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杰青名单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已开始,根据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精神,现将我校申报201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计划体系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办法的通知》(甘政发〔2015〕78号)精神和全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求,2017年省级科技计划将启用改革后的新的计划体系,分别为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知识产权计划等5类。
(一)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按照我省在全国区域发展的定位,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我省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产品目标和重大产业化目标,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国内外各类科技资源,在设定的时限内进行联合式协同攻关。
加大聚焦力度和优化资金配置强度,做好与其他科技计划的分工与衔接,避免重复布局和投入。
(二)重点研发计划。
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技术需求,以解决社会公益性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支持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产品、新设备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着力攻克一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科技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和区域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研发计划由原科技支撑计划(包括工业类、农业类、社会发展类、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整合组成。
(三)技术创新引导计划。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围绕行业、企业、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需求,加强政策引导,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创造良好环境。
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由原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民生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整合组成。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细则》的通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7.02.28•【字号】陕科基发〔2017〕28号•【施行日期】2017.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细则》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培养造就一批国家层次的,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现将《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17年2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三章评审与批准第四章实施管理第五章经费财务管理第六章附则附件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省杰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根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省杰青项目资助在我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在理论或技术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的创新研究,促进受资助者快速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并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行列。
第三条省杰青项目坚持“依靠专家、科学透明、公平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
第四条陕西省科技厅具体负责省杰青项目的实施管理。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五条省杰青项目每年申报评审一次。
第六条申请人应当是省杰青项目的实际负责人,资助期限为3年。
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在我省境内工作并全职受聘于我省法人单位的在职在岗科技人员;(二)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三)申请人当年1月1日未满42周岁;(四)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五)必须主持过两项以上(含两项)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或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其中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六)获资助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思,包括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工作方法等;(七)从事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以及人力、物力等有基本保证,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第七条省杰青项目不资助以下人员:(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二)“长江学者(含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科技人才”(含青年人才)、“三秦学者”获得者;第八条申请者须按规定的内容与要求认真编写《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并提交有关附件材料,由项目依托单位审核后按要求报送省科技厅。
历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单

历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单1. 钟南山(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钟南山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专家,他在2001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钟南山教授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尤其在SARS疫情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通过深入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
2. 陈敬锋(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陈敬锋教授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他在2009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陈敬锋教授在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在新材料研发、能源领域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对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 李国鹏(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李国鹏教授是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他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李国鹏教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王震(202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王震教授是我国生物科学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他在2020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王震教授在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对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以上仅是几位历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的介绍,还有许多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在该项目的资助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青年科学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2017国家科技进步奖得奖名单

2017国家科技进步奖得奖名单国家科技进步奖是我国对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团队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最高科技奖项。
2017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该年度的得奖名单,以表彰这些对我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科研团队。
一等奖1.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型抗癌药物研发及应用注: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国家科技进步奖最高奖项,2017年无特等奖。
