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_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

6.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 也”。据此可知,汉初统治者( A )
A.实行休养生息 C.重视以德化民
B.提倡勤俭治国 D.打击土地兼并
7.景帝元年,下诏曰:“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 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这表 明汉景帝( D )
15.班固说:“它(《史记》)的文章风格直白,记载的事 件经得起核实,不凭空赞赏,也不掩饰过错。”这体现了 《史记》( A )
A.公正记事,秉笔直书 C.文笔优美,形象生动
B.千年史事,地位重要 D.人物众多,记事全面
16.(12分)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汉书》记载汉武帝恭俭济民(节俭、关心百姓), 继承了文景的优良传统;对汉武帝的评价主要以赞扬为主, 宣传他的功绩。《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过度奢侈,劳民伤 财,像秦始皇一样实行暴政。(2分) 如何看待:看待历史人物要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 为二地)评价。(2分)
17.(12分)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 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 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 哪一类型的史料?(2分)运用材料二所示史料,可以佐证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2分)
史料:实物史料。(2分) 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部史书关于“汉武帝”的记载有何 不同。(2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2分)
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
【初中历史】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北方匈奴的威胁未除
选官制度:察举制(知识拓展)
实施“推恩令”,酎金削爵, 迁徙、打击地方豪强,刺史制度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兴办太学
注重农业生产 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酒专卖, 平抑物价,对商人收车船税 组建军队,北击匈奴(卫青、霍 去病)
MUXIN HISTORY
文景之治之下,国库富裕,人民幸福。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
逝,不满16岁汉武帝刘彻即位。 但是,这位年幼的帝王常常有种感觉——这是虚假的繁荣
毛泽东曾说“文、景二帝乃 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没有什 么可称道的”。
——吴冷西《忆毛主席》
一个一直实行“无为而治” 的国家,真的能够长久吗?
四、灭匈奴之威
MUXIN HISTORY
通过视频,了解汉匈漠北之战,并说出
·北击匈奴
这场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时间:
公元前119年
将领:
霍去病、卫青 结果:
汉军大获全胜 匈奴再无力与西 汉对抗
四、灭匈奴之威
·北击匈奴
MUXIN HISTORY
经过数次战争,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 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 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文化统一
军事统一
一、抑豪藩之弊
MUXIN HISTORY
西汉初年,国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削弱地方势力 有何危害?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 乘(shèng,兵车)万乘, 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 器,多于京师。
中山靖王墓出 土的金缕玉衣
西汉初期行政区划图(局部)
只有恩没有威的帝王,真 的能够高枕无忧吗?
国家文化思想混乱
MUXIN HISTORY
部编版七上 第三单元 第12课
选官制度:察举制(知识拓展)
实施“推恩令”,酎金削爵, 迁徙、打击地方豪强,刺史制度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兴办太学
注重农业生产 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酒专卖, 平抑物价,对商人收车船税 组建军队,北击匈奴(卫青、霍 去病)
MUXIN HISTORY
文景之治之下,国库富裕,人民幸福。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
逝,不满16岁汉武帝刘彻即位。 但是,这位年幼的帝王常常有种感觉——这是虚假的繁荣
毛泽东曾说“文、景二帝乃 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没有什 么可称道的”。
——吴冷西《忆毛主席》
一个一直实行“无为而治” 的国家,真的能够长久吗?
四、灭匈奴之威
MUXIN HISTORY
通过视频,了解汉匈漠北之战,并说出
·北击匈奴
这场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时间:
公元前119年
将领:
霍去病、卫青 结果:
汉军大获全胜 匈奴再无力与西 汉对抗
四、灭匈奴之威
·北击匈奴
MUXIN HISTORY
经过数次战争,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 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 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文化统一
军事统一
一、抑豪藩之弊
MUXIN HISTORY
西汉初年,国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削弱地方势力 有何危害?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 乘(shèng,兵车)万乘, 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 器,多于京师。
中山靖王墓出 土的金缕玉衣
西汉初期行政区划图(局部)
只有恩没有威的帝王,真 的能够高枕无忧吗?
