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涉及地下空间利用和地下工程建设的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下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为未来从事地下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下工程是指在地下空间进行的各类工程建设,包括地下隧道、地下车库、地下管网等。

这些工程通常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利用地下空间进行补充和扩展,以满足城市的需求。

在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参与到一个实际的地下工程项目中,从立项到设计再到施工,全面了解地下工程的整个过程。

首先,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调研和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地下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防水设计、通风与排水设计等。

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学生需要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例如,地下隧道的施工需要使用掘进机械和爆破技术,地下车库的施工则需要考虑通风和排水等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地下工程的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

除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地下工程课程设计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需要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地下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并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将为他们未来从事地下工程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概况 (1)一、工程地质概况 (1)二、隧道概况 (1)三、设计过程 (2)第二章荷载计算 (2)一、永久荷载 (2)二、可变荷载 (3)三、荷载组合 (4)第三章建立模型 (5)一、建立明挖隧道模型 (5)二、定义边界条件 (5)三、施加荷载 (5)第四章分析工况 (7)第五章感想 (10)附录 (11)附表一各单元内力输出值 (11)附图一荷载分布图 (13)附图二明挖隧道衬砌划分单元建模图 (14)附图三轴力图(Midas GTS) (15)附图四弯矩图(Midas GTS) (16)附图五剪力图(Midas GTS) (17)附图六轴力图(Auto CAD) (18)附图七弯矩图(Auto CAD) (19)附图八剪力图(Auto CAD) (20)第一章设计概况一、工程地质概况线路垂直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轴部,第四纪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土、粉质粘土、卵石土。

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一。

表一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二、隧道概况隧道顶部埋深6m;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4m处。

隧道断面形式和隧道埋深及土层情况见图一。

图一隧道埋深及土层分布图(单位:m)三、设计过程1、根据给定的隧道或车站埋深判断结构深、浅埋;2、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仅按使用阶段考虑);3、进行荷载组合,只按照基本组合构件计算(1.35×永久荷载+1.3×可变荷载);4、绘出结构荷载图;5、利用ANSYS或Sap或Midas程序计算结构内力,绘出结构内力图(弯矩图、轴力图和剪力图);6、提交完整的设计书。

第二章荷载计算一、永久荷载1、结构自重结构自重可以由Midas GTS软件在工况分析时激活,所以只需定义梁单元的材料特性,就可以在结构计算中激活自重荷载,这里就不做计算。

2、围岩压力地下结构的埋深小于天然拱高度,判断该明挖隧道为极浅埋。

出于安全考虑,所有土压力采用水土分算法,不考虑粘聚力对侧向土压力的影响,侧向土压力按郎肯主动土压力计算。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公路隧道衬砌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技巧等基本功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熟悉和运用行业设计规范,并具备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公路隧道工程的设计。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毕业设计或毕业后从事隧道工程设计或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是《地下工程》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设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下基础。

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课程设计未完成的或未上交的学生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

二、时间安排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地下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采取分散进行的方式。

按照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设计工作做如下安排:1、根据教学进度,在讲授隧道结构计算章节前后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2、从讲授隧道结构计算内容算起,分散在4周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全部内容;3、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成后,在第16周二(2014年6月10日)前由各班班长收集齐全后交指导教师;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资料1、课程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老鹰岩隧道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和沐川县之间,为一直线型隧道,公路等级:二级公路;道路设计行车速度: V=40km/h;隧道设计速度:V=40km/h。

起止桩号为K49+785~K50+030,长245米。

主洞净宽9米,净高5米。

洞口段地质条件较差,对于V 级围岩地段,留核心土环形掏槽开挖;IV 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

施工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架和锚杆联合支护,并辅以小导管等超前支护。

洞口浅埋段钢筋砼衬砌应及时施作。

洞身Ⅴ级围岩地段建议采用留核心土环形掏槽开挖或半断面开挖,短台阶法施工;洞身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半断面开挖,短台阶法施工。

