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PPT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蝶恋花-晏殊-课件ppt.ppt

蝶恋花-晏殊-课件ppt.ppt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 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 ,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总结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 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 有区别的。
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 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 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 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 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 独。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 则暗含着浓浓的情一句与上句有什么联系?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 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 水阔知何处!”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
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 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 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 的怅惘中结束。

蝶恋花_欧阳修最全版ppt课件

蝶恋花_欧阳修最全版ppt课件
10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词句的内容。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写女子的丈夫乘坐华美的车骑在烟花柳 巷寻欢作乐,女子望而不见。
11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婉曲幽深,耐人 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三月暮”点明季节,“雨横风狂”写气 候之恶劣,“黄昏”点明时刻,三层渲 染,写出了女子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 同时表达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无法挽留住 的感伤。
17
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 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 “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 老之痛。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 含蕴丰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这两句一直为后人激赏。 “花不语”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 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青春嬉戏 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 落去”也。“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 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
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词句的内容。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数。
❖ 写女子居住环境之幽深。
7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 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 “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 “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 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 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
8
“堆”字,写出了 杨柳之密,雾气之浓。 “无重数”的帘幕,阻 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 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 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16
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 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 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上片开头三 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 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 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 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 好生命的戕害。“玉勒”二句写意中人任性 冶游而又无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PPT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PPT
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登高 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 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 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 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 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诗人趣事
诗人的那些不被知晓却很有趣的传闻和故事。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 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 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 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 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 填词柳三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两句是说,我日 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 色憔悴。为什么这种“春愁”如此执着呢?至此,作者才透 露出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 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还 “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 渐渐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绝不后悔。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 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 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 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 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 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 父任所(984年,费县)。
咸平五年(1002年), 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 部考试,由钱塘入杭 州,因迷恋湖山美好、 都市繁华,遂滞留杭 州,沉醉于听歌买笑 的浪漫生活之中。咸 平六年(1003年), 孙何知杭州,门禁甚 严,柳永作《望海 潮·东南形胜》,前 往拜谒。此词一出, 即广为传诵,柳永亦 因此名噪一时。

《蝶恋花柳永》课件

《蝶恋花柳永》课件
艺术手法
《蝶恋花》在艺术手法方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影 响,如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为后世文学家所 借鉴。
文化内涵
《蝶恋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 影响,如对人生、爱情等方面的思考和探讨。
06
《蝶恋花》的现代解读
《蝶恋花》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情感表达
柳永的《蝶恋花》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之情的深深感慨,这种情感表达与现代社 会中人们对情感的态度和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染力。
语言风格的形成
柳永在创作《蝶恋花》时,受到了 民间歌谣、乐府诗歌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的影响
柳永的《蝶恋花》在宋词中具有很 高的地位,其语言风格对后世词人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情感表达
情感主题
《蝶恋花》的情感主题是表达对 恋人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通 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情
春景
词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如“绿树”、“红花”、“莺歌燕舞”, 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氛围。
秋景
柳永在词中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落叶”、“秋雨”,表达出 一种凄凉、哀婉的情感。
词中的人物形象
抒情主人公
01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通过他的
视角展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自然景色的启发
柳永在游历过程中,深感自然之 美,这也成为他创作《蝶恋花》 的灵感来源之一。
爱情主题的引入
在北宋时期,爱情是一个备受关 注的主题,柳永在《蝶恋花》中 通过描绘爱情的悲欢离合,表达 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03
《蝶恋花》的文学特点
词牌特点
词牌定义
词牌的起源与流传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 有不同的格律和韵脚要求。

晏殊蝶恋花精品完整ppt课件

晏殊蝶恋花精品完整ppt课件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作品集有《珠玉
词》。
ppt精选版
7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ppt精选版
8
jiàn,
蝶恋花
ān,了解
栏杆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
寒使…,…凋燕落 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jiān
进行鉴赏。
ppt精选版
34
ppt精选版
33
学习诗词的步骤方法:
1、初次朗读,清除读音障碍,感知韵律节奏。
查录生字读音,明确词牌、格式、韵脚,熟悉文本。
2、二次通读,明了词句大意,把握主要情感。
逐句意译,意译时注意诗词语言的省略性、跳跃性、无序性的特
点,合理补充调整,抓住关键词,把握文本主题。
3、三次细读,展开想象联想,品味词句内涵。
ppt精选版
18
词的上阙:
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人格化/拟人
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
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悲愁
反衬
ppt精选版
一夜无眠
19
下片中,哪些字词点染出主人公的情感?
景:碧树凋零 情:孤寂凄苦
ppt精选版
孤独无依
20
赏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描述诗句
ppt精选版
27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 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 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从 景情关系角度思考)。

