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合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试题(1)

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试题(1)

渭南中学(高一)教学质量检测月考(1)物理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漏得2分,多选、错选和不选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A.加速度B.位移C.瞬时速度D.路程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B.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 D.宁停三分,不抢一分:指的是时间3.2014年在俄罗斯举办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冰壶运动员需要运用多种旋转技术推出冰壶;冰球运动员需要用力将冰球打入对方大门;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处要控制好身体的倾斜程度;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高空中需要做出各种高难度翻转.在这些项目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冰壶比赛中运动的冰壶 B.冰球比赛中运动的冰球C.短道速滑中的运动员 D.高空翻腾技巧运动中的运动员4.一位男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阻.警察走过去对他说:“先生,您刚才的车速是8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

”这位男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公里呢?”……。

根据上述对话,你认为这位男士没有明白警察所说的物理概念是()A.路程 B.瞬时速度C.平均速度 D.时间5.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设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B.甲一定跑在乙的前面C.甲的速度一定在增大,乙的速度一定在减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加速度大课堂小结:6.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7.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s—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8.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开始4秒内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那么( )A. 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前3秒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前4秒的平均速度C. 物体的速度一定在一直增加D. 物体的速度可能在一直减小9.一质点以某一个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0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该质点()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速度一直在增大C.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D. 位移一直在增大10.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m决赛中的路程是100m决赛的两倍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11.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中,不正确的有( )A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B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C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1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40秒末,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C .40秒末,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D .60秒末,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5分,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
自行车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
视为质点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时,位移s>0,速度v>0,其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渐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4.汽车以速度v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接着以速度v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1等于()A.48千米/小时B.38千米/小时C.35千米/小时D.34千米/小时5.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A.5米 B.10米C.15米D.18米
6.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s=10t﹣t2,自行车为s=6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页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0).doc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0).doc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0)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4分,1-10为单选 11—14为多选,有错选不得分 选不全得2分共56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C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3、关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 . 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 涉及的是位移 D .高速公路路牌标示“限速100km/h ” 涉及的是瞬时速度4.一位男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阻,警察走过去对他说:“先生,您刚才的车速是8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

” 这位男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公里呢?”……。

根据上述对话,你认为这位男士没有明白的物理概念是 ( )A .路程B .平均速度C .瞬时速度D .时间5、一物体以5m/s 的初速度、2m/s 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s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 A.4m C.6.25m D.以上答案都不对6.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 ﹣3t 2)m ,则质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 .4sB .8sC .16sD .24s7、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 2的加速度沿着竖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过程中 A.某一秒初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 B.某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 C.某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 D. 某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8. 如图,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 ,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 .πRB .2 RC .2πRD .24π+R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初始时,位移s>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加速度a逐渐减小至零,则错误的是()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步减小C、位移继续增大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10.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t2~t3时间内火箭加速度在减小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指的是时刻B.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时手榴弹能被视为质点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12.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运动比甲质点的慢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1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一定很大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虽然减小,但物体仍做加速运动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4.如图所示a和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右图中的a和b所示,从0到t1这段时间里(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B.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D.a的位移比b的位移小二、实验题(共2题,15题共8分,16题共12分,共20分)15、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_______s打一次点。

渭南市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渭南市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渭南市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 1 .本试题共同必做100分,附加题10分,总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答题前.请同学们务必在答题卡上填上你的班级、姓名、座位号。

3 .请同学们在答题卡上做答,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2)ABC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A、甲的位移最大B、甲、乙、丙位移相同;C、乙的位移最小;D、甲、乙的路程相同。

4.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C.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每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5.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6.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

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0.10 m/sB.100 m/sC.4.0 m/s D.0.40 m/s7.如右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A.v1与v2方向相同,a 1与a2方向相反B.v1与v2方向相反,a 1与a2方向相同C.v1与v2方向相反,a 1与a2方向相反D.v1与v2方向相同,a 1与a2方向相同8.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有一位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10 s,前进了30 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A.1 m/s B.1.5 m/sC.3 m/s D.6m/s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0.25 m/s B.0.2 m/sC.0.17 m/s D.无法确定10.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24t - 4t 2,则它在前5s内的位移()A.12mB.36mC.20mD.30m11.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全册物理试题1_01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全册物理试题1_01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陕市区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班〕一、选择题〔此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其中1至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至18小题为多项选择题,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以下情况中的物体(已用下划线标注),可看作质点的是〔〕A .体育教练员在研究短跑运发动的起跑动作时;B.研究绕地球飞行的飞机的姿态;C.研究战斗机从母舰起飞之后的飞行轨迹;D.研究正在运动的轮胎上各点的运动情况.2.某校高一的同学分别乘两辆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运动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在相时间内位移相同,那么通过路程也相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在相时间内路程相同,那么位移也相C.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在相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那么此运动一是匀速直线运动4.一辆沿直线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32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

