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货场课程设计
兰交大铁路货运组织教案07零担货物运输

第七章零担货物运输(1学时)重点:1、零担车的种类及组织条件;2、提高零担货物运输效率的主要方法;3、零担货物运输的沿革。
问题的提出:1、零担货物是如何快速、高效地运输的?第一节零担货物与零担车的种类一、零担货物的分类1.普零:普通成件包装,无危或危性小,易和他货拼装,重体积、长便于起重量1t的电瓶叉车进出铁路棚车装卸的货物。
2.笨零:一件重量超过1t,体积大于2m3或长度在5m上。
3.危零:易燃爆炸腐蚀毒害和放射性。
二、零担货物的运输特点1.计划性差,季节性强,货流波动大;2.运输成本高,贵重、怕湿货物多,需占用仓库和使用棚车装运;3.货车载重量利用率低,轻质货物居多;4.组织工作细微、复杂。
每车装载批数多,中转量大,事故概率高等;5.对服务质量要求高,需配备专门集配人员,投入运输人力、物力多。
三、零担车的种类1.整装零担车(整零车)由发站将若干批零担一次集配成一车,并施封直运至中转站或到站才卸车。
(1)直达整零车;所装零担货物在途中不经中转站进行中转,可一次直运到站;①一站直达整零车;车内所有货物到站与整零车到站均为同一到站;②两站直达整零车;两个到站分别与整零车两个到站相同;③三站直达整零车;三个到站分别与整零车三个到站相同。
直达整零车由于途中无须中转,减少了在中转站的调车、取送、装卸、搬运等作业,运输速度快,车辆周转时间短,应优先组织。
(2)中转整零车;所装零担货物为同一去向,到站分散。
每个到站运量零星,短期不能在发站组织直达整零方式;①一站中转;车内所有货物到达去向相同;②两站中转;车内货物去向需经两个中转站分卸,重新组织配装;③三站中转;车内货物去向需经三个中转站分卸,重新组织配装。
2.沿途零担车(沿零车)开行在指定区段,为中间站服务,沿途有装有卸,车内有办公人、已取消。
四、零担车的组织条件1.一站整零车:所装的货物不得少于货车P标50%或V容90%。
2.两站整零车:第一到站货不少于P标20%或V容30%;第二到站货不少于P标40%或V容60%。
兰州交通大学货场课程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货场课程设计目录设计简介 (5)1计算场库设备需要面积 (16)2货位宽的计算 (16)3计算装卸线有效长度 (16)4装卸机械需要数量的确定: (18)4.1起重机台数 (18)4.1.1长大笨重货物(门式起重机) (19)4.1.2集装箱货物(门式起重机) (19)4.2叉车台数 (19)4.2.1仓库1的叉车台数 (20)4.2.2仓库2的叉车台数 (20)4.2.3仓库3、4的叉车台数 (21)4.3装载机台数: (21)课程设计总结 (23)参考文献 (24)一.课程设计题目铁路综合性货场平面设计二.课程设计目的1.综合运用货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专业理论知识;2.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掌握货场的设计、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设计能力;4.提高CAD绘图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一)设计背景铁路货场办理的货物种类繁多、作业性质复杂,一项作业可能需要多个部门来完成。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货场物流化发展的趋势下,合理布置货场,强化货场内各项作业的标准,拓展货场各项业务功能,保证货场内各项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提高货场作业能力,完善货场货运作业秩序,确保经济效益,是目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设计原始资料1.车站及其邻接区段路网示意图(附件一);2.车站按货物品类别、年度到发量、货车静载重和到发不均衡系数(附件二);3.车站主要货物品类别的流量与流向表(附件三);4.其他有关资料。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货运站及货场有关背景资料分析说明以某拟建货运站C站货场为背景,简要分析该货运站货场平面设计涉及的以下内容:(1)该货运站的地理位置(虚拟);(2)该货运站在枢纽内的布局(虚拟);(3)通过分析该货场办理的主要货物品类和年到发量说明货场类别;(4)通过分析该货场办理的主要货物品类说明该货场作业性质及特点。
2.货场主要场库设备、货物线数量和类型的计算与确定以货物品类、货物到发量以及铁路货场内常用的装卸机械等有关资料为依据,通过一定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出有关设备与货物线的数量与类型(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文字说明)。
现代物流区域规划课程设计范本

