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学》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集

《会计学》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
1、账户结构通常分为( )。
A.左右两方 B.上下两部分 C.发生额、余额两部分 D.前后两部分2、会计科目是( )。
A.会计要素的名称 B.会计报表的项目名称 C.账簿的名称 D.会计账户的名称3、下列账户中与“实收资本”同属一类的是( )。
A.资本公积 B.固定资产 C.银行存款 D.主营业务收入4、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 )。
A.一般在相反方向 B.一般在同一方向 C、同在账户的借方 D、同在账户的贷方5、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 )中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一个或两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6、简单会计分录是指( )的会计分录。
A.一借多贷 B.一借一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7、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
A、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8、在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中若出现三对平衡数字,则( )。
A.全部总账账户记录一定正确B.全部总账账户记录也不能肯定无误C.全部明细分类账户记录一定正确D.全部明细分类账户记录也不能肯定无错9、下列各项中,会计科目是对( ) 的进一步分类。
A.会计对象 B.会计账簿 C.会计要素 D.会计主体10、对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被称为( )。
A.会计科目 B.会计要素 C.会计账户 D.会计报表11、下列各项中,属于账户开设依据的是( ) 。
A.会计准则 B.会计制度规定 C.会计报表 D.会计科目12、下列各项中,与账户余额方向一致的是( ) 。
A.增加额 B.金额 C.减少额 D.发生额13、下列账户中,反映企业收入情况的是( ) 。
账户与复式记账运用习题答案

2、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2200+(25000+20000 +2800+10000)-0 =60000元
+5000 =31400元 借:库存商品——B 31,400 贷:生产成本——B 31,400
3、B产品完工产品成本 =0+15000+10000+1400
3、(1)借:在建工程 317 贷: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17 原材料 100 库存现金 200 (2)借:固定资产 36,017 贷:在建工程 36,017
习题四 1、借:生产成本—A 25,000 —B 15,000 制造费用 8,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原材料--×材料 50,000 2、借:生产成本—A 22,800 —B 11,400 制造费用 3,420 管理费用 7,98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45,600 3、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 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习题三
习题三 1、借:在途物资 —甲 6,000 —乙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70 贷:银行存款 12,870 2、 (1)分配率=660 ÷(6+4)=66(元/吨) 甲材料应负担运费=6×66=396元 乙材料应负担运费=4×66=264元 (2)借:在途物资—甲 396 —乙 264 贷:库存现金 660 3、借:原材料—甲 6,396 —乙 5,264 贷:在途物资—甲 6,396 —乙 5,264
01
管理费用 800 贷:银行存款 1,000
4、借:制造费用 200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二、账户的分类
1、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来开设的,按 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 益类、成本类会计科目五大类。 2、帐户按其隶属关系分类: 可分为(1)总账账户 (2)明细账户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要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 变化情况和结果,在结构上就应该有反映各 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和减少数两个部分。同时, 还要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结果,即结 余数。这样,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减 少数和结余数三部分就是账户的基本结构。 如下图所示:
* 单式记账法: (1)定义: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 只是将其涉及的某一个方面在账户中进 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账户设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3)优缺点: A:帐户设置不完全,不能全面反映一项经 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B:只反映部分经济业务,且只反映一个方 面,故不便于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
2、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 账规则 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下,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 质的账户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借 科目名称 贷 借方:增加 期初余额 贷方:减少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余额:借方 期末余额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1)定义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指明经 济业务应记入账户的名称、应借 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的记录形式, 称为会计分录。简称分录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中职中专-基础会计-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3、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按照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不同,可
分为:
(1)借贷记账法 目前唯一正在使用的复式记账法。 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2)收付记账法
借(-) 应付账款 贷(+)
借(+) 原材料贷(-)
50000
50000
例2 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0000元。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短期借款 贷(+)
200000
200000
例3 收到购买单位所欠账款30000元,存入银行。
借(+) 应收账款 贷(-)
借(+) 银行存款 贷(-)
③
10000
本期发生额 310000 100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579000
3、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 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 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公式:
1、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确定账户名称
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 确定记账方向
确定应记金额
(1)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一般格式) 例1 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50 000元,货款暂欠。
借(-) 应付账款 贷(+)
50000
借(+) 原材料贷(-)
50000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50 000 50 000
例2 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0 000元。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帐法

9、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3000元,其中生产车间耗用2000元,行 政管理部门耗用1000元。 借:制造费用 2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10、销售商品发生费用3500元,其中现金支付500元,银行存款支 付3000元。 借:销售费用 3500 贷:现金 500 银行存款 3000 P75例题
库存商品 (8)6960 现金 (10)500
原材料 (3) 9000 (7)20000 9000 20000
应付帐款 (5)30000 (2)53000 83000 (4) 30000
23
实收资本 (1)3000000
生产成本 (7)20000 (8)6960
短期借款 (5) 30000
主营业务收入 (6)
3
账户结构 分为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 登记减少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确定。 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作“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作“本期减少发生额”。
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作“余额”。按照 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 余额”。
4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期末余额
19
