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定量项目性能规范
最新定量项目的性能验证.

精密度
➢ 统计分析:应用Excel软件计算出X,SD值及CV值。 结果判断:批内测定质控1、质控2的CV值均小于1/4 TEa ,可判定该项目批内精密度结果为“通过”。 以ALT为例(链接)
定量项目的性能验证.
定量项目性能验证指标有哪些
正确度 精密度 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 参考范围 抗干扰 分析灵敏度/检测限
ISO15189的相关要求
CNAS-CL38 《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 ➢ 5.3.7设备故障修复后,如果设备故障影响了分析性能,应对相关检测给予
验证;程序中试剂、设备等更换都需要性能验证 ➢ 5.5.2 检验方法和程序的分析性能验证内容至少应包括正确度、精密度和可
值。 ➢ 比较稀释后的样本检测值的均值和其预期值,计算R值
(R=检测值的均值/预期值)
临床可报告范围
可接受标准
以80%≤R≤120%为可接受限 ➢ R<80%或者R>120%时,按厂商推荐的次高的稀释
倍数进行稀释,以80%≤R≤120%为可接受限,依次 类推。 结果计算 ➢ CRR上限值 =最大稀释倍数×对应标本的AMR上限 浓度 ➢ CRR的下限值 =AMR的下限值
参考依据
正确度性能评价(NCCLS EP15A2 )
比对及偏差( NCCLS EP9)
精密度评价( NCCLS EP5A2 EP15A2 )
批间不精密度: 批内不精密度:
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评价( NCCLS EP6) 生物参考区间评价 (NCCLS C-28A)
术语和定义
➢ 正确度:一系列测量平均值与接受参照值之间一致程度。 ➢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
临床定量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指标

临床定量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指标近年来,临床定量检验程序在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无论是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还是药物代谢的研究,都离不开精确可靠的定量检验。
而为了评估临床定量检验程序的性能,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分析性能指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些指标,以期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分析性能指标之一——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临床定量检验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一致性。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既希望检验结果与患者真实情况一致,也希望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一致。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百分误差。
较小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以及较低的百分误差都表示较高的准确性。
其次,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性能指标。
可靠性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可靠性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同一样本的结果来评估。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误差限、相关系数和可重复性系数。
较小的误差限、较高的相关系数以及较高的可重复性系数都表示较高的可靠性。
此外,精密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析性能指标。
精密度是指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同一样本所得结果的相似程度。
与可靠性相比,精密度更强调结果在同一实验室内的稳定性。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变异系数和系数变异。
较低的变异系数和系数变异都表示较高的精密度。
另外,灵敏度也是评估临床定量检验程序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灵敏度是指检验程序能够正确识别出患者存在一个特定疾病或者药物代谢特征的能力。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特异性和敏感性。
较高的真阳性率和特异性以及较低的假阳性率表示较高的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
成本效益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估。
一方面,我们需要考虑临床定量检验程序所需要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准确性、可靠性、精密度和灵敏度等指标,并将其与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只有在兼顾成本与性能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临床检验定量项目性能规范

临床检验定量项目性能规范引言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对生物样本的分析和检测,以获得有关患者病情或健康状况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指导信息的过程。
其中,定量项目是临床检验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通过测定样本中特定化学指标的数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数据,用于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文档旨在规范临床检验定量项目的性能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项目要求精度精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对于临床检验定量项目而言,精度至关重要,因为不准确的测试结果可能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因此,精度应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精度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检测外部质控样品:定期使用由国家或区域质控中心提供的外部质控样品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预设的参考值进行比对。
2.内部质控样品测试:在每个工作日开始时和结束时,使用内部质控样品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通过监测内部质控样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评估仪器的精度。
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是指仪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线性测定样本浓度的能力。
对于临床检验定量项目来说,线性范围的确定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线性范围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涵盖定量项目的测量范围。
2.使用标准品进行一系列测量,记录测试结果和标准品的浓度。