地下工程课设

地下工程课设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许炜萍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课程设计目的 (1)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课程设计方案 (1)方案概述 (1)主要材料 (4)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4)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5)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6)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7)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课程设计目的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主动荷载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

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1、《地铁设计规范》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课程设计方案方案概述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2。

车站埋深,地下水位距地面,中柱截面横向尺寸固定为(如图1-1横断面方向),纵向柱间距8m 。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1,采用水土分算。

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重度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

荷载组合按表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要求用电算软件完成结构内力计算,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完成墙、板、柱的配筋。

图1-1 地铁车站横断面示意图(单位:mm)表1-1 地层物理力学参数注:饱和重度统一取“表中重度+3”。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3篇)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3篇)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下空间利用需求的增加,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深入了解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理解地下工程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掌握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地下工程概况(1)地下工程的分类:按领域用途、空间位置等进行分类;(2)地下工程的特点:如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3)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如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

2.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1)明挖法:放坡开挖、非放坡开挖等;(2)暗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沉管法等;(3)特殊施工方法:如冻结法、顶管法等。

3.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施工方案、施工资源、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2)施工平面布置:包括施工场地、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施工设备等;(3)施工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4. 地下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选择典型地下工程案例,分析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四、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2. 分析地下工程概况,确定施工方法;3.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平面布置;4. 进行施工资源配置,确定施工进度;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

五、设计评价1.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2. 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3. 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4. 案例分析的真实性、深度;5.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本次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下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学院: 河海学院专业:地质工程班级:2010级一班学生姓名:林弟涛学号:10480127指导老师:翁其能2013年1月5日一、工程概况1、设计概况拟建通道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广场地下车库与沃尔玛车库间,两车库边墙间隔厚15米,沃尔玛车库底地面标高高出九龙广场地下车库底地面标高4.95米;沃尔玛车库高4.27米,九龙广场车库高6.2米。

顶部地表平坦,拟建通道埋深为1~4米。

2、周边情况根据资料与现场勘察,靠近九龙车库一侧分部有地下管线,及一条地下排水涵洞,涵洞顶位于车库及拟建通道下部约1-8m深处。

在拟建通道附近分布有给水、排水管道、隔油池、降温池、污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等。

地表为沃尔玛前广场人行道与景观花台、喷泉等,无车辆通过。

3、工程地质情况根据资料调查与现场踏勘,车库隔墙间地层为原施工后的杂填土,主要为含碎石粘土,区域无地下水埋藏。

根据调查资料,取计算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如下: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编号岩性厚度(m)容重(kN/m3)C(kPa)φ(度)K0基床系数(MPa/m)垂直水平1 杂填土4-10 20 24 16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图、地下管线图、主体框架平面图和剖面图;2、现场踏勘情况及对工程环境的调查研究;3、国家现行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标准等。

4、参考规范:《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三、方案比选3.1初选方案该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场地较小,但基础埋深5m,实际开挖深度4.75m,因此工程基坑支护的重点主要控制基坑变形,以保证领近建筑物的安全。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2周
课程设计总学分:2分
课程设计周次:14~15周
适用专业及年级: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岩土工程
大纲主撰人:地下工程教研室
指导教师:王立平朱昌星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基本要求
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必修课程,属专业教学模块。

其重要性体现在:
①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课程设计未完成或未上交的不得给予相应学分。

②使学生熟练掌握地下工程设计计算原理和施工方法的重要内容,为下一步的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③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下工程的总体布局方式、场地施工布置、交通、供电等,掌握地下工程断面设计与支护结构设计方法,掌握地下工程施工程序与组织设计方法等。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

