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

合集下载

一种新颖BUCK多电平变换器

一种新颖BUCK多电平变换器
足: 1 1
U : = U U = 二U ’ 3 ‘ , ‘ 3 。
, I
放大 ,后送人 比较器载波信号进行 交截 ,该控 制 电路前一部分是 比例积分 电路 ,后一部分 是 同相放大 电路 ,因此使用该控制方法可 以使 输
出 电压在允许的范围 内可调。
确性。
换成 电源也许 满足 该模块 电压 为 ,同时对 应 电容充放 电,换成 电源后 电源吸收能量 和释 放能量 。 在B UC K 四 电平直 流变换 器 中,要使 为 使 开关管 应力 各位 两 电平 B U CK变换 器 的三 分之一 ,必须使 电源 U1 , U2 ( 或 电容 CI , C2 ) 满
P o w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电力电子

种新颖 B U CK多 电平变换器
文/ 王俊 之 付 正洲 胡翰 文 刘 阳
模块构成 ,为使 开关管应力各为一半 ,其 中电 本 文基于 高压 直流斩 波需要 , 提 出 了一种 级联 式 B U C K多电平变
4 B U C K 四 电平 直 流 变换 器 闭 环 仿 真
为 验 证 以 上 分析 正确 性 ,在 s a b e r 环 境
或 亏 ,
【 关键 词 】太阳能光I 彳 犬发电 构成方法 多电平变换 器 仿真实验 3 . 1工作模态分析

下对 该 电路进 行仿 真实 验。结 合其 在光 伏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池需要将 太 阳 电池 经 D C / D C变 换进行 充 电, 大功率光伏 电池组 串联个 数增多 ,蓄 电池充 电 D C / D C斩 波 电路 中器件 耐压 要求增 高 ,多 电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王奎李永东郑泽东(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 100084)摘要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在高压大容量变频调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必须使用庞大、复杂而昂贵的多绕组移相隔离变压器。

为了省去传统H桥级联多电平变换器中的多绕组移相变压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变压器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由通用拓扑结构派生而来,全部由基本单元级联而成,不需要大量独立直流电源,省去了多绕组移相隔离变压器,具有模块性强、结构简单、易于扩展等优点。

和现有的主要的多电平拓扑结构相比,随着电平数的增多,使用元件较少,更适合于五电平及以上多电平使用。

本文以五电平拓扑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悬浮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多电平变换器无变压器拓扑基本单元级联悬浮电容1.引言在高压大容量变频调速领域,多电平变换器由于在提高电压等级和减小输出谐波上的巨大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虽然各种新拓扑结构层出不穷,但目前在工业上应用最多的多电平拓扑结构还是二极管箝位式和H桥级联式结构[1-2]。

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结构在中压变频调速领域应用广泛,但受限于器件耐压等级,输出电压不能进一步提高。

若采用更高电平的话,则存在电容电压难以平衡的问题。

虽然采用背靠背结构或者增加外部均压电路能够控制电容电压的平衡[3-5],但结构复杂,箝位二极管数量也急剧增加。

在高压变频调速领域,H桥级联式结构占有绝对的优势,不仅可以采用大量低电压等级的器件实现高压的输出,而且具有结构模块化强,使用器件最少,可靠性高,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出不需使用滤波器等优点。

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使用移相隔离变压器,而且电平数越多,需要的变压器副边绕组也越多。

而多绕组移相变压器体积大,制造困难,成本也很高。

为解决移相变压器带来的H桥级联变换器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变压器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它秉承了H桥级联结构模块化的优点,通过功率单元级联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更高电平。

