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畜牧业

合集下载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展低碳畜牧业已经变得非常必要。

本文将会探讨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以及应对措施。

首先,由于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非常高,因此发展低碳畜牧业已成为必须采取的措施。

特别是在中国,畜牧业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

但是,高碳排放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必须通过发展低碳畜牧业来加以解决。

其次,畜牧业的生产成本也是低碳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性之一。

由于天然资源、饲料、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传统畜牧业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低碳畜牧业通过节约资源、改善饲料、降低劳动成本等手段,可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最后,低碳畜牧业发展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畜牧业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以及污染物质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环境恶化。

通过采取低碳畜牧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也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应对措施为了促进低碳畜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1.发展低排放饲料。

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低碳饲料,这些饲料可以降低碳排放和效益成本。

2.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

好的畜牧业管理水平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缩减碳排放。

这些管理措施可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采用更多的环保技术以及加强对养殖工人的管理。

3.节约资源。

低碳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节约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更加细致的耕作管理,可以使得资源使用得更加有效。

4.养殖结构调整。

将畜牧业的方向调整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再加上国家战略引导,可以在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同时保障经济利益。

结论低碳畜牧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同时也可以提高效益。

因此,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促进低碳畜牧业的发展,从而为环保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畜牧业与低碳农业发展的关系

畜牧业与低碳农业发展的关系

畜牧业与低碳农业发展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影响,低碳农业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在低碳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与低碳农业发展的关系,并分析畜牧业在实现低碳农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畜牧业对低碳农业的贡献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饲料种植和能源投入。

通过科学管理畜牧业生产过程,合理调配饲料和能源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优化畜禽粪便的处理和利用,通过生物气体发酵产生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此外,合理的养殖密度和饲养方法也可以降低气体排放量,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2. 促进土壤养分循环畜牧业的有机肥料和粪便对土壤养分的增加和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

同时,合理的粪便处理还可以减少氮和磷等养分的流失,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这对于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高效的农田生产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二、畜牧业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挑战1.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难度大畜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如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是畜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从源头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的支持,包括改进畜牧业生产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推广低碳饲养模式等。

2. 大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污排放和饲养废弃物处理成为环境管理的难题。

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去除和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水体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

因此,加强环境监管和科学处理畜牧业废弃物,成为畜牧业可持续低碳发展的关键。

三、畜牧业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机遇1.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畜牧业也面临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环境监测手段,可以更好地掌握畜牧业生产过程,并有效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低碳畜牧业是指通过使用节能技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发展低碳畜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一、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主要是因为畜牧业生产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水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尿液。

这些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机废物可能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不利影响。

发展低碳畜牧业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2. 节约资源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通常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水资源,而这些资源的获取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

发展低碳畜牧业可以通过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节约能源和资源。

3. 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过度放牧可能导致草地退化和土壤侵蚀,粪便的排放可能污染水源等。

发展低碳畜牧业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二、应对措施1.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合理利用粪便和尿液,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推广节能技术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节能饲料加工设施、节能养殖场所建设等,可以有效减少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低碳畜牧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畜牧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低碳畜牧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引导和鼓励畜牧业生产者和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和设备,促进低碳畜牧业的发展。

5. 提高畜牧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畜牧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低碳畜牧业对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支持低碳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低碳措施

畜牧业低碳措施

畜牧业低碳措施
今天,老师跟我们讲了畜牧业低碳措施,我听了以后好奇极了。

老师说,畜牧业就是养牛、羊、猪这些动物的地方。

可是这些动物会放出很多二氧化碳,污染空气,嗯,就是不太好。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畜牧业变得更环保呢。

老师说,第一种方法就是给动物们吃更好的食物,这样它们长得快,能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

嘿嘿,听着像是让动物们变成了“超级小快手”!还有啊,老师说有些农场可以用太阳能板发电,不需要烧那么多煤,减少了对大自然的伤害呢。

哇,老师还说,畜牧业的低碳措施就像是给大地妈妈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色衣服,我们也可以帮忙!每次吃完饭,我都想,咱们是不是可以少吃一点肉,给地球减轻点压力呢?嘿嘿,可能下次我也要告诉爸爸妈妈,要注意环保哦!
我觉得,畜牧业低碳措施真是一个好办法,能让地球更清新,也让我们的小动物们更健康,呼噜噜,好棒呀!
—— 1 —1 —。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了各国共同的目标。

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也面临着如何降低碳排放的挑战。

发展低碳畜牧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1.减少碳排放畜牧业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据统计,全球畜牧业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畜牧业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2.资源利用效率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常常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畜牧业所需的饲料和水资源占用量巨大,但利用效率却不高。

低碳畜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3.保护环境传统畜牧业生产模式往往会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发展低碳畜牧业可以推动畜牧业生产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有效保护环境资源。

