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增城小楼仙源导游词
广东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旅游景点导游词

广东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旅游景点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本文库搜集的广东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广东旅游景点导游词(1)各位团友、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跟大家一起参观浏览增城市标志性城市广场--挂绿广场。
挂绿广场位于荔城镇的商业中心。
挂绿广场所在地据增城县记等广献记载原名叫"西园",闻名于世的"增城挂绿"母树就生长在这里。
"西园挂绿"是增城市知名度极高的传统文化产物,也是增城市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景观。
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于二00一年市政部门拆除了原有全部旧建筑物,重新规划建设成城市广场,并命名为"挂绿广场"。
整个广场规划总用地面积459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
建成后的挂绿广场分为三大功能区:商业广场区、城市标志性雕塑区和"西园挂绿"母树观赏区。
构成一个动静分区合理,空间错落有致,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体现增城蓬勃发展的标志广场,为广大游人和市民提供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消费购物的理想场所。
现在我们要到的是挂绿广场第一期工程的建设。
请大家随我一道参观。
【西园挂绿母树观赏园】位于挂绿广场的东南端,以驰名中外的"西园挂绿"母树为主体,为种植园,护园河和观荔廊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开放式的观党园。
由此可以近距离看到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西园挂绿母树。
这挂绿母树历经三个多世纪,几经沧桑,见证增城的历史文化。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人为因素的及日军侵华战乱的影响,挂绿古树得不到精心照料,到了1946年,原有的三桠树枯萎两桠,树势萎颓。
1948年结果仅140余颗。
解放后古树焕发生机,1955年取得丰收,收果37公斤,一部分上送北京给国家领导人,一部分则在广州南方大厦和增城戏院向群众公开发售,一时成为佳话。
随后由于种种因素,古树逐年渐弱,果颗无收,到1979年最后一桠树干亦枯萎,现仍可看到枯桠遗迹。
5篇介绍广东白水寨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广东白水寨的导游词范文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位于增城区派潭镇,面积约170㎞²,北回归线穿越其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崇山峻岭,群峰挺拔,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9座,其中最高峰为海拔1088米的牛牯嶂,山体高大、山势险峻、线条挺直,集雄、奇、险、秀于一身。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广东白水寨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广东白水寨的导游词范文(一)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位于增城市派潭镇。
面积约17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穿越其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崇山峻岭,群峰挺拔,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9座,其中最高峰为海拔1088米的牛牯嶂,山体高大、山势险峻、线条挺直,集雄、奇、险、秀于一身。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拥有原始森林、浅滩湿地、峡谷天池等广东罕见自然生态资源,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落差高达428.5米的全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白水仙瀑。
其形态优美,彷如仙女下凡,相传乃八仙之中何仙姑的化身。
白水寨还是一个天然氧吧,山林飞瀑区域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达11.25万个/立方厘米,位列广东景区之首。
景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内,毗邻从化温泉,东接龙门南昆山,西北界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距广州、东莞、深圳、惠州和香港等城市均在一个半小时车程左右,交通便捷,是珠江三角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新明珠增城白水寨。
白水寨山高林密,雨量丰沛,2200毫升的年降雨量造就了景区内千泉百瀑的大自然奇观。
既有大东坑的大型瀑布群,惟妙惟肖的镇山神色,雄奇壮观;又有从悬崖峭壁上犹如狂龙从天而降的坜底河水过钻瀑布,游向深潭的拦河神鳄,雄伟壮丽。
