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品管圈讲述

合集下载

《普外科品管圈》课件

《普外科品管圈》课件

护理质量
评估普外科的护理质量, 包括护理技术、服务态度 、患者健康教育等。
医疗资源
分析普外科的医疗资源配 置情况,包括医生、护士 、医疗设备等。
品管圈的组建与分工
组建原则
按照自愿、自主、合作的 原则,选拔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医护人员组建品 管圈。
分工方式
根据成员特长和兴趣,进 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成 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改进措施
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品管圈的实施效果和 普外科的管理水平。同时,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标准化,为今后的工作提 供参考和借鉴。
04
普外科品管圈的成果展示
改善前后对比
改善前问题
普外科手术流程存在混乱,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影响患者康 复。
改善后成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优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 了手术效率。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提高手术效率的品管圈实践
总结词:通过优化手术流程和加强团队协作, 提高手术效率。
01
02
详细描述
分析手术效率低下的原因,如手术流程繁 琐、团队协作不默契等。
03
04
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简化手术流程 、加强团队协作训练等。
实施改进措施,并定期评估手术效率的变 化情况。
05
06
03
普外科品管圈的实施
制定计划与流程
计划制定
在实施普外科品管圈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明确的目标、时间表、人员分工等,以确保活动的顺利 进行。
流程设计
设计合理的品管圈活动流程,包括主题选定、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 化等步骤,以确保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普外科品管圈》课件

《普外科品管圈》课件
4 持续改进
建立分阶段、层层递进的跟踪、监控、改进 机制,对完善品质管理制度和增强医院品质 管理的实现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案例分享
普外科手术安全检查 表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医院制定 普外科手术安全检查表,全方 位、多角度对手术风险因素进 行统一检查和管理,有效防范 医疗事故。
灵活化病历质控方案 的开展
总结与展望
普外科品管圈的成效分析
通过普外科品管圈的实施,可以不断提升医院的 品质管理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医 院的竞争力和社会声誉。
未来普外科品管圈的趋势与发展方向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 规范运行,建立更为完善的普外科品管圈制度, 促进医院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品质管理的 整体水平。
的质量改进方法,目标是通过在提高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量的同时,减少缺陷、降低成本、提升
3
TQM全质量管理
客户满意度,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
提高。
通过全员参与、以客户为中心等方式,不
断探索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绩效和
FME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4
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
FME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风险管理工具, 可用于识别医疗安全事故的风险点,提供 数据支持,为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提供科学
通过制定相应病历质控标准, 对医院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不合 规问题进行分类和统计,及时 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升 病历质量。
普外科手术风险评估 模型的创建
基于FMEA理论建立普外科手术 风险评估模型,对手术过程中 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其可能对患 者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并制定相应措施,优化手术流 程。
意义
通过品质管理的手段,我们 可以发现并解决医疗服务存 在的问题,改善医院管理水 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 者满意度。

神经外科品管圈

神经外科品管圈

神经外科品管圈在医疗领域中,神经外科一直被视为高难度、高风险的学科。

为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工作流程以及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神经外科引入了品管圈这一质量管理工具。

品管圈,简而言之,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在神经外科,品管圈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改变。

首先,它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为例,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深入分析了导致感染的各个环节,从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无菌操作规范,到术后的护理措施,逐一进行排查和改进。

比如,加强了对手术器械的消毒管理,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洗手流程,增加了术后病房的清洁消毒频率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术后感染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康复进程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满意度大幅提升。

其次,品管圈增强了团队的协作能力。

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多个科室和岗位的紧密配合。

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品管圈活动中,医生、护士、麻醉师、康复师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参与,大家充分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跨部门、跨专业的合作,打破了以往的沟通壁垒,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使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再者,品管圈激发了医护人员的创新意识。

在面对神经外科复杂多变的病情和治疗需求时,传统的方法有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护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例如,在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护理团队创新地设计了一种特殊的体位摆放装置,经过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科室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此外,品管圈还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神经外科的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大化的效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科室的设备、人力、物资等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发现了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并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急诊外科品管圈》课件

