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课件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
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
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
16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
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 或《诗三百》
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
产物。
10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与联系:
一、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
历史化;
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
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四、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
交织并存的。
先秦文学——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原始文学 上古歌谣
神话传说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散文
楚辞
5
6
一、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如: 纬书·《河图玉版》
《吕氏春秋·古乐》
《宋书·符瑞志》
7
二、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1
前言
古代文学的基本品性: 一、“杂文学”的观念与“大文学”的实践 二、绵远而发达的诗歌传统 三、雅俗文学交融互补 四、重“情”传统 五、深切的人文关怀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文学 秦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辽金元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 近代文学
3

古代文学 ppt课件

古代文学 ppt课件

• 7.韩非子(约前281年一前233年), 战国末期法家
• 大量的寓言。如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
• 8.李斯(?~前208年) • 楚国,入秦朝 • 《谏逐客书》
• 九流十家, • 儒墨道法; • 七子之歌 • 李斯第八; • 老孔墨庄孟荀韩.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
•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
教材中涉及《诗经》的篇目
• 《蒹葭》《秦风》,怀人诗,但很多人 说是爱情诗(恋歌)。
• 赋中见兴,移情于景。
(三)史传散文
• 体例 • 作者 • 作者年代 • 史传起止年代 • 特点 • 重要篇目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先秦史传
• 1.《尚书》,第一部。 • 2.《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孔子修订。鲁
国纪年(前722年——前481年) “微言大 义” 。 • 鲁隐公,鲁哀公 • 3.《左传》 • 4.《国语》是第一部国别史,八国,以记 言为主。后人称为《春秋外传》,西周中期 至春秋战国之交,共500年间,传为左丘明。
(一)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 1.原始歌谣。 • 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 《弹歌》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 《蜡辞》 • ——《吴越春秋》 (东汉),
• 2.古代神话。 • 想象 • 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二)《诗经》
•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

收录 前11世纪到 前6世纪诗歌
• 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论题 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 先秦说理文的高峰。(2)
• 七子
• 1.老子(约前571年一前471年),春 秋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 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 任周守藏室之史。代表作品《老子》, 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 论著作,提出“道法自然”,主张“为 无为,则无不治”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
25
贺铸之词
贺铸有少数词能 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 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 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 实。他的性格本近于 侠,以雄爽刚烈见称 于士大夫之林。
.
26
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
16
全盛时期的宋词
东坡居士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二妻二妾:朝云暮云 东坡肉:被贬黄州
.
17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观情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深入。
.
5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6
晏殊
晏殊为北宋初年接
触词人的代表。
他的词音律和谐,
语言精美,进一步奠定
了疏淡清丽、精致柔婉
的风格在宋词中地位,
也把宋词语言进一步推
向文人化、典雅化。
.
7
晏殊十四岁中进士,被赋以神童 之称。一生仕途坦荡,无功亦无过, 被后人成为——“太平宰相”。
.
8
晏殊词绝大部分内容
是描写男女之间的相思 爱恋和离愁别恨的,但 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 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 显得温润娴雅、和婉明 丽。晏殊非常善于捕捉 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 感受,并善于抒发由此 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感 情。这类作品最能反映 晏殊词的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 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 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沈义父?乐府指 迷?〕
❖ 邦彦妙解声律,为词家之冠。所制诸调,不独音之 平仄宜遵,即仄字中上去入三音,亦不容相混。所 谓分寸节度,深契微茫,故千里和词,字字奉为标 准。〔?四库提要?题方千里?和清真集?〕
❖ 词律未造专书,即以清真一集为之仪埻。〔邵瑞彭? 周词定律序?〕
❖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惟言情体物,穷极工巧, 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 才少耳。〔王国维?人间词话?〕
❖ 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词,辞情兼 称者,唯秦少游而已。〔孙兢?竹坡老人词序? 引蔡伯世语〕
❖ 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晁补之?评 本朝乐章?〕
❖ 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
❖ 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 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 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 情最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 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 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周邦彦?六 丑·蔷薇谢后作?〕
❖ 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 叙,富艳精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 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 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 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

第一章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精品PPT课件
摇撼一棵橡树, 爱情摇撼我的心。
《伊索寓言》
返回
❖ 作者:相传是一个名叫“伊索” 的释放奴隶所讲述的。
❖ 内容: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 关系来表现生活哲理。
❖ 价值:反映了平民阶级的思想 感情,既是当时社会关系和阶 级关系的写照,又是对人们生 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 影响:后世的著名寓言作家如 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 夫等人均受到过伊索寓言的影 响。
二、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1.荷 马 时 代(前12世纪—前8世纪) 2.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 3.古典时代(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 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末—前2世纪)
荷马时代

