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辅导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DPA - Ca的存在——芽孢耐热机制(二)
❖ 在皮层和芽孢质中含有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AP - Ca, 占芽孢干重的5 ~ 15%;
❖ DAP - Ca能稳定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DAP -Ca的 螯合作用会使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耐热性 的凝胶,从而增强芽孢的耐热性。
❖ 当芽孢萌发释放DAP - Ca,耐热性消失。
特征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直径 0.5-2.0um 过滤性 不能过滤
0.20.25um 能过滤
0.3-0.8um 0.2-0.3um 不能过滤 能过滤
G染色 G+或G-
G-
G-
G-
培养法 人工培养基 人工培养基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产ATP




19.蓝细菌
❖ 是一类G-、无鞭毛、含叶绿素a(无叶绿 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 生物。
>2um
念珠藻
原绿藻
衣藻
二、微生物的营养
❖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划分依据
划分依据
营养类型
碳源 自养型
异养型
能源 光能营养型
化能营养型
电子供体 无机营养型
有机营养型
特点 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 以有机物为碳源 以光为能源 通过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 以还原性无机物为电子供体 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
❖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典型类型
❖ 自然界到处都有蓝细菌的存在,有“先锋生 物”之称。
❖ 类囊体:其中含有叶绿素a和藻胆素。 ❖ 羧酶体:固定CO2的场所。 ❖ 气泡:存在于水生种类。
❖ 真细菌、古生菌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特征 有核仁、核膜的细胞核
有复杂内膜的细胞器 核糖体大小

《生物竞赛辅导》课件

《生物竞赛辅导》课件

选择题解题技巧
• 选择题概述:选择题是生物竞赛中最常见 的题型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
选择题解题技巧
阅读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了性和合 理性。
选择题解题技巧
排除错误选项
通过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竞赛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能力 。
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练习过程中,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和 策略。
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优先解答自己有把握的题目,避免因时 间不足而影响整体成绩。
注意身心健康和合理休息
1 2
保持身心健康
目的
通过生物竞赛,激发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创 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储备人才。
生物竞赛的历史和发展
起源
生物竞赛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最初是为了选拔和培养生物学领域的优秀 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竞赛逐渐发展壮大,参与国家和人数不断增加,竞赛内容 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完善。如今,生物竞赛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学科 竞赛活动。
要点二
检查答案
在提交答案之前,应仔细检查答案,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综合题解题技巧
注重知识点的整合
在解答综合题时,应注意 知识点的整合,将不同章 节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 成完整的答案。
关注细节
在分析题目时,应注意细 节的把握,不要遗漏关键 信息。
提高思维深度
在组织答案时,应注意思 维深度的体现,从多个角 度分析问题,提高答案的 深度和广度。

《生物竞赛》课件

《生物竞赛》课件
生物竞赛PPT课件
欢迎来到生物竞赛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探索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从分 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到生态学和竞赛策略,让你了解竞赛知识,提高竞赛 技巧。
一、背景介绍
生物竞赛的起源和发展
介绍生物竞赛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包括各类生 物竞赛的类型和特点。
竞赛的意义和作用
说明生物竞赛在学术、职业和社会等方面的重 要作用,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个人备战经验分享
通过介绍自己在生物竞赛中的备 战经验,分享备战方法和技巧, 帮助参赛者准备出色。
团队合作优势和技巧
介绍参加团体赛事的重要性,讲 解团队合作的优势和技巧,帮助 团体拼战。
四、总结
1 知识学习和方法掌握的重要性
探讨生物学习和备战的核心要素,向参赛者传达学习和提高自身水平的必要性。
2 参加生物竞赛的价值和未来展望
讲解参加生物竞赛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参赛者在未来的职业和学术发展中提供指引。 注: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二、知识点梳理
1
分子生物学
详细介绍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合成等重要概念。
2
生态学
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比较水环境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3
细胞生物学
论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等关键要点。源自、竞赛策略竞赛形式和规则介绍
深入解读不同类型的生物竞赛, 讲解竞赛规则和考试内容,帮助 准备者提前了解测试形式。

蛋白质高中生物竞赛辅导(共88张PPT)

