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34张PPT)

因为文帝提倡俭约,所以当时的国家财政开支有所节制和缩减,贵族官僚 也不敢滥事搜括,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是“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内 容之一。
1、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文帝、景帝
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 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
出现“文景之治” 治世局面。
提倡勤俭治国。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山西省·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
者实行了 A.郡县制
施了什么惠农政策?
免收农业税;耕田种地、养殖有补贴;精准扶贫。 我们学生享受哪些优待政策? 免学费、困难补助、免费中餐、车费补助
问题:“成由勤俭,败由奢”。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 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请结合本节课内容, 谈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提倡节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言 之有理即可)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
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 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 ,平定“七国之乱” 。
1、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材料一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古代盛在祭 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 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1、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文帝、景帝
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 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
出现“文景之治” 治世局面。
提倡勤俭治国。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山西省·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
者实行了 A.郡县制
施了什么惠农政策?
免收农业税;耕田种地、养殖有补贴;精准扶贫。 我们学生享受哪些优待政策? 免学费、困难补助、免费中餐、车费补助
问题:“成由勤俭,败由奢”。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 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请结合本节课内容, 谈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提倡节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言 之有理即可)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
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 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 ,平定“七国之乱” 。
1、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材料一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古代盛在祭 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 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6张PPT)

3(、A“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 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 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92021/8/92021/8/92021/8/9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 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 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92021/8/92021/8/92021/8/9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31页)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刘邦衣锦还乡。 在宴请乡亲父老时,他一边敲击乐器, 一边吟诵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 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就是《大风歌》。诗句体现了刘邦当 上皇帝后的志得意满,以及对严峻现实 的担忧。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面 临怎样的统治局面?又有哪些担忧?带 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史记·高祖体纪》书影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2版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楚汉之争、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 治”,知道西汉从建立、发展的变化及原因。
新课标新教材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CONTENTS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秦亡前后刘邦、项羽的战争性质的变 化,了解楚汉之争及其过程。
——班固《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思考,西汉初期是种怎样的社会状况?造成这样的原因?
状况: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二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汉初形势 此时汉高祖刘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他采取哪种措施?
1 背景: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2.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 用。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3.掌握推动“文景之治”出现的措施,了解“文 景之治”的表现,认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三.“文景之治”
教学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新课标新教材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农民阶级
封建统治 阶级
反抗秦暴政的 秦末农民战争
统治阶级内部 争夺帝位战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共21张PPT)

解析: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公元前2世 纪是从公元前199年至公元前100年,此段时间正是西
汉政权存在的时间,故选择B项。
答案:B
(2)实施原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 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 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主观
上,汉高祖的布衣将相们出身低微,亲身参加过推翻秦王
朝的起义,因此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注重研究如何 避免重蹈覆辙,同样出身低微的刘邦接受大臣陆贾的建议, 实施了行仁义、重教化的宽舒政策。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 影响 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 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易错误区
【误区警示】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
原因是同情劳动人民。
【误区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汉初统治者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是同情劳动人民,而是为 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巩固西汉统治。
3.面对汉初的情况,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 使农民安定下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使 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考点 西汉的建立
例 (湖南邵阳)史载,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现
了西沙群岛并且在南海航行。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商朝 C.南北朝 B.西汉 D.隋朝
方法技巧 绘制图示记忆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皇帝 汉文帝和汉景帝
统治策略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 措施 轻徭薄赋 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
降到了三十税一
减轻刑罚
措施 提倡节俭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4张)(2024版新教材)

