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学生版)讲解学习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全)

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乃晨炊蓐食(同“褥”,床)2.不能死,出我袴下(同“胯”,两腿间)3.于是信孰视之(同“熟”,仔细)4.俯出袴下,蒲伏(同“胯”,“匍匐”)5.虏魏王,禽夏说(同“擒”)6.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同“麾下”)7.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同“疲”,疲惫)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同“蔽”,隐蔽)9.背水陈(同“阵”,摆好阵形)10.诸将莫信,详应曰(同“佯”,假装)1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同“向”)12.右倍山陵(同“背”背后)13.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则鞅鞅(同“怏怏”,不满意)1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15.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同“叛”,背叛)16.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同“倘”,倘若)17.上怒曰:“亨之”(同“烹”)18.秦失其鹿(同“禄”,政权)19.而天下已集(同“辑”,安定)二、词类活用1.名词用为动词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给……吃议欲下赵攻下如我能将几何率领未至三十里,止舍宿营2.名词作状语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众辱之曰当众3.使动用法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4.名词用作动词深沟高垒挖沟,筑垒5.意动用法羞与绛、灌等列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亭长妻患之以……为患,把……当作祸患吾哀王孙而进食认为……可怜6.形容词用作名词恐吾至阻险而还险阻之地三、古今异义词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
古义:品行;今义:可以)2.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3.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举止行动自然;今义:镇定,不慌张。
)5.若虽长大,好带刀剑(古义:长得高大;今义:体貌高大壮伟。
)6.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面。
)7.又不能治生商贾(古义:做生意,做买卖;今义:商人)8.山东大乱,异姓并起,英俊乌集(古义:崤山以东英雄豪杰;今义:山东省俊美并有英气。
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学生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1、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5、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6、能千里而袭我7、亦已罢极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9、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10、信、张耳详弃鼓旗11、兵法右倍山陵12、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13、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14、人言公之畔15、上怒曰:“亨之。
”16、信乃解其缚,东乡坐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亭长妻患之2、乃晨炊蓐食3、有一母见信饥,饭信4、众辱之曰5、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6、足下深沟高垒7、坚营勿与战8、彼前不得斗9、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10、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11、出,背水陈12、鼓行出井陉口13、水上军开入之14、西乡对,师事之15、兵法右倍山陵16、羞与绛、灌等列17、辟左右与之步於庭218、如我能将几何19、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20、异姓并起,英俊乌集21、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22、恐吾至阻险而还23、欲东下井陉击赵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2、愿君留意臣之计3、未肯击前行4、山东大扰,英俊乌集5、然乃行营高敞地四、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2、不得推择为吏3、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4、信钓于城下5、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6、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7、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8、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9、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10、上曰:“于君何如”11、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
12、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13、问:“信死亦何言”14、乃为儿女子所诈15、信方斩16、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五、一词多义:1、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至京口,得间奔真州韩信使人间视乃用陈平计间项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绝怒,竟绝去从间道绝其辎重秦之纲绝而维弛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振乏绝3、且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且喜且怜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六、翻译下列句子: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

• 五、虚词积累 • 1.以 • (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 (2)今乃辅以张耳 • (3)以至晋鄙军之日 • (4)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 2.且 • (1)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 • (2)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 (3)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五、虚词积累 • 1.以 • (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率领) • (2)今乃辅以张耳(用,靠) • (3)以至晋鄙军之日(在) • (4)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凭) • 2.且 • (1)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将) • (2)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又) • (3)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况且) •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但)
• 6.绝 • (1)绝云气,负青天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吾奇兵绝其后 • (4)从间道绝其辎重 • (5)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6)秦之纲绝而维弛 • 7.过 • (1)信尝过樊将军哙 • (2)其实不过数千 • (3)今将军故过之 • (4)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古义:品行;今义:可以) • 2.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 3.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
后泛指贵族子弟。) • 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举止行动自然;
今义:镇定,不慌张。) •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
面。) • 6.又不能治生商贾(古义:做生意,做买卖;今义:商
• 二、 词类活用 •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 议欲下赵 • 如我能将几何 • 未至三十里,止舍 • 欲东下井陉击赵 • 师事之 •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 英俊乌集 • 众辱之曰
• 水上军开入之 •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 深沟高垒 • 羞与绛、灌等列 • 亭长妻患之 • 吾哀王孙而进食 • 恐吾至阻险而还
(完整版)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全)

