 某生态学家对褐虾在不同含盐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进行了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模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模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
【例3】 下图1是有关神经和内分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人体稳态 相关的三个系统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图1为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的调节过程,则下丘脑接受刺激后,促使 ________分泌激素,主要作用于________(靶器官),使血糖含量升高。 (2)若图1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的调节过程,则下丘脑接受刺激后,通过 有关神经促进________分泌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靶细胞内的 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过程增强,以增加产热量。
(2)实例运用: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5.集合形式之五——混合型:分散的生物学概念知识理顺为系统化 (1)模式图示:以上几种图示的混合型。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2)实例运用: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二、知识树形式的类型 1.模式图:
2.实例运用: (1)细胞的生命历程概念图:
类型1
类型2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只有部分蛋白质含有S和P;b
是氨基酸,氨基酸的数目减肽链的数目等于肽键的数目,因此b的数目不等
于c;d表示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①过程表示脱水缩合,有水生成。
答案 B
类型1
类型2
热点题型特训
【规律技巧】 从多个概念中区分、判断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是概念 类题型的解题关键。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眼 ”——概念,然后进行知识迁移,即回顾教材中对该概念的准确描述并 进行思维拓展,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去印证题干与选项之间是否相符, 最后做出准确判断。准确、规范地记忆基本概念,认真仔细地审出“题 眼”,然后将题干与选项进行科学印证,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三步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