5、向银行借入3个月的贷款30000元,偿还前欠款项。 借:应付帐款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6、销售商品一批,收到价款11700,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700 7、生产领用原材料20000元。 借:生产成本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 8、将生产完工的产品入库,总成本为6960元。 借:库存商品 6960 贷:生产成本 6960
11700
基础会计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习题及答案 中国人大出版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账户和复式记账式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上一章和本章的学习要能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从而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重点与难点 1、会计科目 2、会计等式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4、复式记账原理5、借贷记账法本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
A账户的名称 B账簿的名称 C报表项目的名称 D会计要素的名称2账户结构一般分为。
A左右两方 B上下两部分 C发生额、余额两部分D前后两部分 3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
A费用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C收入的增加 D负债的减少 4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
A完全一致 B相反 C基本相同 D无关 5账户余额一般与在同一方向。
A增加额B减少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6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7登记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原则是。
A根据总账记明细账 B根据明细账记总账C根据凭证分别登记 D先记总账后记明细账 8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账后应是。
A贷方余额 B借方余额 C没有余额 D借方或贷方余额 9“应收账款”账户初期余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4 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A借方5 000 B贷方3 000 C借方7 000 D贷方2 00010在借贷记账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取决于。
A账户的结构B账户的作用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类型11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B以现金发放工资 C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D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并存入银行12下列科目中属于债权类科目的是。
A应收账款 B营业费用 C预收账款D盈余公积 13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导致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练习题

第三章 ?账户与复试记账?练习题一、判断题1、企业在不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分别表示债权与债务。
〔〕3、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借方记录资产增加或权益减少,贷方记录资产减少或权益增加。
〔〕4、收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5、“预收账款〞属于资产类账户,“预付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
〔〕6、只要实现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与期末余额平衡关系,就说明账户记录正确。
〔〕7、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8、费用类账户构造与资产类账户构造完全一样。
〔〕9、“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这一公式适用于任何性质账户结账。
〔〕10、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但借贷平衡不能肯定记账准确无误。
〔〕二、单项选择题1.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区别在于〔〕。
A.记录资产与权益增减变动情况不同B.记录资产与负债结果不同C.反映经济内容不同D.账户有构造而会计科目无构造2.用来记录费用账户期末〔〕。
A.无余额B.余额在借方C.余额在贷方D.余额不固定3.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有〔〕。
A.所有者权益B.负债C.本钱D.收入4.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方法是〔〕。
A.总账及所属明细账余额平衡B.差额平衡C.所有资产类与负债类余额平衡D.发生额平衡、余额平衡5.从金额上看,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关系是〔〕。
A.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之与B.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全部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之与C.全部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与D.全部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与=全部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与6.借贷记账法贷方表示〔〕。
A.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B.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C.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D.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7.用来记录收入账户期末〔〕。
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 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会计凭证B.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财务指标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3.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性质B.记账规则C.账户的结构D.业务的性质4.复试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的平衡原理。
A.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 = 利润C.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数 - 本期减少数 = 期末余额D.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5.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
A.资产类和负债类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C.成本类和损益类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6.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C.分类的对象不同D.反映的结果不同7.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库存现金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原材料8.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增减记账法B.现金收付记账法C.借贷记账法D.财产收付记账法9.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A.无余额B.借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10.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三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11.借贷记账法产生于()。
A.英国B.美国C.意大利D.法国12.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
A.在借方B.在贷方C.可能在借方或贷方D.没有余额13.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14.下列会计分录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对应关系的分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依然分为 左右两方,但左方固定称为借方,右方固定 称为贷方。
就某一个账户而言,若借方记录增加额,贷 方则记录减少额;若借方记录减少额,贷方 则记录增加额。账户余额的方向一般与记录 增加额的方向一致。
但究竟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 额,取决于账户的经济性质。
复式记账法以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
1. 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 户中进行登记——可以了解经济业务 的来龙去脉,能够全面、连续、系统 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 金额相等——可以通过进行试算平衡 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类别 简单分录
特点 一借一贷
复合分录
一借多贷
多借一贷
多借多贷
举例
借:库存现金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
1700
借:制造费用 400
管理费用 300
贷:库存现金 700
(略)
由于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不能清晰地了解经济业 务的内容和账户的对应关系,所以,一般不编制 或少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借贷记账法也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 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 方发生额
