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衡配方施肥的重要性
平衡施肥技术及其优势

壤养分等显著效果。具体有 以下 四个方面优势。 平衡施肥可 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目前我国
化肥利用率仍 比较低 , 平均利用率在 3 5 %左右 , 比世 界发达农业 国家低 1 0 个百分点左右 , 提高化肥利用
率 的潜力 很大 。
1 施 肥 方 法
有机 肥 料 与无 机 肥 料 的配 合 , 可 以缓 急 相 济 、 扬
生产 中首 先要 考 虑 的大 问题 。搞 好平 衡施肥 , 提 高用 肥 的水 平 , 是 节 约农业 成本 的关 键 措施 。 平 衡施 肥 增 产 、 增 收效 果 明显 。通 过平 衡 施 肥 ,
微量元素的相互配合 , 将肥料三要素配 比合理 , 防止
偏 施 某 种肥 料 , 出现施 肥 效果 差 , 甚 至 产生 副 作 用 的 现象。
在根据土壤条件 和作物的营养特点选好肥料种 类 、适 宜 用 量 和 配 比的基 础 上 ,还 要 考 虑 配方 的实 施 。即肥 料 在各 个 生育 期 内的适 宜用 量 和分配 比例 ,
发 挥肥 料 最 大 利用 率 。一 般 生育 期 短 的作 物在 肥 料
分配上应 以基肥为主, 追肥早施 ; 而生育期长的作物 加大追肥 比例 , 分次施肥 。在追肥 中, 首先要考虑作
溶予水 , 其有效性主要 以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来度量 , 只有缓释肥料例外 。由于不少磷肥组分在水中的溶 解度很小 , 因此磷肥 除用在水 中的溶解度外 , 还用中 性 枸橼 酸 铵 、碱性 枸 橼 酸铵 、 2 %枸橼 酸或 甲酸 溶 液 来评价其有效性 。但是 , 所有这些度量化肥有效性的 评 价方 法 和 标 准 ,只不 过是 在 实验 室 里模 拟 作 物 根 系 土 壤条 件 的相对 方 法 , 化 肥对 作 物 的真 实 有 效性 , 还需要通过农业肥效试验结果来确定 。平衡施肥技 术就是测土配方施肥 , 国际上通称平衡施肥 , 是综合
平衡施肥技术概述

平衡施肥技术概述一、平衡施肥技术的概念平衡施肥,就是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从技术方法上命名的,这种命名方法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而国际上通称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施肥方式方法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其内容包括〃测土配方〃与〃施肥〃两个程序。
〃测土配方〃是根据植物种类、产量水平、需要吸收各种养分数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和肥料利用率来确定肥料的种类与用量,做到产前定肥定量;〃施肥〃是测土配方的实施、是目标产量实现的保证,施肥要根据〃配方〃确定的肥料品种、数量和土壤、植物的特性,合理地安排基肥和追肥的比例、追肥的次数和每次追肥的用量以及施肥时期、施肥部位、施用方法等。
同时要特别注意平衡施肥必须坚持〃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以增强后劲,保证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
二、平衡施肥的基本原理配方施肥科学合理。
就是因为它能够充分发挥其增产、增质、培肥地力的作用。
如果施肥配方不合理,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还会对土壤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配方施肥必须有理论指导,某些学说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实践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至今仍然是指导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养分归还学说也叫养分补偿学说,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
主要论点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带走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越来越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向土壤施加养分。
2.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产量的高低受作物最敏感缺乏养分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产量随这种养分的增减而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最小养分律的涵义,人们常以木制水桶加以图解,贮水桶是由多个木板组成,每一个木板代表着作物生长发育所需一种养分,当一个木板(养分)比较低时,那么其贮水量(产量)也只有贮到最低木板的刻度。
3.报酬递减律报酬递减律最早是作为经济法则提出来的。
养分平衡法在配方肥料上的应用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养分平衡法在配方肥料上的应用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证明,利用养分平衡法配制配方肥料,是推广平衡施肥物化集成技术,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目标的重要方法,既切合生产实际,又很有实用价值。
一、基本原理平衡施肥物化集成技术是以养分平衡法为理论依据,以配方肥料为载体,实观技术与实物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
原理是以实现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之差作为配肥的依据,从而达到养分收支平衡之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施用配方肥料解决农作物“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问题。