4.提高畜产品品质低碳畜牧业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采用更加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技术,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二、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应对措施1.科学管理饲养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关键。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饲养技术,结合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饲料,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减少浪费。

科学管理下的饲养方式还能够减少畜产品的产生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2.推广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低碳畜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畜牧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3.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牧业生产中的粪便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可以通过粪便资源化利用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4.发展适合地方特色的低碳畜牧业不同地区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低碳畜牧业需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减少对外来资源的依赖。

5.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对低碳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户和畜牧业企业开展低碳畜牧业生产,同时鼓励科研和技术创新,为低碳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

畜牧业养殖模式的低碳化与节能减排

畜牧业养殖模式的低碳化与节能减排

畜牧业养殖模式的低碳化与节能减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模式往往存在高碳排放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畜牧业需要进行低碳化和节能减排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养殖模式的低碳化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一、低碳化的意义低碳化是指减少碳排放,降低碳足迹的过程。

对于畜牧业而言,低碳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低碳化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甲烷气体的排放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较大。

通过低碳化措施,如改善饲料配方、提高粪便处理效率等,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低碳化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畜牧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土地和饲料资源。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降低能源和物质的浪费,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更加可持续地发展畜牧业。

最后,低碳化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模式往往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而低碳化的养殖模式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布局等方式,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二、节能减排的措施与建议实现畜牧业养殖模式的低碳化与节能减排,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1. 推广循环农业模式。

循环农业模式强调农、畜、林、水的综合利用,将农田、养殖场、林地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推广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还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饲料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成本和能源来源。

通过科学配制饲料、合理投喂、精细管理等方式,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3. 推进粪便资源化利用。

畜牧业生产中,粪便是一种有机肥料资源。

通过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粪便,如沼气发酵、厌氧处理等,可以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我国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基本思路

我国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基本思路

我国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基本思路当前,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在我国迅速传播,相关研究和探索不断深入,低碳经济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各行业也开始审视自身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那么,如何实现低碳畜牧业,应该是畜牧行业从业者特别是畜牧生态工作者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研究的首要课题。

问题的提出目前,国际上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主要是依据以火电、炼油、气体处理、合成氨、钢铁、乙烯、环氧己烯、制氢及水泥9个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源的数据。

但二氧化碳并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气体。

对于肉类和乳制品,还必须考虑到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其他气体,如甲烷和氧化亚氮等。

甲烷可在大气中保持9年~15年,储热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

餐桌上的肉类是碳密集型产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每生产1千克肉,就会排放出36.4千克的二氧化碳。

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畜牧业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报告中指出,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18%。

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表现为来自于畜禽呼吸、排气、粪便发酵、土地使用等方面;间接来说,凡是对环境破坏的畜牧业活动,都会带来气候的恶化,都是非低碳行为。

报告中专门提出养牛增加温室气体的问题,显然所有的动物都会排放甲烷,这是动物体内细菌消化食物的必然产物,牛羊是反刍动物,有4个胃,排放有100多种气体,其中甲烷占排放量的75%。

世界银行能源研究所罗伯特·古德兰还统计了畜牧业中未被计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动物呼吸、土地使用、甲烷等分别占了世界总排放的13.7%、4.2%、7.9%,总排放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5.5%。

若加上森林砍伐、养鱼等内容,则占到了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51%。

畜牧业的“碳排放足迹”畜禽粪尿带来的碳排放应当列在产业温室气体排放之首。

其次,畜禽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碳排放的重要内容;肠道气体的排放,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再其次,冲洗地面、墙壁、栏杆、尿沟、运动场的污水,打扫垫草、地面的污物,这部分的碳排放不可忽视。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低碳畜牧业是指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碳足迹的生产方式。

低碳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低碳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低碳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畜牧业是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对于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存在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给环境带来严重压力。

通过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模式,采取低碳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农户的收入。

低碳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尤其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畜牧业还涉及大量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

低碳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要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发展并不容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应加强畜牧业生产过程的管理。

通过提高动物饲养管理水平,合理控制饲料的配方和喂养量,可以减少动物的粪便排放和甲烷的产生。

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

利用生物质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和粪便,可以有效控制甲烷的排放。

开展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发酵、沼气发电等手段,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政府还应加大对低碳畜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如减少化肥的使用、推广生态畜牧业等,引导农民和养殖企业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模式,积极推动低碳畜牧业的发展。

还应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加大对低碳畜牧业相关技术和创新的研发力度,为畜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发展低碳畜牧业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为了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加强畜牧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开展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研究方向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困扰着人类。

低碳经济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核心问题,“节能减排”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口号。

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本文从新饲料资源开发、畜禽排泄物无污染处理、节能优良品种的培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等角度阐述低碳畜牧业发展的新途径,让畜牧业加快速度进低碳时期。

