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名词解释

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外鼻有皮肤、骨和软骨构成。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颚骨突起(下)共同形成梨状孔。

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内侧壁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上鼻甲后端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是蝶窦开口所在。鼻腔黏膜包括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下列情况应考虑为鼻息肉:①有鼻息肉前期手术及术后复发史②糖皮质激素类治疗有效③息肉样变黏膜与正常黏膜无明显分界线④双侧鼻及鼻窦黏膜广泛性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累及多个鼻窦⑤组织学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单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但以前者多见。可单侧出血,亦可双侧出血。

耳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颞骨内包括了外耳道的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

颞骨:参与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的侧壁和底壁。

分为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五部分。

颞线常作为颅中窝底硬脑膜平面的颅外标志。颞线之下,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个小棘状突起,名道上棘是耳科手术的重要标志。

棘的后方,外耳道后壁向上延伸与颞线相交所形成的表面粗糙、稍凹陷的三角形区域称道上三角区,又名筛区,为鼓窦的体表标志。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外耳道:成人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交界处称为峡部。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

鼓室腔:具有6个壁的腔隙,即外、内、前、后、顶、底。

鼓室内容物:包括听骨、韧带和肌肉。

听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

听骨韧带: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和镫骨环韧带。

鼓室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鼓窦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