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 《大学生民族音乐赏析》课的感想

合集下载

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李秋法学1101班 110501110(一)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体会通过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不同的体会,可以说受益匪浅。

对基本乐理的学习,对简谱试唱的练习,对各地民歌民谣及著名音乐作品的欣赏,以及老师对我国当代著名歌唱家细致介绍,都使我们感悟颇深,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可以说是层次提高了、深度增加了、体会更深了。

在层次的提高上,现代信息传播的加快与网络的发展,也促进音乐作品的传播,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上层次不齐可以说是当今音乐创作的现状概况。

我们需要音乐优秀作品的滋养,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可以放松身心、了解文化、感悟生命,可以提高自己的气质,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比如在课上欣赏的内蒙古民歌《牧歌》、《塞北的雪》,这两首一动一静、风格不同的民歌使我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草原的广阔、空旷、宁静祥和,也体会到了西北牧民充满热情的生活和奔放的生命。

我们在欣赏音乐中放松,在愉快的过程中感悟和学习。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我们学会了拒绝那些没有质量、没有形象、没有思想的歌曲,也更不会再去听有些可以说是庸俗的、无聊的歌了。

在深度和对音乐作品的体会上,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乐理、还学会了一些音乐语言,知道怎么去欣赏和体会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和艺术魅力。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知道作曲家是按照自己的思想与意图,将不同的音乐元素有机的集合起来,在欣赏音乐时,该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意境,音乐具有何种风格、特色,使用何种乐器、人声来表现的,是用何种音乐元素来组成的,我们都必须有所了解,必须将自己的耳朵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来培养成一个能听懂音乐的耳朵。

俗话说,学习知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欣赏音乐也一样,对于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传承不朽、世代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启发的作品,它为什么那么优秀、为什么那么富有感染力、具有艺术性,它如何就表现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而不是那样的艺术情境呢?我们通过了一个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023年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

2023年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

2023年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在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民族音乐欣赏学习活动,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音乐之旅。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了解了各个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传统,还深入体验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心得的总结,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活动中,我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音乐作品,感受到了不同民族音乐的韵味。

例如,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多样的乐器演奏而著名。

这些音乐作品传递了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让我对云南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还发现,在不同民族音乐中,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强调集体意识和群体性表达等。

通过欣赏各个民族的音乐作品,我对中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其次,我对音乐欣赏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民族音乐欣赏学习中,我学会了更加专注的欣赏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

世界上的民族音乐千差万别,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音色、节奏和情感表达。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挑战。

但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和引导,我逐渐学会了听清乐器的声音,感受乐曲的起伏和情感变化。

我还学会了辨别和分析不同音乐元素的运用,例如节奏、节拍和音高。

这些能力的提升,使得我对音乐的欣赏更为细致和深入。

接下来,我对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活动中,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了一些著名音乐家的表演和交流。

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和与乐器的完美融合。

他们的演奏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对音乐内涵的解读和表达。

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了解到了他们的音乐创作过程和对音乐的理解。

我发现,音乐创作需要音乐家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情感理解。

而音乐演奏则需要技巧的熟练和能够与乐器产生共鸣的能力。

这些对音乐创作和演奏的认识,让我对音乐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对跨文化交流和传统文化保护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活动中,我遇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爱好者,我们一起分享了音乐的美好。

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精选13篇)

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精选13篇)

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精选13篇)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篇1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

音乐鉴赏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审美能力,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提升。

为了提高自己对音乐与美的欣赏水平,这学期的选修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程。

上课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但足以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对于鉴赏者来说,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显得尤为重要,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才能对音乐作品作出正确的判断。

音乐的丰富多彩来源于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生活,而多彩的生活又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反映出来,形成了音乐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而音乐鉴赏的经历与生活阅历一样,积累得越多,信息储存量就越大,想像力也就越丰富,对音乐作品就比较容易理解;反之,对音乐鉴赏经历和生活阅历贫乏、信息量储存相对较少的人来说,鉴赏音乐时就可能缺乏想象,甚至无从着手。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决定了音乐鉴赏必须依靠有关的音响资料才能得以完成,这是一个基本的客观条件。

基于这一条件,人们才能对审美对象,即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活动。

在这一学期的音乐之旅中,我们欣赏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中西方兼备。

管弦乐《动物狂欢曲》,音乐剧《猫》,歌剧《卡门》,中国戏曲和中外民歌等等都是让我非常喜欢的音乐作品与形式。

在这里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这么多的音乐形式,同时还欣赏到了每种音乐形式下的著名作品。