国家文化思想混乱
MUXIN HISTORY
部编版七上 第三单元 第12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华东师大版

统一国家的文化影响
文字的统一
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推 广更为简便的隶书,使得文化传播更为便利。
文字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各国语言文字不一的状 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字统一后,书籍的编纂和保存变得更为便捷,文 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
教育的普及
秦始皇设立了郡县学官,使得 教育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平民 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牛耕技术的推广
牛耕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率,解放了大量的 劳动力。
兴修水利
国家组织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 国渠等,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手工业的进步
80%
冶铁技术的改进
铁100%
丝织业的繁荣
随着丝织技术的进步,丝织品的 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秦朝还实行了度量衡、货币、文 字、车轨标准化等制度,为文化
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6
统一国家的对外关系
对匈奴的战争与和亲政策
战争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如漠北之战,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保 障了北部边疆的安全。
和亲政策
为了巩固与匈奴的关系,汉朝采取了和亲政策,如昭君出塞,通过联姻的方式, 实现了与匈奴的和平共处。
统一的意义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和分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秦朝的制度建设
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推行郡 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由 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系列制度改革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如 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和文字等,加强了中 央集权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统一 国家的巩固课件
文字的统一
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推 广更为简便的隶书,使得文化传播更为便利。
文字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各国语言文字不一的状 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字统一后,书籍的编纂和保存变得更为便捷,文 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
教育的普及
秦始皇设立了郡县学官,使得 教育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平民 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牛耕技术的推广
牛耕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率,解放了大量的 劳动力。
兴修水利
国家组织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 国渠等,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手工业的进步
80%
冶铁技术的改进
铁100%
丝织业的繁荣
随着丝织技术的进步,丝织品的 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秦朝还实行了度量衡、货币、文 字、车轨标准化等制度,为文化
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6
统一国家的对外关系
对匈奴的战争与和亲政策
战争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如漠北之战,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保 障了北部边疆的安全。
和亲政策
为了巩固与匈奴的关系,汉朝采取了和亲政策,如昭君出塞,通过联姻的方式, 实现了与匈奴的和平共处。
统一的意义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和分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秦朝的制度建设
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推行郡 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由 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系列制度改革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如 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和文字等,加强了中 央集权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统一 国家的巩固课件
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统一中国完整PPT

【1】从陕西省省会西安到吉林省省会长春的旅游 路线,被称为“始皇帝— —末代皇帝”游,末代 皇帝指的是清朝逊帝、“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始
皇帝指的是( C )
A.禹 B.启 C.秦始皇 D.黄帝
【2】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 A ) 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
人民的愿望 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
制
中
央
郡(守) 县(令)
集
地方政府
权
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 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 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 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 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
‘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认识我们历史教科书的封面吗? 你还看过与此类似的一些图片吗?
秦兵马俑 兵马俑的主人又是谁?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
秦灭六国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前221
秦 都
城 咸 阳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
民不聊生,人心思安
思考:战国时代的秦国是不是和其他六国不一样, 你能说一说吗?
商鞅变法的成功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 么意义?
1、结束分裂,符合人民的愿望。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
看课本回答:
“秦王嬴政为什么自称始皇帝?中央设置三 官的职责各是什么?地方设置了多少郡县 ?郡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皇帝
统一国家的巩固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再见!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单击幻灯片 反击匈奴路线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西汉疆域
西域都护府 长安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解析】据题干内容和所学可知,汉武帝将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
强对经济的控制,D正确。
4.(2024·临沂模拟)汉代杜笃在《论都赋》中描述当时汉朝的战略道:“……始有钩深
图远之意,探冒顿之罪……遂命骠骑,勤任卫青,勇惟鹰扬,军如流星,深入匈奴……席
抗,C正确。
5.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
是( C )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活动
查阅文献
观看视频 搜集图片 考察遗址
内容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 司马迁《史记》等
选择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推理法
材料二 从古至今,中国始终 材料三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材料一 汉代人将孔子予以
处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儒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
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
家文化也由此在世界上得以 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
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汉武帝
广泛传播。除了在东亚一些 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
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2.经济措施 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五__铢__钱__ 实行盐铁和酒的__官__营__、__专__卖__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对商人征收__车__船__税__
影响
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 国家_财__政__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__经__济__基__础__
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PPT课件

18
董仲舒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只尊重儒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 建统治的正统思 想.