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乃晨炊蓐食(同“褥”,床)2.不能死,出我袴下(同“胯”,两腿间)3.于是信孰视之(同“熟”,仔细)4.俯出袴下,蒲伏(同“胯”,“匍匐”)5.虏魏王,禽夏说(同“擒”)6.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同“麾下”)7.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同“疲”,疲惫)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同“蔽”,隐蔽)9.背水陈(同“阵”,摆好阵形)10.诸将莫信,详应曰(同“佯”,假装)1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同“向”)12.右倍山陵(同“背”背后)13.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则鞅鞅(同“怏怏”,不满意)1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15.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同“叛”,背叛)16.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同“倘”,倘若)17.上怒曰:“亨之”(同“烹”)18.秦失其鹿(同“禄”,政权)19.而天下已集(同“辑”,安定)二、词类活用1.名词用为动词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给……吃议欲下赵攻下如我能将几何率领未至三十里,止舍宿营2.名词作状语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众辱之曰当众3.使动用法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4.名词用作动词深沟高垒挖沟,筑垒5.意动用法羞与绛、灌等列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亭长妻患之以……为患,把……当作祸患吾哀王孙而进食认为……可怜6.形容词用作名词恐吾至阻险而还险阻之地三、古今异义词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
古义:品行;今义:可以)2.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3.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举止行动自然;今义:镇定,不慌张。
)5.若虽长大,好带刀剑(古义:长得高大;今义:体貌高大壮伟。
)6.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面。
)7.又不能治生商贾(古义:做生意,做买卖;今义:商人)8.山东大乱,异姓并起,英俊乌集(古义:崤山以东英雄豪杰;今义:山东省俊美并有英气。
(完整版)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全)

3
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 这就是所说的 ‘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 ,在这种形 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
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6.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 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
如我能将几何
率领
议欲下赵 攻下
未至三十里 ,止舍
宿营
2 .名词作状语 欲东下井陉击赵
向东
师事之
像对待老师一样
信乃谋与家臣 ,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英俊乌集 像乌鸦一样
在夜里 众辱之曰 当众
3 .使动用法
水上军开入之
使进入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使退避
4 .名词用作动词
深沟高垒
挖沟 ,筑垒
5 .意动用法 羞与绛、灌等列 亭长妻患之
( 5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是)
4.然 ( 1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然而)
( 2)然,臣固教之(是的 )
( 3 )然乃行营高敞地(然而) 六、特殊句式
( 4)余视其母冢,良然(这样)
1 .判断句 淮阴侯韩信者 ,淮阴人也 /成安君者 ,儒者也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 .定语后置句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3 .状语后置
信钓于城下
4 .被动句
否 , 必为二子所禽矣 /知其不用 /何为为我禽 /乃为儿女子所诈 /不得推择为吏 /信方斩
5 .宾语前置句 何为为我禽 /后有大者 ,何以加之 /大丈夫不能自食
七、重点词语解释
1、亭长妻患.之 厌恶 2 、大丈夫不能自食 . 养.活. 3 、又不能治.生商贾 管理 4 、信与张耳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乃晨炊蓐食(同“褥”,床) 2.不能死,出我袴下(同“胯”,两腿间)3.于是信孰视之(同“熟”,仔细) 4.俯出袴下,蒲伏(同“胯”,“匍匐”)5.虏魏王,禽夏说(同“擒”) 6.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同“麾下”)7.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同“疲”,疲惫) 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同“蔽”,隐蔽) 9.背水陈(同“阵”,摆好阵形) 10.诸将莫信,详应曰(同“佯”,假装) 1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同“向”) 12.右倍山陵(同“背”背后) 13.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则鞅鞅(同“怏怏”,不满意) 1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 15.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同“叛”,背叛) 16.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同“倘”,倘若) 17.上怒曰:“亨之”(同“烹”)18.秦失其鹿(同“禄”,政权) 19.而天下已集(同“辑”,安定)二、词类活用1.名词用为动词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给……吃议欲下赵攻下如我能将几何率领未至三十里,止舍宿营2.名词作状语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众辱之曰当众3.使动用法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4.名词用作动词深沟高垒挖沟,筑垒5.意动用法羞与绛、灌等列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亭长妻患之以……为患,把……当作祸患吾哀王孙而进食认为……可怜6.形容词用作名词恐吾至阻险而还险阻之地三、古今异义词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
古义:品行;今义:可以)2.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3.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举止行动自然;今义:镇定,不慌张。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点整理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点整理《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一、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通尝曾经2、晨炊蓐.食蓐通褥草席3、不能死,出我袴.下袴通胯两腿间4、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仔细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能通乃,竟然罢通疲疲倦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通蔽隐蔽7、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倍通背背向8、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鞅通怏不满意9、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不通否 10、人言公之畔.畔通叛11、上怒曰:“亨.之。
”亨通烹 12、虏魏王,禽.夏说禽通擒13、背水陈.陈通阵二、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饭,名词做动词2.众.辱之曰众名词做状语3. 足下深.沟高.垒深,高形容词做动词4.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乌名词做状语5、彼前.不得斗前,名词做状语6、师.事之师,像对待老师一样7、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赦诸官徒奴夜,名词做状语三、重点文言句式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判断句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定语后置3.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被动句4.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被动句5、信钓于城下状语后置句6、信死亦何言宾语前置句7、不为具食省略句8、大丈夫不能自食宾语前置句9、聚兵井陉口省略句状语后置句10、必为二子所禽矣被动句11、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赦诸官徒奴状语后置句12、冤哉亨也主谓倒装四、古今异义1、若虽长大..长大,长得高大2、其实..不过数千其实,实际上不过,不超过3、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从容,态度随和五、重点词语解释1、亭长妻患.之厌恶2、大丈夫不能自食.养活.. 3、又不能治.生商贾管理 4、信与张耳以.兵数万率领5、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送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借7、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暗中8、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逃跑9、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10、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只是11、信由此日夜怨.望埋怨13、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致力于15、阴.使人至豨所暗中16、相国绐.信欺骗17、虽.疾,强.入贺即使18、顾.力不能耳。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全)精品名师资料