一种新型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

一种新型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

关键词 :逆 变器;级联 ;无直流源逆变单元 ;电容钳位;二极管钳 位; 。 储能电容
中图分类号 :T 6 M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 2 X(0 70 — 0 4 0 0 0 1 8 2 0 )6 0 1— 4
S u y o w s a eM u t e e n e t r t d fa Ne Ca c d l l v l v r e i I
0 引言
从上世 纪 8 年代初 A. b a 人提 出j电平 中点 0 Na e 等
钳 位 电路 以来 , 电平 逆 变技 术得 到 了很 大 的发 展 , 多 出现 了多种拓 扑结构 , 纳起来这 些拓扑 结构 可以 归 分为 3 种 :二极 管钳位结构 、 电容钳位结构 和 H桥级 联结构 。 3 这 种拓 扑结构 的逆变器 各有优缺 点 。 从 目前 的电力电子技术来看 , 要实现 6k V及 以 _的电压 j 二
H N ig1. HOUX - e2G I - n UA GQ n . Z i i n , U mig w Wu
f . c o 1 f n o ma i nS in ea dE g n e n , n r l o t i e st , a g h , n o 8 , i a 1S h o I f r t ce c n n i e r g Ce ta S u h Un v ri Ch n s a Hu a 4l 0 3 Chn ; o o i y n
2 Zh z o t n l n iern sac ne f n etr, h z o , n n41 0 , hn ) . u h uNai a gn eigRee rhCe tr Co v r s Z u h u Hu a 2 01 C ia o E o e

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构成及控制方法

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构成及控制方法

Project No. 3Report for High Power ConversionSystemsProject Title: 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methodStudent Name:Email Address: @Phone No.Date: 2012.6.15Signature: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构成及控制方法初探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摘要】本文介绍了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的一般构成方法,并对构成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提出了新型级联型拓扑结构。

本文又对级联型多电平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初探。

最后,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字】级联多电平控制方法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Zhejiang University)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ge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constitutes the principle of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t also proposes a new cascade topology and cascaded multi-level control strategy .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cascaded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Key words: cascade, control strategy, multi-level1.多电平变换器多电平变换器技术是一种通过改进变换器自身拓扑结构来实现高压大功率输出的新型变换器,它无需升降压变压器和均压电路。

一种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发明专利]

一种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级联多电平逆变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建忠,徐帅,胡省,姜永将申请号:CN201510703309.1
申请日:20151026
公开号:CN105305861A
公开日:
201602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该逆变器拓扑由一种双T型多电平单元拓扑依次串联级联构成。

该双T型多电平逆变器由两个三电平T型桥臂采用背靠背组合而成,两个三电平T型桥臂共用一个直流母线,直流母线由两个电解电容串联构成,减少了独立供电的直流电源数量,节约了体积和成本。

与传统的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相比,由新型双T型多电平逆变器串联构成的级联多电平逆变器采用较少的功率器件,可以输出更多的电压电平数,输出电压中谐波含量较低,具有较好的电磁兼容性能、较低的功率开关损耗及较高的可靠性。

该新型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拓扑还具有易于模块化和采用软开关技术等优点,较适合于并网系统逆变器应用中。

申请人:东南大学
地址: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杨陈庆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高压大功率变换器拓扑结构的演化及分析和比较

高压大功率变换器拓扑结构的演化及分析和比较
相对于二极管钳位型和电容钳位型多电平变流器,这种结构避免了使用大量的钳位二极管或电压平衡电容。每个独立直流源与一个单相全桥变流器相连。交流侧的端电压通过串联方式叠加,形成多电平变流器的输出电压。每个单相全桥变流器可以产生一个三电平的输出电压。由m个变流器单元级联而成的多电平变流器的电平数为(2m+1)。

(a) 电压叠加原理
(b) 主电路结构
(c) 功率单元结构
图4 单元串联多电平变换器
由于不是采用传统器件串联方式来实现高压输出,而是采用整个功率单元串联,所以,不存在器件串联引起的均压问题。由于串联功率单元较多,对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输入变压器实行多重化设计,达到降低谐波电流的目的。
图1 多管串联的两电平变换拓扑
3.2 中点钳位型多电平拓扑结构
3.2.1 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结构
为了解决器件直接串联时的均压问题,逐渐发展出以器件串联为基础,各器件分别控制的变流器结构。在这方面,日本学者A.Nabae于1983年提出的中点钳位型PWM逆变电路结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单相中点二极管钳位型变流器的结构,该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为三电平。如果去掉两个钳位二极管,这种变流器就是用两个功率器件串联使用代替单个功率器件的半桥逆变电路。由于两个钳位二极管的存在,各个器件能够分别进行控制,因而避免了器件直接串联引起的动态均压问题。与普通的二电平变流器相比,由于输出电压的电平数有所增加,每个电平幅值相对降低,由整个直流母线电压降为一半直流母线电压,在同等开关频率的前提下,可使输出波形质量有较大的改善,输出dv/dt也相应下降,因此,中点钳位型变流器显然比普通二电平变流器更具优势。
图2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拓扑
图2中DA,DA′,DB,DB′为钳位二极管,分压电容C1=C2。开关管SA1,SA1′和SB1,SB1′等互补。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摘要:多电平变换器作为一种应用于高压大功率变换场合的新型变换器,其电路拓扑结构和PWM控制方法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基于电平箝位方式对多电平变换电路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二极管或电容箝位”和“使用独立直流电源箝位”两类典型多电平电路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并将现有的多电平PWM控制方法根据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多电平;脉宽调制;电平箝位;拓扑结构;控制策略1 引言近年来,应用于高压大功率领域的多电平变频器引起了电力电子行业的极大关注。