19
(1)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1、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 统(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 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2、加强君权方面: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认 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 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天子无道,上天会降灾 于他)。
26
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功劳: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 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在政治、 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封建中央 集权得到巩固与加强,汉朝实现了 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
27
过失: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 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 了极大痛苦;他还迷信奢侈,重用酷吏。 在他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 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系 ④东北拓展
10
三次反击匈奴
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卫、霍三次反击匈奴,
追击匈奴至蒙古大漠, 匈奴力量大大削弱, 最终汉军取得了胜利。
11
匈
奴
鲜卑
乌桓
河西走廊
西 南 夷
12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 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 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 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 年).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 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 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 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特别是他承认过失,知错就改的精神更为可贵。
董仲舒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只尊重儒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 建统治的正统思 想.
19
(1)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1、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 统(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 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2、加强君权方面: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认 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 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天子无道,上天会降灾 于他)。
26
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功劳: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 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在政治、 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封建中央 集权得到巩固与加强,汉朝实现了 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
27
过失: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 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 了极大痛苦;他还迷信奢侈,重用酷吏。 在他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 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系 ④东北拓展
10
三次反击匈奴
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卫、霍三次反击匈奴,
追击匈奴至蒙古大漠, 匈奴力量大大削弱, 最终汉军取得了胜利。
11
匈
奴
鲜卑
乌桓
河西走廊
西 南 夷
12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 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 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 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 年).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 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 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 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特别是他承认过失,知错就改的精神更为可贵。
统一国家的巩固精选教学PPT3 华东师大版

突然间就记起幼时的一个心愿:背上行囊,流浪远方。我想我该去实现它了。没有规划路线,没有考虑后果,我只向往远方。简单打包几套换洗衣物我上路了。 火车缓缓行驶了几个小时后,我在一座不知名的小镇下了车。穿行在一个陌生的街头,我竟有一种久违的欢愉 。不用再去伪装 ,不用去再掩饰,更不用在乎任何事任何人。迎面走来的人 对彼此来说都只是过客,不会再相遇,不会再有交集,更不会有所牵盼。正如,初遇之雨,落入尘埃,离别之雨,落入心头。
2、2014年是农历什么年?这是一种什么纪年 法? ——甲午年、干支纪年法
3、看电视时经常听到“康熙十六年”之类的 话,这是一种什么纪年法?从谁开始?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
如
何
评
评价原则:
价
一分为二 汉
武
帝
?
1看他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包括功、过两方面 。 2看他对整个人类历史和发展的影响 。 3不仅要看和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还要兼顾后 人的看法。
知识巩固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 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 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青春,如三月的春雨,我们在春雨中得到滋润。春雨,淅淅沥沥,纷纷扬扬,打在青春的雨季,打在我们心里,打在我们的生活里,打在我们的生命中,打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一场春雨,滋润着我们的青春流年,让我们快乐成长,让我们如沐春雨,让我们感受亲恩。三月的春雨,就像我们的父母,用他们的爱心,滋润着我们幼小不安的心灵。 青春,如三月的春风,我们沐浴在春风里。三月的春风,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同窗,是陪伴我们成长的玩伴。因为有了春风,我们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因为有了春风,我们不再寂寞;因为有了春风,我们总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春风,是那样感情丰富,温婉细腻。在春风里,我们跳着,唱着,欢呼着,只因为这如春风的情谊。 青春,如三月的春花,我们陶醉在春花里。三月的春花,是我们的初恋。花开半夏,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三月春花,有着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意向。那水灵灵的粉红的桃花,恋着春风,恋着春雨; 那纯白娇小的茉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深红的杜鹃,像燃烧着红色的火焰。初恋,是一种颜色鲜艳的花朵;初恋,是一种幽幽的馨香;初恋,是一种岁月的沉淀。
2、2014年是农历什么年?这是一种什么纪年 法? ——甲午年、干支纪年法
3、看电视时经常听到“康熙十六年”之类的 话,这是一种什么纪年法?从谁开始?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
如
何
评
评价原则:
价
一分为二 汉
武
帝
?