蛋白质高中生物竞赛辅导(共88张PPT)
Threonine (Thr) 苏氨酸
COO+H3N H
CH2 CONH2
Asparagine (Asn)
+H3N
H CH2SH +H3N
COOH
H
C
ysteine (Cy 半胱氨酸
s
)
Glycine (G 甘氨酸
ly)
+H3N
COO-
H CH2
+H3N
CH2
CONH2
COO-
H
CH2 CH(CH3)2
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的基础上, 主链构象和侧链构象相互作用,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的 球状分子结构。
肌红蛋白
C 端
N端
三级结构的特点: ①具备三级结构的蛋白质一般是球蛋白。。 ②分子中的亲水基团相对集中在球形分子的表面,疏水基团相对 集中在分子内部,形成所谓“亲水表面,疏水核”。疏水区通常 是蛋白质分子的生物活性部位。 ③三级结构构象的稳定性主要靠疏水相互作用维系。
Aspartate (Asp) 门冬氨酸
COO+H3N H
CH2 CH2 COOGlutamate(Glu)
谷氨酸
4. Negatively charged R groups (2) 3. Polar, uncharged R groups (6)
COO-
COO-
1. Nonpolar, aliphalic R groups (6)
R
不带电形式
COO+H3N—Cα—H
R
两性离子形式
在两性离子中,氨基是以质子化(-NH3+ )形式存在,羧 基是以离解状态(-COO-)存在。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

5、蜡:由高碳脂肪酸和高碳醇或固醇所形成的脂, 它存在于皮肤、毛皮、羽毛、树叶、昆虫外骨骼中, 起保护作用。
教学ppt
20
(五)蛋白质
1、蛋白质的原元素组成:氮的含量在多种的蛋白质比较 接近,平均为16%,因此用凯氏(kjelahl)法定N,受检物质 中含蛋白质量为N含量的6.25倍 。
2、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容 易沉淀。
教学ppt
24
③紫外吸收光谱:
在远紫外光区有光吸收,在近紫外光区有色氨酸最大吸收 波长为279nm,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 大吸收波长为259nm。
教学ppt
25
④重要的化学反应: a-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沉淀(脯氨酸和羟脯氨 酸则产生黄色沉淀);
a-氨基可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氮气,计算出氨基酸的量;
一些氨基酸的R基团能与特殊的试剂发生呈色反应。
教学ppt
26
3、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或化学结构,指 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教学ppt
27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本身绕曲折叠成有规律的结构 或构象。这种结构是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
教学ppt
6
(2)生物体中重要的单糖
①丙糖 如甘油醛(醛糖)和二羟丙酮(酮糖)
②戊糖 戊糖中最重要的有核糖(醛糖)、脱氧 核糖(醛糖)和核酮糖(酮糖) ③己糖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教学ppt
7
2、寡糖:由2~6个单糖缩合而成的糖。 最多的寡糖是双糖,如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乳糖
教学ppt
8
• 人和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特有的双糖水解 后的产物是

《生物奥赛培训教程》PPT课件

《生物奥赛培训教程》PPT课件

G外壁层 : 外 脂多糖 中 磷脂 内 脂蛋白 内壁层 : 肽聚糖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脂蛋白 脂多糖
革兰阳性菌 较坚韧
20-80nm 可多达50层 占细胞壁干重50%80%
+ — — —
革兰阴性菌 较疏松
10-15nm 1-2层
占细胞壁干重5%20%
S型肺炎双球菌和R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R型菌为受体菌,处于感受态
转化 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断而获得后者 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
转染 指用提纯的病毒核酸(DNA或RNA)去感染其宿主细 胞或其原生质体,可增值出一群正常病毒后代的现象。
转导
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断DNA 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 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成为转导。由转导作用 而获得部分新形状的重组细胞,称为转导子。
D
细胞壁的作用
• 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性或渗透压的破坏,保护 细菌抵抗低渗环境,维持细胞的外形。
• 为细菌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 •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使之具有一定的抗原性、
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 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如抗生素和水解酶) 进入细胞
古生菌的细胞壁:
古生菌如产甲烷杆菌、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 其细胞壁含假肽聚糖,对青霉素等不敏感。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细胞外,仅在 细菌死亡后裂解释放。
抗毒素:机体抵抗外毒素而产生的抗体 。
二、放线菌
放线菌是丝状单细胞原核生物,革兰氏染色阳 性反应,以孢子繁殖,陆生性较强,其他结构 与细菌基本相同。 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 单细胞状态。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藻类》精品PPT课件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藻类》精品PPT课件
二、藻类植物的形态与结构
(一)绿藻
1. 形态 单细胞 群体 丝状体 叶状体
2. 结构 (1)细胞壁
少数营养细胞前端有鞭毛,能运动 绝大多数不运动
内层: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外层:果胶质,常粘液化
(2)原生质
Three genera of siphonous green algae (class U!vophyceae). (a) A species of Codium, abundant along the Atlantic coast. (b) Ventricaria, common in tropical waters; individuals are often about the size of a hen's egg. (c) Acetabularia, the "mermaid's wine glass," a mushroom-shaped siphonous green alga.
② 有性生殖 多数为同配生殖
新植体
(2)盘藻属 形态结构 群体型绿藻,每个个体与衣藻相似,平行排列 在同一个平面,被发达的胶质包被 繁殖及生活史
无性生殖:所有细胞同时产生孢子 有性生殖:同配
Several colonial Chlorophyceae. (a) and (b) Two views of Gonium, (c) Pandorina, and (d) Eudorina.
(a) and (b)Sexual reproduction in Spirogyra follows the formation of conjugation tubes between the cells of adjacent filaments. (c) The contents of the cells of the - strain (on the left) pass through these tubes into the cells of the + strain.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课件__植物解剖和生理-第五节 生殖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课件__植物解剖和生理-第五节 生殖