华科95分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华科95分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工程概况 (1)2.设计说明 (1)2.1设计依据: (1)2.1.1设计依据: (1)2.2计算模型: (1)2.2.1 荷载结构模型 (1)2.2.2 地层结构模型 (2)3.方案选型 (2)3.1方案介绍 (2)3.2方案比选 (2)4.内力计算 (3)4.1结构力学求解器建模 (3)4.1.1工况一 (3)4.1.2工况二................................................................................................ . 114.1.3工况三 (17)4.2 Plaxis有限元软件建模 (24)4.2.1 工况一 (26)4.2.2 工况二 (28)4.2.3 工况三 (29)4.2.4 工况四 (30)4.2.5 工况五 (31)4.2.6 工况六 (32)4.3同济曙光建模 (33)5.降水方案 (14)6.监测方案 (14)6.1监测目的 (14)6.2监测内容 (14)6.3监测方法 (14)7.方案优化 (3)7.1优化说明 (14)7.2最终方案 (14)7.3设计不足 (14)设计心得 (46)致谢 (46)一.工程概况本次课程设计是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设计。

本工程基坑设计参数选择如下表所示: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计算参数选择表1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计算参数选择表2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计算参数选择表3二.设计说明2.1设计依据1.规范:①《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书籍:①《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②《地下工程》关宝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③《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3.设计软件:①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②Plaxis通用岩土有限元计算软件③同济曙光软件④同济启明星软件2.2计算模型2.2.1荷载结构模型本模型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基坑开挖产生的结构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目录一、目的 (2)二、设计资料 (2)三、隧道设计 (2)四、管片衬砌结构设计 (7)五、轨道设计 (12)六、参考文献 (13)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建筑限界的确定与横断面设计一.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地铁区间隧道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的计算过程与影响因素,车辆类型,支护结构类型,轨道类型,受电弓知识,直线与曲线隧道计算超高的办法及其对隧道建筑限界的影响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在任一速度和曲线半径下,选择车型和轨道设计,进行隧道衬砌选择和衬砌管片的选择,并且设计出管片的厚度和二次衬砌的厚度(若需要),绘出给定条件下的隧道建筑限界图(车辆轮廓线图、车辆限界图、设备限界图和建筑限界图),并给出具体控制点的坐标值,绘出单(复)线隧道直线和曲线条件下的衬砌内轮廓图,绘出衬砌设计图,绘出管片设计图等。

二.设计资料:取之于“广州地铁某线某区间盾构隧道设计”。

圆形盾构地铁区间隧道,底层参数为:粉粘土,上覆地层高12.0m,容重18.0kN/m3,地面超载20.0kN/m3,侧压力系数0.5,地基抗力系数30.0MPa/m。

设计要求:1)直线隧道,时速80km/h2)曲线段隧道,时速70 km/h,半径750m,车型B1,减震轨枕。

三.隧道设计:本隧道设计选择B1车型中的下部受流型车型,其车辆主要参数如下:1.车辆长度:19000mm2. 车辆宽度:2800mm3. 车辆高度:3800mm4. 车体重量:1) 空车:24000kg(钢车)2)重车:42600kg(钢车)●车辆轮廓线B1型计算车辆轮廓线坐标值(mm)如下表:点号0 1 2 3 4 5 6 27 28X 0 840 950 1129 1229 1299 1318 1332 1387Y 3800 3800 3750 3636 3538 3406 3315 3077 3063点号29 30 7 8 9 —10d 11d 12dX 1413 1358 1400 1400 1400 —1255 1255 1255Y 2621 2605 1860 1100 600 —600 355 160点号13d 14d 15d 16d 17d 20d 21 22 23X 1440 1441 1230 1065 1065 818 818 717.5 717.5Y 160 120 85 85 165 165 0 0 -25点号24 25 26 —12e 13e 14e ——X 676.5 676.5 0 —-1255 -1428 -1428 ——Y -25 80 80 —222 222 190 ——注:表中第0~9、10d点是车体上的控制点;第11d点是车轴上轴箱的控制点;第12d~15d点是转向架构架下受流器的控制点;第16d~20d点为下部受流转向架构架上的控制点;第21、22点为车轮踏面上的控制点;第23、24点为轮缘上的控制点;第25、26为连接在车轴上的齿轮箱最低点;第27~30点为信号灯预留位置。