1看他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包括功、过两方面 。 2看他对整个人类历史和发展的影响 。 3不仅要看和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还要兼顾后 人的看法。
知识巩固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 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 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青春,如三月的春雨,我们在春雨中得到滋润。春雨,淅淅沥沥,纷纷扬扬,打在青春的雨季,打在我们心里,打在我们的生活里,打在我们的生命中,打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一场春雨,滋润着我们的青春流年,让我们快乐成长,让我们如沐春雨,让我们感受亲恩。三月的春雨,就像我们的父母,用他们的爱心,滋润着我们幼小不安的心灵。 青春,如三月的春风,我们沐浴在春风里。三月的春风,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同窗,是陪伴我们成长的玩伴。因为有了春风,我们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因为有了春风,我们不再寂寞;因为有了春风,我们总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春风,是那样感情丰富,温婉细腻。在春风里,我们跳着,唱着,欢呼着,只因为这如春风的情谊。 青春,如三月的春花,我们陶醉在春花里。三月的春花,是我们的初恋。花开半夏,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三月春花,有着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意向。那水灵灵的粉红的桃花,恋着春风,恋着春雨; 那纯白娇小的茉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深红的杜鹃,像燃烧着红色的火焰。初恋,是一种颜色鲜艳的花朵;初恋,是一种幽幽的馨香;初恋,是一种岁月的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他们都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秦始皇建立起我 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所采取的巩 固统一的措施,影响到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汉 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 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开创了汉朝乃至中国整 个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
知识巩固
1、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在
卫青 和霍去病 统帅下,汉军取得胜利。
2、 汉武帝 废半两钱改铸 五铢 钱;接受
董仲舒 的“ 独尊儒术” ”的建议,发展儒学教育; 在 长安 兴办 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
知识巩固
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大漠 西域 大海
南海
思考——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对当时国家有什么影响? 1、巩固了国家政权。 2、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5、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
(三)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 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 号,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纪念方法 之一.
• 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 汉武帝 开始的.
总结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巩固秦汉以来的大 一统局面,在政治、民族关系、经济、思 想文化等方面加强统一领导,采取中央集 权的政治局面,使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 上疆域辽阔、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1、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
功劳有哪些相似之处?谁的功劳更大?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如何评价汉武帝?
1看他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包括功、过两方面 。 2看他对整个人类历史和发展的影响 。 3不仅要看和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还要兼顾后 人的看法。 1、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评价
2、在其统治期间,西汉国力强盛,民族融 合,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 3、他在位期间也连年征战,迷信鬼神等, 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晚年社会出现 动荡,但能及时改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5.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6、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知识扩展
司马光评价武帝说:“其所以 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而且 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武”并 称。汉武帝名刘彻,为景帝之子,在位期间,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一系列“大一 统”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匈奴,开疆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 “丝绸之路”等等。但,他在位期间也连年征战, 迷信鬼神等,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晚年社 会出现动荡,但他能及时改过。
板书
(一)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 (1)、措施 (2)、影响 (三 )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 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 政治局面.
董仲舒
主父偃
卫青
(秦半两) (五铢钱)
董仲舒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汉武帝
刘彻
汉武帝时社会状况:
人口增殖,经济富庶, 国家强盛,空前繁荣。
板书
(一)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出现 的背景 (1)客观上:汉初统治者推行的“修养生息”的政 策,文帝、景帝时期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时期的大一 统打下物质基础)。 (2)主观上: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 (1)、措施 (2)、影响 (三 )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商南鹿城中学
执教者: 刘 敏
1、秦朝灭亡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陈胜吴广起义
3、 项羽 与 刘邦 发生了历时四年的 楚汉战争 4、 公元前 202年 ,刘邦建立 汉朝 ,定 都 西安 ,史称 西汉 。
5、刘邦实行 政策,使社会生产得 修养生息 到迅速的发展。
6、文帝、景帝的时候,西汉出现了繁荣安定的局 面,史称 文景之治 。
政治措施: 巩 固 大 一 统 局 面 的 措 施 经济措施
颁布“推恩令”
1、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 2、兴修水利(六辅渠和白渠;黄河)
思想措施: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文化措施: 建立太学、发展儒学教育
幻 灯 片 民族关系: 2 1 ∴ ∴
∴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河西屯田(开通河西走廊、移民屯田 ) 西南开发(西南夷归汉、汉办学校) 东北拓展(设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动脑筋:
汉武帝在什么情况下北击匈奴?战绩如何?