2、花冠(corolla) 花萼内侧变态叶(花瓣)的总称,常具 各种色彩和香气。 离瓣花、合瓣花、整齐花、不整齐花、 早落冠、落冠、宿冠、花瓣有距 。 保护和助传粉。 花大小、形状的对称情况,又可分 为辐射对称(又称整齐花,如桃)、两侧对 称(又称不整齐花,如大豆)和不对称(如美 人蕉)三类。
嫁接
压条
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 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
分根
是指分割根的一部分埋入地中以进行繁殖的方法。
2.孢子生殖
很多孢子植物和 真菌等利用孢子 进行的生殖方式。
孢子是细菌、原 生动物、真菌和 植物等产生的一 种有繁殖或休眠 作用的生殖细胞。 能直接发育成新 个体。
3.其他生物的 无性生殖
• 水螅、酵母菌:出芽生殖 • 细菌:分裂(二裂)生殖 • 海葵:断裂生殖
二.有性繁殖
有性生殖最常见的方式是配子生殖,可分为同配 生殖(如衣藻)、异配生殖(如空球藻)、卵式生殖(如 高等植物、团藻等)。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二 花的组成部分与形态特征 (一)花的概念
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顶端分生组织形成花原基或花序原 基(歌德给的定义: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
长形成一个短的中轴,胚珠着生于其上,如石竹、 报春花等。
基生胎座:胚珠着生于子房的基部,如向日 葵、大黄等。
顶生胎座(悬垂胎座):胚珠着生于子房顶 部,如胡萝卜、桑等。
胎座类型
子房:一室、多室
片状胎座
胎 座 类 型
胎座类型 边缘胎座
marginal placenta
心皮 类型
单心皮
子房 胚珠着生位置 例子 室数
单体雄蕊
二体雄蕊
多体雄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植物分生区原分生组织与初生分生组织间的中心部位,
常有一群分裂活动甚弱的细胞,被称为不活动中心。
2020/12/11
8
(三) 伸长区
由分生区向上发育细胞的分裂活动愈来愈弱,细胞开始 伸长生长和分化;逐渐转变为伸长区。
该区细胞伸长迅速,液泡明显,逐渐有了一些组织的分化, 原生韧皮部的筛管和原生木质部的导管先后出现。
\
2020/12/11
15
(一)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3.中柱
(2)初生木质部:
位于中柱的中央,呈放射状排列,一个辐射角即为 一个初生木质部束(脊);
紧靠中柱鞘的辐射角尖端部分是较早分化成熟的,由 环纹导管和螺纹导管构成,称为原生木质部;
向内靠近轴心渐近中部,成熟较迟,多为梯纹、网纹
和孔纹导管及少量的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构成,称为后
水溶液可通过。
当根毛枯死表皮破坏后,其细胞壁栓化增厚,起临时
保护作用。
(2)皮层薄壁组织:
外皮层以内、内皮层以外的全部薄壁细胞,是皮层
的绝大部分。起横向输导和营养贮藏作用。
水生、湿生植物的皮层薄壁组织,形成很多较大的气
腔2,020/与12/11茎、叶中的通气组织相通。
13
(一)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须根系: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少数双子叶植物 的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且各条根的粗细相近,呈丛生状态。
2020/12/11
4
二、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
每条根从着生根毛处至顶端的一段称为 根尖,它是根部生长最活跃的部位。
根的伸长生长就是在根尖进行的。 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和根毛区 4 区。
6
(一) 根 冠
• 根冠细胞内含有淀粉体,起着平衡石的作用,与根 的向地性有关。当根水平放置时,淀粉体的位置发 生改变,结果使根向下弯曲。
• 在生长过程中,根冠外层的细胞与土壤颗粒磨擦而 不断地脱落,以后由顶端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新细胞, 从内侧补充,所以,根冠得以保持一定的细胞层数。
2020/12/11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植物学
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020/12/11
1
第一节 根
一、根的生理功能、发生和类型
(一) 根的生理功能
1.固定与支持:
2.吸收作用:
3.输导作用:
4.生物合成作用:
5.分泌作用:
6.贮藏和繁殖作用:
其2020它/12/1还1 有收缩、呼吸、攀援和寄生等作用。
2
(二) 根的发生和类型
由于伸长区中细胞同时纵向迅速伸长的结果,就成为根尖 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
2020/12/11
9
(四) 根毛区
根毛区位于伸长区之上,随植物种类和环境不同, 全长从几毫米至几厘米。
根毛区表面密被根毛,增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根毛区内部的细胞已停止分裂活动,分化出各种成熟 组织,构成根的成熟结构,故也称成熟区。
