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增强剂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绝缘等优良性能。
陶瓷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脆性和强度不足的缺陷,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使用增强剂对陶瓷坯体进行改性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就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陶瓷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种类陶瓷坯体增强剂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材料,改善陶瓷坯体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材料。
根据其性质和用途,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纤维增强剂、颗粒增强剂、纳米增强剂和复合增强剂。
1. 纤维增强剂纤维增强剂是最早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增强剂之一,主要包括碳纤维、硅碳纤维、陶瓷纤维等。
这类增强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坯体的强度和韧性。
由于纤维增强剂的加工和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颗粒增强剂主要包括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等颗粒状材料。
这些颗粒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陶瓷坯体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
由于颗粒增强剂易于加工和成本较低,逐渐成为陶瓷材料增强的主流选择。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增强剂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纳米增强剂可以在微观层面改善陶瓷坯体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耐磨性能。
纳米增强剂的工艺控制和制备成本目前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复合增强剂是指将多种增强材料混合使用,以期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增强效果。
目前,常见的复合增强剂包括纤维颗粒复合增强剂、纳米颗粒复合增强剂等。
这类增强剂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优势,提高陶瓷坯体的综合性能。
1. 新型增强剂材料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新型增强剂材料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碳纳米管、陶瓷纳米颗粒、生物陶瓷纤维等,这些新型材料在提高陶瓷坯体的抗压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2. 增强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增强剂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着其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效果。
陶瓷三聚磷酸钠

陶瓷三聚磷酸钠
陶瓷三聚磷酸钠是一种陶瓷材料的添加剂,也被称为TSP。
它的化学式为Na5P3O10,由五个磷酸钠单元组成。
三聚磷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并具有良好的清洁和去污能力。
在陶瓷制造过程中,三聚磷酸钠常用作助熔剂和增稠剂。
它能够降低陶瓷材料的熔点,改善陶瓷的流动性,使其更易于成型和烧结。
此外,三聚磷酸钠还能增加陶瓷浆料的粘度,防止颗粒沉淀和分散。
陶瓷三聚磷酸钠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和防霉作用。
它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减少金属离子对陶瓷的腐蚀作用。
此外,三聚磷酸钠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陶瓷制品的使用寿命。
陶瓷三聚磷酸钠是一种在陶瓷制造中常用的添加剂,能够提高陶瓷材料的熔点,改善流动性和成型性,增加粘度,防止腐蚀和霉菌生长。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宋斌1,黄月文1,王亚珍2,王斌1(1.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州510650;2.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56)不影响泥浆流动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对陶瓷企业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就陶瓷坯体增强剂的分类、增强机理、国内外增强剂产品、相关专利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也对增强剂的结构设计及复配进行归纳与分析,并展望了陶瓷坯体增强剂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坯体增强剂;研究进展1引言《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发展陶瓷薄砖(板)、节水型卫生陶瓷产品等,以及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
陶瓷产品减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减薄后有效节约原料、降低能耗以及减少废料和污染排放等。
但陶瓷产品减薄,强度会降低,容易产生裂纹、降低成品率。
因此,需要加入适量的增强剂来提高坯体强度。
陶瓷增强剂作为功能助剂,能弥补陶瓷塑性差或改善初制品强度[1]。
陶瓷企业也常通过加入黑泥来增加陶瓷强度,但中国80%黑泥分布在稻田、沿江沿河等发达地区,且受到国家耕地保护的限制。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黑泥的可开采量日益减少,优质黑泥的产量越来越少,性能远不如以前[2]。
黑泥的价格也上涨了几倍,增加了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
不论是适度减薄,还是使用瘠性料粘土,均会使陶瓷生坯强度和成瓷强度显著下降,增加损坏或开裂的几率[3]。
而适度减薄和降低黑泥用量,符合陶瓷企业发展的节能环保理念,也需要面对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降低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发合适的陶瓷增强剂增加陶瓷的强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合格率。
据中洁网分析,2020年主要建陶和卫浴产品需求量预计:卫生陶瓷需求量约2.5亿件,智能坐便器600万台。
《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中也指出,随着城镇化及全面小康社会推进,对卫生洁(1989~),男,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