关键字:低碳畜牧业;研究方向低碳畜牧业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等多种手段,在畜牧业的生产、加工、运输、消费等全过程中形成清洁能源结构,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打造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高收益为基础的新型性产业发展模式。

一、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2009年,世界观察研究所(WWD)在题为《牲畜与气候变化》的报告中指出,牲畜及其副产品实际上至少排放了325.64亿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的51%。

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首次提取农业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多于工业污染,而农业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牧业的污染,其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

全世界畜禽养殖每年的粪便排泄量达100 亿t,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51%,超过了全球交通工具的总排放量。

畜禽废弃物、粪尿和污水数量大,所含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非常多。

它们对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孳生蚊蝇、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粪尿发酵后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和胺类等有机物加重环境污染程度,引发人畜呼吸道疾病,导致畜禽生产能力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

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直接表现为来自于畜禽呼吸、排气、粪便发酵、土地使用等方面。

其中畜禽粪尿带来的碳排放列在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之首。

其次,冲洗地面、墙壁、尿沟、运动场的污水,打扫垫草、地面的污物,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方面。

广义来说,凡是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畜牧业活动,都会带来气候的恶化,都是非低碳行为。

除上述的直接碳排放外,在养殖过程中,如果过度耗费资源、污染环境,也会带来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变化,是一种间接的碳排放行为。

因此,探索如何降低畜禽粪便的危害性及家畜低能耗的新途径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低碳畜牧业研究开发的切入点1.1饲料组合研究日粮组合效应:不同饲料组成的日粮饲喂反刍动物时,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必定不等于各个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的加权值之和。

其实质来自不同饲料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以及抗营养物质之间互作的整体效应。

根据利用率或采食量等指标可分为正组合效应、负组合效应和零组合效应3种类型。

日粮组成、饲喂时间及饲料加工调制都会影响翻出动物瘤胃内气体的产生,也会影响其它动物的能量利用率。

建立最优动态日粮组合模式,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碳氮排放,缓解畜牧业污染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充分激发正组合效应,最大限度的降低负组合效应是动物营养中具现实意义的研究。

1.1.1 酶制剂饲用酶制剂作用:①充分利用并节约饲料资源,增加各种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可利用性,并且提高现有常规饲料资源的可利用率,提高饲料转化效率;②减少畜禽排泄物中有机物、氮、磷等物质的含量,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③无任何毒副作用,为绿色饲料添加剂。

饲用酶制剂作用机理:补充或促进内源酶分泌;降低食糜黏度;破碎细胞壁;消除抗营养因子。

1.1.2 益生素益生素又称微生态制剂,是指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构成的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活菌制剂。

一些微生物在发酵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生长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促进代谢。

还可产生多种B族维生素、氨基酸、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类、生长刺激因子,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益生素作用机理:产生抑菌物质;生物屏障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提供营养物质。

1.1.3酸化剂酸化剂的作用机理:①使胃内pH值下降,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②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③直接参与体内代谢,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④促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⑤改善日粮适口性,减慢胃排空速度,提高蛋白质在胃内的消化。

1.1.4 中草药、植物提取剂中草药、植物提取剂的作用:抗菌;抗病毒;免疫增强(多糖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增值;影响淋巴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比例;促进抗体生成)。

1.1.5合理能蛋比能量蛋白比=代谢能或净能(kJ/kg)/粗蛋白质(%)能蛋比不仅能反映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还可以反映饲粮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程度。

对于畜禽来说,在满足最低能量蛋白水平上都存在一个最佳的能量蛋白比例关系,以符合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状态以及不同的生存环境中的营养需要。

饲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应保持适宜的比例,比例不当会影响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并导致营养障碍。

饲粮的能量及蛋白质保持合理的比例,能够保证能量利用率的提高和避免饲粮蛋白质的浪费。

保持最佳能量蛋白比,相对传统的高消化能和高粗蛋白质水平饲料,可显著降低碳氮的排放。

净能体系使动物能量需要与日粮能量值在同一基础上得以表达并与所含饲料组分无关,所以结合净能体系开展最佳净能能蛋白比的研究,对降低畜牧业碳氮排放意义重大。

2、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长期以来,粮食一直占常规猪饲料的80%,在提供畜产品的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

因此,粮食作为常规饲料的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过度的依赖粮食来用作饲料已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非常规饲料是一类畜禽可饲用的物质资源。

如农作物秸秆、食品厂的渣液、屠宰厂下脚料、畜禽粪便等均为常见的非常规饲料。

秸秆焚烧一方面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火灾带来其他社会损失。

食品厂排出的废渣、废液严重污染了环境。

这样既解决了这些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1常见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农作物秸秆、秕壳、林业副产物、槽渣、废液类饲料糟渣、非常规植物、饼粕类、动物性下脚料饲料、粪便再生饲料资源、矿物质饲料等我国每年的秸秆与秕壳产量十分巨大。

