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
2011年江西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1年江西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2011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4.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2011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能力试题【2卷下】

2011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能力试题【2卷下】导读:本文2011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能力试题【2卷下】,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为;分注意:(1)个原子共平面:(2),其分子中的:基团有个;(3),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4) (5)A经高锰酸钾提示:苯环上的烷基,:,,或烯基侧链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羧基】,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1)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
(3)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的关系。
(2)个种群,各种群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1)叶片通过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的光解。
(2)。
(3)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直接能源物质是,后者是通过产生的。
与组相比,组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4)的蒸馏水中只通入,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有、无淀粉。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时才表现为秃顶。
控制褐色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
这两对等位(1)。
(2)。
(3)或,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
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详解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 和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 )B.只将电流I 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解析:设轨道间距为d ,B=kI 。
由F=BId ,221mv FL =,得m kdL I v 2=,可知BD 正确 答案:BD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 )( B )A.0.1sB.0.25sC.0.5sD.1s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110,0.2==U V I AB.110,0.05==U V I AC.,0.2==U I AD.,==U I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2011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9 24 A1 27S 32 C1 35 5 Cr5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 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港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C. 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台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2011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mjt-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 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 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 . 进行ATP 的合成 B. 进行mRNA 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溶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 . 甲<乙 ,被动运输 B. 甲>乙 ,被动运输C .甲>乙 ,主动运输 D. 甲=乙 ,主动运输3.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加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 .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 . 叶片光合作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体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1.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2.给动物注射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求的。
1.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 进行 ATP 的合成 B. 的合成
C. 存在血红蛋白
2. 0.3g/mL的蔗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 . 甲<乙 B. 甲>乙 ,被动运输 C .甲>乙 D. 甲=乙 ,主动运输
A.5% B.10% C.15% D.20%
9温室时, 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 c1、 v1的 NaOH 溶液和 c2、 的 溶液相混 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 PH>7时,则一定是 c1v1=c2v2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c (Na+) +c(H*) =C(+c(OH-)
C. 当 pH=7时,若 V1=V2,则一定是
3.
A .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 . 叶 片光合作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 . 维 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 . 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源自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的是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体有分层现象
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 气体体积增大时, 其内能一定较少
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加
D 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15 如图,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 面内的四点, 且 a 、 b 、 c
b 点在两导线之间, b,d 的连线与导线所
A a 点 B b 点 C c点 Dd 点
19.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 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即绕地球一圈 需要 24小时 ) ;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 48小时轨道”和“ 72小时轨道”:最后奔 向月球。 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 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
A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 2)
本试卷分第 1卷(选择题)和第 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卷 1至 4页,第 II 卷 5至 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6. 等浓度的系列稀脓液:1. 乙酸、 2. 苯酚、 3. 碳酸、 4. 乙醇,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排 列的正确是
A.4.2.3.1 B.3.1.2.4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 3-乙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2mo1N2和 8mo1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 时, H2的转化率为 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 损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 质量为
B 处理废水中 的物质量为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 3nx mol
D 在 中 3x=y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完全选对的得 630分。
14.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1. 动物体内的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
可增值、分化为效应 B 细胞; 2. 给动物注射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
A. 18g 中含的质子数为 10N A
B. 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4N A
C 46g 和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 3N A
D 1 mol Na 与足量
反应,生成 和 的混合物,钠失去
13,. 某含铬
废水用含硫亚铁铵 处理, 反应中铁元素
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
n mol
D. 若 V1=V2,C1=C2,则 c (CH3COO-)
10. 用石墨做电极点解 cuso4溶解。 欲使用点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CUSO4 B.H2O D.CUSO4 .5H2O
11. 将足量 co2
理科综合试题第 2页(共 12页)
12.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 1×106 V /m
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 6 x 106 J
18.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 1, 激发态能量 en=e1/n2, 其中 n=2,3„„ , 。 用 h 表示普朗克常 量,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16 圆代表水滴 过球心的截面 ,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 , 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 光线,则它们 可能依次是
A 紫光 ,黄光, 蓝光和红光
B 紫光 蓝光 黄光和红光
C 红光 蓝光 黄光和紫光
D 红光 黄光 蓝光和紫光 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 0.2~0.3s,它由若干个相 继 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 40~80, 电荷转 移
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 间
的电势差约为 1.0 x 1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 l km
:第一 个
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 6 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 60
。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
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 1×105A
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 1x101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