高一语文上册柳永《蝶恋花》ppt课件

高一语文上册柳永《蝶恋花》ppt课件
文本请输入文本
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 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 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
14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精品文档
输入标题
点击此处输入您的内容,建议微软 雅黑或者黑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 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编辑、更改颜
色。
输入标题
点击此处输入您的内容,建议微软 雅黑或者黑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 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编辑、更改颜
——柳永
蝶恋花
词人简介
❖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 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 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
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 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
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
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 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 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 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 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 第一个专业词人,能谱曲填词。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请在此输入您的大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A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
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
入文本
B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
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
色。
最新文档
15
▪①情景交融: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 融为一体。
▪②词眼鲜明突出:末尾两句,不仅写出 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创 造了一个相对独的大标题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词赏析PPT课件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词赏析PPT课件
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这个新奇的题 目展开,通过描写蟋蟀住宅的特点及蟋 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表现了作者对蟋蟀 劳动成果的极大赞赏。
段落层次
1
蟋蟀出名的原因
2—6
蟋蟀住宅的特点
7—9
蟋蟀的住宅是怎 样建成的
课文解读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超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写出了蟋蟀出名的 两个原因:
欧阳修是杰出的应用文章家,不仅应用文写作颇有建树,而且 对应用文理论贡献也很大。欧阳修创立应用文概念,构筑了应 用文理论的大体框架。他认为应用文的特点有三。一是真实, 二是简洁质朴,三是得体。欧阳修主张应用文应合大体、文体、
语体,其理论已相当精深。
欧阳修对公文的贡献很大。他写有公文一千一百零二篇,公文 理论也很系统。公文内容“必须合於物议,下悦民情”;形式 “取便於宣读”,采用“四六”的语言形式,开苏轼改革骈文 之先河。他自责其公文有“无以发明”,拘牵常格”的毛病,
主张内容要完整出新,有条有理;
感谢您的欣赏
宋词解析系列
宋词是一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 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蟋蟀的住宅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主讲人:
时间: xxx
新课导入
七月八月正当忙, 碰到一班读书郎。 捣我房屋抄我床, 把我捕去坐班房。
你能猜出旁边 的谜语吗?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 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 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 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十 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 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蝶恋花-柳永PPT课件

蝶恋花-柳永PPT课件

2、本词的“词眼”是哪个词?谈谈你的看法。
2020年10月2日
28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从天边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
穷2,020年为10月2日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
27
拓展阅读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1、起句写了什么景物?寄寓作者什么感情?运 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 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 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 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 是"酹江月"。
2020年10月2日
6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 《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 《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 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 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 “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 有题目了。
形式:有词牌,有标题,一般都是两段(片), 句子长短不一。
分类:按字数——小令、中调、长调。 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望不可得,那就给他写封信,倒一 倒内心深处的苦水,或许会得到某种慰 藉,可是他的行踪不定,“山长水阔”, 信往哪儿寄?无从寄,又加了层痛苦。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 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 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 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 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 壮。
《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 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 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 残本。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 歌台、花前月下,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 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 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 是晏殊词另一主要内容。笔调闲婉,理致 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 耆宿。
窗边的菊花在 发愁,多情的兰花在 哭泣,你知道吗?自 从你走后,留下我一 个人独守空房,撩开 冰凉的帏帐,我瞧见 房梁上的燕子双宿 双飞了。月光如银, 多好的夜晚,可是不 能和你一同分享。
哎!你让我肝肠寸 断,好象昨夜被狂风肆 虐的树叶 , 有时我在梦 昨夜西风凋 中见到你,有时我会 碧树。独上高楼, 以为你就在的路上 , 于 望尽天涯路。欲 是 , 我一个人爬上高楼 , 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寻找你回家的路。路 迢迢,风凄凄,哪儿有 你的身影?想起给你写 信,哎!罢了,我的一片 相思该寄往何处?
这里语带夸张,极言西风摧残力之 强。这是比喻,用“西风凋碧树”之烈, 比喻相思对“我”的煎熬和摧残之甚。
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 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由于高楼远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见所思,因而想到 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 水阔知何处!”
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菊“愁烟”,兰“泣露”,早晨的雾气 笼罩在菊花上,在她看来像是盖上一层忧愁 的烟;兰花上的朝露,在她看来像是相思人 洒的相思泪。 “罗幕轻寒”,读到下文可知这“寒” 是秋寒,但与其说是秋寒,不如说是人的内 心的孤单造成的凄寒。 “燕子双飞去”用燕侣双飞,反衬自己 的独处。
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 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 “昨夜”。有两点变化。 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 “离别”, 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 怨恨月亮不解人意。
第三句有没有别的信息?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 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 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 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 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这是思妇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 寐的情形。 “离恨”是此词的词眼。 “明月不谙”,埋怨明月,是无奈, 是自怨。“谙”,人格化的写法,月本 无灵性,此处赋之以灵性,说月本来应 该同情我的“离恨”之苦,可是她却没 有同情我。
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 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 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 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想象。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 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 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 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 道出了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
诗歌赏析要点:
1.紧扣意象 2.体味语言 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 3.揣摩手法 抒情手段、表现手法等 4.深临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本词表现了 闺中女子独自在 家,饱尝离别之 苦。在清秋来临 之际,登楼远眺, 对远方飘泊的丈 夫的深切的思念 之情。
蝶 恋 花
槛菊愁烟兰泣 露,罗幕轻寒,燕 子双飞去。明月不 谙离恨苦,斜光到 晓穿朱户。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上片描绘了哪些的景物? 怎样表现离别苦的特点?
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起句描写了晓庭院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 似乎在脉脉含愁; 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 默饮泣。
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 (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 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 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 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 上了主观的色彩。
蝶恋花
晏殊
言情词:是婉约词的传 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 特点。 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 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词牌来历
《蝶恋花》:本名《鹊踏 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 词牌。
又被改名为《蝶恋花》。 另名《凤栖梧》、《一箩 金》、《黄金缕》、《卷珠 帘》等。
晏殊,北宋词人。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 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 召试,景德中赐同进士 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 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 献。其词擅长小令,多 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 致,语言婉丽,颇受南 唐冯延巳的影响。
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 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
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 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 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 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 ――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 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 起的寒意。
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 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 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 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 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 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 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 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 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 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望,并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不 是得到什么消息说他可能今天会回来, 而仅仅是为了宽解一下相思的痛苦罢了。 可是望无所得,反而使相思更加强烈。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 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 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 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 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 双飞”、“明月穿户”,都以 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 反衬女子有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