3.构建标准曲线,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仪器在不同浓度下的响应值和浓度值之间的线性关系。
4.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确定仪器的线性范围。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重复测定同一样本多次所得到结果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评估用于评估检验项目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精密度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选择一组稳定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重复测定多次。
2.计算测定结果的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评估其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使用统计方法(例如方差分析)评估不同操作员、不同仪器和不同时间的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
检出限和测定限检出限是指仪器能够可靠地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或数量的样本。
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第一章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2对免疫室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 以保证所采用的相关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范围适应于免疫室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
4 操作程序4.1 验证前准备仪器设备的准备:4.1.1 根据免疫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 验证前, 实验人员或请仪器厂家工程师对验证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 以确保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
4.1.2 试剂的准备4.1.2.1 试剂盒的准备: 验证前, 确保足够用于验证的同批号试剂盒, 如可能, 可以再适当准备一些另一批号的试剂。
4.2 室内质控品的准备: 按照《免疫室定量项目室内质控管理程序》规定的室内质控品购买和制备方法进行准备。
4.3 免疫室定量项目的验证方法4.3.1 拟验证参数的确定4.3.2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或行业内(如CLIA´88)要求制定拟验证的性能参数。
免疫室定量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 精密度(批内、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干扰、不同方法和仪器间的比对等。
要求检测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尽可能保证检测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4.3.3 批内精密度实验4.3.3.1 标本来源: 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 同批次内检测相同的20份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变异系数CV(%):表1: 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4.3.4 批间精密度实验4.3.4.1 标本来源: 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室内质控标本。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 将室内质控标本连续检测20天。
记录结果,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间精密度CV(%):表2: 批间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表4.3.5 正确度验证实验4.3.6 免疫室对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涵盖的项目进行正确度验证, 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依据, 成绩在80%以上者即为验证通过。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在临床检验中,精密度与正确度是评价定量测定项目质量的重要指标。
精密度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定同一样本的重复性;而正确度则是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为了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定量测定项目的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需要进行验证。
一、精密度验证精密度验证是评估定量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通常使用同一浓度的样本进行重复测定,以评价测定结果的离散程度。
精密度验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选择适当的样本:样本的选择应考虑到临床意义和测试目的。
通常选择近似于临床样本的类型和浓度,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实际分析中的结果。
2. 确定测定条件:包括仪器、试剂、操作步骤等。
这些条件应与实际检验过程中的条件一致,以保证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3. 重复测定:至少重复测定3次,并记录每次测定结果。
重复测定的间隔时间应符合实际临床检验的情况,以考察长期测试的一致性。
4. 分析结果:计算测定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评估重复测定的精密度。
指标的计算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
二、正确度验证正确度验证是评估定量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正确度验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参考物质的选择:参考物质是用于确定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标准。
可以选择纯品、国际标准品或已验证的对照品作为参考物质。
2. 确定测定条件:与精密度验证相同,需要确保测定条件与实际检验过程一致,以保证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3. 测定参考物质:使用所选的参考物质进行测定,并记录测定值。
4. 分析结果:通过比较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评估定量测定方法的正确度。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相对偏差、共同认可误差等。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在完成精密度与正确度验证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
一般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偏差等指标。
