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方法及其通风系统组成
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的组成

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的组成通风是指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室内和室外之间的空气进行交流,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则是指通过设备和管道,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排除废弃空气及室内各种污染物,以实现有效的通风效果。
以下将分别介绍通风方法和通风系统的组成。
一、通风方法:1.自然通风:利用自然气流的作用,通过门窗、甲板、屋顶和墙壁上的开口,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同时使废弃空气和污染物排出室外。
自然通风的好处是省能源、运行成本低,但对外界环境条件和建筑物自身结构有一定要求。
2.机械通风:利用机械设备,通过风机、排风机等将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
机械通风的特点是通风效果稳定可控,能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
3.混合通风: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起来,使新鲜空气和废弃空气进行充分混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混合通风方式适用范围广,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二、通风系统的组成:通风系统是由多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相互配合,以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和空气净化的功能。
1.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管道、风机和送风口组成。
送风系统的作用是将新鲜空气从室外引入室内,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压将空气压入送风管道,再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
2.排风系统:主要由排风管道、排风机和排风口组成。
排风系统的作用是将废弃空气和污染物排出室外,通过排风机产生的负压将室内空气抽出,经过排风管道排放到室外。
3.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供冷和供热两个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在通风系统中,空调系统可用来冷却或加热送入室内的新鲜空气,以满足舒适度要求。
4.过滤器和净化装置:通风系统中的过滤器和净化装置用来清洁空气,去除空气中的微尘、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不同的通风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过滤器和净化装置,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5.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通风系统的核心,用来监测和控制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和质量。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室外的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送风和排风量,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简述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

简述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通风系统是指对建筑内部空气进行排放和补充,并通过空气流通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一种设备系统。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风机:风机是通风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和驱动空气流动。
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的不同,风机可以采用不同的类型,如轴流风机、离心式风机等。
2. 风管:风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空气流动的通道,通常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
风管应保持通畅,无损坏和泄漏,以确保空气能够顺利流动到各个房间。
3. 换气口:换气口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放至室外的点位,通常位于厨房、浴室和厕所等潮湿的区域,可以防止潮湿和异味在室内滞留。
4. 新风口:新风口是通风系统中补充新鲜空气的入口,通常位于客厅、卧室等居住空间,可以提供新鲜空气,并稀释室内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5. 过滤器:过滤器用于过滤室外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以保证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
不同级别的过滤器可以过滤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6. 控制系统:通风系统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调整空气流量和质量。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
7. 隔音材料:隔音材料可以减少通风系统产生的噪音,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和安静度。
8. 辅助设备:通风系统可能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如热回收器、湿度控制器、加热器等,用于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舒适性。
根据通风方式的不同,通风系统可以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
自然通风系统依赖自然气流驱动,主要通过开窗、通风口和天窗等途径实现空气流动。
机械通风系统则借助风机等设备进行空气流动的推动和调节,能够更灵活地控制空气流量和质量。
通风系统组成

通风系统组成通风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通风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送风管道、排风管道、风机、过滤器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送风管道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新鲜空气从室外引入室内。
送风管道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上,通过管道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
送风管道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以确保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到各个角落。
此外,送风管道还可以设置调节阀门,根据需要调节送风量,以满足不同房间的需求。
而排风管道则负责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排风管道通常位于厨房、浴室等产生大量湿气和异味的区域,它们通过管道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排风管道还可以设置排气扇,增强排风效果,避免湿气滞留和异味扩散。
风机是通风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产生气流,推动空气流动。
风机通常安装在送风和排风管道的末端,通过旋转叶片产生气流,将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风机的转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控制气流的强度和方向。
过滤器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有害物质。
过滤器通常安装在送风管道的进气口处,它们通过滤网将空气中的杂质拦截下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健康。
过滤器的种类繁多,包括颗粒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过滤器。
通风系统还可以配备湿度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等辅助设备,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湿度调节器可以根据室内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送风量,保持室内湿度的稳定。
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室内温度的变化,根据需要调节送风温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它们通过送风管道、排风管道、风机、过滤器等组成,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通风系统的作用和分类组成