社会性质:这是
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
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
过渡的时期。史称
“荷马时代”或“英
雄时代”。
❖ 文学成就:这一时 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 就是神话和史诗。

❖ Lesbos ❖ (莱斯波斯岛)
Lesbian (女同性恋者)
❖ Sappho ❖ (萨福)
Sapphic (女同性恋的)
萨福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 无论他是何人,坐在 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
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
❖ 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
❖ 一刹那,我已经

不能言语
岛屿众多、交通便利
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风光秀丽而物产匮乏
主要经济作物:橄榄和葡萄
米隆《掷铁饼者》
❖ 米洛的维纳斯
埃比道拉斯剧场,最多可容纳10万观众
古希腊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 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迷宫、线形文字A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 ppt课件

• 02、中上古国时古期的代神文话传学说史发展历程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 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 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 释 自 然 现 象 的:女娲补天、女娲 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鲧禹治水、后 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 映 社 会 斗 争 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 《山海经》、《庄子》等.
• 03、我中国第国一部古诗代歌总文集学——史《发诗经展》历程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 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 在先秦,《诗经》统称《诗》或《诗三百》.直到 汉武帝时,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 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鲜克有 初
•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
反映墨中子国思想古(代兼爱文)学,史53篇发。展墨历子,程名翟,鲁
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 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老子,名耳, 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 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庄子,名周, 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 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 大成者。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_OK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_OK

34
3、曹操的影响
• (1)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对后人的影响, • (2)为四言诗体注入活力。
• 不仅以其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 一代诗风,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 建安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35
东晋文学
代表作家:陶渊明
晋 36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44
三、女性题材诗
• 1、描写女性的美貌 • 《清平调词》咏杨贵妃: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5
2、抒写女性对爱情的向往

《夜坐吟》
•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 金釭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24
二、汉代历史散文是两汉文学的 最高成就
汉代历史散文比先秦时代有了较大的发 展,其主要特征是传记文学体裁的出现。
《史记》是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开创了 我国正史的写作体例。
25
三、汉乐府民歌和汉代文人诗是 两汉文学的重要形式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在 诗歌的形式上较之四言诗有所突破;在表现的内容 上,叙事的成分有所增加。
• 辞赋是汉“一代之文学”,具有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特点。汉代辞赋作家有 300多人,比较杰出的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等,汉代辞赋的作品有 3000多篇,形成了汉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景观。
• 名家名篇: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 、班固《两 都赋》、张衡《归田赋》 、《二京赋》
1、《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 主义的基础。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现实主义精神。 3、《诗经》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 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历代科 举考试,考的也是这样的诗体。
h
8
2、散文
• 阴虚甲骨卜辞是我国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记载。
• 魏晋南北朝以还,文体自觉意识:
• 曹丕: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 書 論宜理, 銘誄尚實, 詩賦欲麗.(《典 论·论文》)
• 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诗赋碑诔铭 箴颂论奏说。
h
9
• 《文选》将文体分为三十九类
• 刘勰《文心雕龙》:“今之常言:有文有 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 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文学散文和非文学 散文始终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散文的文 学性,通常总是依附于原本非文学的文体 门类而得以体现,并随之发展,如历史散 文、诸子散文、游记散文、笔记散文等。
• 最后,楚国或曾经生活在楚地的作家,也 为赋的创立或发展,做出过直接的贡献。
h
13
4、词曲
• 词最初产生于民间,时间不可考。
• 词与音乐关系密切,词的兴起,可 以说是两汉以后诗和音乐彻底分离 后,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下,以 新的方式实现的一次回归。直到南 宋末年,词才脱离音乐,成为格律 诗的一种。
h
3
1、诗歌
•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 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
• 鲁迅先生说:“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 觉得吃力,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 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 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徜 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 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 杭育派’。”(《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 《汉书艺文志》九家十流之一:“小说家 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 者之所造也。孔子 曰:“虽小道, 必有可 观者焉, 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也. 然 亦弗灭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文学的分期古代文学:先秦至“五四”运动(广义)先秦至鸦片战争(狭义)说明:鸦片战争至“五四”为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五四”运动-解放当代文学:解放后-二、课程概述《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主要是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状况、分析评价著名作家作品、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时限,从上古到清末(或“五四”运动前);研究对象包括此一时期的作家、作品、流派、文学思潮等。