假设它全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那么v1为〔〕A.24 km/h B.35km/h C.34 km/h D.28 km/h5.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 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40 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那么( )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C.c种方式先到达 D.条件缺乏,无法确6.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7.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tx的图像如下图,那么〔〕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C.质点在1s 末的速度为1.5m/sD.质点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为0.75m/s8.跳伞运发动以5m/s 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10m 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发动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 〕〔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取10m/s 2〕A. 2sB. 1sC.s 2 D. s )22(-9.如下图,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2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3 m 。

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一 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物理)

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一 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物理)

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一 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物理)一、选择题1.关于加速度a 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a =v t∆∆ 可知,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增量Δv 的方向可能相反 B .加速度a 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同 C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a 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 .只要加速度a >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2.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A .15 m/sB .20 m/sC .25 m/sD .30 m/s 3.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 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A .物块M 受摩擦力增大B .物块M 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C .物块M 沿车厢向下运动D .物块M 沿车厢向上运动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 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 θ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D .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 -F sin θ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D .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6.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在以下所给出的力学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 )A .mB ./m sC .2/m s D .N7.某同学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推不动,他回忆起物理课堂上学习的“力的分解”知识,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不可能,因为该同学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这不可能,因为无论如何该同学的力气也没那么大C.这不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该同学的重力D.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可以足够大8.1924年瑞典的丁·斯韦德贝里设计了超速离心机,该技术可用于混合物中分离蛋白。

【精品高一物理试卷】2019-2020学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精品高一物理试卷】2019-2020学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分)在研究下列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4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3.(4分)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判定下列哪个过程是伽利略的探究过程()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4.(4分)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B.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5.(4分)关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加速度一定等于零6.(4分)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

渭南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渭南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渭南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生物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层次——系统,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空气没有生命现象,因而它们不参与构成生命系统C.群落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D.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种群2.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

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蓝藻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A.③②①④⑦⑧⑩⑨B.⑤②①④⑦⑩⑨C.③②①④⑦⑩⑨D.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3.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核酸含32P标记的子代病毒C.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4.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有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②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③多细胞生物要依靠不同细胞的相互协调作用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也如此④病毒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而它不是生物⑤人的生长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基础的⑥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都有细胞构成.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5.如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病毒、蓝藻和酵母菌,则阴影部分最可能是A.细胞膜B.遗传物质C.细胞核D.生命层次6.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D.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7.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下午2点上课,这里的“下午2点”表示的是时间B. 做加速运动的物体不能被选作参考系C. 研究“歼11”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D. 考查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体操运动员看成质点2.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春水相对于水中划动的小船在运动B. “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于月亮在运动C. “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说时针相对于钟表表盘在运动D. “太阳东升西落”是说地球相对于太阳在运动3.以下有关时间的概念,属于时刻的是()A.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 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拉开帷幕C. 经过长期伤病困扰的刘翔以13秒51的成绩完美复出D. “抱歉,路上车胎爆了,耽误了30分钟”4.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A. 速度B. 长度C. 时间D. 路程5.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不是瞬时速度()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B.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C.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km/ℎD.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km/ℎ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运动速度也一定越来越大B. 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C.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的速度也可能在增大D.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M运动到P,它的位移△x1=−4m−5m=−9m;从P运动到N,它的位移为△x2=1m−(−4m)=5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P到N的位移大于M到P的位移B. 从M到P的位移大于P到N的位移C. 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 物体从M到N整个过程的位移△x=△x1+△x2=−4m8.一同学在400m圆形跑道中跑了一圈后回到出发点,则此同学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 路程为400mB. 位移为400mC. 路程为0D. 位移为09.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 物体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10.某同学在学校长为25m的泳池进行50m仰泳比赛中,若测得他(可视为质点)游完全程的时间为100s,则他在这50m仰泳中()A. 平均速度大小为0B. 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C. 位移和路程分别是50m、50mD. 位移和路程分别是0m、50m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 电源的______ 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 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 S打一次点.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求出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 m/s,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0分)13.汽车沿直线从A地行驶到B地,从A到B时速度为40km/ℎ,到B地后立即返回,速度为60km/ℎ,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动时的加速度为2m/s2,加速行驶5s后,匀速行驶2min,然后刹车,滑行50m,正好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的距离和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时间.1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根据图象,求:(1)第2s内的位移,第4s内的位移,前5s的总路程和位移(2)各段的速度.(3)画出对应的v−t图象.16.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10s内的位移是多少?17.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10m∕s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s,(1)如果墙不牢固,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3m∕s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2)如果墙很牢固,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5m∕s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解:A、下午2点表示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故A错误.B、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看做参考系,故B错误.C、研究“歼11”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时,飞机的大小和形状都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看做质点,故C正确.D、考查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不可以把体操运动员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段,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点.参考系是选来做参考的假定静止的物体,实际可以是运动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可以看做质点.本题关键是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区别、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条件、参考系的选择原则,概念多,要记住.2.答案:C解析: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春水相对于河岸在运动。

