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岭南民间文化》2011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答案范文

《岭南民间文化》2011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答案范文

地域文化2011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其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

3、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黎、壮以及畲三个民族。

4、最早记载“疍民”的典籍是晋代的《华阳囯志》5、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

6、广州第一间茶楼诞生在十三行,号为“三元里”。

7、俗话说广东三件宝,主要指陈皮、老姜以及禾秆草。

8、“集胜楼台光郭北;几番觞咏集名园”门联中暗示出广州一著名酒家,即“北园酒家”。

9、西关大屋一般设置三重门,即矮脚吊扇门、趟拢、硬木大门。

10、广东民间娱乐圈的色相主要包括春色、秋色、火色(夜色)、水色、飘色、马色、灯色等几个主要方面。

11、玉皇大帝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神,又称为天皇、天帝或上帝,其统管天地人三届,诞辰为正月初九。

12、广东人讲话注重意头,不吉利的话不说,例如把猪舌叫做“猪脷”、;猪肝叫做“猪润”。

13、悦城龙母庙在圣迹迷信上主要表现在:摸龙床、饮圣水、爱青蛇、吃金猪等方面14、“雷出万物出,累入万物入。

入然除弊,出然其利。

”故古代雷州先民敬仰雷神15、我国古代人创造的四象体系主要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虎二、名词解释1、福佬民系答: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2、蛋民答:“蛋民”既是水上民居。

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当广泛,体质特征与珠江口各县水网地段的陆上居民相似,其群体内通用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3、粤俗好歌答:广东人在喜庆时候用于欢迎来宾的歌曲,种类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称为“粤俗好歌”。

4、粤菜: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华南理工大学通选岭南文化考试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通选岭南文化考试答案

岭南文化列举题: (2)简答题: (3)赵佗&南越国 (3)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的形成及特点。

(4)六祖慧能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 (5)思想文化特征 (6)饮食文化特征: (7)岭南建筑(三大民居): (8)论述题: (12)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12)自梳女&不落夫家: (12)试述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4)近代发生在岭南的两大思想革命 (15)“广东是不是文化沙漠”的讨论 (15)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18)列举题: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广东四大名园:指顺德的清晖园、和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东莞的可园中国四大名绣: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广东四大剧种:粤、潮、汉、雷四大声腔: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梆子腔、皮黄腔、昆腔、高腔)广东四大名山:罗浮山、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海幢寺广东三大民系民居:客家围屋(围龙屋、土围楼、土楼)、广府西关大屋、潮汕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民间艺术:鳌鱼舞、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象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粤绣(广绣和潮绣)、增城榄雕、潮汕木雕,潮汕陶瓷,潮汕剪纸,潮汕嵌瓷、石湾工艺陶瓷、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龙舞、佛山剪纸、佛山秋色、潮汕抽纱、枫溪瓷雕、肇庆端砚、新会葵艺、高、州角雕、东莞烟花以及肇庆草席、阳江风筝、佛山醒狮、岭南盆景、广州红木家具、潮州锣鼓和麦秆贴画古典音乐:雨打芭蕉、饿马摇铃、龙飞凤舞、汉宫秋月、步步高、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七星伴月历史名胜:陈家祠、南越王墓、黄埔军校旧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州十三行、韩山书院、冼太庙、丹霞山、西樵山、白云山、中山纪念堂、百花冢、黄埔古巷岭南历史名人:孙中山、冼太夫人、袁崇焕、梁启超、洪秀全、叶剑英、邓世昌、罗定、丁颖、叶挺、庄子试妻:第一部改编自粤剧的香港出产的第一部故事片,中国第一部在海外放映的电影,中国第一个女性演员。

《岭南文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岭南文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岭南文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岭南文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作为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文化财富,岭南文化遭遇过多年的误识。

其实,只有将岭南文化放置在中华文化的广大视域中来认识,才能对它的特质及价值作出全面的评判。

从自然生态及其文化衍生特征上作最基本的属性归类,可以将自古以来的中华文化分为草原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大类型。

其中,草原文化在中华疆域的北部和西部催生了古老的畜牧文明,但由于其承载主体早期的迁徙多变,承传不足,致使这一起步不迟的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以黄河、长江萌发的中华江河文化因为起步早,延续性强,积累充分,浇灌生成了延绵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标志。