《急诊外科品管圈》课件

05
品管圈的未来发展
持续改进与创新
不断优化品管圈的流 程和方法,提高活动 的效率和效果。
定期组织品管圈交流 会议,分享最佳实践 和成功案例,激发创 新思维。
鼓励品管圈成员积极 探索新的工具和技术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临床环境。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共同解决跨学科的问题。
分享经验
组织品管圈成员分享各自在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团队 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交流成果
将品管圈活动的成果与其他科室或医院进行交流,推广成功 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总结与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
对品管圈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活 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总结经验 教训。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制定下一步的 改进计划,持续优化急诊外科的工作 流程和服务质量。
02
急诊外科品管圈的建立
确定圈名与圈徽
圈名
选择一个与急诊外科相关的名字,如 “急救先锋圈”、“急速救援圈”等 ,以便于团队成员记忆和识别。
圈徽
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圈徽,能够代表 急诊外科的特点和精神,如可采用急 救符号、刀剑、盾牌等元素进行设计 。
确定圈员与职责
圈员
邀请急诊外科的医护人员加入品管圈,确保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 验。
职责
明确每位圈员在品管圈中的职责和角色,如数据分析、问题解决、活动组织等 ,确保团队高效协作。
确定活动计划与目标
活动计划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周期、时间安排、任务分工等,确保品管圈活动 的有序进行。
目标
根据急诊外科的实际情况和团队成员的共识,设定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如提高急 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

普外科品管圈

普外科品管圈

普外科品管圈前言在医疗工作中,品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外科领域。

外科手术操作复杂、风险大,品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普外科是外科领域中比较常见的科室之一,普外科品管圈则是普外科医护人员进行品管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普外科品管圈的背景普外科品管圈起源于医院内部的品管课程。

医院为了提高普外科品质,举办了一系列品管课程,同时也成立了普外科品管小组。

小组成员由普外科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等构成,涵盖了品管的各个环节。

经过多次会议和讨论,小组成员发现品管课程的知识不能够长期保持和应用,于是便决定成立一个交流平台。

普外科品管圈的特点普外科品管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开放性普外科品管圈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各个医院、各个科室、各个行业都可以加入进来。

这种开放性不仅提高了品管圈的影响力,也为成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交流、学习和分享。

在圈内,成员可以分享品管实践的心得、经验,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都有它的价值。

互动性普外科品管圈的互动性非常强,成员可以通过微信、QQ、邮件等渠道进行互动交流。

圈内还有专业的品管讲师进行定期分享和指导,成员也可以对讲师进行提问和讨论。

品管任务的完成情况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在圈内进行公开的讨论和交流。

这种互动性不仅提高了品管的效率,也增强了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实用性普外科品管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普外科的品质,因此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实用性。

圈内的知识和经验都是针对普外科实际情况而产生的,涵盖了从手术管理、患者护理、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品管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直接关系到普外科品质的提高,成员在圈内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可以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普外科品管圈的作用普外科品管圈有很多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品质品管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普外科的品质。

成员在圈内学习、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实用的品管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很快地转化为行动,有效地提高普外科的品质水平。

泌尿外科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

泌尿外科品管圈成品护理课件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目标设定、 现状分析、对策拟定等。
实施对策
按照计划实施各项对策,注重团队协 作和沟通。
效果评估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持续改进。
品管圈实施效果评估
患者满意度提升
护理质量改进
通过品管圈的实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 的满意度。
品管圈有助于发现并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问 题,提升护理质量。
质量的持续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团队协作加强
护士能力提升
品管圈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 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通过参与品管圈活动,护士的专业技能和 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04
案例分享
案例一:改善患者排尿困难护理流程
总结词
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排尿困难护理效果
详细描述
针对排尿困难患者,分析现有护理流程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病情评 估、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定期随访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
详细描述
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制定严格的术后感染预防措施,包 括无菌操作、定期换药、抗生素使用等,同时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和康复质量。
05
总结与展望
品管圈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意义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发 现并解决泌尿外科护理中 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提升护士素质
品管圈活动需要护士积极 参与,通过活动可以提升 护士的团队协作、问题解 决和沟通能力。
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推动泌 尿外科护理学科的发展,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服务。
品管圈在泌尿外科护理的未来发展
扩大应用范围
随着品管圈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 实践和推广,未来其应用范围将

普外二科品管圈

普外二科品管圈

普外二科品管圈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也在不断提高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品质管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病患治疗效果和手术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普外二科品管圈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普外二科品管圈普外二科品管圈是指外科医生在其手术工作中,通过密切合作、团队协作和不断反思改进的方式,不断提高手术品质和安全水平的工作方式。