故A错误。

B、“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故B错误。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说时针相对于钟表表盘在运动。

故C正确。

D、“太阳东升西落”是说太阳相对与地面在运动。

故D错误。

故选:C。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3.答案:B解析:解: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故A错误.B、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8秒,指的是一个瞬间,是时刻.故B正确.C、13秒51,是时间的长度,所以C错误.D、耽误了30分钟是指时间间隔,故D错误.故选:B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本题考查对时间和时刻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区别的能力.要注意生活中的时间与物理上的时间意义的不同.4.答案:A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

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之一是: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方向,要掌握各个物理量的矢标性。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BCD、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长度、时间和路程都是标量,故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C解析:解: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研究的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故A错误。

B、第3s末是一时刻,该时刻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故B错误。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表示一段位移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对应一个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故D错误。

故选:C。

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6.答案:D解析: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不是增加的速度,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由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决定。

AB.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不是增加的速度,故AB错误;C.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故C错误;D.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D正确;故选D。

7.答案:BD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它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运动过程无关。

本题考查位移和位置变化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求路程的关键是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确定物体位置变化的关键是找出物体的初末位置。

解:A、由图知P到N的位移小于M到P的位移,虽然前者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表示方向,因此比较大小要看长度,故A错误,B正确;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通过距离的长短来确定,故C错误;D、物体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物体从M到N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为△x=x2−x2=1m−5m=−4m,故D正确;故选:BD。

8.答案:AD解析:解:运动员沿跑道跑完一周,路程等于跑道的周长,即s=400m,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即x=0.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运动员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9.答案:AC解析:解: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A、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时间趋于无穷小时可以看做一个时间点,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故A正确;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一般是不相等的。

故B错误;C、物体只有在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故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故C 正确;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故选:AC。

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平均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是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要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10.答案:AD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人最后又回到了起点,故人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v=xt=0;而人的路程为50m;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由题意可知人的位移和时间,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位移、路程及平均速度,要注意明确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11.答案:交流;计时;220;0.02解析:解:根据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具体使用我们知道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故答案为:交流;计时;220;0.02.了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工作原理以及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对于基本实验仪器,要会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为将来具体实验打好基础,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12.答案:0.02s;0.212;0.600解析:解:(1)T=1f=150=0.02s;(2)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C=X BD2T =(1.83+2.41)×10−22×0.1=0.212m/s;根据逐差法:a=X CE−X AC(2T)2=(2.41+3.03−1.83−1.21)×10−2(0.1×2)2=0.600m/s2故答案为:(1)0.02s;(2)0.212,0.600.(1)利用公式T=1f求打点周期;(2)根据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点的瞬时速度;通过逐差法,运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了解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有利于减小误差.13.答案:0解析:解:由于汽车在全程内的位移为零;由平均速度为零;故答案为:0由题意可明确全程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一定要明确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14.答案:解: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a1t1=2×5m/s=10m/s,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12a1t12=12×2×25m=25m,匀速的位移x2=vt2=10×120m=1200m,则甲乙两站的距离x=x1+x2+x3=25+1200+50m=1275m.根据x3=v2t3得,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3=2x3v=2×5010s=10s,则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时间t=t1+t2+t3=5+120+10s=135s.答:甲、乙两站的距离为1275m,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时间为135s.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速运动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结合匀加速、匀速、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求出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总时间.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5.答案:解:(1)由图象知,第2s内位移为30 m−20m=10m,第4 s内位移为15 m−30m=−15m,前5 s内总路程为20 m+30m=50m,总位移为0−10m=−10m.(2)0~2s内速度v1=30−102m/s=10m/s2 s~3s内速度v2=0.3 s~5s内速度v3=0−302m/s=−15m/s.(3)v−t图如图所示.答:(1)第2s内的位移,第4s内的位移,前5s的总路程和位移各为10m、15m、50m、−10m.(2)各段的速度为10m/s、0、−15m/s.(3)如图所示.解析:(1)根据位移时间图线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求出位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2、3)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各段过程的速度,画出v−t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和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16.答案:解: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10s汽车达到的速度为:v=v0+at=10+0.6×10m/s=16m/s;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x=v0t+12at2=10×10+12×0.6×102m=130m答:10s后速度达到16m/s,10s内的位移是130m.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位移.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难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7.答案:解:(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得:a1=3−100.1m/s2=−70m/s2,所以加速度大小为7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得:a1=−5−100.1m/s2=−150m/s2,所以加速度大小为15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1)碰撞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7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碰撞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5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即可求解,注意方向性.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的定义式,主要公式的矢量性,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