中国的海洋文化产生于中华疆域的南部和东部,岭南是其最重要的所属地。

岭南与其他临海地区不同,它背靠大陆,面向大海,与中原较为隔远而与海外交往频密。

因而岭南文化是相对充分发展了的海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

毗邻大海的岭南处在江河的下游,但海纳百川,汇集众流。

在传统文化的低洼之地,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域外文化,如流水般涓涓汇入其本土,既改变了地区文化的特征,又形成了文化的兼容性。

由于经久积累,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和谐性与开放性。

在辽阔的中华疆域内,岭南之地的商业文化可以说是根深叶茂。

由于商业文化的普及与积累,岭南社会的个体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拓新意识、冒险意识,以及制作物化产品的精致意识、装饰意识等,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古代先民由于所获剩余产品不多,他们时刻要顾及自己与家庭的生存问题。

特定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岭南人务实性的`思维方式:面对一项事情,人们习惯于从主体实用的价值评判上去选择。

重现实、重生活、重消费、重娱乐,是岭南文化价值体系的自然延伸。

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岭南文化是受鄙薄的文化。

因为从农耕文明的角度看,荒远的岭南之地缺乏威严的皇权、纲常的教化。

中国历史上,只有犯罪受贬者才来到五岭之南,居处岭南被视作一种贬斥惩罚,这正体现着某种深刻的文化地理歧视。

岭南文化概论

岭南文化概论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两宋时期。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客家人的崇文意识与其南迁后的生存状态存在必然的联系。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岭南之名,最早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汉代之前,岭南地区为“南越”之地,唐代时曾建立南越国。
反馈
正确答案是:客家民系
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
选择一项:
a.乌衣南渡
b.青徐流人
c.司豫流人
d.衣冠南渡
反馈
正确答案是:衣冠南渡
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代。
选择一项:
a.唐
b.汉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平民意识是广府人与其他地方人非常明显不同的一个特征,这与其务实性也是相联系的。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在广东沿海来回奔走而走投无路,最后在广东的新会崖门赴海而死。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为追逐财富而不顾一切的冒险精神,在广东三个民系中只为广府人所独有。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广府话的一些方言词语,来自原居民(百越古族),所以其他民系的人听不懂也看不懂。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答案.doc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答案.doc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岭南百越古族中黎族人狩猎流行的是( )。

A 、见者有份 B 、AA 制 C 、先顾老幼 D 、先顾族长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

A 、黎族 B 、壮族 C 、畲族 D 、高山族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广州“三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象牙雕 B.木雕 C.玉雕 D.根雕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是( )。

A 、粤海关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船政衙门C、总理衙门D、仓场衙门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的后裔。

A、秦汉时期B、两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广州人民在下列哪一个地方打响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

A、三元宫B、沙面C、越秀山D、三元里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A、《左传》B、《史记》C、《汉书》D、《史记》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发展而来的。

A 、西瓯B、骆越C、禽人D、A和B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追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的功能。

A、色空观B、讲求艰苦磨炼C、佛学中佛法无边D、佛学要求的悟性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_0.doc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_0.doc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 ),流传于世。

A.《六祖经》 B.《六祖论经》 C.《六祖谈经》 D.《六祖坛经》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被称为“广州会客厅”的是( )A 、海心沙 B 、天河城 C 、珠江新城 D 、花城广场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秦初广州的古称是( )。

A 、广州 B 、楚庭 C 、番禺 D 、南海郡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中国最古老的植物园,出现在公元前100多年前的()A、秦代B、汉代C、三国时期D、隋朝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广州大剧院,位于()。

A、珠江新城B、白云新城C、番禺广场D、海珠广场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有“岭南第一名山”、“广州之肺”美誉的是()A、白云山B、帽峰山C、罗浮山D、火炉山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广州起义发生在()。

A、1924年B、1927年C、1919年D、1937年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下列不是雕塑家潘鹤雕塑作品的是。

()A、《艰苦岁月》B、《开荒牛》C、《睬你都傻》D、《五羊雕塑》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

A.新丰、龙门B.吴川梅箓镇、中山小榄镇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广州玉雕工艺形成于唐代中后期,继承()巧色玉的传统,创造“留色”特技,显出原玉的天然颜色。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广州岭南文化真题及答案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广州岭南文化真题及答案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广州岭南文化真题及答案1、单选(江南博哥)南派舞狮头以()最有代表性。