2.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科学技术部一等奖:- 水稻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关键基因研究与应用- 医药高效新材料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2)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等奖:-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性能新材料研制及工程化应用(3) 农业农村部一等奖:- 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与农业品质安全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农产品贮藏与质量安全控制(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等奖:- 界面触控技术与人机交互研究与应用(5) 自然资源部一等奖:-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二等奖1. 科学技术部二等奖:-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2.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等奖:- 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3. 农业农村部二等奖:- 绿色农业综合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 新型农药开发与应用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等奖:- 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5. 自然资源部二等奖:-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三等奖1. 科学技术部三等奖:- 光电器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与应用2. 工业和信息化部三等奖:- 先进制造装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信息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3. 农业农村部三等奖:-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安全用药技术研究与应用 - 农业病虫害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等奖:- 临床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 个体化医学与大数据医学研究与应用5. 自然资源部三等奖:-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以上为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得奖名单中的部分项目,每个奖项都代表了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
2012-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立项情况统计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髙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肓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肓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字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字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字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温州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湘潭大学 新疆大学 扬州大学 云南大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 中北大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R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1 1 1 1 1 1
2017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7年度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项目公示我单位推荐该项目申报2017年度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公示,公示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推荐单位科管部门名称)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项目名称:膀胱癌分子机制研究,临床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候选单位(含序号):1、首都医科大学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3、深圳大学4、中日友好医院候选人(含序号):1.邢念增2.吴松3.张冠4.杨飞亚5.蔡志明6.牛亦农7.平浩 8.宋黎明 9.王建文 10.徐鑫 11.康宁 12.张军晖项目简介:膀胱癌是国内发病率最高的泌尿系统肿瘤,在世界上位于肿瘤发病率第九位,男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用于无远处转移的T2-T4a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高危与复发膀胱癌;BCG治疗无效的原位癌;T1G3膀胱癌;及经尿道切除与膀胱内灌注治疗无法控制的广泛乳头状癌。
近年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手术方式,尿流改道的主流模式为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
关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存在争议:①原位回肠膀胱重建中,有没有必要构建具有抗返流作用的新膀胱输入袢,以避免腹压模式排尿时尿液返流与逆行感染,从而保护肾功能?②传统输尿管肠袢吻合法吻合口狭窄率较高,如何减少狭窄发生率?③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否兼具微创优势与开放手术疗效?如何快速掌握此技术?④膀胱癌发生分子机制复杂,如何找到较准确预测和预后因子?针对目前膀胱癌分子机制研究和治疗现状,该项目经长期的基础和临床实践探索,对膀胱癌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并进行了推广应用。
创新点一:尿流改道的手术技术创新。
①在国际上创新性地提出了顺蠕动双输入袢原位回肠新膀胱-邢氏膀胱的构建方法,并进行功能学评价。
邢氏膀胱的构建接近正常生理解剖位置,维持了膀胱的低压性和顺应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简化了手术流程,降低了手术难度,更适合全腹腔镜下实施。
第四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揭晓

教授,博导,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教授,博导,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获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四川省青年 科技奖。主要针对高难度化工废水和新兴污染物,开发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装备。第一 / 通讯 作者发表 SCI 论文130余篇,获得 Elsevier Best Paper Award、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 1)。担任 Chinese Chem. Lett. 执行主编,以及 J. Hazard. Mater., J. Environ. Sci. 等5个期刊 编委 ;培养学生获全国性奖学金7人次。
魏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魏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地球 化学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特征污染物风险评估和修复技 术等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面上、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等项目支持。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排名第1),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19年入选中 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获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 32 . 环境与生活 2021.09.12 总第163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马金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金珠,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催化与大气污染控制的 研究,在臭氧催化分解、室内空气净化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年、面上、专项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 课题等项目支持。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青年骨干成员, 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目前担任环境工程学报特邀学术编辑和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青年编委。
2016年杰青名单籍贯出生年和本科毕业学校