实现目标产量所需某种养分的施肥量可用公式表达为:式中:F-施肥量(kg /ha);Y-目标产量(kg /ha);Ny-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kg );Ns-土壤养分供应量(kg /ha);Nf-所用肥料的养分含量(%);Ef-当季肥料利用率(%)。
二、参数确定(一)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即计划产量。
目标产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它是确定肥料需要量的原始依据。
按照1986年7月农牧渔业部农业司《切实做好配方施肥工作的通知》要求,目标产量可用当地前3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5%~20%,作为当年的目标产量。
结合豫东实际情况,中低产地块增加15%~20%,高产地块增加5%~15%作为目标产量较为适宜。
(二)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是指作物每生产一单位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量。
各种作物的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一般都有参考数值,可在《肥料手册》中直接查到。
如每生产1kg 小麦子粒产量所吸收的N 、P 2O 5和K 2O 养分数量分别为0.03kg 、0.0125kg 和0.025kg 。
但这种吸收比例随条件变化而异,如产量水平不同则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亦不相同。
(三)土壤供应养分量。
欲知土壤养分供应量,经典方法是采用缺素区产量法计算。
即欲求出土壤供氮量必须施足磷钾肥,使土壤供氮量估算更切合实际,而求土壤供磷量则应施足氮钾肥,以此类推.利用缺素区产量乘以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即为土壤养分供应量。
平衡施肥技术[2]
![平衡施肥技术[2]](https://img.taocdn.com/s3/m/5350fbaa192e45361166f505.png)
20
四、如何实现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是一项较复杂 的技术,农民掌握起来很不 容易,只有把该技术物化后, 才能够真正实现。即测、配、 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由 专业部门进行测土、配方, 由化肥企业按配方进行生产 并供给农民,由农业技术人 员指导科学施用。简单地说, 就是农民直接买配方肥,再 按具体方案施用。这样,就 把一项复杂的技术变成了一 件简单的事情,平衡施肥技 术才能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 中去,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 作用。
26
本季玉米需要再投入的养分量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需要养分的总量,所需要投入的 养分量分别是(需要投入的养分量==需要的养分总量 —土壤可吸收利用的养分量):
1、纯N: 15.72kg—6.97kg= 8.75kg; 2、P2O5: 5.16kg—8.11kg= -2.95kg 3、K2O:12.84kg—16.88kg= -4.04kg 说明土壤中的P2O5、 K2O已能满足本季玉米需要,生
3、保护地过量施肥造成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 有害生物滋生,每年约近千亩大棚因此不能持续正常 生产。
2
化肥施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施用单一 元素肥料到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由经验配方 施肥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进步过程。实践使 我们认识到,化肥施用要讲究科学,做到不 多不少,配比合理。施量过少,达不到应有 的增产效果;肥料用多了,不仅是浪费,还 污染土壤。肥料元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比如:磷肥不足,影响氮的肥效;钾肥施用过 量,容易导致缺锌。那么,科学施肥要求这么 高,到底怎样才能掌握好呢?这就要求依靠现 代先进的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量方法

360
单位:元
总成本 总利润
0
0
12
48
24
116
36
194
48
264
60
330
72
348
84
348
96
336
108
292
120
240
肥料效应三阶段
y
肥料效应三阶段
产
量
EP﹥1
1﹥EP﹥0 C
不完全合理施肥阶段
BB 技术合理施肥阶段
EP﹦负值 y
递增
完全不合理施肥阶段
A 90
78/78=1
AP
X施肥量
施肥数量 斤/亩 碳铵 二铵 氯化钾
尿素
800斤/亩 目标产量 900斤/亩 时间 方法 犁地前 撒施
肥
追 肥 叶肥
5333
100 30 15 多元微肥
15 返 青 撒施结 合浇水
扬花期 喷施
制表人
年月 日
100x
练习作业1:新乡潮土小麦以地定产算式:y= 19.241+0.07x
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量420斤/亩,现有一块地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 速效磷:20 ㎎/㎏ ;速效钾:140 ㎎/㎏ ;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N:45%;速效 磷:75%;速效钾:65%;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N占全部肥料供N的 2/3,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优质有机肥按最低用量在基肥中施入, 现有磷酸二铵、硝酸磷肥、钙镁磷肥、碳铵、尿素、氯化钾肥料品种,试拟定 施肥方案,并填制配方明白卡,
配方施肥技术 一、平衡施肥法 计划产量施肥量的估算 一 计算公式: 1.斯坦福 Stanford 算式:
蔬菜需肥特性与平衡施肥技术