研究与探讨Research &Discussion具产品仍会有较大的绝对需求量。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颗粒增强剂、纤维增强剂、颗粒增强剂和纤维
增强剂的复合增强剂等。
这些增强剂具有不同的增强机制和应用效果。
颗粒增强剂主要包括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锆等。
通过将这些颗粒添加到陶瓷坯体中,可以增加陶瓷的强度和硬度。
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颗粒增强剂能够阻止微裂纹的扩展,
提高陶瓷的韧性和耐磨性。
颗粒增强剂还能够提高陶瓷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颗粒增强剂和纤维增强剂的复合增强剂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研究表明,通过将
颗粒增强剂和纤维增强剂进行复合添加,可以获得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陶瓷材料。
复合
增强剂能够提高陶瓷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冲击性。
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纤维与颗粒
增强剂的比例和分布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复合增强剂的效果。
除了上述常见的陶瓷坯体增强剂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增强剂正在被开发和研究。
纳米
颗粒增强剂、纳米纤维增强剂以及有机/无机复合增强剂等。
这些新型增强剂能够进一步
提高陶瓷材料的性能,并拓展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陶瓷坯体增强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通过选择合适的增强剂以及优化添
加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陶瓷坯体的强度、韧性和塑性。
未来的研究工作应该进一步深入探
究增强剂与陶瓷坯体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探索新型增强剂的合成和应用。
只有不
断推进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才能促进陶瓷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陶瓷增强剂配方

陶瓷增强剂配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陶瓷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但是,陶瓷材料具有脆性强、韧性差等特点,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陶瓷增强剂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研制出来的。
陶瓷增强剂是一种添加于陶瓷材料中的特殊剂,能够提高其强度和韧性,减少其脆性。
其主要成分包括增强晶体和增强剂。
增强晶体是一种微小的晶体颗粒,通常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等材料组成。
增强剂包括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钙等化合物。
陶瓷增强剂的配方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通常,增强晶体和增强剂的比例是1:1,即将增强晶体和增强剂按照等量的比例混合,然后添加到陶瓷材料中进行烧结。
在烧结过程中,增强晶体和增强剂会与陶瓷材料中的氧化物相互反应,形成一种新的物质,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在具体的配方中,还需要考虑诸如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气氛控制等因素。
烧结温度通常在1200℃-1400℃之间,保温时间则需要根据陶瓷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来确定。
气氛控制方面,通常使用氧化还原气氛或氮气氛来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气氛,从而保证陶瓷材料的质量。
除了增强晶体和增强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添加剂也可以用于提高陶瓷材料的性能。
例如,添加一定量的碳化硅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添加铝酸盐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陶瓷增强剂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陶瓷材料性能的方法。
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对配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磷酸盐在陶瓷中的用途

磷酸盐在陶瓷中的用途磷酸盐是一类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由磷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
磷酸盐在陶瓷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在陶瓷制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陶瓷釉料、陶瓷颜料和陶瓷增强材料等方面介绍磷酸盐在陶瓷中的用途。
一、磷酸盐在陶瓷釉料中的用途陶瓷釉料是覆盖在陶瓷表面的一层玻璃状涂层,用于增加陶瓷的光泽度、美观性和耐久性。
磷酸盐在陶瓷釉料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作为釉料的助熔剂,降低釉料的熔点,使釉料更容易熔化和涂覆在陶瓷表面。
此外,磷酸盐还可以调整釉料的黏度和流动性,使釉料更容易形成均匀的涂层。
二、磷酸盐在陶瓷颜料中的用途陶瓷颜料是用于给陶瓷制品上色的物质,能够赋予陶瓷丰富多样的色彩。
磷酸盐在陶瓷颜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磷酸盐可以作为颜料的稳定剂,防止颜料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分解或失色。
此外,磷酸盐还可以调整陶瓷颜料的颜色和色调,使陶瓷制品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
三、磷酸盐在陶瓷增强材料中的用途陶瓷增强材料是一种用于增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添加剂。
磷酸盐可以作为陶瓷增强材料的成分之一,为陶瓷材料提供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磷酸盐可以形成与陶瓷基体相容的晶体相,增加陶瓷材料的致密度和烧结性能,从而提高陶瓷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四、磷酸盐在陶瓷涂层中的用途陶瓷涂层是一种覆盖在陶瓷表面的保护层,用于增加陶瓷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磷酸盐可以作为陶瓷涂层的组成成分之一,形成磷酸盐陶瓷涂层。