真是大开眼界,仿佛一次梦幻的世界音乐之旅。

《动物狂欢节》是圣-桑于1886年在奥地利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出的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

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

整部组曲由十四曲组成:(一)序奏及狮王行进曲;(二)公鸡与母鸡;(三)野驴;(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人;(九)林中杜鹃;(十)大鸟笼;(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民族音乐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的艺术表达,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首先,民族音乐给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异,有的民族音乐
充满了热情奔放的节奏,有的则更加柔和细腻。

这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对于欣
赏者来说是非常有魅力的,它可以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其次,民族音乐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和历史背景,而民族音乐则是这种文化特点的表达形式之一。

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我
更加了解了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价值观,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最后,民族音乐也让我明白了音乐的无国界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色,但音乐的美和情感却是可以跨越国界的。

民族音乐让我相信,音乐是一种普遍的
语言,无论我们来自何方,都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

综上所述,欣赏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让我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文化的多
样性和音乐的普遍性。

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我更加了解和欣赏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也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大学音乐鉴赏课感言

大学音乐鉴赏课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音乐鉴赏课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我收获颇丰,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这门课程中的感悟。

首先,音乐鉴赏课让我重新认识了音乐。

在此之前,我对音乐的认知仅停留在听歌、唱歌的层面,对于音乐的内涵、风格、流派等了解甚少。

而通过这门课程,我逐渐了解到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的结合,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一种思想的表达。

音乐鉴赏课让我明白了音乐的魅力,使我更加热爱音乐。

在音乐鉴赏课中,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经典音乐作品。

从古典音乐到现代流行音乐,从民族音乐到世界音乐,每一首作品都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以下是我在课程中的一些感悟:1. 古典音乐的魅力古典音乐是音乐史上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独特的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鉴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我领略了贝多芬的激情、莫扎特的优雅、巴赫的深邃。

古典音乐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让我明白了音乐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2. 民族音乐的魅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

在音乐鉴赏课中,我学习了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苗族的芦笙等。

这些民族音乐让我感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音乐传统有了更深的了解。

3. 现代流行音乐的魅力现代流行音乐以其时尚、动感、贴近生活的特点,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在鉴赏现代流行音乐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周杰伦、邓紫棋、李宇春等优秀音乐人的创作风格,也感受到了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4. 世界音乐的魅力世界音乐是各国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多样性。

在鉴赏世界音乐的过程中,我了解了非洲鼓、拉丁舞曲、印度古典音乐等。

这些音乐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明白了音乐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此外,音乐鉴赏课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音乐。

在课程中,老师教导我们如何从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等方面去分析一首音乐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

民族音乐鉴赏

民族音乐鉴赏

学习民族音乐鉴赏的心得这学期我学习了《民族音乐鉴赏》这门课程,感觉收获颇丰。

首先,我是一个不敢再人多的地方唱歌的人,即使平时也会在宿舍、家里偶尔吼上两嗓子,一方面觉得自己唱的不怎么好,二是自己没有那个勇气和胆量,也就是所谓的自信心不足。

可是通过音乐鉴赏课,我不仅仅获得了基本的乐理知识,更加收获了一份自信和勇气。

音乐鉴赏课,刚开始还以为只是让我们对一些歌曲做一些评价,其他的应该没有什么要求吧,但是当真的开始上课时,我才发觉我想错了,音乐鉴赏课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学会鉴赏,也要求我们能够知道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比如音、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音色等等,还有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简谱试唱练习。

我才知道音乐鉴赏课的真正内容,不仅仅是鉴赏,自己也应该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

经过上民族音乐鉴赏选修课,我了解到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过去的我不要说去认识那一系列千奇百怪的音乐符号,就连最基本的七个音符我也不能说周全,但经过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学习与视唱,我已经会唱一些简单的曲谱了。

面对一首陌生的歌曲,唱几遍曲谱,我亦能简单的哼唱出这首歌了。

另外,我也会说一点专业术语了,不会再把最基本的“四二拍子”或“二四拍子”说成“四分之二拍子”了。

民族音乐鉴赏课亦让我领略了民族音乐的美妙。

民歌蕴含着朴实美与简洁美,如蒙古族的《牧歌》与四川的《康定情歌》在音乐语言,音乐风格上单纯朴实,清新自然,无华而充满生机,让人易于接受,同时产生极大感染力。

民族乐器具有和谐美和创造美,如琵琶曲《春江花月夜》,二胡曲《二泉映月》,用民族乐器演奏出情思深切、意味隽永、动人心魄的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民族音乐鉴赏课更让我对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深刻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呼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地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民族音乐鉴赏观后感