交通运输学院兰州市区域物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学院交通运输班级物流治理102 姓名李英华学号 201000702 成绩指导老师赵小柠2013年 7月8日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1所在系:物流治理系课程名称: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指导教师(签名):赵小柠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目录第1章物流中心规划概述 (1)1.1 物流中心规划的任务 (1)1.2 物流中心规划的原则及重要性 (2)1.2.1物流中心规划的原则 (2)1.2.2 物流中心规划的重要性 (2)1.3 物流中心规划的内容 (3)1.3.1 物流中心容量规划 (3)1.3.2 物流中心选址规划 (4)1.3.3 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5)第2章物流中心容量规划 (6)2.1 物流需求预测实例分析 (6)2.1.1 物流需求预测设计题目 (6)2.1.2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 (6)2.1.3 设计要求 (7)2.1.4 设计过程 (8)2.1.5设计结论 (11)2.2 物料需求估算实例分析 (11)2.2.1 物料需求估算设计题目 (11)2.2.2 物料需求估算方法 (11)2.2.3 设计要求 (13)2.2.4 设计过程 (13)2.3 存货空间需求估算实例分析 (13)2.3.1 存货空间需求估算设计题目 (13)2.3.2 存货空间需求估算方法 (13)2.3.3 设计要求 (14)2.3.4 设计过程 (14)第3章物流中心选址规划 (15)3.1 设计条件 (15)3.2 物流中心选址方法 (15)3.2.1简要讲明 (15)3.2.2 详细计算过程 (17)3.3 设计总结 (19)第4章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20)4.1设计条件 (20)4.2 设计方法 (20)4.2.1 简要讲明 (20)4.2.2详细过程 (21)4.3 设计总结 (26)附录 (27)参考文献 (29)第1章物流中心规划概述物流中心规划确实是全面、有步骤地考虑各种确定和不确定因素,对每一个部门的设备、物料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使系统达到最好的整体绩效目标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货场课程设计

货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货场的基本概念、运作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货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掌握货物的装卸、存储和运输过程;了解货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技能目标:具备分析货场运营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货场管理技巧提高物流效率;学会制定货场安全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货场工作的尊重和热情;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安全生产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货场概述:介绍货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货场在我国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货场运作流程:讲解货物的装卸、存储和运输过程,重点阐述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3.货场管理:介绍货场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包括库存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
4.法律法规:解析与货场运营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货场运营的法律边界。