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角和低角病例的诊断、临床特征及正畸治疗特点_图文
正畸总结精华版

正畸总结精华版第一篇:正畸总结精华版替牙he期的暂时性错颌现象①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这是由于侧切牙牙胚萌出挤压中切牙牙根所致,但应排除多生牙及上唇系带过低等因素。
②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是因为上颌尖牙位置较高,萌出时压迫侧切牙牙根而造成的,应予以密切观察。
③横切牙萌出时出现轻度拥挤现象。
可能是因为恒切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替牙间隙的利用,可自行调整。
④上下第一恒磨牙建和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合关系,当乳磨牙与前磨牙替换后,利用上下颌替牙间隙之差可以调整为中性关系。
⑤上下切牙萌出早期出现前牙深覆合,当第二恒磨牙生长及前磨牙建合时,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增加,可能自行解除。
保持器去除后如何预防复发?1 过度矫正。
2 尽可能的在生长发育期矫治。
3 对严重扭转牙矫治后,行牙龈手术。
4 永久性保持。
5 正颌外科消除错颌病因。
何谓支抗?支抗的种类有哪些?支抗是在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
实际上支抗是一个提供产生牙齿矫治力的基础。
支抗的种类有颌内支抗、颌间支抗、颌外支抗。
加强支抗的方法(1)增加用作支抗牙齿的数目:如在活动矫治器上可增加矫治器的固位装置,如增加卡环、邻间钩等固位装置(2)可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而增强支抗作用。
一般在使用固定矫治器时,可通过带环或牙面上的锁槽将几个牙结扎固定而联成一整体(3)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面的密贴(4)在应用颌内或颌间支抗的同时,加用口外唇弓颌外支抗来增强支抗,以防止支抗牙的移位(5)上6-6间加横腭杆(6)上6-6间加Nance弓(7)下6-6间加舌弓(8)随口腔种植体学的发展,颌骨内种植体已成为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一种支抗手段。
(9)差动力增强支抗。
颅面骨的发育方式?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骨缝的间质增生。
3.骨的表面增生。
错畸形有那些危害?A、局部危害性,是会影响颌面的发育、影响口腔的健康和功能、影响容貌外观。
第八章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二、 临床表现
1 .牙齿拥挤与错位 牙列拥挤的患者,牙 齿可呈现出不同方向的重叠排列,牙弓形 状不规则,上前牙唇向错位时可导致覆盖 过大;舌向错位时可呈反合关系;高位或 低位时可导致覆合过深或无咬合接触;后 牙拥挤错位可造成对刃合、反合、锁合等。
临床表现
• 2.牙体、牙周组织的变化 牙列拥挤时,牙 齿的自洁作用较差,容易诱发龋病、牙髓炎、 根尖周炎;还可以引起牙龈红肿、出血,严 重时可伴有咬合创伤、牙槽骨吸收、牙齿松 动脱落等。
• 3. 面型的改变 单纯牙列拥挤对患者的面 型无明显的影响,但牙列拥挤如伴有其他类 型的错合(如反合、开合、深覆合、深覆盖 等)时面型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7) 拔除下切牙 适用于单纯下前牙拥挤,拔除一颗在牙列之 外的下切牙可得到快速稳定的结果;也用于 上下前牙Bolton指数不协调,如上颌侧切牙 过小的;此外安氏Ⅲ类错合有时拔除一颗下 切牙,建立前牙覆盖关系并保持稳定。
减少牙量
2、邻面去釉
邻面去釉不同于传统的片切或减径方法。邻面去 釉一般是针对第一恒磨牙之前的所有牙齿,而不 是某一两颗牙齿;邻面去除釉质的厚度仅仅为 0.25mm,而不是1mm或更多;此外邻面去釉与减 径使用的器械和治疗程序也有区别。 牙齿邻面釉质的厚度为0.75-1.25mm,同时邻面 釉质存在正常的生理磨耗,这是邻面去釉方法的 解剖生理基础。在两个第一恒磨牙之间邻面去釉 共可得到5-6mm的牙弓间隙。
1)牙弓突度:使前突的切牙向舌侧移动, 恢复正常位置时需要牙弓间隙。下切牙切缘 每向舌侧移动1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 切牙越前突,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2) Spee曲线高度:在下颌牙弓模型上测 量第二前磨牙颊尖至下前牙与第二恒磨牙颊 沟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Spee曲线 高度。每整平1mm Spee曲线,需要1mm的牙弓 间隙。
0405第二学期正畸试题

04—05第二学期正畸试题一、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1、 malocclusion:2、 预防矫治:3、 复发与保持:4、 支抗 :5、 个别正常牙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吐舌习惯可用( )矫治器。
2、 生长发育型一般分为四种,其中( )、( )与口腔正畸学关系密切。
3、)、( )、( )。
4、 轻度拥挤的治疗方法( )、( );重度拥挤( )。
5、 头影测量中代表上颌突度的测量项目为( )。
6、)和( )。
7、 乳牙早失多用( )保持间隙。
8、 支抗的类型分为( )、( )、( )。
9、 开牙合常见病因( )。
10、骨骼发育的方式 ( )、( )、(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矫治后不需保持的是( )A 、Activator 矫治后B 、上中切牙扭转90oC 、吐舌习惯D 、1┼1反牙合2、替牙间隙指( )A 、 (Ⅰ+Ⅱ+Ⅲ)-(1+2+3)B 、 (1+2+3)-(Ⅰ+Ⅱ+Ⅲ)C 、 (Ⅲ+Ⅳ+Ⅴ)-(3+4+5)D 、 (3+4+5)- (Ⅲ+Ⅳ+Ⅴ)3、儿童口呼吸适合于选用()矫治器A 、唇挡B 、前庭盾C 、平导D 、FR 矫治器4、从正畸学角度看,早期充填乳牙龋的目的为( )A 、恢复咬合功能B 、防止食物嵌塞C 、保持牙弓的长度和完整性D 、防止恒牙阻生5、直丝弓矫治器托槽最基本特征是( )A 、抗旋转与抗倾斜B 、消除了第一、第二序列弯曲C 、消除了第三序列弯曲D 、以上都不对6、垂直牵引头帽可矫治( )A 、IIB 、IIIC 、开颌D 、轻度拥挤7、一患者,第一恒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盖7mm ,上前牙唇倾,深覆牙合III 度,下前牙拥挤4mm ,诊断为( )A 、 I 1+Ⅱ2+Ⅳ1B 