这类饲料主要包括水稻秸秆和秕壳、小麦秸秆和秕壳、玉米秸秆和玉米芯、高粱秸秆和秕壳、谷子秸秆和秕壳、大豆秸秆和荚壳、薯干、薯秧、花生蔓等。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

目前这类资源主要通过物理加工、化学及微生物发酵处理方式,可分解其中的粗纤维为单糖或低聚糖供动物利用,而且可改善适口性,提高蛋白质含量。

2.2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还不成熟非常规饲料一般不可直接用来饲喂畜禽,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处理后才能被畜禽利用,但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部分加工方式破坏了饲料的营养价值,需进一步完善。

一些加工方式成本高,能耗大,产品缺乏竞争力,一些资源的生产、加工工艺还处于探索阶段。

3、区域性“低碳畜牧业”实施循环模式根据当地畜牧业现状、家畜和饲料资源的生产及供给情况,结合当地的中、长远规划,进行饲料资源尤其是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当地资源、当地开发、就近使用是节能减排的一个切入途径。

猪-沼-果”循环模式,秸秆-饲料-养牛模式。

通过农林牧结合发展“生态型”畜牧业,畜禽粪尿和污水等废弃物用于农业、林业和渔业生产,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避免资源过早废弃。

利用畜禽粪尿和污水等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极大地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有效地节约和利用资源。

4、嗳气基础的研究嗳气在瘤胃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大量的气体。

牛一昼夜能产生600~1300升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占50%~75%,甲烷占20%~45%。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等气体。

这些气体有1/4被吸收到血液后经肺排除,微生物仅能够利用小部分,其余靠嗳气排出。

在瘤胃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大量的气体。

牛一昼夜能产生600~1300升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占50%~75%,甲烷占20%~45%。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等气体。

这些气体有1/4被吸收到血液后经肺排除,微生物仅能够利用小部分,其余靠嗳气排出。

在瘤胃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大量的气体。

牛一昼夜能产生600~1300升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占50%~75%,甲烷占20%~45%。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等气体。

这些气体有1/4被吸收到血液后经肺排除,微生物仅能够利用小部分,其余靠嗳气排出。

人们发现甲烷在地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方面,比二氧化碳更严重,因为甲烷在吸收红外线能量方面比二氧化碳更有效。

而畜牧业产生的甲烷绝大部分来源于反刍动物。

减少甲烷排放,既能环保,又能增效。

研究表明,产甲烷菌大量吸附于纤毛虫上,它们之间是一种兼性关系。

纤毛虫对产甲烷菌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当细菌的氢供应不足时,产甲烷菌就将自己吸附于几种纤毛虫上,以保证有足够的氢生成甲烷。

研究表明,产甲烷菌大量吸附于纤毛虫上,它们之间是一种兼性关系。

纤毛虫对产甲烷菌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当细菌的氢供应不足时,产甲烷菌就将自己吸附于几种纤毛虫上,以保证有足够的氢生成甲烷。

给反刍动物日粮中补充适量硫酸锌(ZnSO4)的试验证明,可以减少瘤胃纤毛虫的数量,减少甲烷产量。

5、粪便污水处理的研究畜牧养殖废水主要来自猪尿、粪便水、场地冲洗水及生活污水,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氨、磷、固体悬浮物、微生物病原体,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理方法对解决畜牧养殖废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畜禽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目前主要采取生产沼气、有机肥、微生物发酵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特别是在利用微生物开展发酵床生态养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发酵床饲养,每头商品肉猪(自宰自销)可增收100元以上,每只肉禽增收2-3元,蛋禽每年每只可增收3-5元。

发酵床养鸡技术是将菌种、米糠、锯末、玉米粉等按比例混合作为鸡舍的垫料,再利用鸡的翻扒习性使鸡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垫料的分解发酵,使鸡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的养殖工艺,而且提高了鸡的品质。

结语:低碳经济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各行业也开始审视自身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因为低碳发展不仅仅带动经济发展,更是为环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如何实现低碳畜牧业,就应该从我们自身开始关注,努力学习,刻苦研究,而不是坐等结果。

当然很多的畜牧行业从业者、特别是畜牧生态工作者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研究的首要课题。

希望早日实现,为地球提早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1] 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1609-1614[2] 任杰.浅谈我市低碳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南畜牧兽医,2011,( 2) : 8—9.[3] 戴旭明.浙江的低碳畜牧业在行动[J].中国牧业通讯,2010,( 20) : 18—19.[4] 张琳.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大力发展低碳畜牧业[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 24—26.[5] 万明春.饲养地方猪种发展低碳畜牧经济[J].猪业科学,2010,( 9) : 106—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