由于受电力电子器件电压容量的限制,传统的两电平变频器通常采用“高—低—高”方式经变压器降压和升压来获得高压大功率,或采用多个小容量逆变单元经多绕组变压器多重化来实现,这使得系统效率和可靠性下降。

因而,人们希望实现直接的高压逆变技术。

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直接串联的高压变频器对动静态的均压电路要求较高,并且输出电压高次谐波含量高,需设置输出滤波器。

多电平逆变电路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多电平逆变器的一般结构是由几个电平台阶合成阶梯波以逼近正弦输出电压。

这种逆变器由于输出电压电平数的增加,使得输出波形的谐波含量减小,开关所承受的电压应力减小,无需均压电路,可避免大的d v/d t所导致的电机绝缘等问题。

1977年德国学者Holtz首次提出了利用开关管来辅助中点箝位的三电平逆变器主电路,1980年日本的A.Nabae等人对其进行了发展[1],提出了二极管箝位式逆变电路。

Bhagwat和Stefanovic在1983年进一步将三电平推广到多电平的结构[2]。

多电平逆变器主要应用在高压大功率电机调速、无功补偿、有源滤波等领域。

本文在电平箝位基础上对多电平逆变电路拓扑结构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几种典型多电平电路拓扑的优缺点;对几种多电平电路的PWM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适用的主电路结构。

第二章级联多电平变频拓扑分析

第二章级联多电平变频拓扑分析

第二章级联多电平变频器拓扑分析由于功率器件额定电压和电流的限制,低压小功率变频器的主电路拓扑已不能应用到高压大功率变频器上,各国研究人员一方面在努力提高功率器件的耐压能力和容量,另一方面有在积极的研究不同的变频器拓扑,用低压器件实现高压输出。

目前产品化的高压IGBT的耐压已经达到了3.3KV和4.5KV,而ABB公司研制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综合了GTO和IGBT两者的长处,保留了GTO和IGBT 两者的长处,保留了GTO导通压降小、电压电流等级高的优点,并继承了IGBT开关性能优越的特点,将成为高压大.功率变频装置的主流器件。

在主电路拓扑方面,近年来各种高压变频器不断出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象低压变频器那样近乎统一的拓扑结构,其主要拓扑有:(1)电流型高压变频器电流型高压变须器技术成熟,可四象限运行,由于存在大的平波电抗器和快速电流调节器,过电流保护也容易。

但由于高压连接时器件的均压问题、输入输出谐波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电流型高压变频器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串联二极管式、输出滤波器换向式、负载换向式和GTO-PWM 式等。

(2)三电平电压型变频器在PWM电压型变频器中,当输出电压较高时,为避免器件串联引起的动态均压问题,同时降低输出谐波和du/dt,其逆变部分可以采用三电平方式,也称为中点钳位方式(Neutral Point Clamped-NPC)。

三电平可以扩展到多电平,构成多电平电路,其原理与三电平大同小异,而输出电压的台阶数更多、波形更好。

(3)单元串联多电平电压型变频器单元串联多电平变频器采用若干个低压PWM变频功率单元串联的方式实现高压输出。

该方案有美国罗宾康公司提出,取名完美无谐波变频器。

除以上三大类型的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的拓扑外,在这些拓扑的基础上,许多改进的拓扑相继提出。