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货场运营案例,讨论其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货场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针对货场运营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货场运营案例,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办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实地参观货场,亲身参与货物装卸等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抽象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地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素材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现代物流运输区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学院兰州市区域物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学院交通运输班级物流管理102 姓名李英华学号 2)成绩指导老师赵小柠2013年 7月8日》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1所在系:物流管理系课程名称: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指导教师(签名):赵小柠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目录第1章物流中心规划概述 (1)物流中心规划的任务 (1)物流中心规划的原则及重要性 (2)物流中心规划的原则 (2)物流中心规划的重要性 (2)物流中心规划的内容 (3)物流中心容量规划 (3)物流中心选址规划 (4)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5)第2章物流中心容量规划 (6)物流需求预测实例分析 (6)物流需求预测设计题目 (6)物流需求预测方法 (6)设计要求 (7)设计过程 (8)设计结论 (11)物料需求估算实例分析 (11)物料需求估算设计题目 (11)物料需求估算方法 (11)设计要求 (13)设计过程 (13)存货空间需求估算实例分析 (13)存货空间需求估算设计题目 (13)存货空间需求估算方法 (13)设计要求 (14)设计过程 (14)第3章物流中心选址规划 (15)设计条件 (15)物流中心选址方法 (15)简要说明 (15)详细计算过程 (17)设计总结 (19)第4章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20)设计条件 (20)设计方法 (20)简要说明 (20)详细过程 (21)设计总结 (26)附录 (27)参考文献 (29)第1章物流中心规划概述物流中心规划就是全面、有步骤地考虑各种确定和不确定因素,对每一个部门的设备、物料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使系统达到最好的整体绩效目标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中心是集约化、多功能的物流中枢。
系统庞杂、投资巨大,因此,正确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建造新的物流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⑴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拓展,经营物品的品项数和商品量追捕增加,现有的物流网点,人员和设备能力不足,物流业务处理能力差,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⑵物流网点分散、规模小,造成交通量大、信息不畅、运输效率不高等问题,需要对物流网点进行重组和整合;⑶建筑物陈旧、设备落后、维护费用高,又难以改造,不能适应物流活动的变化和发展;⑷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如城市市政建设需要原物流中心地址迁移,或者由于客户需求向少量化、多批次发展,使得物流中心的出货日趋细化,迫切需要对物流设施加以改善。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站场与枢纽设计ppt 006

(2)设2条到发线
一侧式 优点
通过列车通过一副道岔,运行较平稳 旅客列车经由正线接发运行平稳
缺点
站坪长,占地多 上二线时拆迁工程量大
纵列式
特点:两到发线纵向排列,并向逆运行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 到发线的有效长度。 缺点: 站坪长,工程费用大; 列车在站会车不灵活; 人工扳道非集中联锁情况下,运营管理不便。 优点:在山区地形陡峻狭窄的情况下,可减少工程量 适应重载列车会车的需要。
3.4中间站布置图型 主要办理的作业:列车接发、越行、会让及客货运业务 3.4.1无摘挂作业的中间站布置图型 这类中间站一般只担任列车的通过、会让、越行
以及少量的客货运业务,不办理整车的摘挂作业 1、单线中间站
(1)设1条到发线 一般设在对侧(一般平行运行图不超过 12 对,远期 也无发展)
对侧 优点{ 便于利用正线接发通过列车,车站值班员不跨越线路 旅客列车经由正线接发运行平稳 缺点
