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管理二甲妇幼保健院标准汇总及职责分工
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第一篇: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一、保健部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保健部内各科的保健、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的行政管理工作,并协调各科室间的关系。
2.制定保健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3.掌握影响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掌握全市孕产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
4.开展妇女儿童系列保健、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并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5.制订妇幼保健人员培训计划,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6.督促检查各科完成工作计划,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情况,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做好各类人员业务技术考核、考绩工作。
7.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院内科研工作。
8.深入基层,指导下级单位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二、保健部主任(副主任)职责9.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制订保健部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按时完成年终总结。
10.督促检查所属科室完成工作计划和各类各级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各科室完成妇幼保健任务。
11.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降低本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2.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全面指导本地区基层妇幼保健业务、妇幼卫生信息、健康教育等项工作。
13.定期参加保健门诊及专科门诊,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以利于指导面上工作。
14.有计划安排本部门人员的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协助院领导做好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考核、晋升、晋级工作,安排实习、进修人员的工作。
15.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工作。
16.保健部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各项工作。
三、妇女保健科科长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制订本科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及岗位职责,负责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做好妇女保健方面调查研究,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

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一、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概述妇幼保健院作为一所专门医治、预防、科普妇幼疾病的医院,其所承担的任务重大,因此,其工作制度也必须合理规范。
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主要是为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权益,以及维护医院的秩序。
其关键在于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妇幼保健院岗位职责1.院长妇幼保健院的院长作为医院的最高管理者,担负着全院的管理职责,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医院的发展规划、趋势分析、协调管理医护人员、进行行政审批和业务处理等。
2.副院长妇幼保健院的副院长是院长的协助人,其主要职责包括:协助院长管理医院日常工作、拟定医院的业务计划和工作方案、负责机构建设和管理医院的基础设施等。
3.医务部妇幼保健院的医务部对于医务人员的队伍进行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协调、管理全院医务工作、制定医务工作计划和方案、落实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协调医疗技术发展等。
4.护理部妇幼保健院的护理部主要是负责管理护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护理标准和流程、制定和实施患者健康护理方案、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协助医疗部门开展医疗安全管理等。
5.药剂科妇幼保健院的药剂科主要是负责管理药品的储存和使用,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制度药品管理标准、确保药品质量和药品库存的准确性、参与制定医院的病例药品处方等。
6.影像科妇幼保健院的影像科主要是负责影像学检查的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开展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负责医学影像器材设备的管理、实现影像学检查规范标准、制定和落实医学影像学常用设备和技术操作规程等。
7.行政人事部门妇幼保健院的行政人事部负责医院的人力资源招聘、派遣和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和实施人事招聘计划、落实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制作并调配人员绩效考核计划,以及维护员工基本权益等。
三、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的实施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的实施,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推进。
妇幼二甲任务分解第三章1-4

3.2.4 建立医疗保健风险防范确保就诊者安全的机制,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按规定报告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不隐瞒和漏报。
3.2.4.1
有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
【C】
1.有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包括医疗保健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等内容。
【访谈调查】
从临床、医技、后勤的重点科室、重点岗位中随机抽取10位在岗人员,了解其对医疗保健风险的知晓情况。
【B】符合“C”,并
相关职能部门对医疗保健风险的防范制度、流程、预案执行情况有检查、反馈、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建立跨部门的协调与讨论机制。
3.2.4.2
开展全员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
3.2.2.2
有医疗保健技术操作规程及诊疗指南。
【C】
1.有医疗保健各专业技术操作规程和诊疗指南。
2.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保健工作。
【B】符合“C”,并
相关职能部门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根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对规范和指南及时进行补充完善(近三年)。
【C】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保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
【B】符合“C”,并
统一管理各类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标准/指南等文件的制定、审核、批准、发布、修订、更新、作废等流程。
【A】符合“B”,并
依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进展,及时更新各类相关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并实施更新后的培训与教育(近三年)。
妇幼保健院岗位设置说明书

妇幼保健院岗位设置说明书一、引言妇幼保健院作为为了妇女和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专门机构,其岗位设置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保障患者的医疗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说明妇幼保健院的岗位设置,包括各类职位的职责和要求,以确保医院能够高效地运营,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
二、医疗技术岗位1. 医生医生是妇幼保健院中最重要的岗位之一。
医生的基本职责是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例如,在产科领域,医生需要熟悉孕妇的各种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医生还需要进行规范的手术操作,例如剖腹产或宫腔镜手术。
2. 护士护士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岗位之一。
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如给予药物,进行护理操作,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关爱患者的意识。
例如,在新生儿科,护士需要掌握新生儿的特殊护理技术,如早产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等。
3. 检验师妇幼保健院的检验师负责实验室工作,如采集和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和其他生理指标。
他们需要精确地进行实验室分析,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给医生,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
例如,血液分析提供了患者贫血、感染和炎症等疾病的诊断依据。
三、行政管理岗位1. 医院管理者医院管理者负责整个医院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他们需要确保医院遵守法规,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
他们还需要制定医院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以确保医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 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培训和管理医院的员工。
他们需要确保医院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提供他们所需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人力资源部门还负责员工的薪资和福利管理,以及员工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3. 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
他们需要进行预算编制、财务报告和资金管理等工作。
财务部门还需要协助医院管理者进行财务决策,以确保医院的经济稳定。
四、支持服务岗位1. 接待员接待员负责接待患者、提供信息和导航服务。
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