高压变频器正向高可靠性、低成本、高输入功率因数、高效率、低输入输出谐波、低共模电压、低du/dt等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kV 1.0 0.0 -1.0 V /V 400 0 -4-H 单元的载波和调制波 18 t/ms 0 2 4 6 8 10 12 14 16 (a) 3-H 单元的载波和调制波 18 t/ms
m
n = 5 × 3 = 15 电平的最大电平数输出 若 2-H 单元 和 3-H 单元的直流电压分别为 E 和 6E 则 2-H 单 元输出 E 0 -E 3 个电平 3-H 单元输出 6E 3E 0 -3E -6E 5 个电平 2 单元的输出叠加 可得 到 15 电平的输出 表 1 列出了该拓扑 15 个输出电 平及 2 个单元分别的输出
万方数据
第 11 期
陈阿莲等
一种改进的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
11
表 2 给出了在输出 15 电平的情况下 该改进 的级联型拓扑与传统的几种多电平拓扑所需元件数 的比较
表 2 几种多电平拓扑单臂电路所需器件个数的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device number needed by several different type of multilevel converters
Vo1 /V 600 0 -600 0 5 10 (a) V o2 /V 100 0 -100 0 5 10 15 20 25 30 (b) 2-H 单元的输出波形 35 t/ms 15 20 25 30 35 t/ms
从表中可以看出
二极管箝位型需要大量的
3-H 单元的输出波形
箝位二极管 飞跨电容型需要大量的飞跨电容 传 统级联型需要大量的独立电压源 并且这三种拓扑 都需要数量较多的开关器件 2-H/3-H 级联型拓扑 需要最少数量的元件 如果构成三相系统 这种优 越性会更明显
拓扑类型 二极管箝位型 飞跨电容型 传统级联型 2-H/3-H 级联型 开关 器件 28 28 28 12 器件类型 箝位 箝位 二极管 电容 182 0 0 0 0 91 0 2 独立 电压源 1 1 7 2
4
仿真验证
用 2-H/3-H 级联型拓扑的单臂构成 1 个单相半 桥逆变电路 2 单元的直流电压比取为 1:6 采用 前面所述的混合调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 其中 3-H 单元的载波频率取为 50Hz 2-H 单元的载波 频率取为 3kHz 负载由 100Ω的电阻 50.1H 的电 感串联构成 图 5 为 2 单元分别的输出及总的相电 压 相电流输出波形 图 6 为相应的频谱 可以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0277035 国家教育部科技
发展重点项目 重点 02044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0277035
为了增加输出电压的电平数和提高波形质 量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改进的级联型拓扑 文 [2] 对不同单元采用不同耐压和功率等级的功率器 件并对每个 H- 桥单元使用不同的直流电压 从而 用少量的级联单元实现尽可能多的电平数 降低了 系统成本 这一改进拓扑被称之为混合型多电平变 换器 文[3] 将由任意电平的二极管箝位型 H-桥单 元相串联所构成的拓扑称为 通用级联型变换器 拓扑 而本文认为该 通用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它不能包括所有以飞跨电容型作为基本单元的级联 型拓扑 本文采用基本单元的概念和基于基本单元 并串联组合生成任意多电平变换器的思想[4] 对由 两电平 H-桥 2-H 和飞跨电容型三电平 H-桥 3H 级联构成的拓扑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并得出一 定的结论
B C
3-H
+
3-H 单元能输出 5 个电平 即 n1=5 2-H 单元能输出 3 个电平 即 n2=3 当 2 单 元 的 直 流 电 压 比 Vdc 2 / Vdc1 = 1 / 6 时 , 可 得 到
在图 2 的拓扑中
3 -H
g
图 3 具有能量再生能力的变换器系统 Fig.3 Converter system with power regenerative capability
万方数据
10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23 卷
2
2-H/3-H 级联型拓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H/3-H 级联型拓扑的结构如图 2 所示 它是
由 1 个两电平 H-桥单元和 1 个飞跨电容型三电平 H-桥单元级联构成 当 2 个单元的直流电压按照 最大扩展原则来确定时 可获得最大电平数的输 出 最大扩展原则如下所述 [5] 对于由 m 个单元级 联构成的多电平变换器 若每个单元能输出的最大 m 那么当各个单元的 电平数为 nj j=1 2 直流电压按式 (1) 设置时 出 n 如式(2) Vdci ni − 1 = Vdc( i −1) ni (ni −1 − 1) n=