普外二科品管圈的主要任务是:1.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2.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3.提高病患满意度和信任感4.增强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关系5.提升医院的口碑和形象普外二科品管圈的特点普外二科品管圈具有如下特点:1.团队合作:普外二科品管圈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方式,需要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之间密切协作,共同完成手术任务。

2.沟通透明:在普外二科品管圈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及时沟通和交流,保持信息畅通和透明度高,防止出现误解和不必要的风险。

3.不断改进:普外二科品管圈要求医生不断地反思手术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和优化手术工作方式,确保手术的品质和安全。

4.监督制约:普外二科品管圈要求所有医疗人员都要接受监督和制约机制,遵循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防止出现操作不规范和风险行为。

普外二科品管圈的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展示普外二科品管圈的实际效果,以下将介绍一个医院普外科团队在手术品质管控方面的实践案例。

该医院的普外科团队针对病患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建立了“手术前三分钟”流程,即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围绕病人进行以下核查和确认:1.病人基本信息2.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3.手术方案和操作流程4.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检查和确认在“手术前三分钟”流程中,每个团队成员都有其固定的工作职责和核查项,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充分、细致和安全。

在该医院的实践中,这种“手术前三分钟”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安全和品质,同时能够提高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普外二科品管圈是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品质管控工作方式。

《外科品管圈上》PPT课件

《外科品管圈上》PPT课件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 措施,如优化手术流程、提高医
生技能等。
制定实施计划
为改进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包括实施时间、责任人、实施
步骤等。
改进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1
02
03
04
实施改进措施
按照实施计划,逐步实施改进 措施。
监控改进过程
对改进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 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品管圈不仅应用于制造业,还广泛应用于 医疗、教育、服务业等领域,成为提高工 作效率、改善品质的重要工具。
02 外科品管圈的建立
外科品管圈的组建
01
02
03
确定圈员
选择具备质量管理知识和 技能的医生、护士、技师 等组成品管圈。
分工与角色
明确圈员之间的分工和角 色,如圈长、秘书、数据 收集员等。
确定活动场地
外科品管圈的活动计划制定
确定活动周期
根据目标实现的需要,制 定品管圈的活动周期,如 季度、半年或年度。
制定活动计划
在活动周期内,制定具体 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 容、时间安排、预期成果 等。
资源与预算
评估实现活动计划所需的 资源,如人力、物力、财 力等,并制定相应的预算 计划。
03 外科品管圈的实施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外科手术相关数据
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 发生率等。
分析数据
制定改进目标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 目标,如降低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 功率等。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找出手术过程中 的问题点和改进空间。
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制定
分析问题原因
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 解手术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 加强抢救车内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降低压疮发生率 减少输液外渗,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健康教育
本圈圈员使用脑力激荡法,充分发挥大家的 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采用5,3,1打分 标准选定主题。
最终主题确定
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
选题理由
对患者而言 对院方而言 对同仁而言
为病人提供安 全有效的护理, 减轻病人痛苦。
确保护理工作 的连续性和针 对性,提高患 者满意度。
学会实用品管工 具来解决护理工 作中遇到的问题, 使大家感受到共 同协作的快乐及 他人建立友谊的 快乐。
现状把握
原因分析 胃管质量问题 病人情绪 未能掌握解剖位置 插管技术不熟练 胃管固定方法不当 对策方案
外科病区
What:收集对象
病区留置胃管患者
Why:收集数据的目的
留置胃管成功率现况把握
How:收集数据的方法
每班登记液体留置胃管成功率登记表
How many:收集期间留置胃管人数
期间共有留置胃管 122人次
项目 置管不熟练
发生数 13
发生率 13.7%
百分比 31.7%
累计百分比 31.7%