2.且
(1)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将)(2)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又)
(3)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况且)(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但)
3.乃
(1)今乃辅以张耳(又)(2)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才)
(3)信乃使万人先行(于是,就)(4)然乃行营高敞地(还是)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用为动词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给……吃议欲下赵攻下
如我能将几何率领未至三十里,止舍宿营
2.名词作状语
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
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众辱之曰当众
3.使动用法
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
4.名词用作动词深沟高垒挖沟,筑垒
12、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致力于13、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夸耀14、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只管15、阴使人至豨所暗中16、相国绐信欺17、虽疾,强入贺即使18、顾力不能耳。只是
八、重点句子翻译
1.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5.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知其不用/何为为我禽/乃为儿女子所诈/不得推择为吏/信方斩
5.宾语前置句
何为为我禽/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大丈夫不能自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
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1、乃晨炊蓐食
2、于是信孰视之
3、俯出袴下,蒲伏
4、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
5、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6、能千里而袭我
7、亦已罢极
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9、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10、信、张耳详弃鼓旗
11、兵法右倍山陵
12、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13、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14、人言公之畔
15、上怒曰:“亨之。
”
16、信乃解其缚,东乡坐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亭长妻患之
2、乃晨炊蓐食
3、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4、众辱之曰
5、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6、足下深沟高垒
7、坚营勿与战
8、彼前不得斗
9、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10、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11、出,背水陈
12、鼓行出井陉口
13、水上军开入之
14、西乡对,师事之
15、兵法右倍山陵
16、羞与绛、灌等列
17、辟左右与之步於庭
18、如我能将几何
19、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20、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21、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
22、恐吾至阻险而还
23、欲东下井陉击赵
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2、愿君留意臣之计
3、未肯击前行
4、山东大扰,英俊乌集
5、然乃行营高敞地
四、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不得推择为吏
3、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4、信钓于城下
5、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6、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7、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
8、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9、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10、上曰:“于君何如?”
11、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
12、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13、问:“信死亦何言?”
14、乃为儿女子所诈
15、信方斩
16、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五、一词多义:
1、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韩信使人间视
乃用陈平计间项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绝怒,竟绝去
从间道绝其辎重
秦之纲绝而维弛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振乏绝
3、且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且喜且怜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六、翻译下列句子: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
3、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4、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5、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6、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7、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8、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9、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10、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1、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12、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13、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
14、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15、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
又可尽亨之邪?
16、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17、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记常识:
出自本文的成语:
败军之将背水一战多多益善逐鹿中原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捷足先登胯下之辱人自为战深沟高垒一饭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