、Ⅱ2+Ⅰ1+Ⅳ1C 、Ⅱ2+Ⅳ1+Ⅰ1D 、Ⅳ1+Ⅰ1+Ⅱ28、一患者,1┼ 1 6┼6 中性,2┼2间隙为10mm ,诊断为( ) A 、I 1 B 、Ⅴ C 、Ⅱ3 D 、Ⅱ3+Ⅴ9、目前头影测量常用的基准平面为( )A 、前颅底平面B 、腭平面CD 、下颌平面10、下列属与颌外支抗的为( )A 、Nance 弓B 、舌弓C 、口外唇弓D 、横腭杆四、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 1 6 61 11、多生牙的处理原则是拔除( )2发育( )3、正畸螺旋簧用来扩大牙弓,力值较大,属矫形力( )4、吐舌习惯应用前庭盾来矫正( )5、转炬只能在方丝上完成( )6、II 类牵引属颌内支抗( )7、下颌后缩患者用功能矫治器矫治( )8 )9、复发不能避免,只能预防( )10、双曲唇弓在矫治器中不能用于作连接体(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25分)1、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2、 临床正畸加力合适的指征3、 早期矫治的有利因素4、慢速扩弓5、高角、低角六、病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某患者,女,16岁,6┼ 6 10mm 。
GoGn-SN角和MP-FH角差异性研究

GoGn-SN角和MP-FH角差异性研究张翔;王文婷;曹军【摘要】目的:探讨头颅定位侧位片中GoGn-SN角与MP-FH角测量值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正常牿个体(年龄18 ~ 25岁,男女各6 0例)、200例未经正畸治疗的错豁患者(年龄18 ~ 30岁,男女各1 00例)为研究样本,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正常(牙合)个体GoGn-SN角与MP-FH角差值分布范围以及影响正常(骀)个体和错(牙合)患者GoGn-SN角与MP-FH角差值大小的因素.结果:正常(牙合)个体GoGn-SN角大于MP-FH角(P<0.05),其差值为(5.10±2.93)°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P>0.05),差值的大小与SN-FH角显著相关(P<0.01).错(牙合)患者GoGn-SN角与MP-FH角差异与SN-FH角正相关(P<0.01)、与Y轴角负相关(P<0.01),与ANB角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骀)个体GoGn-SN角的测量值一般高于MP-FH角5°左右;下颌下后旋转生长型的错((牙合)患者GoGn-SN角与MP-FH角测量值的差值有减小趋势,下颌前上旋转生长型的错(牙合)患者则有增大趋势.%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oGn-SN angle and MP-FH angl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Methods The lateral cephalograms of 120 adults(18-25 years old,60 males and 60 females) with normal occlusion and 200 malocclusion patients(18-30 years old, 100 males and 100 females) before treatment were collected randomly.The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ang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GoGn-SN angle and MPFH angle among adul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both in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occlusion and malocclusion.Results For adults with normalocclusion, GoGn-SN angle was bigger than MP-FH angle(P<0.05),and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was shown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Gn-SN angle and MP-FH angle(P>0.05),which was (5.10±2.93)° and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N-FH angle(P<0.01).SN-FH angle was correlative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Gn-SN angle and MP-FH angle significantly(P<0.01) among malocclusion patients, and nega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shown between the difference and Y axis angle (P<0.01),whil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NB angle(P>0.05).Conclusion GoGn-SN angle is about 5°bigger than MP-FH angle in adul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Gn-SN angle and MP-FH angle is smaller in malocclusion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backward rotation, while it is bigger in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forward rotation.【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7(026)003【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GoGn-SN角;MP-FH角;头影测量;垂直骨面型;成人【作者】张翔;王文婷;曹军【作者单位】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710032;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710032;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依据下颌平面角进行的垂直骨面型分析在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反映颅面复合体的生长方向,而且直接影响矫治计划的制定及预后分析[1]。