更为神奇的是,在海拔828米的白水寨山上,有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从山顶飞泻直下,以落差与外形称雄天下,落差达428.5米,是我国大陆落差最大的瀑布,形似一位秀丽瑞庄的古代仕女,冰清玉洁,手托白莲,迎风而立,霓裳翩翩,神态安详,雍容大度,相传那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化身,得道升仙时把自身的形态化为瀑布,故称白水仙瀑。
增城导游词

增城导游词【篇一:增城导游词】增城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工商各业发达,具有“多城辐射效应”,发展空间大,前景好,是广州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各地的交通咽喉。
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隶属南海郡,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
因南海郡原辖6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曰“增城”。
(当时南海郡辖下只有六个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因增多一县,故名“增城”。
)1993年撤县设市,现辖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荔城。
全市总面积1616.47平方公里,人口81万,外来人口50多万,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近30万人。
增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年均气温21.6摄氏度,年均降雨量2278mm,适宜于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是著名的荔枝之乡、鱼米之乡。
境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市区青山环抱,绿水绕城。
南部属美丽的珠江三角洲平原。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拥有蕉石岭、大封门、南香山等8个森林公园和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广州东翼的“绿肺”。
也是珠江三角洲大工业圈中的绿洲。
先后荣获联合国“世界和谐城市提名奖”、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科技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市)”等称号。
气候特征增城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经过北部派潭镇附近,气候特征是“炎热多雨,长夏无冬”。
境内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当丰富。
主要河流——增江、东江多年平均过境客水179.5亿立方米,主客水合计为198.65亿立方米。
历史名人增城历史名人有崔与之、湛若水、李肖龙、胡庭兰、伍来成等。
崔与之,增城中新镇坑背村人,官拜右丞相,是南宋著名的拔乱治国能臣、政治家、军事家、是岭南第一个由太学生考上进士的人,史臣称他“与张九龄齐名异代,诚吾广百世师表也”,是“岭南五杰”之一。
广东增城旅游导游词

广东增城旅游导游词广东增城旅游导游词,小编准备了一些,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哦。
供大家参考借鉴。
广东增城旅游生态公园盈园导游词盈园是由增城市盈园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及渡假于一体的旅游生态公园。
盈园的总面积为1500亩,约100多万平方米。
•其中园林面积占800亩,栽有15000多棵优良品种荔枝和5000多棵人参果、龙眼、芒果、石榴、杨桃、柿子等果树。
春华秋实,四季飘香,是品尝荔枝和四季佳果的绝好地方。
盈园分为三大功能区:荔枝品尝区、旅游观光区和度假区(在建)。
荔枝品尝区是园内漫山的优良荔枝;旅游观光区内的景观以一条气势磅礴,长达半公里的景观中轴线为主,其它景点沿两边分布。
这条景观中轴线是:前广场──古门楼──内广场──音乐喷泉──荷花池──仙姑台──仙姑坊──仙姑祠。
【前广场】前广场面积1.5万平方米,用长条形的花岗岩石铺成。
广场中央花圃中有一巨石,上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先生的题字:天地翠事,缤纷盈园,黄底蓝字,古朴生辉。
广场四周栽有8棵古树,其形似八仙的道具,分别代表八仙。
从左到右依次是: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韩湘子、吕洞宾、铁拐李、蓝采和、汉钟离。
【古门楼】巍峨高大的古门楼雄踞在盈园的广场,中央整座建筑是仿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并结合岭南古建筑特色而建成,高25米,长6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大理石和汉白玉石装饰,开有三个拱门。
中间大拱门的上方是中国书法协会会长启功先生所题的盈园二字。
盈园的特色可用天地翠事,缤纷盈园来概括。
这就要从增城历史名人八仙之一何仙姑和明朝理学大家、三部尚书湛若水先生说起。
现在,请大家随我来观看在古城楼两边照壁上的两幅壁画。
壁画采用浮雕技法,布局大气,人物生动。
右边的壁画名为枫亭授学。
讲述的是湛若水先生在福建枫亭授学,仆人捧上当地荔枝给湛先生品尝,湛尝后觉其果肉味道与家乡的有所不同,于是将果核藏于袖中,带回增城种植,育成尚书怀荔枝的故事。
广东导游词100字10篇

广东导游词100字10篇广东楼导游词100字篇1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20公里,湖光镇北西4公里,归湛江霞山区管辖。
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包括湖光岩及其北东面的交椅岭,东面的湛江江海洋学校,南面到湛江糖厂,西边以山狗吼至拱桥村为界,北面到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面积约22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以火山口及湖周围的环形火山丘地质遗迹为主。