民族音乐鉴赏观后感

民族音乐鉴赏观后感去听了民族音乐鉴赏会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超级奇妙的音乐之旅,那感受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盒子。

一开场,那民乐乐器一亮相,我就被它们独特的模样吸引住了。

二胡就像个优雅的老绅士,虽然瘦瘦的,但当琴弓在琴弦上那么轻轻一拉,呜呜咽咽的声音就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那声音一会儿高亢,像是在诉说着英雄的壮志豪情;一会儿低沉,又仿佛是在悲叹岁月的沧桑。

我就在想啊,这二胡就两根弦,咋就能弹出这么多丰富的感情呢?这就好比只用两种调料,却做出了满汉全席一样神奇。

再说说琵琶,哇塞,这琵琶女一弹起来,我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古代美女在花园里弹奏的画面。

那声音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而且节奏变化多端。

有时候快得像一阵急雨,我的心都跟着那节奏砰砰直跳;有时候又慢得像涓涓细流,让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江南水乡。

我都怀疑这琵琶是不是有魔法,能把演奏者心里的喜怒哀乐全都变成音符,然后一股脑地钻进我的耳朵里。

还有古筝,那造型就像一个放大版的精美工艺品。

当演奏者的手指在琴弦上飞舞的时候,我感觉那声音就像是从仙境飘来的一样。

那音色空灵又悠扬,就像一只鸟儿在山谷里自由地歌唱,又像是风轻轻吹过竹林发出的沙沙声。

听着听着,我都差点以为自己要羽化成仙了呢。

最让我惊喜的是那些民族乐器合奏的时候。

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凑在一起,每个乐器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又配合得那么默契。

它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奏响着,没有一点杂乱的感觉,反而像是一场和谐的大合唱。

这时候我就觉得,民族音乐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各种乐器都是家庭成员,大家团结起来就能创造出超级美妙的音乐。

这次民族音乐鉴赏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民族的音乐这么有魅力。

以前我只知道流行音乐那些节奏感很强的曲子,听了民族音乐之后才发现,这就像是在城市的喧嚣中突然发现了一片宁静的世外桃源。

民族音乐里有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就像一部活的史书,用音乐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先辈们的故事。

民族音乐赏析有感

民族音乐赏析有感

民族音乐赏析有感民族音乐是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情感。

每一个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民族音乐赏析为主题,分享我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赏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也是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的民族音乐包括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古老吟唱、壮族的锣鼓舞曲等等。

每一种音乐形式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记得曾经听过一场蒙古族长调的表演,那种悠扬的声音和深沉的情感让我震撼不已,仿佛能听到大草原上的风声和马蹄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除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我还对日本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也是多种多样、富有特色。

日本的民族音乐以箏曲、民间歌谣、民间舞蹈等形式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日本的箏曲。

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音乐形式,以箏为主要乐器,配以笛子、鼓等乐器演奏。

箏曲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富有东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日本古老的宫廷之中。

我曾经听过一场箏曲的演奏,那种清澈悠扬的音乐让我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对日本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中国和日本的民族音乐,我还对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以其多样性和包容性而闻名于世,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各具特色,却又有着共同的西方音乐风格。

例如爱尔兰的民间音乐以其欢快的舞曲和悠扬的小夜曲而闻名,希腊的民族音乐则以其热情奔放的舞蹈和富有悲壮情感的歌曲而著称。

我曾经听过一场爱尔兰的民间音乐表演,那种欢快的音乐旋律和富有活力的舞蹈让我感受到了爱尔兰人民的热情和豪放,让我对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习《大学生民族音乐赏析》课的感想
在这个充满了摇滚,打击乐的狂野重金属的躁动不安的音响世界里,让我们去听听中国民族音乐吧!它经历时代的沧桑,依然不知不觉中触动我们的灵魂,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的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演奏的乐曲流泻而出的刹那间,你跨越清楚的感到空气中流动的山,水,鸟鸣,叶落,冬雪,春雷……那是千古的生命里的一份说不出的,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

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

围绕古琴所作的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故事,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其在春秋战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

“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

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古琴,亦称七弦琴,或丝桐、绿绮等,因缚弦七根又称“七弦琴”。

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形狭长。

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徽”。

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中国的传统古典音乐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中国对于艺人是一种歧视的态度,其次,传统的思想里是力求简约无为清静闲适的。