结论: 路网功能薄弱,一般不用; 采用:站评地势狭长,需重载过渡,很快过渡为复线。
2、双线中间站 (1)设1条到发线
设在两条正线中间
优点 不和正线交叉,进路灵活,使用效率高,通过能 力大,可推迟第二到发线建设 缺点 正线不顺直 对称道岔 施工与养护不便
设在两条正线同侧ຫໍສະໝຸດ 优点 运行条件好缺点
某一方向接发列车与另一方向正线发接列车产生交 叉,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通过能力 近期可将到发线设于上下行列车数量较多的一侧
2、双线中间站 (2)设2条到发线
一般采用两侧式
优点 上下行方向接发列车,不干扰,能力大
2、双线中间站
一侧式
缺点
某一方向接发列车与另一方向正线发接列车产生 交叉,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通过能力
物流中心课程设计任务书1

2、设计方法
关联线图法。
3、设计要求
(1)利用关联线图法详细地进行规划,按照步骤写出规划过程,最后经过合理调整,绘制物流中心区域布局平面示意图。图中要求:
①用不同符号表示不同区域,如***、###、---、+++等,并且采用适当方法在图中注明各区域。
②在图中必须合理绘出该物流中心的周边辅助活动区域,包括设备和油料存放区,行政办公区,职工生活区,信息处理中心,停车场,绿化区,运输道路等区域。
2008
545
6155
2009
599
6326
2010
659
6484
2011
725
6603
2012
797
6793
(二)物料需求估算
1、设计条件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假设兰州市2013年根据需要建一个区域型物流中心,开展物流活动进行货物的集配。以2013年的货运总量为需求量,物流中心向上游供应商发出订单进行物资订购。通过搜集资料已知货物的购买价为20元/吨,每次订货量相等,订货时产生的费用为230元,从订货到所订物料到达入库间隔的时间均为11日,货物每年的仓储保管费用为110元/吨。
(2)设计结束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1、设计条件
(1)经过前期设施定位和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该物流中心的物流作业区域类型和各区域容量大小已定。由于该物流中心功能健全,因此物流作业区域类型主要包括:①进货区;②冷冻区;③冷藏区;④常温区;⑤拣货区;⑥流通加工区;⑦出货区。各区域空间面积大小,绘图时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定;
坐标
运输量(万吨)
运输费率
金昌
9.81,8.11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站场与枢纽设计ppt 019

X=a+(n-1)lcosα+T
B型:道岔布置在一条基线上,结构特点: ①线束平行; ②梯线本身无曲线; ③各道岔开向相同; X=a+(n-2)l+(b+g1+T)cosα+T
gn-1=S*(n-1)/sinα-(b+T)
直线梯线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①搬道员搬道时不需要跨越线路,比较安全 ②瞭望条件好,便于作业上的联系 缺点:①当线路较多时,其梯线较长,占地较多 ②各线经过的道岔数不均,影响调车作业效率 ③内外侧两条线路长度相差较大 适用条件: 仅适用于线路较少的到发场与调车场
采用条件:一般不用作到发场和调车场 ,
客技站用来停放客车车底,进行整备
4、梭形车场
优点: (1)各条线路有效长相差不大而又不增加曲线;用 地长度也较短; (2)进路灵活,咽喉使用灵活; (3)阻力较均匀 采用条件:一般可用在到发场、到达场、出发场
缺点:进路上曲线较多,不便于了望,不便于道
岔就地操纵 采用条件:无正规列车作业的调车场
2、异腰梯形车场
优点:各股道线路有效长较均匀,没有多余的铺轨 缺点:在线路有效长范围内设有曲线,瞭望条件不好, 不利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 采用条件:用地长度受限、线路不多的到发场、调车场
3、平行四边形车场
优点:有效长相同; 缺点:不利不停站通过列车作业,调车场列车入各股 道,经过道岔不同,所受阻力也不同
4、梯
线
将几条平行线连接在一条公共线上,这条公共线 就叫梯线 梯线应与牵出线(或正线、连接线)直接连通, 以保证停在某一线路上的机车车辆能够转线到其他 任一线路上去。 直线梯线
梯线
缩短梯线 复式梯线