从公元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 卫青、霍去病 三次北击匈奴, 追击匈奴至蒙古大漠, 匈奴力量大大削弱, 最终汉军取得了胜利。
神话传说:马踏匈奴
秦 朝 疆 域 图
匈
奴
鲜 乌
卑 桓
河西走廊
西
南
夷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只尊重儒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 建统治的正统思 想.
小组讨论
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措施,与汉武帝在思想 上采取“独尊儒术”措施,实质是一样的,但带来的结果 是不一样的,目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发展我国的 文化教育事业呢?
尊师重教,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知识巩固
1、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在
卫青 和霍去病 统帅下,汉军取得胜利。
2、 汉武帝 废半两钱改铸 五铢 钱;接受
董仲舒 的“ 独尊儒术” ”的建议,发展儒学教育; 在 长安 兴办 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
知识巩固
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大漠 西域 大海
南海
思考——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对当时国家有什么影响? 1、巩固了国家政权。 2、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5、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
(三)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 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 号,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纪念方法 之一.
• 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 汉武帝 开始的.
总结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巩固秦汉以来的大 一统局面,在政治、民族关系、经济、思 想文化等方面加强统一领导,采取中央集 权的政治局面,使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 上疆域辽阔、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1、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
功劳有哪些相似之处?谁的功劳更大?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如何评价汉武帝?
1看他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包括功、过两方面 。 2看他对整个人类历史和发展的影响 。 3不仅要看和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还要兼顾后 人的看法。 1、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评价
2、在其统治期间,西汉国力强盛,民族融 合,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 3、他在位期间也连年征战,迷信鬼神等, 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晚年社会出现 动荡,但能及时改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5.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6、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知识扩展
司马光评价武帝说:“其所以 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而且 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武”并 称。汉武帝名刘彻,为景帝之子,在位期间,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一系列“大一 统”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匈奴,开疆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 “丝绸之路”等等。但,他在位期间也连年征战, 迷信鬼神等,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晚年社 会出现动荡,但他能及时改过。
板书
(一)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 (1)、措施 (2)、影响 (三 )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 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 政治局面.
董仲舒
主父偃
卫青
(秦半两) (五铢钱)
董仲舒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汉武帝
刘彻
汉武帝时社会状况:
人口增殖,经济富庶, 国家强盛,空前繁荣。
板书
(一)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出现 的背景 (1)客观上:汉初统治者推行的“修养生息”的政 策,文帝、景帝时期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时期的大一 统打下物质基础)。 (2)主观上: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 (1)、措施 (2)、影响 (三 )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商南鹿城中学
执教者: 刘 敏
1、秦朝灭亡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陈胜吴广起义
3、 项羽 与 刘邦 发生了历时四年的 楚汉战争 4、 公元前 202年 ,刘邦建立 汉朝 ,定 都 西安 ,史称 西汉 。
5、刘邦实行 政策,使社会生产得 修养生息 到迅速的发展。
6、文帝、景帝的时候,西汉出现了繁荣安定的局 面,史称 文景之治 。
政治措施: 巩 固 大 一 统 局 面 的 措 施 经济措施
颁布“推恩令”
1、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 2、兴修水利(六辅渠和白渠;黄河)
思想措施: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文化措施: 建立太学、发展儒学教育
幻 灯 片 民族关系: 2 1 ∴ ∴
∴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河西屯田(开通河西走廊、移民屯田 ) 西南开发(西南夷归汉、汉办学校) 东北拓展(设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动脑筋:
汉武帝在什么情况下北击匈奴?战绩如何?
从公元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 卫青、霍去病 三次北击匈奴, 追击匈奴至蒙古大漠, 匈奴力量大大削弱, 最终汉军取得了胜利。
神话传说:马踏匈奴
秦 朝 疆 域 图
匈
奴
鲜 乌
卑 桓
河西走廊
西
南
夷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只尊重儒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 建统治的正统思 想.
小组讨论
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措施,与汉武帝在思想 上采取“独尊儒术”措施,实质是一样的,但带来的结果 是不一样的,目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发展我国的 文化教育事业呢?
尊师重教,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