2020/12/11
5
(一) 根 冠
• 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的冠状结 构。其外层细胞排列疏松,外壁有黏液,黏液的覆盖可 使根尖易于在土壤颗粒间推进,并保护幼嫩的生长锥不 受擦伤,同时由于黏液的覆盖,形成一种吸收表面,对 于促进离子的交换与物质的溶解有一定的作用。
2020/12/11
3.中柱:又称维管柱
是指皮层内的中轴部分,包括所有起源于原形成层的维 管组织和非维管组织(主要是薄壁组织)。
横切面上所占比例较小(约占1/3半径)。
中柱的细胞较小而密集,易与皮层区别。
中柱的结构比较复杂,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 部、薄壁组织 4 部分组成。
(1)中柱鞘:
是紧接内皮层的一或几层薄壁细胞,具有分裂潜能,侧 根、不定芽、乳汁管等都起源于此。
7
(二) 分生区
分生区全长约1~2mm,大部分被根冠所包围,外观
不透明,是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地方,属于顶端分生组织,又
称生长点(生长锥)。
分生区的最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它们的分裂活动具有分层
特性,在分生区的后部分别形成了原表皮、原形成层和基本
分生组织三种初生分生组织,以后进而分裂、生长、分化为
初生的成熟组织。
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两大类。 主根和侧根都从植物体固定的部位长出,属定根。 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也能长出根,这些根的发生位 置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2020/12/11
3
(二) 根的发生和类型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直根系:有明显而发达的主根,主根上再生出 各级侧根,侧根的级别越高其根越细。裸子植物 和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其根系为直根系.
2020/12/11
10
三、根 的 结 构
(一)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在根尖中,由初生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
分化形成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称为根的初生生长。
在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 它们共同组成根的结构——初生结构。
在根毛区的横切面上,从外至内可见到表皮、皮层和
中柱 3 个明显部分。
(3)内皮层:
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隙。
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壁上具有一条木化栓质的带状增厚, 称为凯氏带;在横切面上,通常只能看到径向壁上的点 状增厚,故又叫凯氏点。
这种牢固结合的特殊结构,对于根内水分和溶质的输
导具有控制作用,起到生理篱笆的作用。
2020/12/11
14
(一)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生木质部。
根的初生木质部由外向内分化成熟的方式叫外始式
是2根020/的12/11初生木质部的重要特性。
16
(一)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3.中柱 ----- 初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的束数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为2~7束,分别 称二原型、三原型 ……多原型。
2020/12/11
11
(一)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 1.表皮:
• 是最外一层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由原表皮发育而成,角质
膜很薄,无气孔,许多表皮细胞向外突出成根毛。
• 表皮的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属吸收薄壁组织。
• 水生植物常无根毛,何故?
• 2.皮层:
• 位于表皮之内,由基本分生组织分化的多层薄壁细胞组成,
细胞大,排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松具胞间隙。皮层占幼根横切面的很大比例。
是水分和溶质从根毛到中柱的横向运输途径,并有一定的通
气作用,也是根进行生物合成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场所。又可
分为: 2020/12/11
12
(一)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1) 外皮层:
皮层最外一至几层细胞,即紧接表皮的部分。
形状较小,排列紧密而整齐胞壁为纤维素组成;初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