本课程试图通过对文学史史实和现象的系统梳理,描述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学习这门课程,从理论的角度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责任感和爱国心;从实用的角度讲,既是工作的需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八、如何理解文学?文学的起源:劳动说游戏说模仿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中,它是根据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产生出来的。

普列汉诺夫:“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在审美观点来看待他们。

”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首先提出的理论。

此说认为人类有一种要求发泄剩余精力的本能,游戏和文艺都是由于这种本能的冲动而引起的,例如跳舞。

模仿说艺术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

心灵表现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文学是人心灵的产物。

人生来就有一种表现自己感情的要求,高兴了就要笑,痛苦了就会哭,这种要求进而从声音、语言、形体上表现出来,就产生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

1、高兴了就要笑,就要歌颂美好《敕勒歌》、《春天到》等。

2、痛苦了就会哭何谓痛苦?痛苦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

人到底有什么欲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章上古文学第一节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一、文学的起源最早的文学类型:诗歌神话文学起源的原因:几种说法二、原始歌谣(一)几首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古帝号)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二)原始诗歌的特点1、内容上:(1)以劳动为主题,对劳动生活进行描绘和歌颂,带有明显功利性,如《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P15)----是古人类渔猎生活的反映,是人们对生产工具——弓箭的由衷赞美。

(2)表现原始人类幻想指挥自然服从自己愿望,带有一定程度的原始宗教意识。

他们幻想“用语言的力量,魔术和咒语的手段,以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高尔基《苏联文学》)如《礼记•郊特牲》中的《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P15)总的来说,上古歌谣在内容上的特点是以劳动为主题,带有原始的宗教意识。

原始诗歌既然是在劳动中产生,就必然与劳动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艺术上:诗、歌、舞三位一体《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古帝号)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文学史P14)这段文字表现的是古人狩猎活动结束后喜悦心情的,同时,又是对中国古代原始文学艺术非常形象的描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最初的文学艺术是劳动生活的再现,即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第二,文学艺术只能在集体劳动中产生,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非某个人的独立创作,即原始诗歌的集体性;第三,上古诗歌不仅伴有音乐,而且配有舞蹈,即诗、乐、舞同时产生、存在,三者不可缺少-----综合性。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第四,现代的文学作品是以文字为载体,那时则不然,恰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

思考与练习:1、举例说明原始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特征。

2、《吕氏春秋古乐》的资料反映出原始歌谣的特征有哪些?第二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一、神话和传说的概念1、神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话包括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以神魔鬼怪为内容的传说、故事、笔记、小说等。

狭义的神话专指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古代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和夸张手法,采取不自觉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方式,来反映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歌颂了古代人民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

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但完整的神话保存下来的极少。

收录古代神话资料的著作主要有《山海经》、《天问》、《淮南子》。

说明:(1)神话是对客观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的艺术反映(反映对象);(2)神话反映客观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的方式是想象和幻想(反映方式);(3)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原始创作。

2、传说: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为基础,通过幻想进行加工、充实的口头故事,带有史实的影子,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性质,例如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

问题:神话和传说的异同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从产生的年代看,神话较早,传说稍晚。

例如女娲造人和补天的神话,乃是母系氏族繁荣、母权强大的反映;而以黄帝、尧、舜、禹等男性为中心,歌颂政绩和功业的远古帝王的传说,显然是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2)从内容和形式看,神话荒诞怪异,有浓厚的幻想虚构色彩,它们是“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形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传说是关于人类过去的回忆,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传奇性,它以自觉地展开想象来浮现史实。

(3)在塑造形象时,神话以神为对象,将万物人格化、神灵化;而传说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摒弃神话中的“不合理”的内容,以现实社会中实有的人物为主角,更接近于早期人类的真实生活。

但是,神话和传说常常融为一体,所以一般把传说也归入神话,或者将两者并称为神话传说。

二、神话的产生原因1、学会了用大脑思考问题,具备想象和幻想的能力;2、原始神话低下的生产力和知识水平,使人们对神奇莫测的自然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产生了神的观念;(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3、人类的实际生活为神话提供了想象的凭借。