(1)直线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交通大学货场课程设计1目录设计简介............................................................................... 5 1计算场库设备需要面积................................................................. 16 2货位宽的计算......................................................................... 16 3计算装卸线有效长度................................................................... 16 4装卸机械需要数量的确定: .. (18)4.1起重机台数 (18)4.1.1长大笨重货物(门式起重机)............................................... 19 4.1.2集装箱货物(门式起重机)................................................. 19 4.2叉车台数.. (19)4.2.1仓库1的叉车台数......................................................... 20 4.2.2仓库2的叉车台数......................................................... 20 4.2.3仓库3、4的叉车台数...................................................... 21 4.3装载机台数:................................................................... 21 课程设计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23设计简介:①货场与车场的配置图形式采用有尽端式货场的横列式货运站;②货场的配置图形式采用梳形尽端式货场;③货场配线布置:装卸线1-5采用一台一线矩形仓库布置,装卸线8采用两台夹一线布置;4④货场内场库设备配置:堆货场采用15米宽的平货位堆货场,货物站台采用侧式货物站台,危险品仓库和仓库1、2采用15米宽仓库,仓库3、4采用18米宽仓库;⑤货场内装卸机械的设置:成件包装货物装卸机械采用36台叉车,长大笨重货物采用3台起重量为20t的门式起重机,集装箱货物采用2台起重量为20t的门式起重机,散堆装货物采用7台装载机;⑥检斤设备和量载设备的设置:货场内通往主要货区道路入口处附近,并设有汽车检斤时所需要的停车场地;⑦货场生产用房的设置:货运室、货场出入口。
5F?Qat(m2) 365p式中Q——堆货场、货物站台、仓库或货棚的年度货运量,t;a——货物发送到达的波动系数;p——单位面积堆货量,t/m2;t——货物占用货位时间,d。
集装箱货物的场库设备需要面积的计算:E箱位数=(1+β)(0.75×N发×t发+N到×t到+0.5×N空×t空+0.5×N待×t待+0.5N 备)N空=│N发-N到│;N待=N发×4.7%;N备=N发×10%N发(到)=(Q发(到)×a)/(365×q)q---每箱吨数t发=2d,t到=3d,t空=1.5d,t待=2d,β=0.2).2货位宽的计算当场库面积F小于等于1000m2时,货位宽d ?15m当场库面积F大于1000m2时,货位宽d?18m3计算装卸线有效长度货物线的装卸有效长度指可以用作装卸货物的线路长度。
它除应满足平均一次送车的需要外,还应保证货物装卸两侧的足够的货位。
因此应分别计算出两者的需要长度,并选择其中较大者作为货物线的装卸有效长度①平均一次送车需要的装卸有效长度:L铁=Q?lt1?(m)365qn,cL——货物平均长度;Q——年货运量;a——货物发送或到达的运量波动系数;q——货物平均静载重,t/车;c——货场每昼夜取送车次数。
计算结果见附表一②存放货物需要的场库设备长度:L货=FQat=(m) d365pdF——存放货物需要的场库面积,d——货物线一侧或两侧场库设备的总宽度,m;t——货物的保管期限,d;p——场库设备的单位面积堆货量,t/m2。
1(C为每昼夜取送车次数,一般小型货场取1,中型货场取2~3,大型货场取4,)Ctt1大于时,公式中的应以代替,即:nnC注:当取送车周期L铁=Qal365qC③货物装卸线有效长度L效L效=max{L铁,L货}注:进整为货车平均长度(14)的整数倍集装箱货物N?E X式中:E----箱位数;X----货位上所放集装箱的个数;L货?N?L?(N?1)AL----集装箱的长度,m;A----安全距离,取1.2m.线间距的确定:线间距是指铁路货物线中心线与相邻货物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在设计规范中有如下规定:铁路线中心至起重机走行轨中心的距离要大于等于3.5m,货位边缘至道路边缘的距离等于0.5m,铁路线中心至道路边缘的距离要大于等于3.75m,货位边缘至起重机走行轨中心的距离等于1.5m,货物站台边缘(普通站台)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等于1.75m。
具体线间距见下表:4装卸机械需要数量的确定:4.1起重机台数,可按下式计算:0.0076Z=Q年?T周TK钩1K2式中:Z──装卸机械的需要台数,台/10kt;Q年──一年装卸量,10kt;?──货物到发不均衡系数,取1.3;T周──起重机每装卸一钩的周期,s;Q钩──每钩起重的额定载荷,t;T──每昼夜工作时间,取24h;K1──时间利用系数,取0.55;K2──额定载荷利用系数,一般取0.5。