磷酸盐陶瓷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腐蚀性,可以有效地保护陶瓷表面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磷酸盐在陶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助熔剂调整釉料的熔点和流动性,使陶瓷制品表面更加光滑。
磷酸盐还可以作为颜料的稳定剂和调色剂,赋予陶瓷丰富多样的色彩。
此外,磷酸盐还可以作为陶瓷增强材料的成分之一,提高陶瓷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最后,磷酸盐还可以形成陶瓷涂层,增加陶瓷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因此,磷酸盐在陶瓷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陶瓷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进展陶瓷材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等特点,常用于制作电子陶瓷、瓷砖、陶瓷卫浴和陶瓷餐具等产品。
然而,陶瓷材料的韧性较低,易于发生裂纹和破损,因此需要加入增强剂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目前,常用的陶瓷坯体增强剂主要有纤维增强剂、颗粒增强剂和晶须增强剂。
纤维增强剂是指将纤维材料添加到陶瓷坯体中以增加其强度和韧性。
常见的纤维增强剂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硅碳纤维等。
颗粒增强剂是指将微米级颗粒材料添加到陶瓷坯体中,通过填充和强化作用来改善其性能。
常见的颗粒增强剂有氧化锆、碳化硅等。
晶须增强剂是指将微米级晶须材料添加到陶瓷材料中,形成晶须增韧相或增硬相,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陶瓷坯体增强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在陶瓷坯体中添加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石墨烯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石墨烯单层或多层分散在水中,形成石墨烯水乳液,再将其加入陶瓷坯体中;另一种是通过化学还原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并将其添加到陶瓷坯体中。
除了石墨烯,碳纳米管也是一种广泛研究的新型陶瓷坯体增强剂。
碳纳米管具有高比强度、高韧性和优异的热导率等优良性能,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常见的碳纳米管添加方式有表面粘贴、溶胶凝胶和气相沉积等。
此外,纳米颗粒和纳米晶须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陶瓷坯体增强剂。
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晶界,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而纳米晶须可以增加晶体的晶界能量,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因此,将纳米颗粒和纳米晶须添加到陶瓷坯体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增强方法。
综上所述,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新型增强剂的开发将进一步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性能,推动其在电子工业、建筑业和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石墨烯在陶瓷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陶瓷中的应用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以及极高的强度和柔韧性。
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石墨烯在各种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陶瓷领域也不例外。
下面将介绍一些石墨烯在陶瓷中的应用。
首先,石墨烯可以用作陶瓷复合材料的增强剂。
陶瓷材料通常具有脆性和易碎性,但是添加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石墨烯的高强度和柔韧性使得其能够有效地抵御应力集中和裂纹扩展,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磨损性能。
此外,石墨烯的导热性能也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导热效率。
其次,石墨烯还可以用于改善陶瓷的导电性能。
通常,陶瓷材料是一种绝缘体,导电性能较差。
但是,当将石墨烯添加到陶瓷中时,可以形成导电网络,提供电子传导路径,从而显著提高陶瓷的电导率。
这使得石墨烯增强的陶瓷可以应用于高温传感器、防静电材料等领域。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改善陶瓷的热稳定性。
陶瓷材料在高温下往往会发生热膨胀或热应力引起的损坏。
但是,通过在陶瓷矩阵中添加石墨烯纳米片,可以阻碍热传导,并改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这样就能够使陶瓷材料在热循环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应用,石墨烯还可以用于陶瓷的环境监测和传感器领域。
由于石墨烯的特殊结构和电子性质,它可以用于制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等。
石墨烯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质,使得其在陶瓷传感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总的来说,石墨烯在陶瓷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通过利用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可以改善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制备高性能的传感器。
这些应用为陶瓷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且有望在众多领域中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增强剂
吴宜锴 指导老师:刘明华
目录
陶瓷添加剂简介 陶瓷增强剂(黏合剂) 水溶性高分子概述 影响陶瓷黏合剂使用性能的因素
最古老的材料—陶瓷
“十二五”规划与陶瓷建材工业
我国陶瓷产业存在的问题
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仍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产业增长方式仍处于低成本配置、资本驱动的数量型阶段
使用陶瓷添加剂的基本原则
要了解各种添加剂的特性和共性,清楚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要熟悉陶瓷配方组成中各种原料的物化性能。
要确切了解设计配方的特点,使用添加剂要解决哪些问题
陶瓷添加剂的加入有一定的范围。 要保证添加剂质量的稳定,使它们在贮存或使用过程中不变质。
国内外陶瓷添加剂发展现状
我国
传统类人工合成添 加剂,新型添加剂 种类不虑以上几 个因素在不同的水平对坯体强度的影响。
保压时 间 成型压 力 3、实验过程中,可选用适当的正交表,设计 合理的正交试验,从而得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
球磨时间 Title in here
LOGO
为什么要使用陶瓷黏合剂(增强剂)?