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高低角型男性患者颅面部特征的比较研究

生长发育期骨性II 类错 高低角型男性患者颅面部特征的比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西安710004) 司新芹 何 融3 牛百平 王晓荣 叶湘玉 摘 要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 高、低角型男性患者的颅面部特征。
方法:随机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 高、低角型男性患者各30例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22项头影测量项目分析。
结果:低角组上齿槽座角(SNA)显著增加;高角组下齿槽座角(SNB)显著减少。
下前牙倾斜度(L12GoGn)两组均明显增加。
结论:低角组上颌相对前突,高角组下颌相对后缩,两组下前牙均出现明显牙代偿。
主题词 畸形 颅骨测量法 放射造影术 骨性II类错 高、低角型是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的两种极端面型,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倍受临床医生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生长发育期骨性II 类错 高、低角型男性患者的颅面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寻找出各自的规律性,以便对生长发育期此类错 患者的早期矫治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就诊的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 高、低角型男性患者各30例,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年龄11~13岁,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汉族、身体健康、发育正常;②牙数正常;③磨牙为远中关系,上下齿槽座角(ANB)> 5。
;④以前从未做过正畸治疗。
高、低角型的划分标准:GoGn2SN<28。
为低角型,GoGn2SN>38。
为高角型。
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由一名有经验的医生按严格要求描绘定点,经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计算机头影测量软件处理,选取22项测量项目。
测量结果经SA 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正常 的资料来自邵金陵的研究。
结 果骨性II类错 高、低角型男性患者X线测量结果见附表。
1 矢状方向3西安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颅骨:反映颅骨的2项测量值高、低角组与正常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说明骨性II类错 高低角型患者颅底长度是正常的。
上颌骨:低角组上齿槽座角(SNA)显著增加,高角组未见明显改变;两组与正常组相比腭平面角(PP2FH)都有明显增加;低角组上颌骨长度(A’2P tm’)明显增加。
口腔医学模拟题库与答案

口腔医学模拟题库与答案1、多用作重叠投影图平面的是A、前颅底平面B、龈耳平面C、Bolton平面D、全颅底平面E、下颌平面答案:CBolton平面是用作重叠投影图平面。
2、关于高角病例的治疗方法,不正确的是A、倾向于拔牙矫治,尤其是拔除后牙B、避免II类牵引C、上颌采用横腭杆可将舌上(牙合)的力量传至上磨牙,以控制其伸长D、尽量采用非拔牙矫治E、以上说法均错误答案:D关于高角病例的治疗方法,倾向于拔牙矫治,尤其是拔除后牙。
3、关于卵巢分泌的激素,错误的是A、雌激素B、糖蛋白激素C、雄激素D、类固醇激素答案:B4、以下哪项是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A、组织切片法B、X线头影测量法C、放射性核素法D、种植体法E、以上均正确答案:E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有组织切片法、X线头影测量法、放射性核素法、种植体法。
5、某患者,男,15岁。
检查:恒牙(牙合),第一磨牙关系呈中性,上下颌尖牙唇向低位,无间隙。
上下颌右侧中切牙反(牙合),上颌牙列拥挤9mm,下颌牙列拥挤7mm,外观无骨骼畸形。
X线头影测量:各测量值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
你认为该患者的矫治方案首选的矫治方法为A、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B、直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C、twinblock矫治器功能矫治D、正颌外科手术矫治E、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二期矫治答案:B直丝弓矫治器的托槽是矫治器的关键部件。
矫治目的、即所希望达到的牙齿位置,包括近远中的倾斜,唇(颊)舌向倾斜,以及内、外侧位置都已包含在托槽之内,因而不用像标准方丝弓矫治器那样在弓丝上弯制三种序列弯曲。
6、下列哪项属于减少牙量的方法A、邻面去釉B、快速扩弓C、上颌前牵引D、骨膜牵张成骨E、推磨牙向远中答案:A邻面去釉属于减少牙量的方法。
7、关于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机体生长发育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B、机体生长进度并非随年龄而均衡增长C、机体生长中,有快速期和缓慢期之分D、机体第一个快速生长期是从出生到5~6岁E、机体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是14~16岁答案:E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是婴幼儿时期,在这个时期里,3年的时间可以长45cm 左右。
不同支抗对成人安氏Ⅱ类高角病例垂直向控制的比较