通过与预设的指标或设定的可接受范围进行比较,判断验证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方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方案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要求,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
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的《CNAS-GL038: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要求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在新检验程序常规应用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受影响后(如仪器主部件故障、仪器搬迁、环境失控等)、检验程序的任一要素(仪器、试剂、校准品等)变更等,都要对检验程序的性能进行验证或重新验证,通过验证结果来分析评估该检验程序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要求并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
性能验证指标的选择应满足该项目检测的预期用途,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参数一般包括:符合率、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临界值、抗干扰能力、血清与血浆结果一致性等。
下面将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的符合率、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和临界值这4个性能指标的验证方案进行介绍解释。
1符合率验证符合率验证的目的是评估该检验程序所检测结果的正确度,有两种验证方案,一是诊断符合率,采用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阴阳性样品进行比对;二是方法符合率,即与其他分析方法进行比对,包括用候选方法评估已知能力验证或室间质评的样本以及不同方法学或/和相同方法学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1.1诊断符合率验证选取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阴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其他标志物阳性的样本)、阳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浓度在cut-off值和2-4倍cut-off值之间的弱阳性样本,1份极高值阳性样本),随机分组分批检测样本,以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样本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候选检验程序所检测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如表1,表1诊断符合率验证金标准合计+-候选检验程序+a b a+b -c d c+d合计n1n2n 诊断符合率计算:诊断灵敏度=[a/n1]×100%诊断特异性=[d/n2]×100%诊断符合率=[(a+d)/n]×100%验证通过标准:要求计算得出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不低于厂商检验方法声明。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引

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Chemist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化学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量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
本指南适用于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GB/T 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WS/T 408-2012《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WS/T 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92-2016《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指南,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可报告范围 reportable range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性能特征已被验证的测量区间。
CNAS-GL037-2019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pdf

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Chemist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化学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量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
本指南适用于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GB/T 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WS/T 408-2012《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WS/T 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92-2016《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指南,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可报告范围 reportable range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性能特征已被验证的测量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推荐TEa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糖化血红蛋白)
●基于当前技术水平导出推荐TEa
2008~2016年,各年份最大的TEa当前分别是12.24%、13.18%、11.58% 、10.14%、6.61%、6.01%、8.38%、6.81%、6.73%。 确保推荐TEa对实验室总误差的要求不会过于宽松或过于严格,且当前 检测水平下≥80%的实验室能够通过要求; 适当上调2016年的TEa当前最大值至7%,并用近2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在 7%作为评价标准下,2015~2016年所有批号的百分差值通过率均≥80%。 建议使用7%作为该项目的推荐TEa。
标准称为性能规范(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二、性能规范
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
为了执行适当的实验室质量管 理体系,必须规定不精密度、 偏倚及总误差的性能规范,即
允许不精密度、允许偏倚 和允许总误差
TE=|bias|+z⨯CV
二、质量规范
如何设定质量规范?
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临床化学 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于1999年4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
Good Laboratory Process 良好实验室 实践