火山口湖近似园形,东西方向最长1.9公里,南北方向最宽1.4公里,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分东西两湖,东湖小,西湖大,湖水水面标高23米,湖底标高1.0米,湖水最大深度22米(1997年3月测)湖水温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由27℃到17℃,湖水水质较好,清澈透明。
环形火山丘呈封闭式围绕火山口湖,海拨高度在40米到90米之间,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构成,环形火山丘在临湖一侧常形成悬崖陡壁,外侧则为平缓的山坡。
距今15万年前湖光岩火山爆发后,火山口洼地积水成湖。
喷发堆积物保存十分完整,喷发物的各种流动构造非常明显,成岩后受断裂构造破坏,随处可见,为研究火山成岩作用,新构造运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湖光岩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较为典型的“玛尔湖”,世界上较为罕见,湖光岩玛尔湖湖底沉积物厚50米,它真实的记录了地球近代10多万年以来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情况,是我国研究玛尔式火山喷发和玛尔湖形成机理极好的场所。
广东楼导游词100字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这次可以和大家去东澳岛游玩,我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陈。
而在我旁边这位呢,则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司机——王师傅了。
很感谢大家选择了我们公司,在这两天的行程里,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说,我是非常乐意和大家一起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珠海的东澳岛,不知大家对珠海队东澳岛有多少了解呢?现在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东澳岛的概况吧。
珠海有146个岛屿,所以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
而东澳岛一——“丽岛银滩”入选珠海十大美景。
增城导游词,

增城导游词,篇一:增城导游词增城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工商各业发达,具有“多城辐射效应”,发展空间大,前景好,是广州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各地的交通咽喉。
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隶属南海郡,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
因南海郡原辖6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曰“增城”。
(当时南海郡辖下只有六个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因增多一县,故名“增城”。
)1993年撤县设市,现辖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荔城。
全市总面积1616.47平方公里,人口81万,外来人口50多万,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近30万人。
增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年均气温21.6摄氏度,年均降雨量2278mm,适宜于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是著名的荔枝之乡、鱼米之乡。
境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市区青山环抱,绿水绕城。
南部属美丽的珠江三角洲平原。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拥有蕉石岭、大封门、南香山等8个森林公园和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广州东翼的“绿肺”。
也是珠江三角洲大工业圈中的绿洲。
先后荣获联合国“世界和谐城市提名奖”、20XX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科技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市)”等称号。
气候特征增城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经过北部派潭镇附近,气候特征是“炎热多雨,长夏无冬”。
境内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当丰富。
主要河流——增江、东江多年平均过境客水179.5亿立方米,主客水合计为198.65亿立方米。
历史名人增城历史名人有崔与之、湛若水、李肖龙、胡庭兰、伍来成等。
()崔与之,增城中新镇坑背村人,官拜右丞相,是南宋著名的拔乱治国能臣、政治家、军事家、是岭南第一个由太学生考上进士的人,史臣称他“与张九龄齐名异代,诚吾广百世师表也”,是“岭南五杰”之一。
白水寨景区导游词范文示例

白水寨景区导游词范文示例欢迎各位来到增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来这里旅游主要是顺着海船木栈道观千尺瀑,叹大氧吧,做活神仙,登高揽胜,溯溪探险。
瀑布落差达428.5米,是全国内地落差最大的,这里是全生态体验,让仁者喜山,稳重如山,让智者乐水,上善若水。