汉景帝 (前188-前141)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 第四子。刘恒为人宽容平和, 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 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 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
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第五子。刘启 在位16年,葬于阳陵。与其父汉文帝一起开 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 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 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 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 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 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 得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
文帝生前曾留下遗诏: “厚葬以破业,重服以 伤生,吾甚不取。”
秦始皇实行暴政,奢侈浪费,最终 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最后二 世而亡;汉文帝提倡节俭,出现了
文景之治的局面。
汉文帝灞陵
秦始皇陵
文景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增, 国库充盈
汉兴七十年间,……都(都城)鄙(边远地方) 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 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 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 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刘 邦
长期战争导致汉初人口减少、经济萧条;
背景:统治者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实 行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社会局势
休
养
解甲归田、释奴为民、
生 息
内容:鼓励生产、轻徭薄赋
政 策
作用: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了下来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
汉高祖 (前256-前195)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措施有: 1、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2、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3、让逃亡的人回家恢复田宅; 4、释放卖身为奴的人为自由人; 5、减轻田租,十五税一。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
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
刘恒中子,庶出长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
“文景之治”内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自学指导
利用8分钟阅读课文54—56面,并找到 以下问题,8分钟后进行提问
1、西汉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首要问 题? 2、造成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 象的原因、表现? 3、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作用是什么? 4、“文景之治”的时期、措施、表现、 (意义)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
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
刘恒中子,庶出长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
“文景之治”内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自学指导
利用8分钟阅读课文54—56面,并找到 以下问题,8分钟后进行提问
1、西汉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首要问 题? 2、造成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 象的原因、表现? 3、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作用是什么? 4、“文景之治”的时期、措施、表现、 (意义)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历史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课件