●车辆限界车辆限界坐标值(隧道内直线)(mm)如下表:点号0′1′2′3′4′5′6′27′28′29′X 0 911 1073 1250 1348 1416 1433 1433 1498 1516 Y 3859 3867 3790 3672 3572 3439 3347 3109 3094 2501 点号7′8′9′10d′11d′12d′13d′14d′15d′16d′X 1540 1480 1475 1294.5 1294.5 1308 1494 1494 1285 1120Y 1740 980 481 483 303 160 160 120 21 24 点号17d′20d′21′22′23′24′25′26′——X 1104.5 852 852 717.5 717.5 647 647 0 ——Y 113 113 -18 -18 -51 -51 42 42 ——点号12e′13e′14e′———————X -1307 -1486 -1481 ———————Y 252 256 122 ———————●设备限界设备限界坐标值(隧道内直线)(mm)如下表:点号0″1″2″3″4″5″6″27″28″X 0 925 1104 1289 1398 1492 1533 1538 1592 Y 3919 3927 3841 3718 3607 3465 3347 3109 3094 点号29″7″8″9d″10d″14d″20″21″22″X 1597 1604 1527 1565 1650 1650 867 867 733Y 2501 1740 980 545 545 15 15 -18 -18点号23″24″25″26″—9e″10e″14e″—X 733 632 632 0 —-1550 -1625 -1625 —Y -66 -66 15 15 —545 545 15 —●隧道的建筑限界本隧道为B1型车型盾构隧道,按规范建筑限界取直径为5100mm。

如下图所示:● B1型隧道内曲线地段(R=1000m )设备限界(未按超高旋转) 轨道曲线超高计算:211.875.52C V h mm R==式中:h —超高值(mm );V C —列车通过速度(km/h );R —曲线半径(m )。

曲线段超高引起的设备限界加宽和加高量的计算:1)车体横向加宽量:曲线内侧: '(1)1500ac Qi B h h X m gC S ∆=+ 曲线外侧:'(1)1500dc Qa B h h X m gC S ∆=+ 1500dc qh a g= ()2/3.61500acqv h a g R=- 2)车体竖向加高量、降低量:有超高引起:'()(1)1500sc cp ac sc cs Qi B acp sh h h h h Y m gX S h k k φφ--∆=-+++ 本隧道超高由单独提高外轨实现,此时'ac h =ac h /2式中:Qi X ∆—超高引起的设备限界曲线内侧加宽量(mm )Qa X ∆—欠超高引起的设备限界曲线外侧加宽量(mm ) ac h —轨道超高值(mm ) B m —含载客车体重(kg )S —重力倾角附加系数dc h —欠超高值(mm )q a —未平衡离心加速度(2/m s )Qi Y ∆—超高引起的设备限界加高或降低量(mm )X—计算点的横坐标(mm )sc h —车体重心距轨面高(mm )cp h —转向架一系弹簧上支承面距轨面高度(mm ) p k φ—整车一系弹簧测滚刚度(/N mm rad ∙)'ach —轨道超高设置方法系数(mm ) 由以上公式计算B1型隧道内曲线设备限界值,如下表:(未按超高旋转)(mm )点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X 0 1016 1196 1397 1537 1629 1668 1724 1641 Y39193943386037303583343933211712954点号"127 "128 "129X 1668 1722 1722 Y312731132473四.管片衬砌结构设计 1.砌管片的选择隧道外径隧为1 6.0R m =,隧道内半径为2 2.55R m =;管片的宽度为1.2m ,厚度为0.25h m =,分块数目6块;封顶块管片(K )圆心角为015,标准块管片3块(分别为1B 、2B 、3B )圆心角均为072,邻接块管片左右各1块(分别为1A 、2A )圆心角均为064.5,如下图所示,纵向接头为10处,按036等角度布置,每两环为一组,第一环的封顶块管片(K )从正上方偏018,第二环的封顶管片(K )从正上方右偏018。