进了验票口,屹立在我们眼前的是天南第一梯,是寻天仙的岭南第一梯,为什么说寻仙呢?因为这是接近我们白水仙瀑的第一道梯,此梯两柱擎天,各高18米,周长1.8米,有8个字:登之弥高,有仙则灵。
取自孔子“仰之弥高”和刘禹锡的“有仙则名”从这个天梯入口至海拔828米的白水仙瀑总长度6692米,19000多步,连接三个山头、两大天池,共9999级,分为寻仙、怡景、知难、揽胜、勇士、登峰六段梯,其中登山主线入口到瀑布顶的沐云亭3338米,即3699级,被中国登山协会一眼看中,定为登山活动基地。
2005年11月26日广东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中的中国广州(增城)登山旅游节,我国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王富洲、女子第一个登上珠峰的藏族女运动员潘多、在校大学生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次落等、亦象你们一样,登上了白水寨峰。
因为山在那里,我们有着辉煌的登山历史,登山是一种勇敢者的有氧户外运动,它能全面锻炼人的体格,培养刻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精神,是自我的超越,使极限的挑战。
人渴望通过艰苦的攀登磨练自己,向往站在峰巅与大自然对话,只想面对永恒的大自然,与山的世界融为一体。
游客在登山中步步高升,边观赏仙女瀑布,边吸纳峡谷灵气,边感受大自然美景,边尽享旅游健身之乐。
白水寨每年一次的登山节的主题是:“魅力增城,荔乡仙境,生态体验,登高揽胜”,是为都市人休闲度假、体验野趣、强身健体,量身订做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岔路走左边,离开干燥乏味的花岗岩石阶,大家就看到我们白水寨特有的海船木栈道了。
铺设栈道的海船木形状长度各异,颜色或深或浅,身上还有大小不一、排列参差的孔眼以及黝黑发亮的铆钉,海船木的本来面貌得以完整保留,与白水寨主打的原生态环境配合得恰到好处。
阳城皇城相府导游词

阳城皇城相府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
兼吏部尚书加八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
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
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是五大景区之一的望海寺景区,望海寺景区是祖山的中心景区,下山可观瀑布,上山可登主峰,西去可游花果山,东区可观画廊谷。
[御书楼]这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叫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
康熙四十九年(1710),72岁高龄的陈廷敬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均被康熙帝婉言谢绝。
当年十一月,他再次因耳疾力请辞官,终于获得恩准。
但康熙帝命他原官解任,但仍留京用事,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并说:“卿是耆旧,可称完人。
”陈廷敬辞官后,康熙帝对他更加关怀有加,经常到他寓所探望。
次年二月康熙帝再次到他书房巡视,看到陈廷敬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审编字典时,备受感动,当即御笔亲书“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
”“午亭”为陈廷敬的晚号。
陈廷敬去世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将御书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以示纪念。
[中道庄城门]皇城相府的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的。
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
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增城小楼仙源导游
词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广东增城小楼仙源导游词
各位团友:
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有:历史悠久的何仙姑家庙、何仙姑纪念塔、观音山神仙洞、东南亚藤类之冠的盘龙古藤。
另外,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体味一下三个至今未曾解开的谜:一是为什么何仙姑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咸味,唯独仙姑井水清纯甘洌二是为什么仙桃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顶屋脊上,不需浇水施肥,依然枝繁叶茂三是为什么盘龙古藤找不到根
大家了解何仙姑其人其事吗根据《全国古今图书集成仙部》、《中国人名大辞典》、《安庆府志》、《会仙观记》、《全唐诗外集》、《辞海》、《增城县志》等古今书籍都记载:何仙姑,原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娘,增城小楼仙桂村人,生于唐朝开耀二年(682年),自幼性情柔静,秉承孝道,勤奋读书,过目能诵,擅长绣织,深受邻里夸赞。
唐景龙元年(707年)因反抗父母包办婚姻,投井后成仙。
话说何仙姑在迎亲之日骤然不见了,家人惊慌失措,见家井旁遗留素女的绣花鞋,父母深知大事不妙,命人下井打捞,谁知捞不见尸。
男家碍于面子,上县衙打官司,提出不见活人要尸骸的要求。
而何仙姑成仙后腾云仙游蒲田(今福建省内),获悉父母受屈,巧逢蒲田县令即将调增城赴任,就恳求县令允许她随官船返增城为父母沉冤昭雪。
县令答应了她的请求,当启航之时,未见何仙姑到来,但见船舵后方水中,有一女尸逆水追随而至,尸至增城,果然是何仙姑真身。
“逆水流尸”一事当然难以置信,县官就署批“升仙得道”了结此案。
