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中国现行税种的计算公式

中国现行税种的计算公式
三、企业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
(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征收率为3%)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消费税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适用税率应税销售额=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从价从量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量×定额税率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委托加工从价从量复合计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进口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比例税率)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准予扣除金额)×适用税率=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当纳税人自行建筑或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适用)营业税组成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成本利润)÷(1-营业税税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税法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5%,低税率为20%个人工资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业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在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时)=每次收入额×(1-20%)×20%(在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时)=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时)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1 / 1。

税额计算公式

税额计算公式

税额计算公式一、框架二、公式大全各种税得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三、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她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七、其她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得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得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得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她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得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得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得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得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得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得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得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得销售额=含增值税得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得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得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她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她业务利润=其她业务收入-其她业务成本-其她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她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得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得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得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得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得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得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得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她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得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得年应纳税额得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得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得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得年税额3、客货两用得车应纳税额得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得净吨位数×适用得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得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得净吨位×适用得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得载重吨位×适用得年税额6、新购买得车辆按购期年内得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得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得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得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得次数补交本期少交得税款=[应缴车船税得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得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得税款=已缴得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得税款=已入库得税款-重新核实后得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得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收取得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得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得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她账簿应纳税额得计算。

各种税金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金的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 +成本利润率)+ (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 (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X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X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X净额+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X(1—综合税率)X税率X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使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使用税率x(1—30%)
3、其他各项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使用税率
八、其他税收
1、城镇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X使用税率
2、房地产税
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X(1—扣除比例)X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X12%
3、资源税
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X单位税额
4、土地增值税
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E(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X适用税率)
5、契税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X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在我看来,⼀个合格的纳税⼈,他不只是简简单单履⾏国家的义务,按时交税,不偷税漏税,不推迟交税。

我觉得他还应该对税法有⼀定的了解,⽐如知道应纳税额计算公式的⼀些简单公式,那么现在就跟我店铺⼀起来看看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额=(收⼊总额-不征税收⼊-免税收⼊-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适⽤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按纳税⼈不同计算有所区别。

⼀般纳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纳税⼈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因当期销项税额⼩于当期进项税额不⾜抵扣时,其不⾜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规模纳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规模纳税⼈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条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纳税⼈进⼝货物纳税⼈进⼝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本条例第⼆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以上就是关于这⽅⾯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不幸遇到⼀些⽐较棘⼿的法律问题,⽽您⼜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店铺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店铺还⽀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计算税费的公式

计算税费的公式

计算税费的公式
计算税费的公式通常取决于税种和具体的税收政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费计算公式:
1.增值税: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如果是计算含税价,
可以使用公式: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

相应地,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

对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而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2.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金额- 免税额- 各种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
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3.关税:应纳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4.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5.房产税:应纳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

6.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实际计算时应依据当地税法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税法大全中可能包含了更多种类的税和详细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询和应用。

在计算税费时,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人员或使用专业的税务软件,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税额计算公式

税额计算公式

一、框架二、公式大全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三、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七、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各类税费计算公式

各类税费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制造业: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商业: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服务业: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七、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八、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
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征收率为3%)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消费税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适用税率
应税销售额=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从价从量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量×定额税率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委托加工从价从量复合计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自产自用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进口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比例税率)
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准予扣除金额)×适用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当纳税人自行建筑或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适用)
营业税组成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成本利润)÷(1-营业税税率)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税法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5%,低税率为20%
个人工资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业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20%(在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时)
=每次收入额×(1-20%)×20%(在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时)
=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时)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