结合课本和材料,说说惠帝、吕后如何对待休养生息政策,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惠帝刘盈即位后,继续奉行这一政策……曹参任丞相后,沿袭前任丞相萧何的做法,无所变更,史称“萧规曹随”。惠帝死后,高祖皇后吕雉临朝称制。吕后虽重用吕氏,大封吕姓子弟为王、侯,诛杀刘姓宗室,但政治上仍然奉行无为方针……惠、吕时期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下面这则材料包含哪些历史信息?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立刻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立刻得之,宁可以立刻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结果是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项目
秦朝
汉初
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十五税一)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鼓励耕织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去民心
用人
广纳贤才,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势力不断壮大
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实力逐渐削弱
结果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惠帝刘盈即位后,继续奉行这一政策……曹参任丞相后,沿袭前任丞相萧何的做法,无所变更,史称“萧规曹随”。惠帝死后,高祖皇后吕雉临朝称制。吕后虽重用吕氏,大封吕姓子弟为王、侯,诛杀刘姓宗室,但政治上仍然奉行无为方针……惠、吕时期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下面这则材料包含哪些历史信息?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立刻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立刻得之,宁可以立刻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结果是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项目
秦朝
汉初
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十五税一)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鼓励耕织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去民心
用人
广纳贤才,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势力不断壮大
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实力逐渐削弱
结果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人教部版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C、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 D、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 3、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
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A )
▪ ①注重农业发展
②轻徭薄赋
▪ ③“以德化民”
④盐铁官营
▪ A、 ①②
B、 ②③
▪ C、 ①③
D、 ③④
材料研读:
陆生时时前说《诗》《书》,高帝曰: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 以马上治之 乎?” …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 秦任刑法不变,卒灭。 … …高帝不怿而有 惭色。
二、 休养生息 政策
❖ 1、背景:吸取 秦暴政导致速亡 教训
❖ 2、措施:① 兵皆罢归家,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以增 加劳动力。
❖
② 轻徭薄赋 鼓励农业生产。
❖ 3、结果: 经济逐渐 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 稳 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 1、继续推行 休养生息 政策。
❖ 2、措施:
❖ ❖
①注重农业,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②“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③ 勤俭治国。
❖ 3、结果: 政治 清明, 经济 发展,人民生 活 安定 ,史称“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 西汉的建立
❖ 1、时 间: 公元前202 年
❖ 2、建立者: 刘邦 就是 汉高 祖
❖ 3、定 都:
长安 (地点)
❖ 4、汉 朝:
西汉
(史称)
汉高祖
“汉并天下”瓦当
材料研读: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
▪ 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汉文帝像
▪ 1、西汉统治者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 国”的道理,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
▪ D、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 3、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
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A )
▪ ①注重农业发展
②轻徭薄赋
▪ ③“以德化民”
④盐铁官营
▪ A、 ①②
B、 ②③
▪ C、 ①③
D、 ③④
材料研读:
陆生时时前说《诗》《书》,高帝曰: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 以马上治之 乎?” …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 秦任刑法不变,卒灭。 … …高帝不怿而有 惭色。
二、 休养生息 政策
❖ 1、背景:吸取 秦暴政导致速亡 教训
❖ 2、措施:① 兵皆罢归家,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以增 加劳动力。
❖
② 轻徭薄赋 鼓励农业生产。
❖ 3、结果: 经济逐渐 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 稳 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 1、继续推行 休养生息 政策。
❖ 2、措施:
❖ ❖
①注重农业,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②“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③ 勤俭治国。
❖ 3、结果: 政治 清明, 经济 发展,人民生 活 安定 ,史称“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 西汉的建立
❖ 1、时 间: 公元前202 年
❖ 2、建立者: 刘邦 就是 汉高 祖
❖ 3、定 都:
长安 (地点)
❖ 4、汉 朝:
西汉
(史称)
汉高祖
“汉并天下”瓦当
材料研读: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
▪ 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汉文帝像
▪ 1、西汉统治者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 国”的道理,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税一
徭役 一年数次
一年一次
服役年龄从17岁始
三年一次 服役年龄从20岁始
武帝时期
刑罚 连坐、肉刑
开支
大兴土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减轻刑罚
废除连坐和部分肉刑 以德化民
减少开支
提倡节俭
数据来源:《汉书》《史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影视形象-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 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 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 16年,葬于阳陵。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 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
措施: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 祭服,其具礼仪。
朝 代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建
立 三
都城:
长安
史称“西汉”
要
素
西汉的建立
“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 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而作的“汉并天下”瓦当。大家 可以感受一下模型。设计在长安 城宫殿的屋檐上。我们从中看出 了一种王者之气。
当时的社会状况及原因:
材料:《汉书·食货志》记载:西刚刚建立时,“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 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淳于意21岁开始学医,博采众医家的治病经验,逐渐成为当时齐医的代表。慕名求治者络绎不绝。 淳于意对患者一视同仁,他不愿做贵族的奴仆,因此得罪了统治者。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说他 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切断肢体的 “肉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无子, 只有五个女儿。15岁的女儿缇萦听后挺身而出,愿意随父起解,以便路上照顾老父。 进京后缇 萦冒死上书,向皇上表达“入官为奴,替父赎罪”的决心。见到缇萦的上书,汉文帝深受触动。 他不但立刻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罚,而且颁布诏书,废除由来已久的残酷肉刑,不久,丞相张苍等人 根据这个诏书废除了肉刑制定,颁布了新刑法。缇萦救父的故事得以广为流传,成为“二十四孝” 之一的“上书救父”。
材料三:《史记·孝文本纪第十》记载:“治霸陵皆瓦器,不得
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刘邦
秦朝
惠帝吕后时期
文帝景帝时期
赋税
约三分之二 十五税一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措施:
材料一: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 一次。
材料二:汉景帝为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农民 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 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 完全废除了田租。
4.“减田租,复十五税一。” “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
者皆复终身(免徭役)。”
休 养 鼓励农桑 生 息 解甲归田 政 策 轻徭薄赋 的 措 释奴为民 施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 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 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刘 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 7张PPT )
温故而知新
1、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3、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 7张PPT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施:
材料一: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 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汉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 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材料三:汉景帝:针对笞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 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①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表现: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累百巨万(数目 巨大),贯朽(穿钱的绳索腐烂)而不可校(查对)。 太仓(京师的粮仓)之粟陈陈相因(陈粮压着陈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措施:
材料一:《史记·孝文本纪第十》记载:“(上)尝欲作露台,
汉
文
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
帝
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
材料二:《汉书·文帝纪第四》记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
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1.根据材料,说一说,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景象: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出现如此景象的主要原因: 秦朝的残暴统治; 秦末的战乱
3.汉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原因: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 吸取秦亡教训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西汉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及都城,社会状况及原因 2、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措施、成效 3、文景之治的措施、表现、启示 4、秦、汉初的统治思想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哪家思想
课程标准:了解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时间: 公元前202年
措施: ①罢兵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奴为民——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鼓励耕织——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④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解读以下材料,将材料与右边的相关词语连接起来:
1.“兵皆罢归家。”
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 者,皆免为庶人。”
3.“农,天下之本也。……今 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