关于中国的乐谱,如广陵散,乐府诗集,宋词元曲比比皆是,只不过现在所谓的乐谱部分已经失传了,而留下来的只是文学部分的,包括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有谱的,只不过是儒教的统治时代,艺人一直处于三教九流的最底层。

所以中国古典的各种艺术形式都只是以一种文学形式流传下来的。

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因为长期在文人士大夫手中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又有着优雅诗意的名字,诸如“绿绮”“九霄环佩”“海月清辉”等。

虽然唐宋元明清时的古琴早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却始终是作为活的、有生命力的乐器在使用,而不单是作为文物或工艺品被陈列着。

“琴者靠天地之声”“通神明,惊鬼神”,因而瓠巴鼓琴,飞鸟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几乎所有有关音乐的故事都来自古琴。

古琴又有着极为广阔的艺术表现力,清越、古朴、圆浑而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所以其表现境域十分宽广: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质雅清纯的《梅花三弄》、悠闲舒缓的《渔樵问答》、刚烈粗厉的《广陵散》、哀婉沉痛的《长门怨》、气势磅礴的《流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古琴所能及。

葫芦丝的外形毫无修饰,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其中最为著名的曲子有《月光下的凤尾竹》。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

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

它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也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

从民歌的音乐形式上,我国汉族民歌有体裁和色彩区两种分类方法。

这是两种相互不可替换的分类方法。

体裁分类的侧重点在于民歌演唱的功用上,而色彩区分类的侧重点在于民歌音乐中旋律进行的不同模式上,即音乐地方风格的构成要素。

在这种情况下,民歌色彩区分类方法的提出,使民歌体裁分类法欠缺的部分得到了补充。

如果说体裁分类是总结各地民歌的共性所在,那么从民歌色彩分类可分析出各民族的民歌个性。

色彩是从美术中借用来的术语,在音乐中早已使用。

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吴歌之异。

民歌的色彩指的是民歌的地方性风格,而所谓民歌的色彩区是指在民歌音乐的地方性风格方面具有某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

地方色彩的形成与文化要素密切相关。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因而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

例如我国北方地区的民歌多粗犷豪放,表现出一种“阳刚”之气;而南方的民歌多曲调婉转悠长,缠绵多情,表现出一种“阴柔”浪漫之美;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美,为世界各国难
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的记载。

从宏观上来划分,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音程较大,旋律多采用跳进和较大幅度的上下进行,所以多使用七声音阶。

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音程较小,旋律多采用级进和回旋环绕式的进行,所以多使用五声音阶。

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多棱角,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多曲折;北方民间音乐多具有叙事性特征;南方民间音乐多具有抒情性特征。

在劳动号子中表现出了南北民间有明显差异,南方的车水号子《小小水车长又长》劳动强度较小,注重曲调的艺术性,旋律和节奏的跳跃表现出劳动的轻、快。

北方的打水号子《打水歌》则用旋律和节奏的缓重赋予劳动者身体的语言形态。

普遍于人们之间的山歌也表现了南北民歌的差异性。

例如,陕北民歌《脚夫调》,描绘的是在苍凉的黄土高原,被逼离家赶脚的脚夫边走边思念妻儿,悲叹着苦难命运的主题。

曲调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扬,节奏自由,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

《大河涨水沙浪沙》是云南的汉族山歌,也是南方色彩区的典型曲子,其旋律从头至尾显露出一种颇为舒缓而又从容不迫的韵致。

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

如果从歌词的内容来看,南方色彩区山歌的歌词广泛的反映了演唱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多数山歌的歌词为即兴创作,见啥唱啥、想啥唱啥,常与野外自然景观相联系,由景生情,而北方色彩区的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开阔苍凉、曲调悠长,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

使山歌的抒情性得以充分发挥。

以南北方色彩区的润腔特征来对比,南方色彩区中对于上声字母的夸张修饰较多,有唤起对方注意和序引等作用,四句歌词用同一音乐材料略加变化而成,质朴单纯,曲调为南方音调。

北方色彩区的民歌演唱者常使用涩滞和不那么圆润的音色,听起来有股愁苦和苍凉感。

在《大学生民族音乐赏析》课上,不仅学习了我国各个民族的古典乐器,而
且还学习了各个民族民歌的唱腔唱法,这是我了解到自己国家的音乐特点,在这个充满重金属乐的狂野时,坐下来静静的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那个声音很舒畅,很悠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