A
B
C
陶瓷生产中,普 遍存在陶瓷坯体 强度较差,破损 率高的现象
靠提高压机的成型 压力来增加强度, 压机压力到一定程 度后,对提高坯体 强度的效果不明显
使用黏合剂,可减 少成型设备的费用 和能耗,节能经济 ;同时大大提高陶 瓷坯体的强度
陶瓷增强剂的作用机理
陶瓷增强剂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如下: 粒子与增强剂之间形成氢键结合和静电吸附,结合点多, 结合力强 使粒子分散更均匀,导致离子表面能增大,粒子间结合 点及粒子与高分子结合点增加,从而提高干强度 在粒子间形成物理吸附和缠结作用,若干个粒子堆附在 一根高分子链上,整个体系相似于一个物理缠结网络, 减少局部应力导致的不均匀,提高配体或釉层的强度。
代表产品
山西三维 山西三维 山西三维
PVA高碱系列 PVA低碱系列 PVA釜式系列
C、聚丙烯酰胺(PAM)
特点与性 质
白色片状结晶,无色或黄色粘稠液体,无 臭,中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 按离子特点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 两性型和非离子型四种。
聚丙烯酰胺
主要作用
用作分散剂、黏合剂、絮凝剂和助滤剂、 流变调节剂、增强剂、增塑剂。
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概述
分子量可以 控制,亲水 集团的强弱 与数量可以 调节,亲水 基团还可以 进行再反应
•
水溶性高分 子具有许多优 良性能。如黏 合性、成膜性 、润滑性、螯 合性、分散性 、絮凝性、增 稠性等
•
水溶性高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在工程陶瓷 中作为黏合剂有广泛运用
水溶性高分子分类
淀粉类 海藻类 植物胶类 动物胶类 微生物胶 改性纤维素 改性淀粉 天然水 溶性高 分子
成型压力对坯体强度的影响
1、压力较低时,容 易脱模,但坯体强度 低。 2、压力较大时,脱 模困难,易引起坯体 破裂,还会引起坯体 起层、开裂以及破坏 粘结组织。
黏合剂使用各因素对坯体强度影响小结
Conclusion
黏合剂分子量
Title in here
黏合剂添加量
Title in here
1、黏合剂分子量、黏合剂添加量、球磨时间、 坯体成型压力、保压时间等因素对最终坯体的 强度都有显著影响。
现有陶瓷黏合剂仍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
1.
使用中添加量偏 大
2.
热分解效率较低, 分解不完全
3.
部分黏合剂水溶 性差
发展具有较好水溶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热分解性,分 子量较高的陶瓷黏合剂成为陶瓷工业中高性能陶瓷的 需求
解决思路
陶瓷黏合剂的研究方向
A
热降解性 好的高分 子材料
水溶性好的 高分子材料
B
通过分子改性或者共聚,开发具有较好 水溶性,能完全热解的黏合剂是今后实 验中值得探究的方向
2、分子量太低,粘结强 度不高,坯体强度低,脆 性大,不利于成型
3、分子量太高,分子 链活动能力降低,分散 不均匀,也导致坯体强 度降低
黏合剂溶液添加量对坯体强度的影响
1、理论上,坯体强度随聚 合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2、添加量太大,坯体烧结 后会留下大量的孔隙,产品 的性能下降 3、需要通过实验找出黏合 剂的最佳添加量
• 小麦淀粉、琼 胶、阿拉伯胶、 明胶、黄原胶
代
半合成 水溶性 高分子
表
物
• 羧甲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 醋酸淀粉
• 聚丙烯酰胺、 聚乙烯醇、环 氧树脂、酚醛 树脂
聚合类树脂 缩合类树脂
合成水 溶性高 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的溶解性能
如何提高水溶性分子的溶解性能
A
在分子中引入足够的 亲水基团
第一代添加剂,无机化合物和 少量天然或半合成有机高分子 第二代添加剂,天然或 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和合成高 分子化合物
陶瓷添加剂的分类
按化学组 成分类
无机添加剂、有机添加剂、高分 子添加剂
陶瓷添加剂
按分散介 质分类
水分散性添加剂、溶剂分散性添 加剂
按作用和 功能分类
分散剂、增塑剂、胶黏剂、悬浮 稳定剂、絮凝剂、助滤剂、消泡 剂、防腐剂和矿化剂等
B
降低聚合物的结晶度
C
利用聚电解质的反离 子力的作用
黏合剂使用对坯体强度的影响因素
分子量对坯体 强度的影响 A D 保压时间对坯 体强度的影响
B 添加量对坯体 强度的影响 球磨时间对坯 体强度的影响 E
成型压力对坯 体强度的影响 C
黏合剂分子量对坯体强度的影响
1、分子量较低时,聚合 物易于粉料混合均匀, 能充分湿润并渗透到粉 料中