不同支抗对成人安氏Ⅱ类高角病例垂直向控制的比较惠娜娜;王智伟;罗晶;金钫【摘要】AIM: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mandibular position change as well as soft tissue profile change between conventional anchorage and mini -implants anchorage in vertical control of adult molars with hyperdi-vergent Class II malocclusion.METHODS:32 patients aged 18 -35 with Angle Class II hyperdivergent malocclusion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n =16)and treated with mini -implant anchorage (G1 )and conventional anchorage (G2)respectively.The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lateral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of the patients were used for the measure of skeletal,dental and the profile changes.RESULTS:In sagittal direction,the G1 group showed less mesial movement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s than G2 group 〔(0.60 ±1.20 )mm Vs (1.63 ±1.04 )mm, (P <0.05)〕.In vertical direction,the maxillary molars were intruded in G1 group by(1.59±1.28)mm,whereas they were extruded in G2 group by (0.17 ±0.51)mm(P <0.05).After treatment,G1 group showed a mandibular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0.57 ±0.45 )°,anterior vertical dimension of the lower face (AFH)reduction of (1.63 ±2.45)mm,and a more prominent chin(vs pretreatment or G2 group,P <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nchorage,mini -implants are more effective in the control of vertical maxillary molars for the tooth extraction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Angle Class II hyperdivergent malocclusion.Mandible can be rotated counter-clockwise so that the lateral profile can be more harmonious andbeautiful.%目的:探讨使用种植钉支抗和常规支抗对成人安氏Ⅱ类高角型患者的上颌磨牙进行垂直向控制后,下颌骨位置变化以及软组织面部侧貌变化。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正畸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的对比分析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正畸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的对比分析吴凯;杨婕;康娜【摘要】目的:比较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正畸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变化,探讨拔牙矫治对软组织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低角、均角及高角组,每组30例.矫治前、后拍摄X 线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治疗前、后3组颏前点(Pog)、颏下点(Me)、颏顶点(Gn)的软组织厚度变化及Z角、FMIA角变化.结果:治疗前,高角组颏前部软组织厚度(Pog-Pog,)、颏顶部软组织厚度(Gn-Gn')、颏下部软组织厚度(Me-Me')均大于其他两组(均P<0.05);高角组Z角均大于其余两组,FMIA值均小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后,3组Pog-Pog'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高角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后,3组Me-Me'、Gn-G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角组治疗后FMIA角较治疗前增大(P<0.05);3组治疗后Z角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拔牙矫治对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的颏部软组织厚度影响较大.矫治后上下切牙内收,鼻唇颏关系趋于协调.【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4)001【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颏部软组织厚度;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骨性Ⅱ类错(牙合)【作者】吴凯;杨婕;康娜【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当代正畸学发展过程中,面部的美观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患者建立稳定的牙齿咬合关系和保持软组织外貌的美观是正畸治疗的重要目标,也是正畸医生的职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