四、蔬菜平衡施肥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蔬菜平衡施肥的原则 蔬菜平衡施肥要求我们知道土壤中缺少什么养分,然后根据不 同蔬菜品种需要进行配方施肥,使土壤缺失的养分得到及时获得 补充,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1)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确定应施的肥料 土壤是在一定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活“生物体”,作物生长 发育所需要的养分70%来自于土壤,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明显差 异,而且不同类型的土壤供肥保肥性差别很大。应施肥料的品种 搭配和数量要求不同,增产效果也不同。
有机肥料的施用可明显提高作物的抗性。
(2)注重底肥的施用
“三追不如一底”,合理施用底肥特别是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 以满足作物生育期所需的大部分营养需求,而且可以减轻作业强度。
(3)注意复合肥或专用肥的施用
单一肥料或几种单一肥料的简单复配很难达到作物生长的需要, 而且容易对土壤造成破坏。复合肥或专用肥是同生育时期定量施肥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 果。
●提供的营养物质种类多 碳 、氮有机化合物类;纤维素类;维生素类;矿物质类;风味物质;
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保健作用大) ●必需的副食品
补充人体需要量小的必需成分方面功能独特 山东毒西瓜、海南毒豆角是农药残留所致,但蔬菜亚硝酸盐超标则是隐 形杀手。
3.蔬菜收获物种类多,目标品质特殊
●蔬菜产品可源自所有器官: 根、茎、叶、芽、花、果实等。
(3)钾:钾可加快含氮有机物的形成,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 转。施钾可延缓植株衰老,增强光合性能。钾可加速薯块内形成层活 动,有利于薯块的生长和膨大,甘薯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抗病力, 耐贮性增强。
二、施肥技术 1、基肥 甘薯根系发达,生长期长,需肥较多,应施用充足的基肥,尤其 是有机肥具有肥效稳、肥效长的特点,可促进甘薯群体早发快长,中 期不徒长,后期不早衰。有机肥应与化肥配合,一般肥力地块每667m2 施 有 机 肥 2 ~ 3m3 、 磷 肥 50 ~ 60kg 、 碳 酸 氢 铵 40 ~ 50kg ; 缺 钾 地 块 每 667m2施钾(硫酸钾)20~30kg。有机肥要做到充分腐熟,应与化肥融合, 集中施到根系分布层,以利于根系吸收。一般基肥总量应占总施肥量 的90%以上。
配方肥料标准

配方肥料标准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可以为植物提供所
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而配方肥料作为一
种复合肥料,具有多种养分成分,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
段的养分需求。
因此,配方肥料的标准制定对于提高肥料的质量、
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配方肥料的标准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来确定。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配方肥料
的标准应该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养分需求来确定。
比如,玉米在
生长初期对氮肥的需求较大,而在抽雄期对磷肥的需求较大,因此,配方肥料的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来确定。
其次,配方肥料的标准应该考虑到土壤的养分状况。
土壤的养
分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配方肥料的标准应该根
据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
比如,如果土壤中缺乏某种养分元素,
那么配方肥料中应该增加这种养分元素的含量,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此外,配方肥料的标准还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过量施
用肥料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因此,配方肥料的标准应该合
理控制养分元素的含量,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配方肥料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以保证配方肥料的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总之,配方肥料的标准制定对于提高肥料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作物的养分需求、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保证配方肥料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毛竹林施肥研究进展

时ꎬ 肥料投资与收益最佳ꎮ 黄当亮 [29] 认为ꎬ 当氮、
磷、 钾的配比为 2 ∶ 1 ∶ 1 时毛竹发笋量最多ꎮ 胡冬
南等 [9] 认为ꎬ 当氮、 磷、 钾的配比为 1 ∶ 0 68 ∶ 0 98
时ꎬ 对竹径增粗和枝下高增高作用最佳ꎻ 当配比为
1 ∶ 0 3 ∶ 0 22 时ꎬ 对毛竹的出笋数和新竹数作用最
ꎬ 且毛竹枯枝落叶量较少ꎬ 难以及时补充土壤
专用复合肥 [6] 、 硅肥 [7 、 配方施肥 [8] 逐步得到应用ꎬ
态
[3]
损失的养分ꎮ 据西野宽 [4] 测算ꎬ 每生产 1 000 kg 毛
但由于我国地形复杂ꎬ 各地气候、 土壤条件差异较
基金项目: “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D0600902) ꎻ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 ( CXZX2016070) ꎮ
第一作者: 张洋洋 (1993-) ꎬ 男ꎬ 硕士研究生ꎬ 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ꎮ E-mail: 28294877782@ qq comꎮ