Content Title
D、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特点与性 质
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白色或乳白色粉 末或颗粒,溶解性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 剂,生理相容性好
聚乙烯吡咯烷 酮
主要作用
具有优异的分散增稠和黏合功能,可用于 陶瓷工业黏合剂、分散剂、;流变剂和增 塑剂
代表产品
德国BASF、美国ISP、中国河南新开 源(NKY)等。分别为世界三大PVP生 产商
羧甲基纤维素
主要作用
代表产品
德国司马化工 OPTAPIX KG6 德国司马化工 OPTAPIX KC25
B、聚乙烯醇(PVA)
特点与性 质
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 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 大多数有机溶剂
聚乙烯醇
主要作用
提高粘土的可塑性,有利于成型与脱模, 瓷体的气孔率小,少量PVA就可有效改善 陶瓷生坯的强度,减少破损率
发达国家
有机高分子类添加剂、 有机-无机复合型添 加剂、表面改性等高 端添加剂
技术对比
经济效益对比
我国高端陶瓷添加 剂依赖进口,制约 了高档陶瓷的生产
垄断高端添加剂研究 生产,在高经济附加 值的陶瓷生产应用方 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国际上主要的陶瓷添加剂厂商
•下面列出了三家国际上最主要的陶瓷添加剂厂商
德国司马化工
(ZSCHIMMER&S CHWARZ)
• 设有陶瓷部专门生产各类陶瓷助剂
•陶瓷添加剂的品种最齐全、质量优等
美国罗门哈斯 (ROHM HARS)
•特种陶瓷添加剂
意大利岱德罗斯
• 建筑卫生陶瓷 • 工业用陶瓷添加剂
(DAEDALUS)
陶瓷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陶瓷业的现状,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
B
C
黏合剂应满足的要求
添加的选用不得过分增加生产成本
能较好地湿润和吸附在坯料颗粒表面
黏合性强,表面张力大,有利于成型并保证坯体强度
具有宽的挥发温度范围,尽量少的残留灰分
黏合剂的分类
•按黏合剂的作用机理,分为永久性黏合剂和暂时性粘合剂.
淀粉、糊精、 高岭土、 天然多糖、 膨润土等 木质素磺酸 盐等
传统的暂时 性黏合剂
新型的高分子暂 时性黏合剂
聚乙烯醇、聚 丙烯酸钠、聚 乙酸乙烯酯、 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缩丁 醛
常用高分子黏合剂介绍
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
CMC
PVA
PAM
聚丙烯酰胺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A、羧甲基纤维素(CMC)
特点与性 质
属阴离子型纤维素醚类,外观为 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纤维粉末或白 色粉末,无嗅无味,溶解性好 调节陶瓷釉浆黏度;调节干燥时 间;提高半成品的强度;改善的 结合性能
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
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新工艺、新型添加剂的研究仍然薄弱
陶瓷添加剂的作用
改善陶瓷生产工艺条件 提高陶瓷制品的质量 降低原材料的消耗、节能减排 提高陶瓷生产的经济效益 使陶瓷精细化、功能化
陶瓷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20世纪 50年代 20世纪 60-80年 代 20世纪 90年代 至今
A
深入研究陶瓷添加剂作用机理 设计和开发新型陶瓷添加剂 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 重视水溶性高分子的应用 注重配方原理和技术研究 开发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产品
B
C
D
E F
研究陶瓷添加剂的意义
改变我国陶瓷产业在过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打破发 达国家对高档陶瓷的垄断。
节能减排,减少原材料消耗,低碳环保
符合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对陶瓷产业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