此外还传说在唐朝玄宗年间,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和蓝采和等七仙,准备于三月三赴瑶池,参加一年一度的王母娘娘圣诞,为了凑够八仙向王母娘娘敬酒,吕洞宾决定下凡遍游天下,最后寻觅超度何仙姑成仙。
何仙姑成仙之事惊动了当年的唐天后武则天。
武则天赐赠何仙姑三件宝:一是在其家乡建祠奉祀;二是赐紫霞一袭;三是在唐天宝十年下旨建一碑以作纪念。
各位团友,何仙姑家庙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庙参观。
【何仙姑家庙前】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朝,因战乱,屡经修建。
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
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正脊和垂脊均有反翘装饰。
大家请留意,庙正面山石门镌刻的隶书门额:“何仙姑家庙”,为咸丰八年戊午嘉平黄培芳所书,山门镌刻的行书石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出自当年吏官王映门手笔。
上联中“履”,“舄”二字均指绣花鞋,意思是一千年前何仙姑投井,她的绣花鞋留在井边的故事。
下联反映了何仙姑家庙历史悠久和人们对何仙姑的崇敬。
现在让我们入庙参观。
恭候大家的是屏风上的仙姑彩画,是广东着名书法家麦华三和增城着名书画艺术家陈水源的联作。
绕过屏风,庙二进正堂就是供奉何仙姑的地方。
何仙姑像用樟木雕塑而成,高约七十公分,原为唐朝村姑装束。
现何仙姑身上披的绣花袍由泰国善信赠送,头上的珍珠头饰为香港善赠送。
时代在变,何仙姑也跟上了潮流,但何仙姑的法力不变。
在此求签许愿,都有求必应,灵验非常。
堂上高挂着林林总总的锦旗是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善信答谢何仙姑的信物。
家庙有两大节庆,每逢农历三月初七,仙姑诞;农历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成仙日,庙内的香火盛极一时。
瞻仰完何仙姑像,请大家转身,我们看到的是天花井。
【何仙姑井】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
井边的石鞋模型就是当年何仙姑投井遗留绣花鞋的地方。
那么另外一只鞋去了哪里呢一说在风光秀丽的百花山庄度假村;二是在荔枝生态主题公园--盈园。
井台用花岗岩石凿成八角形状,上面铭刻“仙源涓涓,饮者万年”八个字。
古井深达数丈,并不为奇,奇的是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成味,唯独这里的井水清澈甘例。
用井水沏茶,特别香醇清润,常饮此水能强身健体。
【麻姑仙桃】绕过何仙姑井往右边走,大家看到瓦背屋脊上这棵桃树,已有一百多年时间,人称“仙桃”。
传说为麻姑献寿的仙桃。
它虽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背屋脊上,而且从不需要施肥淋水,却依旧枝叶繁茂。
传说曾有三五好事之徒,爬上屋顶,企图拔掉仙桃,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成功。
其中有一个人因气愤,折断了枝叶,结果此人立刻肚痛不止,最后非得本人在何仙姑像前赔礼道歉,才解除了痛苦。
大家可登上梯子观摩仙桃,但千万不能以身试犯。
何仙姑的灵气为众人所折服,吃了仙桃的人更加福寿延年。
因此,每颗仙桃价值连城,许多善信都下重金提前订购,购得者无不祈求平安顺境,延年益寿。
看完仙桃,往里面走,我们看到的分别是三忠宝殿、八仙殿、黄大仙、太上老君堂。
为什么家庙有三忠殿呢
【三忠庙】三忠庙供奉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三位南宋抗金名将塑像。
为什么在这庙建三忠庙呢三位忠烈继续抗敌护国,其事迹可歌可泣,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
在此立庙一是缅怀三位忠烈功绩;二是激励后人继承先烈遗志。
看完三忠庙,请大家再到东边楼阁。
东边楼阁上还有何仙姑父亲何泰、母亲吉氏的塑像以及师傅麻姑的神像,值得一提的是东边楼阁留有日本鬼子放火烧家庙的痕迹。
当年,日本鬼子曾在小楼墟一带肆行无忌,有一天放火烧村,当火烧到家庙东西两堵墙时,火嘎然熄灭了。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甚至出动飞机轰炸,投下的炸弹在家庙附近都炸响了,唯独落入庙中的炸弹安然无恙。
仙姑显灵,日本鬼子也只有老鼠拉龟。
一位日本友人被何仙姑圣灵所震撼,在事隔五十多年后,慕名前来拜何仙姑,还了心愿,并捐资二百万元,在观间山上修建了十一层的何仙姑纪念塔。
【往盘龙古藤】走出何仙姑家庙,大家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现在我们去参观有号称东南亚藤类之冠的盘龙古藤。
它距离何仙姑家庙大约300米。
传说何仙姑成仙后返回家乡,在家庙旁的树林里乘凉。
师傅吕洞宾听闻,欣然赴会。
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羞羞然掩面飞往天庭。
吕洞宾撒手丢掉拐杖,驾起祥云向何仙姑道歉。
于是何仙姑的绿丝带化作大家眼前的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日久生精,变为几棵支撑古藤的大树。
大家眼前的古藤已有千年历史。
它是由青藤绕着一棵古榕和几棵杂树繁衍而成,因此藤枝交错,分不清藤生树生。
藤根树头在哪里至今仍是个谜。
古藤枝干直径最粗处约150厘米,延伸跨度30多米,覆盖面积近500平方米。
1986年9月珠海园林学会应邀到这里鉴定,认为古藤的学名为“白花鱼藤”,是我国稀有的植物。
古藤6月开花,8月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从远处看,这株古藤就象白色的巨龙,气势更为磅礴。
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周围看看,是否找到古藤的"根源"所在。
各位团友,小楼仙源的探访快要结束了,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