A、广东醒狮B、广西醒狮C、福建醒狮D、台湾醒狮本题答案:A2、单选广东音乐人在中国的音乐史上留下了他们光辉灿烂的名字,铸就了音乐史上的丰碑。

其中《黄河大合唱》,给了我们这个民族排演千年的精神仪式;请问它的作者是?()A.聂耳B.冼星海C.田汉D.黄训本题答案:B3、单选广州“三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象牙雕B.木雕C.玉雕D.根雕本题答案:D4、单选八和会馆是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艺人所建立()仝人的行会组织。

A、粤曲B、粤剧C、广东音乐D、潮剧本题答案:B5、单选()是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和居廉居住和作画授徒之所。

A、十香园B、红砖厂C、小洲村D、六二三路本题答案:A6、单选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珠江出海口的()A、东海岸B、西海岸C、南海岸D、北海岸本题答案:B7、单选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和花市。

A.茶楼B.骑楼C.粤菜D.煲汤本题答案:A8、单选岭南盆景普及于()。

A、宋代B、唐代C、民国D、清代本题答案:D9、单选光孝寺的前身制止寺的理解为()。

A、奉旨接待外来之僧的寺院B、制止佛门外人进入其中的寺院C、制止海外高僧前来传授经法的寺院D、制止高僧在此译经的寺院本题答案:A10、单选广州的生菜会是以()的坑口为最。

A、芳村B、越秀C、东山D、海珠本题答案:A11、单选与普通话“一二三四”四个音相比,粤语的音调更为丰富,共有()音。

A、七个B、八个C、九个D、十个本题答案:C12、单选被誉为“世界灯王”是1978年佛山民间工艺社制作的一盏()。

A.稻草灯B.金桔灯C.蜡灯D.纸灯本题答案:A13、单选万木草堂(邱氏书院)因()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室,设堂讲学,后将其命名为万木草堂。

A.康有为B.梁启超C.陈千秋D.谭嗣同本题答案:A14、单选()位于荔湾区泮塘仁威庙前街20号。

2021年第二学期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

2021年第二学期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

作业1一、填空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性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中原移民融合而成。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是广州(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是(客家)民系风俗。

6、当前居住在广东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是黎族,重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一种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重要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西瓯)、(骆越)发展而来。

10、壮族较有特色节日是(四月初八)“牛王诞”。

二、选取题1、年初一“行大运”是(B)B阳江人习俗2、三月三是(A)人节日A黎族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

C中原移民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方言。

A古越族语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特质。

B中原文化6、壮族四月八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社会习俗。

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裔。

A盘瓠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增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交融。

D海上丝绸之路9、(B)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B客家民系10、瑶族盘古王诞要举办隆重(B)活动。

B耍歌堂三、阐述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其各有什么特点?。

答:形成因素是: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中原移民融合而成,历史上中原移民入粤较大规模有四次,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主流。

广府民系由于珠三角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条件,又有得天独厚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因此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知名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我国著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

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19、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20、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

21、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22、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3、唐天宝元年(724年),置潮洲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24、“臂粗,臀大,脚板宽,腰板硬”是水上人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1、三月三是( A )人的节日。

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2、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 A )为主,融合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3、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 B )。

A、羊小便于携带B、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C、羊有灵性D、羊是先民的图腾4、潮汕人猜谜,一般是( A )。

A、自己创作B、抄录现成的C、在现场即兴表达D、专门有人提供5、生菜会的会期是( C )。

A、正月十三至十六月份B、正月十八至二十四C、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D、正月二十六至二十八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 D )披红挂彩,反映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广州人过年,有三种花是必备的,它们是( C )。

A、金桔、梅花、桃花B、金桔、梅花、水仙C、金桔、桃花、水仙8、广东谜风最盛的地区是( B )。

A、广州B、潮汕C、梅州9、岭南建筑的特点,应以( A )民系为代表。

A、广府B客家C、福佬10、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D ),流传于世。

A、《六祖经》B、《六祖论经》C、《六祖谈经》D、《六祖坛经》11、风味独特的潮汕小食有多种多样,例如( D )。

A、饺子B、小笼包C、煎油饼D、煎蚝烙12、畲族同胞自认是(A )的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13、实际上,龙母是百越族团中生活在( A )流域的某一支系的氏族领袖。

A、西江B、北江C、东江D、长江14、( B )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15、广州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表示感谢的动作是(A )。

A、两指轻叩桌面B、合掌C、抱拳点头16、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17、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 )传入岭南地区,促进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18、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 D ),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B、第二位神仙C、第三位神仙D、第五位神仙19、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D )。