例如人类在同洪水作斗争中的英雄事迹,为创造大禹治水神话提供了想象的凭借。

(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三、中国神话保存的书籍神话有赖诗人和哲学家加以保存。

可是他们保存神话,目的不在于神话本身。

诗人运用神话在他的诗篇中,不过是要使他的“志”表达得更为透彻,命意行文之时,不免就有所润饰和修改,所以鲁迅说“诗人为神话之仇敌”,不是没有缘故的。

哲学家也是一样,他引用神话,原意无非是为阐明他的哲理,所以他也就难免有所改变神话的原貌以适合他的哲理。

例如《庄子•逍遥游》里鲲鹏之变,如果不仔细辨别,不会把它当作神话。

又如〈列子•汤问篇〉的终北国,〈皇帝篇〉的华胥氏之国,实际都是相当古老的神话故事,然而却哲理化得很厉害。

我国神话赖诗人和哲学家得以保存的不少。

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远游》遗留给我们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资料。

哲学著作如《墨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等都可以找出不少,其中《淮南子》、《列子》为最多。

《列子》虽然为晋人伪作,可是晋代终究去古未远,神话之于民间,见于载籍,想来也不少,入《列子》书中,改可能有之,臆造恐怕未必。

现存唯一的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全书十八卷,原题为夏禹、伯益作,实际上却是无名氏之作,而且不是一时期一人所作。

《五藏山经》当是东周时的作品,《海内外经》八卷可能是作成于春秋战国时代,〈荒经〉四卷及〈海内经〉一卷当系汉初人作。

所述神话,虽是片段,还是本来面貌,极可珍贵。

四、神话的内容(一)探索自然界奥秘1、天地的形成:《盘古开天辟地》2、万物的产生3、人类是如何产生的?盘古身上的毛毛虫变的;4、日月星辰为什么向西运行而水却向东流?《共工怒触不周山》就解释了这一自然现象:(二)反映人与自然界的斗争神话不仅反映原始人解释自然现象的种种想象和幻想,而且表现了他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强烈愿望。

原始时期,水灾、旱灾给人们带来了严重威胁,于是创造了许多和自然作斗争的英雄神话。

1、《女娲补天》2、《后羿射日》3、《夸父逐日》把握:(1)美学价值:悲剧美(2)夸张手法的运用气吞山河a、充分表现了与日逐走的劳苦以及挥汗如雨的体力消耗;b、用吞河饮渭的神奇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敢于与日逐走的巨人形象4、《鲧禹治水》(1)为人民而牺牲的英雄形象普罗米修斯(2)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5、《精卫填海》浓重的悲剧色彩,体现出一种精神:个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斗争的结束。

(三)反映社会生活,如战争《黄帝擒蚩尤》还有像《山海经》中大量的山神形貌的描述,或是奇形怪状的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的形体特征,如龙首鸟身或人面马身等。

异国人的奇异相貌,如贯胸国、羽民国、长臂国、不死国、大人国、小人国等。

五、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1.记载零星,并多有异说神话样态比较零乱,往往是对同一个神的事迹有几种相抵牾(两个上声相连)矛盾的不同说法。

以黄帝与蚩尤关系为例,就有几种不同的记载:2、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与人同形同性,妍媸具现,充满爱恨情仇。

相比之下,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多是人的变形,不食人间烟火,完美无缺。

就品行而论,与希腊神话中的神风流浪漫、疯醉无常不同,中国神话中的神往往是持身拘谨、责任明确,为某种高于自己的规范而生活。

中国神话中正面形象神多具有威严庄重的品格、伟大的志向、以及为实现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负面形象神也少有伦理道德上的瑕疵(平声)。

总之,中国古代神话中神多具有超凡脱俗的品格,神性多于人性。

3、带有神话色彩的英雄传说,如后羿、神禹、女娲远比诸如日神、雷神河伯之类的自然力神话发达;英雄传说很容易被历史化和世俗化,从而失去其幻想的光辉。

4、同农业生产相关的神话比较突出。

5、中国神话充满了悲剧色彩。

神农尝百草、鲧禹治水前赴后继,精卫衔微木而想填大海,夸父想追赶太阳而渴死。

六、中国神话不成体系的特色世界上的几个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印度、希腊,在古代都有极其丰富的神话,希腊和印度神话更是被相当完整地保存下来,只有中国的神话,只剩下一些零星片段,分散在古人的著作里,毫无条理。

中国神话只存零星片段的原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列举了三点:一是因为中国民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很早便以农耕为业,生活艰苦,所以重实际而黜玄想,不能把往古的传说集合起来熔铸成鸿文巨制。

二是孔子出世,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实用的教训,上古荒唐神怪的传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绝口不提,因此后来神话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不但未曾光大,反而又有散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