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一、妇幼保健院工作制度1. 工作时间制度:妇幼保健院的工作时间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来执行,一般是每周五天工作制,每天工作8小时。
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可能比普通员工更加繁忙,需要根据工作需要轮班,并且需要参加紧急救援等工作。
2. 假期制度:员工的假期按照国家的法律和相关文件来执行。
一般包括带薪年假、带薪病假、法定节假日和产假等。
医务人员的调休和假期比普通员工更加复杂,需要根据工作需要严格管理。
3. 岗位责任制度:妇幼保健院实行科室分工管理制度,每个科室都有详细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要求每个员工按照规定的工作责任来执行自己的工作任务,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
4. 工作纪律:妇幼保健院的员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和工作秩序。
同时,员工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维护医院的医德医风和患者权益。
二、妇幼保健院岗位职责1. 护士(1)对入院患者进行简要询问及常规检查,协助医生做好入院访视工作;(2)负责患者的看护,定期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3)协助医生开展各项治疗工作,协助患者参与康复训练;(4)配合临床护理诊疗管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质量;(5)按照医院职业道德要求,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维护患者权益和自身职业形象;(6)针对相关病种,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和公众健康意识。
2. 医生(1)负责会诊病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等临床方案;(2)负责开展各项治疗工作,适时开具药物处方,严格控制用药范围和剂量;(3)负责慢性病管理,及时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访视和治疗,提高患者抗病能力;(4)对急性、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和抢救工作,维护患者生命安全;(5)参与医疗诊疗质量管理和医院科研工作,提升科室工作水平。
3. 医技人员(1)负责完成各种医疗检查、化验及诊断工作,包括心电图、B超、CT等常用医技检查;(2)严格执行医疗检查操作规程,确保检查质量;(3)负责设备、试剂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4)对医学检验知识、实验室学科基础知识等进行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妇幼二甲任务分解 第一章

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1.1.1.1
坚持“以保健为
中心、以保障生殖
健康为目的,保健
和临床相结合,面
向群体、面向基层
和预防为主”的
妇幼卫生工作方
针。
【查阅资料】
1.查阅四大业务部、健康教育科年度工作计划,核查是否体现一级、二级预防及提供主动服务。
2.查看四大业务部专业设置。
3.查看医院促进科室提供主动服务的制度与措施。
4.查看四大业务部对辖区高危人群主动服务的工作记录。
核
查医院近3年服务项目的增加。
二、设规模、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等运行机制。
3.查看四大业务部定期分析、研究本部门工作的资料。
4.查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服务人员资质及培训证书。
5.查看四大业务部负责人任职资格,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科室负责人任职资格。
6.查看科室设置比例。
【现场询问】
四大业务部负责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辖区妇幼健康有关政策、妇女儿童死亡状况及健康状况了解情况。
三、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
医务科负总责转诊单位间有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并落实,不断改进双向转诊工。
妇幼保健院院委会成员分工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docx