通信作者: 郑郁善ꎬ 男ꎬ 教授ꎬ 博士生导师ꎬ 从事森林培育研究ꎮ E-mail: zys1960@ 163 comꎮ
5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为依据的一种科学施肥技术ꎮ
right placement ( 施用区位方式正确) ꎮ 毛竹施肥研
方式 3 个方面ꎮ
配方施肥是以作物营养生长需求为前提ꎬ 以土
最常见的配方施肥方法是平衡施肥法和测土施肥法ꎮ
2 1 施肥计量
毛竹林配方施肥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ꎬ 配方
科学确定施肥量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ꎬ 是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配合使用可以缓急相济、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既可以及时 满足作物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 本,增产增收,又能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保 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2)无机肥料中氮、磷、钾肥和中微 量元素的相互配合,将肥料3要素配比合理,防止偏施某1种肥 料,出现施肥效果差,甚至产生副作用的现象。 2.2 肥料施用 平衡施肥在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的营养特点 选好肥料种类、最适宜用量和配比的基础上,还要考虑配方的 实施。1)一般生育期短的作物在肥料分配上应以基肥为主,追 肥早施,而生育期长的作物加大追肥比例,分次施肥。在追肥 中,首先要考虑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保证肥料适时 有效地被作物利用。2)粘质土壤宜采用重基肥、早追肥的施 肥方式,以避免后期贪青。沙质土壤采取追肥为主的“少吃多 餐”施肥方式,防止后期脱肥。壤质土采用基追并重的方式, 以防后期脱肥,保持均衡增长。3)不同营养元素,施肥方式 不同。氮肥:在施肥上应强调基肥和追肥2种,其中总用量的 30%~40%作基肥、70%~60%在生育期作追肥。磷肥:当季作 物的磷肥作基肥,1次集中施用,轮作要把磷肥分配到对磷最敏 感的作物上。钾肥:当季作物施用钾,一般宜全部作基肥。特 别是生育期短的作物。钾肥的施用应尽量早施。重施基肥。看 苗提早追肥。4)不同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多少不同,叶菜类 作物,如白菜、菠菜等,宜重施氮肥;块茎类作物,如萝卜、 马铃薯、芹菜、莴苣等,宜重施钾肥;茄果类作物,如辣椒、 番茄、茄子等,则宜重施磷肥。这样,既不浪费肥料,又能充 分满足作物的营养所需。
品种
西农八号 泉鑫二号 小玉八号
处理1 kg/ 667667 m2
3543 2152 2354
处理2 kg/ 667667 m2
3612 2178 2376
表2 核苷酸植物营养素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处理3 kg/ 667667 m2
3576 2163 2386
平均产量kg/ 667667 m2
3577 2164 2372
作者简介:肖英(1969-),农艺师,从事农学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2012-04-27
1 平衡施肥的概念
平衡施肥技术,就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作 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 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 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庄稼需 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 学施用配方肥。
3 平衡施肥的基本原理
配方施肥科学合理。就是因为它能够充分发挥其增产、增 质、培肥地力的作用。如果施肥配方不合理,不仅经济效益低 下,还会对土壤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配方施肥必须有理论指 导,某些学说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实践中客观存的规律,至今仍 然是指导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3.1 养分归还学说 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他 是第1个试图用化学测试手段探索土壤养分的科学家。主要论点 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带走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越来越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向土壤施加养分。而且他还提出了 “矿质养分”原理,首先确定了氮、磷、钾3种元素是作物普遍 需要而土壤不足的养分。至今,测土施肥科学已经取得了长足 的进展。目前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测土施肥已成为一面常规 的农业技术措施。 3.2 最小养分律 这也是李比希在试验的基础上最早提出 的。他说“某种元素的完全缺少或含量不足可能阻碍其他养分
CK1 kg/ 667667 m2
2987 1986 2071
CK2 kg/ 667667 m2
3125 1978 2078
CK3 kg/ 667667 m2
3078 2023 2098
坐果率平均值
3063 1995 2082
表3 核苷酸植物营养素对西瓜固溶物含量的影响
品种 西农八号 泉鑫二号 小玉八号
94 北京农业 2012 年 4 月下旬刊
报,2006(2):209-211. [3] 裴永燕,岳红伟. 富士植物营养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现代化农业, 水资源与植物营养素的社会循环规律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
报,2009(4):17-18.