借方
资产类科目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公式为: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
发生额
借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期初余额
贷方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录
为了保证账户对应关系准确无误,并便于检查 账户记录,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并不直接记入对 应账户,而是先按账户的对应关系编制会计分 录,然后再根据会计分录记入账户。
会计分录:按照借贷记账法规则的要求,对发 生的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的账户和金额的 一种记录。会计分录书写时要注意格式。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确定会计科目→确定方 向→确定金额→完成分录。
基础会计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作用 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
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要素
(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基本分类) →会 计科目(账户的名称,对会计要素进行的 进一步分类)
设置会计科目的作用:
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 类,确定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是会 计核算的重要基础工作。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 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 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 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 质仍是固定的。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结构汇总表
1.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位置; 2.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
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中反映会计要素项目金额的有这样几个数据: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其相互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 额
上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
账户的左右双方,哪一方记增加额,哪一方记减 少额,余额在哪一方取决于所用的记账方法和账 户的性质。
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两种:
简单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账户与一个贷方账 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2)-(8)笔业务
复合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账户与几个贷方账 户或几个借方账户与一个贷方账户或几个借方 账户与几个贷方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简称 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1)笔 业务。
会计科目编号与会计科目表
会计科目编号:以数字确定会计科目所 属类别及其在类别中的位置。
会计科目编号可以使会计科目体系科学 化。会计科目编号也为应用计算机进行 会计处理创造了条件。
第二节 账户
1. 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 的记账单元。
2.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联系:会计科目既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借方 0
库存现金
①20000
贷方 借方 0
原材料
①100000
贷方
20000
借方 0
固定资产
①380000
100000
贷方借方 0
实收资本
贷方
①500000
380000
500000
2、 ABC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同时向银行借入 短期借款20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短期借款 200000
账户按其提供会计信息资料的详细程 度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第三节 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
在账户上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称为记账方法。
一. 复式记账原理:
复式记账法是由单式记账法发展而来的。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 一般只用一个账户做出单方面记录,而对与此 相联系的另一方面不予反映的一种记账方法。
优点:手续简单,适合那些规模小、业务少、经济 活动及经济关系不复杂、不可能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的单位里。
缺点:不能全面反映资本运动的来龙去脉,账户设 置不完整,账户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
复式记账法的含义: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会计事项,都 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
期末余额
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借方
收入类账户
贷方
本期结转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借方
费用类账户
贷方
本期增加额…
本期结转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借方
生产成本
期初余额
贷方
本期增加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期末余额
期末结转 本期减少发生额
借方
制造费用
在实际工作当中,账户除了以上基本项目以外,还包 括经济业务的日期、记账凭证的编号、经济业务的内 容摘要等。
总分类 账 账户编号及名称
第页
账户的分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 目的分类决定了账户的分类。
账户按其性质(经济内容)分为六大 类: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 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其具体 划分可参见会计科目表。
(二)余额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 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1、出资人向ABC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资产500000 元,其中,现金20000元,原材料100000元, 房屋和机器设备380000元。
借:库存现金
20000
原材料
100000
固定资产
380000
贷:实收资本 500000
银行存款 0
借方 0
短期借款
贷方
②200000
②200000
200000
200000
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编制单位:ABC有限责任公司
账户名称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原材料 固定资产 短期借款 实收资本
合计
期初余额
借方
贷方
20000
200000
100000
380000
200000
500000
700000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特征是: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都要 用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账户,一个记借方,一个记贷方。 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题:
例题3-1:收到投资者的货币投资30000元。
银行存款
实收资本
30000
30000
例题3-2: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50000元。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 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 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 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 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有两种:发生额试 算和余额试算。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 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会计科目的分类:
2. 按提供会计信息资料的详细程度分为两 大类: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 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提供的会计信息 较为概括。
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二级、三级科 目。对某一总分类科目的核算内容所做的 详细分类,提供的信息更具体、详细。
会计科目的分类:
应收账款——北京 ——张三 100
分别代表增加和减少; 3. 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应与记录增加额的方向一致。
账户名称
短期借款 低值易耗品
现金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
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 本期贷方发 期末余额 生额合计 生额合计
50000
40000
0
10000
45000 15000 4000
0 50000 24000
又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二者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相同。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