Quality Assessment 质量评价
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
目录
质量管理
性能规范
性能规范的应 用
二、质量规范
质量规范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指的是衡量某一事物或某项工作应该达到的 水平、尺度和必须遵守的规定。这里指的是“确保临
31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糖化血红蛋白)
在基于BV导出的最低水平 TEa下,有2个批号的百分差 值通过率小于80%; 在基于BV导出的适当水平 和最佳水平TEa下,2016年 所有批号的百分差值通过率 均小于80%; 基于BV导出的三种水平 TEa均不满足作为该项目推 荐TEa的要求; 需要使用基于当前技术水 平导出推荐TEa。
基于当前技术水平 而设定性能规范
2
最困难
基于被测量的生物学 变异而设定性能规范
最广泛接受、最常用
二、性能规范
基于生物学变异而设定性能规范
•基本概念: 根据生物学变异(个体内生物学变异CVI和个体间生物学变异CVG)导 出允许不精密度、允许偏倚和允许总误差。 •优点: — 适用于大多数被测量 — 有客观的理论依据 •缺点: — 评价生物学变异数据的相关性和有效性 — 尚未建立基于我国人群的生物学变异数据库
靶值±3 umol/L (≤15 umol/L) 或±20% (>15 umol/L)
DBIL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直接胆红素)
●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推荐TEa
在基于BV导出的三种水 平TEa下,2016年所有批号 的百分差值通过率均大于 80%; 基于BV导出的三种水平 TEa均满足作为该项目推荐 TEa的要求,且以最佳水平 TEa(22.3%)最为严格。 建议使用22.3%作为该项 目的推荐TEa。
二、性能规范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家学会质量保证计划(RCPAQAP)
二、性能规范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欧洲国家室间质评标准
国家 丹麦 荷兰 比利时 德国 固定限 3(1/2CVI) 3(1/2CVI) 生物学 3(CVwlab) 国家 瑞士 克罗地亚 爱尔兰 英国 固定限 临床医生、分析专家 2(CVwlab) CCV CCV
• 前提条件 —CV%(有80%以上的实验室的“在控变异系数”≤ CV% 的性能规范) —TEa%(必须保证 EQA通过率要达到 80%以上,即80%以上的实验室 的“百分差值”≤ TEa%的性能规范)
TEa%
CV%
Bias%
二、性能规范
基于当前技术水平设定性能规范
百分差值=(测量结果-靶值)/ 靶值⨯100%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胆红素)
●推 荐 允 许 b i a s 的 导 出
根据|bias|≤TEa-z⨯CV(z取1.65),代入推荐TEa(22.3%)和允许CV
(9.2%),获得|bias|≤7.12%。
建议使用7.12%作为该项目的推荐允许bias。
30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糖化血红蛋白)
27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直接胆红素)
●在多种评价标准下的CV通过率
项目 DBIL
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各水平允许 不精密度(%) 最低水平 适当水平 最佳水平 27.6 18.4 9.2
1—基于BV导出的最低水 平允许CV; 2—基于BV导出的适当水 平允许CV; 3—基于BV导出的最佳水 平允许CV。
检验项目
常规临床化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白蛋白 靶值±20% 靶值±10%
可接受范围
碱性磷酸酶
胆红素 葡萄糖 内分泌 皮质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血液学 白细胞计数 一般免疫学 抗-HIV
靶值±30%
靶值±6.84μmol/L(0.4mg/dL)或±20%(取大者) 靶值±0.33mmol/L(6mg/dL)或±10%(取大者) 靶值±25% 靶值±3s或(阳性或阴性) 靶值±15% 反应或不反应
三种 类型
2
3
无 BV 数据,直接基于当前技术水平设 定推荐标准。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直接胆红素)
●在多种评价标准下的百分差值通过率
项目
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各水平允许总 我国EQA 评价标准 误差(%) (%) 最低水平 适当水平 最佳水平
±66.82 ±44.5 ±22.3 靶值±2s
澳大利亚 RCPAQAP
我国研究现状及成果
为允许总误差。
●已经颁布了关于质量规范 的2部卫生行业标准。 目前,在临床检验常规重要
定量测定项目中,已发行关
于允许不精密度、允许偏倚、 允许总误差的卫生行业标准
的项目有34项,包括临床化
学23项、临床血液学11项。
二、性能规范
基于被测量的生物学变异设定性能规范
二、性能规范
基于当前技术水平设定性能规范
捷克
卢森堡 芬兰 挪威
3(CVwlab)
3(CVwlab) 专家,P95 同上
意大利
西班牙 法国 葡萄牙
P95
P95 P95, P99 P95, P99
注: CVI=个体内生物学变异,CVwlab=室内变异系数,P95=第95%位 数, P99=第99%位数,CCV=选定变异系数
二、性能规范
●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计划的评价标准,可以作
— 可能与实际的医学需要之间没有内在关系,对于临床消除
分析变异对生物信号的影响或改善临床后果没有作用。
二、性能规范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NECP 美国胆固 醇教育计 划
• 脂类分析的允许不精密度、允许偏倚 和允许总误差的推荐
表5.甲状腺检测的偏倚和精密度质量规范
ADA 美国糖尿 病协会
• 自身监测血糖系统和糖化血红蛋白分析 的质量规范
基于临床医生观点
已发表的专业推荐
相关机构规定
5.PT数据证实/ 已发表的方法 学性能文章
基于当前分析技术的目标
二、性能规范
2014年米兰会议
基于分析性能对 临床结果的影响 而设定性能规范 (1)直接结果研究 :研究试验的分析 性能对临床结果的 影响; (2)间接结果研究 :研究试验的分析 性能对临床分类或 决策以及患者结局 概率的影响,例如 ,通过模拟或决策 分析。
临床检验定量测量项目性能规范 (允许总误差、允许CV和允许偏倚)
张诗诗 王治国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目录
质量管理
性能规范
性能规范的应 用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允许 标准差
允许 总误差
质量 规范
二、质量规范
术语的变化 goals )、质量标准( quality
● 质量目标( quality
standards )、适当的标准( desirable standards )、 分 析 目 标 ( analytical goals ) 、 分 析 性 能 目 标 (analytical performance goals)等。 ● 2014 年 之 前 最 广 泛 使 用 的 术 语 是 质 量 规 范 (quality specification)。 ●2014年之后,针对检验中过程的性能,将其评价
●—评价标准1的通过率;
▲—评价标准2的通过率;
♦—评价标准3的通过率。
DBIL项目2011~2016年各批号CV在不同允许CV下的通过率(%)
28
二、性能规范
实例操作(直接胆红素)
●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推荐允许CV
在基于BV导出的三种水平允许CV下,2016年所有批号的CV通过率均 大于80%; 基于BV导出的三种水平允许CV均满足作为该项目推荐允许CV的要求, 且以最佳水平允许CV(9.2%)最为严格。 29 建议使用9.2%作为该项目的推荐允许CV。
水平
最低水平 适当水平 最佳水平
允许CV
CVA≤0.75CVI CVA≤0.50CVI CVA≤0.25CVI
允许bias
BA≤0.375(CVI2+CVG2)1/2 BA≤0.250(CVI2+CVG2)1/2 BA≤0.125(CVI2+CVG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