北京农业 2012 年 4 月下旬刊 93
植保土肥
处理后中心固溶物含量/% 12.00 13.00 13.00
没处理后中心固溶物含量/% 11.50 12.00 12.00
时,为瓜农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效的栽培技术[4]。 参考文献
[1] 佘素芹,常萌蕾. 特效植物营养素对小麦的增产结果及表现遗传效应. 广
东农业科学,2009(2):7-8. [2] 佘素芹,常萌蕾. 佘氏植物营养液对第三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
近几年,通过长期的基层农技服务工作,观察到大河镇老 百姓对化肥的投入及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有些农民在种植玉米 时,直接施用化肥做底肥,干脆不用农家肥,有机肥的施用量 非常少。化肥施用技术的发展,虽然经历了由施用单一元素肥 料到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的过程。但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化肥 施用要讲究科学,做到配比合理,施量过少,达不到应有的增 产效果;施肥过量,不仅是浪费,还污染土壤,使土壤过度酸 性,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而导致土壤板结。因此,平衡施肥不 但要对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施用比例科学掌握,还应注重 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搭配。科学施肥要求这么高,到底怎样才 能掌握好呢?这就要求依靠现代先进的平衡施肥技术。
文献标志码 B
On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e Fertilization Xiao Ying
Abstract The balanced fertilization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ratio of fertilization; too little, not to be Some yield; fertilization excessive, is not only a waste, but also polluted soil. Keywords balanced; formula fertilization; effect
2 平衡施肥技术体系 2.1 施肥体系 1)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配合:有机肥就是
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即农家肥, 它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但含量低、肥效迟而长,须 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才能为植物所吸收,但改土培肥效果好。 常用的有机肥品种有绿肥、人粪尿、厩肥等。有机肥和化肥
的功效,甚至减少其他养分的作用”。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产 量的高低受作物最敏感缺乏养分制约,在一定程序上产量随这 种养分的增减而变化。它的中心意思是:植物生长发育吸收的 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 的养分。为了更好的理解最小养分律的涵义,人们常以木制水 桶加以图解,贮水桶是由多个木板组成,每一个木板代表着作 物生长发育所需一种养分,当由一个木板比较低时,那么其贮 水量也只有贮到与最低木板的刻度。 3.3 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最早是作为经济法则提出来 的。其内涵是: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 量的逐渐增加,作物产量也随着增加。当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 后,再增加施肥量,反而还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3.4 因子综合作用律 据统计,作物增产措施施肥占32%, 品种占17%,灌溉2%,机械化占13%,其他占10%,因此配方 施肥应与其他高产栽培措施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增产 效益。在肥料养分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施用,这样才能产生 养分之间的综合促进作用。
/ 植保土肥
论平衡配方施肥的重要性
肖 英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六盘水 553022)
摘 要 平衡施肥要做到配比合理;施肥过少,达不到应有的增产效果;施肥过量,不仅是浪费,还污染土壤。
关键词 平衡配方; 施肥; 效果
中图分类号 S 666.3
4 平衡施肥的意义
生产实践证明:平衡施肥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以往盲目施 肥为定量施肥,同时也改变了单一施肥为:以有机肥为基础、 氮磷钾等多种元素配合施用,特别是对化肥结构调整起着更重 要的作用。目前已由单元素化肥品种,发展为两元素复合肥, 及至多元素复合肥和作物专用肥。比如,配方肥或复混肥的科 技含量高,施用方便,土壤污染少,深受农民欢迎。配方施肥 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了增产、改善农产品品质、节肥、增收和平 衡土壤养分等显著效果,具体有以下4个方面好处:1)平衡施 肥可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仍比较低, 平均利用率在35%,比世界发达农业国家低10百分点,提高化 肥利用率的潜力很大。2)平衡施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如何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就是生产中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搞 好平衡施肥,提高用肥的科学水平,是节约农业成本的关健措 施。3)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通过平衡施肥,满足了农 作物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使得农作物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 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据大量试验、示范得出的结论, 在等量肥料投入的情况下,采用平衡施肥技术,一般可增产 10%。4)平衡施肥有利于农产品质量。我国加入WTO以后, 农业受到冲击非常大,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农产品质量较差。 质量差的原因较多,如品种、自然条件等,肥料施用不合理也 是其中1个主要原因。平衡施肥既满足了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 求,使之正常发育,完全成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没有 剩余,避免了肥料浪费,减少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