KA1A2B1B3B22.荷载计算: 1)荷载-结构模式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力学分析中荷载的计算采用荷载-结构模式,如图所示2)参数取值粉粘土,上覆地层高12.0m ,容重18.0kN/m 3,地面超载20.0kN/m 3,侧压力系数0.5,地基抗力系数30.0MPa/m 。

根据采用的弯螺栓接头的受力情况,参照国内外有关试验研究结果,全部环向接头的抗弯刚度,在隧道内侧受拉时取为4510/kN m rad ⨯⋅,隧道外侧受拉时取为4310/kN m rad ⨯⋅。

另外,在本计算中,纵向接头的径向抗弯刚度r k 和切向抗剪刚度t k 均取为无穷大,即认为各环管片在纵向接头处不产生错动。

3)荷载计算 土压力圆环顶部以上的竖向土压力:'1 1.21812259.2kNW h mξγ=⋅=⨯⨯=拱背土平均土压力:2"222142()0.430.43 1.218(6/2)83.59HR H H kNW R R mπξγγξγ=-==⨯⨯⨯=所以,竖向荷载为: '"111259.283.59342.79kNW W W m=+=+=地面超载: 0 1.22024kN p m=⨯=地层水平荷载即地层侧向主动土压力,由均匀主动土压力1q 和三角形土压力2q 组成,则:20011000200()tan (45)2tan(45)2224240.5(342.7924)tan (45)230tan(45)2252.04q w p c kNm ϕϕμ=+---=⨯+⨯--⨯⨯-=202021242tan (45)20.5186/2tan (45)52.0474.8122HkNq R q m ϕμγ=-+=⨯⨯⨯⨯-+=衬砌自重线荷载250.5513.75g c kN W mγδ=⋅=⨯= 底部均布竖向反力2010.216424342.790.2164186/2411.8H W p W g Rg kN mπγπ=++⋅+=++⋅+⨯⨯=荷载的计算结果:荷载 0p1W2Wg W1q2q单位 kN mkN mkN mkN mkN mkN m数值24 342.79 411.8 13.75 52.04 74.814)均质圆环模型计算结果本设计采用均质圆模型计算,其计算公式见《地下工程》(关宝树 主编) 表3-3-4。

计算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管片接头刚度折减系数η取为0.7,而弯矩增大系数ξ取0.3。

由于均质圆环所受的荷载在竖直方向上是对称的,所以只计算了竖向的半个圆环,即0180,此半圆环管片衬砌的内力计算如附表1所示,其内力计算结果整理如下:计算 编号拼装方案最大正弯矩M(kN m ⋅)最大正弯矩对应的轴力N (kN ) 最大负弯矩min ()M kN m ⋅ 最大正弯矩对应的轴力N (kN ) 第一环二环一组错缝拼装偏转角为018为第一环结果238.67604.92-218.91142.78发生在2B 块发生在3B 块5)管片的配筋计算管片的钢筋采用HRB335级钢强度设计值2300y N f mm =,管片混凝土采用C5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23.1c Nf mm =,外侧受拉的弯矩设计值为6621238.6710 1.3310.2710NM mm =⨯⨯=⨯,保护层厚度为140s a mm =;内侧受拉的弯矩设计值为6622218.910 1.3284.5710NM mm =⨯⨯=⨯,保护层厚度为230s a mm =,则:①.外侧受拉钢筋计算先假定受拉钢筋为一层,并且为单筋截面,则:01125040210h h c mm =-=-=最大弯矩设计值为:2max 1026610.3840.384 1.023.11200210469.4210310.2710c M f bh N mm M N mm α==⨯⨯⨯⨯=⨯⋅>=⨯⋅可知设计成单筋单层截面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