A、新丰、龙门B、吴川梅箓镇、中山小榄镇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20、龙母是一个( D )。

A、自然神B、天神C、冥神D、宗族神三、简答题1、在六祖的学佛故事中,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举例论述。

(导学P24页)答:(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关于“幡动”的辩论体现了佛学的色空观;(2)惠能坠腰石春米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讲求艰苦磨练的精神;(3)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根基清净、心如止水的品格;(4)惠能吃早餐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悟性;(5)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追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佛学无边的功能;2、简述岭南民俗的特色(导学P13页)答:(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

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日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岭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

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堂歌”也是这样。

“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象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闪面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画卷,使人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

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

广州的茶楼,与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3、简述“自梳”和“串隆闺”有什么不同?(书本P188页)答:自梳女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

但一经梳起,终身不得翻悔,父母也不能强其出嫁。

日后如有不轨行为,就会被乡党所不容,遭受酷刑毒打后,捆入猪笼投河溺死。

死后还不准其父母收尸葬殓,得由“姑婆屋”中的自梳女们用草席与门板草草挖坑埋葬了事;如村中无“自梳女”帮助殓埋,便被抛入涌中随水流去。

串隆闺是海南黎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形式。

隆闺是黎族家未婚男女的单独住房,当家中儿女长到十五岁时,家长就为他(她)在居屋外面建一间有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也有的是几个青年相约一起建在村寨附近山坡上。

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便三五成群来到黎族寨附近的树林或空地上对歌,物色意中人。

男有情女有意时,就会邀对方到自己的隆闺中意单独对歌。

一般是男青年到女隆闺来对歌、玩乐器,双方情投意合时还可以在女隆闺里过夜,至到第二天清晨才告别回家。

4、何谓潮汕“四点金”?(书本P116页)答: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

“四点金”类似北京的“四合院”,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

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

5、简述潮汕灯谜的特点。

(书本P84-87页)答:(1)有高度的政治内容;广泛采用实物,讽刺官僚主义的丑态。

(2)有通俗形象的诗歌韵味;多摘取古典文学的名句。

(3)有千般奇巧的扣合艺术。

刻画独特,扣合巧妙。

6、简述广东民间娱乐圈的主要色相及分布。

(书本P170-186页)答:(1)春色,分布广东各地。

(2)秋色,佛山特有。

(3)飘色,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录一带。

(4)火色,增城、龙门、连南等。

(5)水色,番禺市桥、中山小榄。

四、试述题1、试述“自梳”、“串隆闺”这两种婚姻风俗的文化意义。

(导学P65页)答:要点:(1)显示妇女的社会地位加强,是现代社会中“母权制”的复归。

(2)“自梳”这一现象显示着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点星光。

现代妇女的非婚现象就是类似“自梳女”。

(3)“串隆闺”与现代社会的“同居”或“试婚”相似,其可看作是一种文明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的“同居”或“试婚”是文明社会的一种复归。

2、试述岭南水神的演变有什么特点?(导学P76页)答:岭南的水神比中原的丰富。

中原原始是的说法是都是由兽而变为鱼龙(蛇)的,传说中的龙王、共工、应龙、夔、无支邪等都是属于水神,它们的前身不是鱼就是兽,没有别的。

岭南水神的来源与中原原始的说法差不多,也多是与鱼龙(蛇)有关。

但因岭南地区开发比较晚,同时随着中原文化的浸入,北帝南来也化为水神,火神祝融也变为水神,武将马援也得兼任水神之职,这一切也许是当时的应急措施,但他们却能扎下根来,说明水乡确实需要众多的水神,才能分工各方水域的工作,就象人间社会一样。

这一点也正好反映了广东讲求实际,善于变通的人文心态。

从水神的演变来看,可以看出,不管是人上天还是神下地,也不管是从星辰变为神,还是从动物变为神,都必须先向原始水神的形态靠拢,如天神祝融乘两龙,北斗七宿化这龟蛇等,这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

但这古老的文化思想要在岭南扎下根基,必须以过当地民众的选择和改造,祝融、北帝二神都与一个屠夫相关,变成了民间传说的洪圣大王,能使“海不扬波”,才能香火鼎盛。

3、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形成的特点。

(导学P8页)答:(1)广府民系的形成。

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历史上中原人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属壮侗语族,这是以古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一种方言。

(2)客家民系的形成。

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一部分是黄河流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

客家人开始是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