妇幼保健院院委会成员分工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一、院务委员会成员及分工:张三:主任,主持单位全面工作。
张四:副主任,主管财务、药品、医疗设备及药品耗材购置,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护理、院内感染等工作。
张五:负责行政办公、后勤、财务会计、医保、信息化等口常事务,兼任会计。
二、机构设置:(-)行政职能及后勤科室:办公室、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公卫科、医保科、总务科。
(二)医技科室:医学检验科、超声诊断科、医学影像科、药剂科、病案室病案室。
(三)孕产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孕产保健科:包括群体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医学遗传咨询与产前筛查、产后保健等业务内容。
2、产科:分娩期保健。
(四)儿童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儿童保健科:包括群体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心理卫生、儿童五官保健、高危儿管理、儿童康熨等业务内容。
2、儿科:包括儿科、新生儿科、中医儿科等业务内容。
(五)妇女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妇女保健科:包括群体保健、青春期保健、更老年期保健、乳腺保健等业务内容。
2、妇科:包括妇科、中医妇科等业务内容。
(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计划生育指导科。
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包括计划生育咨询指导、计划生育手术服务和男性生殖健康等业务内容。
3、避孕药具管理科。
三、岗位职责:(-)孕产保健人员岗位职贡:1、按照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孕产妇保健各项工作:开展全天候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货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青春期、围始期、生育期、围生期、围绝经期、老年期女性保健及心理疏导工作。
3、严格遵守孕产妇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生服务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孕产妇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孕产妇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优生优育、孕产妇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妇幼二甲任务分解第二章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第二章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一、管理组织
【查阅资料】
1.辖区保健质量管理委员会设置、辖区保健质量持续改进方
案等相关文件。
2.医院四大业务部设置、任职的文件。
3.院长参与辖区质量管理、查房等相关资料。
4.信息质量控制资料。
【现场核查】
核查医院相关会议记录、保健部及各群体保健科室参与院务
会的会议记录等相关资料,是否体现院长在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中起领导作用。
二、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三、妇幼健康服务网络管理
四、妇幼健康信息管理
五、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六、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七、群体筛查服务质量管理
八、母子健康手册使用与管理
九、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学规划(10分)
1、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3分)
2.保健院发展建设符合区域卫生规划。(7分)
(三)科室设置(15分)
1.保健院组织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能满足保健院各项工作需要。(11分)
2.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2分)
(四)人道主义救助
(10分)发扬救死扶伤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开展医疗救助,危急重症患者坚持先救治再收费。
九、持续改进(50分)
(一)问题梳理(18分)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
(二)工作改进(32分)
在管理、公共卫生、技术水平、医疗科研等方面有创新。在管控医疗风险、保障病人安全方面有改进。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并按规定校验;医疗机构执业地点与《许可证》载明地址一致。
4.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2分)
五、信息管理(40分)
(一)信息化建设(30分)
(二)信息利用(10分)
六、科教管理(35 分)
(一)医学教育(15分)
1.保健院有教学组织管理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2分)
2.有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5分)
四、财务管理(40分)
(一)财务集中管理(15分)
妇幼保健院财务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妇幼保健院及内部部门、科室设立账外账、“小金库”。
(二)内部成本核算(7分)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管理,严格实行妇幼保健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1.开展全员医疗服务安全培训监督、培训与改进,树立医疗服务安全意识,努力减少医疗安全隐患。(4分)
2.制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及时报告、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3分)
3.制定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和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措施。(3分)
4.制定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消防预警及供电系统安全有效。(3分)
二、医务管理(50分)
(一)医疗管理(40分)
(二)应急管理(10分)
三、保障及公共安全管理(80分)
(一)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4分)
(二)设备管理(18分)
(三)放射诊疗管理(5分)
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
(四)基建维修管理(10分)
(五)后勤管理(18分)
(六)公共安全管理(25分)
一票否决
要点中任何1项不符合要求一票否决。
第一部分:机构管理(460分)
第一部分:机构管理(460分)资料收集、汇总责任人:谯勇
评审指标
评审要点
分值
判定方法
责任科室
责任人
一、组织管理(55分)
(一)依法执业(10分)
1.保健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均为一票否决)
2.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5分)
5.建立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有放射事故等意外事件的处置预案。放射科、检验科、医用氧舱、同位素室、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规范有序。(10分)
6.建立警医联动机制,加强安全保卫,防范医闹事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确保医务人员和广大就医患者的合法权益。(2分)
3.推行院务公开和科务公开,体现民主管理。(2分)
(四)人力资源(20分)
1.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达到规定要求,能满足临床需要。(10分)
2.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中高级技术人才占卫生技术人才人数的比例符合规定要求。(4分)
3.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促进学科发展。(3分)
4.加强人才管理,强化中青年骨干培养,确保专家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3分)
(五)服务收费(10分)
1.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政策(2分)。
2.向社收费透明度。为患者提供医药价格及费用查询服务,明确告知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查询方式。(3分)
3.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制度并将收费内容通过适当方式告之患者;患者出院时须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3分)
4.科研工作达到规定要求。(10分)
七、党群纪检及服务行为管理(60分)
(一)医德医风(20分)
(二)院务公开(10分)
(三)服务行为(20分)
(四)社会评价(10分)
1.保健院定期收集院内、外对保健院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动力,改进工作,持续提高保健院服务质量。(6分)
2.按照患者的服务流程,社会对其要求满足程度的感受,设计与确定保健院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实施社会评价活动。(4分)
八、社会公益性(50分)
(一)落实医改(10分)
积极推进医药体制改革,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和保健院实际情况,主动开展改革试点,落实相关的医药体制改革工作。
(二)政府重视程度
(10分)当地政府重视保健院建设与发展,并予以积极支持。
(三)社会效益(20分)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保健院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服务意识,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建立完整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6分)
4.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
(2分)
(二)医学科研(20分)
1.保健院有科研组织管理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从事科研管理工作。(4分)
2.院内科研管理体系健全,运行有效率,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3分)
3.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政策、科研工作的目标、方向、思路和计划或规划。(3分)
(三)绩效考核(5分)
完善绩效考核,规范收入分配办法,建立与提高运营质效和增加服务数量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实行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质效取酬的分配模式,严禁科室承包,严禁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四)审计制度(3分)
建立与完善妇幼保健院内部控制,实施内部与外部审计制度,有工作制度与计划,对妇幼保健院经济运行进行定期评价与监控,审计结果对院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