表 1 2-H/3-H 级联型拓扑的输出电平状态 Tab.1 Output voltage-level status of 2-H/3-H cascaded multilevel converter
VO 7E 6E 5E 4E 3E 2E E 0 -E -2E -3E -4E -5E -6E -7E VO1 6E 6E 6E 3E 3E 3E 0 0 0 -3E -3E -3E -6E -6E -6E VO2 E 0 -E E 0 -E E 0 -E E 0 -E E 0 -E
ABSTRACT: An improved cascaded multilevel inverter topology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composed by any number of H-bridge cells. The H-bridge cells may be two-level ones, or any level of diode-clamped or flying-capacitor ones. Different separate voltage sources may be used in different cells. Relative to conventional cascaded topology, the new topology needs fewer switching devices and fewer separated voltage sources when producing the same number of output levels, which simplifies circuit and saves costs. As an example, a topology composed by a two-level H-bridge cell and a threelevel flying-capacitor H-bridge cell is researched and simul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ascaded multilevel inverter; H-bridge; Hybrid 摘要 平 拓扑 路 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 也可以是二极管箝位型或电容箝位型的任意电平 在得到相同输出电平的情况下 它可 不
第 23 卷 第 11 期 2003 年 11 月 文章编号 0258-8013 2003 11-0009-04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中图分类号 TM464 文献标识码 A
Vol.23 No.11 Nov. 2003 ©2003 Chin.Soc.for Elec.Eng. 学科分类号 470·4031
o
以由任意个 H-桥单元级联构成
其中的 H-桥可以是两电 相对于传统的级联型 新拓扑可以使用较 从而简化电 和飞跨电容型 2-H
图 1 传统的级联型五电平变换器单臂电路 Fig.1 One leg of conventional cascaded five-level converter
同单元采用不同的独立直流电压源
可得到最大电平数的输 i = 2,4,Λ , m − 1 (1) (2)
∏n
i =1
i
当 2 个单元均为 2-H 桥时 级联构成的拓扑 即为图 1 所示的传统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 构 这 2 个单元输出的最大电平数均为 3 利用最 大扩展原则 当 Vdc 2 / Vdc1 = 1 / 3 时 可得到最大电 平数的输出 n = 3 × 3 = 9 在混合多电平变换器 结 构同图 1 研究的基础上 为了得到更大电平数的 输出 最近有些文献[6,7]把混合多电平变换器各个 单元的直流电压比由 1:2:22: :2N 改为 1:3:32: :3N 这只是针对该特定的拓扑结构给出的结论 可看作 是利用最大扩展原则的一个特例 而利用最大扩展 原则确定各个单元的直流电压比 可以很容易得到 最大电平数的输出
+ Vdc1 _ S'a1 S'a2 S'a3 S'a4 + Vo1 _ + Vdc2 Sa2 _ Sa1 Sa3 Sa4 Vo + Vo2 _ a
箝位二极管和飞跨电容 易于模块化和易于采用软 开关技术等优点 被认为是较适合于电网接口的变 换器[1] 图 1 是传统的级联型三电平变换器单臂电 路 它由 2 个两电平 H-桥单元级联构成
a + Vdc2 _ Vo S'a1 + S'a2 Vdc1 S'a3 S'a4 S'a6 S'a7 S'a8 S'a5 + Vo1 _ o Sa1 Sa2 Sa3 Sa4 + Vo2 _
特别是 对于 VO 的某些电平
要求 VO1
VO2
输出正负相反的电平 这样会产生电流回灌 使直 流侧电压上升过高而得不到期望的输出 为了解决 此问题 可以对 2 单元使用由全控器件构成的有源 整流 如图 3 所示 图中使用单相整流器可以节省 器件 简化控制 通过采用电流 电压双环控制的 方法[8] 可以保证级联型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恒定 另外 有源整流器既可以作为有源滤波器消除谐 波 提高功率因数 又可以作为有功控制器 将部 分功率回馈到电网 图 3 是一种具有能量再生能力 的变换器系统 它能实现能量在电网和负载之间的 双向流动 特别适合用于大功率的再生负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