4.1.1长大笨重货物(门式起重机)已知:t取=8s;t松=6s;t加减=2s;t降=t升=38s;Q年=470000t;Q钩=20t;K跨度=22.5m;K有效=8.5m;L效=182m;V大行=62m/min;V小行=66m/min;S大行=效=11222=56m;S小行=K跨度+K有效×2=22.5+8.5×2=39.5t大行=60S大行+60?56加减=大行t62+2=91+2=93(s)t小行=60S小行V+t60?39.5加减=小行66+2=58.133(s)T周=t取+2t升+2t降+2t大行+2t小行+t松=8+2?38+2?38+2?93+2?58.133+6=468.3(s)0.0076Z=Q年?T周=2.027=3(台)钩TK1K24.1.2集装箱货物(门式起重机)根据货物线的有效长来确定:第七条装卸线有效长为154m,所以选用两台龙门起重机。
4.2叉车台数,可按下式计算:0.0076Z=Q年?T周TKK钩12式中:T周──叉车每作业一次的周期,s。
4.2.1仓库1的叉车台数(成药,罐头,水果)已知:t取=40s;t转=7s;t加减=2s;H升(降)=1.5m;Q年=160000t;Q钩=1t;L仓库=134m;V行=6.4km/h;S=仓库2=1442=72(m)t行=3.6SV+=3.6?72加减6.4+2=43(s)行tt60H升(降)60?1.5升(降)=+加减=升(降)t6.4+2=16.06(s)T周=t取+3t转+2t行+t升+t降+t放=40+3?7+2?43+16.06+16.06+7=186.12(s)0.0076Z=Q年?T周0.0076?=16?1.3?158.12钩TK1K21?15?0.54?0.5=6.17=7(台)4.2.2仓库2的叉车台数(日用工业品,文化用品,药材,水果)已知:t取=40s;t转=7s;t加减=2s;H升(降)=1.5m;Q年=17t;Q钩=1t;L仓库=172m;V行=6.4km/h;S=L仓库2=91(m)t行=3.6S3.6?26.5V+加减=行t6.4+2=50.4(s)t=60H升(降)1.5升(降)+升(降)t=60?加减6.4+2=16.06(s)T周=t取+3t转+2t行+t升+t降+t放=40+3?7+2?50.4+16.06+16.06+7=200.92(s)0.0076Z=Q年?T周0.0076=?17?1.3?200.92钩TK1K21?15?0.54?0.5=8.33=9(台)4.2.3仓库3、4的叉车台数(百货,水泥,棉花,粮食)已知:t取=40s;t转=7s;t加减=2s;t放=7s;H升(降)=1.5m;Q年=450000t;Q钩=1t;L仓库=130m;V行=6.4km/h;S=仓库522=2=26(m)t行=3.6S+3.6?65V加减=行t6.4?2=38.56(s)t60H升(降)?1.5升(降)=+=60加减升(降)t6.4+2=16.06(s)T周=t取+3t转+2t行+t升+t降+t放=40+3?7+2?38.56+16.06+16.06+7=177.24(s)0.0076Z=Q年?T周0.0076?45?1.3?177.24Q钩TK1K=215?0.54?0.5=19.45=20(台)4.3装载机台数,可按下式计算:0.0076Z=Q年?T周A?TK1K2式中:A──单斗容积,取1m3;?──货物单位容重,t/m3;T周──装载机每作业一次的周期,s;K1──时间利用系数,取0.42;K2──额定载荷利用系数,一般取0.5。
4.3.1散堆装货物(装载机)已知:t前倾=8s;t取=40s;t加减=2s;t降=15s;t升=15s;Q年=500000t;Q钩=1.7t;?=0.8t/m3;L效=140m;V行=6.4m/min;S行=效1402=2=70m;3.6?15t行=3.6S行V+加减=6.4+2=6.2(s)行tT周=t取+4t转+4t行+t升+t降+t前倾=40+4?15+4?6.2+15+15+8=162.8(s)21Z=0.0076Q?T周年TKK钩1=20.0076?50?1.3?162.8=7(台)2.7?1.42?0.42?0.5?15课程设计总结通过这次货运组织课程设计,让我对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整个作业过程和货场平面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这次所设计的货场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的设计,虽然是理想,但却是我们联系实际的基础。
首先,确定场库的面积,根据所给的资料能够很快的算出;其次,是装卸线的有效长度,这要根据所选的装卸机类型来确定,不同的装卸机类型,所确定的货位的宽度不相同,在此次设计中最麻烦的就是确定货位的宽度,要不断地试凑使得L铁和L货的差距不至于过大,由于我们是集装箱组的,集装箱的货位长度远远地超过了一次取送车的长度,所以我设置了专门的集装箱堆场;然后,就是安排货位不但要考虑货物的发送和到达去向,还要照顾各类货物的性质,所以我分了几个仓库,实际也许不会分的太细;最后,就是装卸机械台数的确定,很多数据不太全,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多取得都是经验值,不是很准确,所以算出来的数据有些偏大,并且,由于很多经济参数没有给出,不方便确定具体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办法和别人的方案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