胃管固定方法 不当
目标值:由原来的41例下降到25例。下降幅度:52.9%
18
目 标 设 定
16 14 12 10 8 6 4 2 0 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幅度 52.9%
改善前 目标值
4117
19 7
(二)设定理由 1. 改善前现况把握之液体外渗发生例数共47例。 2. 依改善前现况把握柏拉图分析前3项占了76.6%为本期活动改善重点。 3. 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1-5分评估而推算的,本次品管圈成员 能力评分为28分,以40分为100%,计算圈员能力为70%。 4. 改善幅度:累计百分比 75.5%×圈员能力 70%=52.9% 5.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幅度) 41-41×52.9%=19
QCC品管圈的特点
1.普遍性 2.自愿性 3.目的性 4.科学性 5.民主性 6.改进性 7.发展性 8.激励性
人人都可以参加QCC活动
自愿参加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约 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目的 QCC活动遵循规定的工作程序 参加QCC的员工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实施QCC活动要确保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改进 QCC活动在原有目标上不断发展
根据医嘱,解释取得配合
评估患者鼻腔情况
选择体位和用物
现 状 把 握 流 程 图
插管 No Yes 观察是否在胃内 固定 结束
提 高 留 置 胃 管 成 功 率
Who:负责收集数据的圈员
熊凯、贾淑娟、罗申申、周扬、麻小丽、 王慧玲
When:收集数据时间
2015.3~2015.9
Where:收集数据地点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增强企业凝聚力
博爱圈
外科科品管圈
圈名:博爱圈 寓意:
圈组成员:。
黄冬玲 熊凯 周扬 贾淑娟 王慧萍 罗申申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活动指导 活动策划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麻小丽
圈员
活动实施
主题选定
围绕科室上半年护理部和护士长的质量检查中 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小组成 员共提出5个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人 影 响 因 子 - 特 性 要 因 分 析
血管条件差 硬化 脆性大 培训不 够
穿刺部位 选择不理想 穿刺技术差 责任心不强 经验不 足 粗心 护士 人员不足 宣教不到位 工作量大
为 何 会 发 生 液 体 外 渗
患者
留置针逾期拒拔 穿刺肢体活动不当 依从性差 输液泵 辅助加 压输液 工具 注射泵 细胞毒性药 高渗性药物 强酸强碱性药物 刺激性强药 高浓度药 血管活性药 要求打钢 针
病人情绪 未能掌握解剖 位置 胃管质量问题 合计
10
8 6 4 41
10.5%
8% 6% 4% 4%
24.3%
19.5% 14.6% 10% 100%
56%
75.5% 90.1% 100% 100%
14 12 10
120.00%
100.00%
80.00%
改 善 前 柏 拉 图
发生数
8 60.00% 6 40.00% 4 2 0 20.00%
使用前仔细检查是否 通畅
提案人 熊凯 熊凯 熊凯 熊凯 熊凯
责任人 协助者 周扬 罗申申 王慧萍 贾淑娟 麻小丽 贾淑娟 王慧萍
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鱼骨图
外科品管圈活动计划表
虚线 表示预定进度 实线 表示实际进度 圈长(编表) :熊凯 辅导员:黄冬玲
WHAT 月 活动项目 周 主 题 选 定 活动计划拟订 课题明确化 2015.3 1 2 1 2015.4 2 3 4 1 2015.5 2 3 4 1 WHEN 2015.6 2 3 4 1 2015.7 2 3 4 2015.8 1 2 3 4 2015.9 1 2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甘特图 黄冬玲 熊凯 目 标 设 定 方 策 拟 定 最适策追究 对策实施与检讨 熊凯 外科病区 外科病区 WHO 担当 HOW 品管工具 WHERE 地点
流程图、查检表、柏 外科病区 拉图、鱼骨图 小组讨论、柱状图 外科病区 外科病区 外科病区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 熊凯 小组讨论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小组讨 外科病区 论
效 果 确 认 标 准 化
黄冬玲 小组讨论、头脑风暴 外科病区 法
检讨与改进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
外科病区
发生数 累计百分比
置管方法不 当 13 31.70%
胃管固定方 法不当 10 56.00%
病人情绪 8 75.50%
未能掌握解 剖位置 6 90.10%
胃管质量问 题 4 100.00%
0.00%
累计百分比
分析:根据查检数据表明,置管技术有待提高、胃管固定方法不当及病人情
绪占75.50%,依柏拉图八二定律,将此三大情况列为本次主题改善重点 。
品管圈
品管圈简称QCC。
QCC英文全称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 。
QCC含义: 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 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该活动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 在一起,经营管理目标很容易达成。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被授予一 定权利的一个小组,每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优点 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