本科学校 湖北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杭州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南开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南京大学 九江学院 吉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四川师范学院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兰州大学 吉林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76 1974 1973 1972 1977 1971 1979 1977 湖北 1974 河北 1974 江西 1974 浙江 1973 安徽 1973 江西 1973 吉林 1971 1972 山西 1976 四川 1971 湖北 1980 安徽 1973 湖北 1975 黑龙江 1973 河北 1974 1977 1977 湖北 1973 吉林 1976 陕西 1982 浙江 1971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郑伟英 男 7 吕海宝 男 8 柯燎亮 男 9 王宏涛 男
10 陈小前 男 11 刘应征 男 12 袁业飞 男
13 李菂 男 14 吴雪峰 男 15 冯济 男
16 周树云 女 17 王浩华 男 18 彭良友 男
中国
生物医用高分子
材料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
充填开采与岩层
控制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
油气井流体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与工程
(北京)
中国
电化学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
钢中非金属夹杂
物基础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
机械结构强度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
机械结构不确定
性分析与设计 湖南大学
中国
仿生机械设计与 北京航空航天大
研究员 材料物性
北京大学
中国
表面、界面和低
维系统的电子结
教授 构
清华大学
中国
超导量子计算和
教授 量子模拟
浙江大学
中国
强场现象与阿秒
副教授 物理
北京大学
中国
极端条件下原子
分子系统的含时 北京应用物理与
研究员 动力学
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
中国科学院武汉
量子信息与黑洞 物理与数学研究
研究员 信息丢失问题 所
中国
蛋白质-核酸复
合物的结构与功 中国科学院生物
能研究
物理研究所 中国
长非编码RNA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
代谢与功能 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组蛋白修饰及其
生物学意义 清华大学
中国
染色质复制和表
观遗传信息传递 北京大学
中国
非编码RNA在遗
传信息表达中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
调控功能
学
中国
细胞质核酸识别
和疾病机制 浙江大学
146 王业亮 男 147 黄罡 男 148 刘永进 男 149 卢湖川 男 150 汪萌 男 151 谢高岗 男
152 於志文 男 153 谢永芳 男 154 杜文莉 女
155 康宇 男 156 沈红斌 男 157 喻俊志 男
158 黄攀峰 男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
功能配合物化学 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长春
无机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
无机固体的精准 中国科学技术大
制备化学
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上海
有机金属化学 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
中国科学院上海
催化不对称合成 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
复杂糖肽化合物
的有机合成和化
学生物学研究 南开大学
中国
不对称催化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135 严登华 男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66 单革 男 67 徐平龙 男 68 胡小玉 女 69 禹永春 男 70 陈莉莉 女 71 余佳 男 72 颉伟 男 73 朱健 男 74 朱艳 女
75 孔凡江 男 76 王桂荣 男 77 吴俊 女 78 胡薇 女 79 张永安 男 80 王永华 女 81 邬光剑 男 82 侯立军 男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海气自然变率影
响青藏高原热源 中国科学院大气
的过程和机理 物理研究所 中国
大气气溶胶成核 中国科学技术大
机理研究
学
中国
大气复合污染中
的物理与化学过
程相互作用 南京大学
中国
海气相互作用与
全球气候变化 北京大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物理
磁性材料与器件 研究所
中国
热电能量转换材
料
浙江大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金属
合金计算设计 研究所
中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昆虫化学生态学 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
果树种质资源与
分子育种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
兽医寄生虫学 复旦大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
鱼类先天免疫 生物研究所 中国
酶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亚洲粉尘与冰冻 中国科学院青藏
圈环境
高原研究所 中国
河口环境过程与
生态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83 张扬建 男 84 彭新华 男
教授
钙钛矿异质结构
与原型器件 南京大学
中国
碳量子点的催化
特性
苏州大学
中国
光化学能转换功
能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
钠离子电池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
研究
研究所
中国
稀土功能材料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基于液晶高分子
的功能材料 北京大学
中国
有机高分子光电 中国科学院化学
功能材料与器件 研究所
中国
国家纳米科学中
医用高分子材料 心
矿床学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
中国科学院地质
风尘沉积与古环 与地球物理研究
境
所
中国
晚前寒武纪大地 中国地质科学院
构造
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
工程地质学 同济大学
中国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化学
(武汉)
中国
中国科学院地质
与地球物理研究
地幔地球化学 所
中国
环境地球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
环境地球化学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
计算地球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
中国
化工分离过程 浙江大学
中国
超重力反应器工
程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
工业催化
湖南大学
中国
生物气溶胶 北京大学
中国
蛋白质功能的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
学干预
药物研究所 中国
55 蔡磊 男 56 戴俊彪 男 57 沈锡辉 男 58 肖仕 男
59 秦跟基 男 60 张全国 男
61 高宁 男
62 王艳丽 女 63 陈玲玲 女 64 李海涛 男 65 李晴 女
制造
学
中国
塑性加工工艺、
模具与装备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微纳制造与半导
体显示
上海大学
中国
微尺度流动与传
热
苏州科技大学 中国
气固反应流 清华大学
中国
生物质能
浙江大学
中国
电力系统能量管
理与运行控制 清华大学
中国
电力系统可靠性 重庆大学
中国
电力系统保护控
制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
钢-混凝土组合
结构
清华大学
中国
结构抗灾可靠性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
功能有机超分子
化学
复旦大学
中国
理论和计算光化
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
催化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
超快光谱与动力 中国科学院大连
学
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
高压超分子物理
化学
吉林大学
中国
单分子物理化学
特性的研究和调
控
北京大学
中国
表界面分子组装 中国科学院化学
与反应
研究所
中国
中国科学院上海
二维高分子 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
中国
免疫调节分子及
相互作用
清华大学
中国
发育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中国
口腔组织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造血细胞发育调 中国医学科学院
控
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
胚胎发育的表观
遗传调控
清华大学
中国
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中国
作物精确栽培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东北
大豆分子遗传学 地理与农业生态
与分子育种 研究所
优化设计理论 同济大学
中国
基础工程及土动
力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中国
桥梁多灾害及控
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变化环境下水资
源演变机理与适 中国水利水电科
应性调控
学研究院
中国
136 杜太生 男 137 夏军强 男 138 王进廷 男
139 刘勇 男
140 张朝阳 男
141 艾渤 男
142 盛敏 女 143 鄢社锋 男 144 付琨 男 145 章秀银 男
中国科学院化学
生物医用高分子 研究所
中国
高分子载体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
高分子复合凝胶 学
中国
单细胞分析 武汉大学
中国
复杂生物样品分 中国科学院大连
离分析
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
纳米探针与成像
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
生化分析与生物
传感
复旦大学
中国
生化分析与生物
传感
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