通风系统的作用和分类组成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更换室内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通风系统通过通风稀释或通风排解等方式,有效抑制室内空气污染,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健康。
博泰我带大家了解一下通风系统的作用、分类和组成部分有哪些。
一、通风系统的分类1、依据通风动力进行分类: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2、依据通风服务范围进行分类:全面通风、局部通风。
3、依据气流方向进行分类:送(进)、排风(烟)。
4、依据动力位置进行分类:动力集中式、动力分布式。
5、依据通风目的进行分类:一般换气通风、热风供暖、排毒除尘、事故通风、防护通风、建筑防排烟等。
二、通风系统的作用1、通风系统是为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造成平安、卫生的条件而进行换气的技术。
通常是送人新奇空气,同时排出被污染的空气。
2、在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厂房中,加强通风,能够准时排解空气中的可燃有害物质,是非常重要的防火防爆措施。
3、利用通风系统,能够使清爽的空气进入房间内,将屋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
通过通风系统,还可以提升房间内部的散热效果,解决缓解室内空气湿度过大的问题。
若是房间内部的温度高于房间外面,能够利用通风系统来降低温度。
三、通风系统的组成1、通风设备:试验室常用的通风设备主要包括通风柜、原子汲取罩、通用排气罩、桌面通风罩等。
通风柜是一种平安处理有害气体或蒸汽的通风设备,用于捕获、密封和转移污染物和有害气体,防止其逃逸到试验室,从而通过吸入工作区域的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削减操作人员吸入的污染物。
2、通风管道:对于一般建筑,假如室内排出的气体没有腐蚀性,通风管道可采纳镀锌钢板。
对于产生腐蚀性气体的试验室,风管应采纳耐腐蚀材料的聚氯乙烯风管或玻璃钢风管。
3、风扇:风机主要包括轴流风机、斜流风机和离心风机。
轴流风机。
斜流风机适用于风压小、管道短的通风系统,如直接排放到窗外或墙外的通风系统,简称直排;玻离钢离心风机适用于管道较长的通风系统,如通过风管井或外墙接管排放到屋顶,简称屋顶排放。
机械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形式

机械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形式
机械通风系统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进行交换,从而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一种通风系统。
它的组成和形式如下:
1.风机:是机械通风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驱动空气流动。
2.风管:将新鲜空气从室外引入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3.排风口: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通常安装在厨房、卫生间等处。
4.进风口:用于引入新鲜空气,通常设在窗户或门旁。
机械通风系统的形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1.常规机械通风系统:也称为正压通风系统,采用风机和风管将新鲜
空气从室外引入室内,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再将其送出室外。
2.热回收机械通风系统:采用热回收技术,将新鲜空气和室内污浊空
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能量利用和节能的目的。
3.空气净化机械通风系统:采用空气净化技术,通过滤网等设备去除
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实现空气净化和健康保护的目的。
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

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通风空调系统是一种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设备。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通风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一、通风系统1. 新风机:新风机是通风系统中的关键组件之一,负责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新风机通过外部进气口吸入外界空气,经过过滤和处理后,将清洁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
2. 排风机:排风机主要用于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它通过管道连接到厨房、卫生间等需要排除异味和湿气的区域,并通过排气扇将废弃物抽出。
3. 风管系统:风管系统是通风系统中的输送管道,负责将新鲜空气从新风机输送到各个房间,并将污浊空气从房间排出。
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分支管道,以实现不同房间的独立控制。
4. 过滤器:过滤器是通风系统中重要的组件之一,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细菌等有害物质。
过滤器的种类多样,包括机械过滤器、静电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等。
二、空调系统1. 冷却剂循环系统:冷却剂循环系统是空调系统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用于传递热量并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它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部分组成。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冷却剂吸入,经过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并变为高温高压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变为低温低压液体,最后经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并变为低温低压气体。
2. 室内机组:室内机组是空调系统中与用户接触最密切的部分,通常安装在房间内墙壁上或天花板上。
它包括风扇、换热器和控制面板等部分。
风扇负责将冷风吹送到室内,换热器则通过与冷却剂循环系统连接,实现室内空气的冷却或加热。
3. 室外机组:室外机组是空调系统中安装在室外的部分,主要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等部分。
它通过与室内机组相连的管道传递冷热媒介,将热量散发到室外空气中。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空调系统中的大脑,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自动调节新风机、压缩机、风扇等组件的运行状态,并实现多区域、多时段的温度控制。
通风系统、民用建筑及空调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3 局部机械排风系统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Back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4 局部送风系统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Back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5 全面机械排风系统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Back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图7-6 全面机械送风系统
根据压差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热压作用下的自然 通风、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以及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 下的自然通风。
7 通风与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7.1 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原理
(1)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重力压差。
如图7-1所示。这种以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的压力差为动力 的自然通风,称为热压差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它们是效果叠加的。设有一建筑,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 度。当只有热压作用时,室内空气流动如图7-1所示。 当 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时,在下层迎风侧进风量增加了, 下层的背风侧进风量减少了,甚至可能出现排风;上层 的迎风侧排风量减少了,甚至可能出现进风,上层的背 风侧排风量加大了;在中和面附近迎风面进风、背风面 排风。
热压作用产生的通风效应又称为“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的强度与建筑高度和室内外温差有关。一 般情况下,建筑物愈高,室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 愈强烈。
通风系统的简述

通风系统的简述通风是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经净化后排出室外,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换言之,通风就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
通风系统就是实现通风这一功能,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降温及采暖、过滤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1.通风系统的组成通风系统分为两类: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2.通风系统的分类:按通风动力分类: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按照通风服务范围:全面通风、局部通风;按气流方向分类:送(进)、排风(烟);按通风目的分类:一般换气通风、热风供暖、排毒与除尘、事故通风、防护式通风、建筑防排烟等;按动力所处的位置分类:动力集中式和动力分布式。
3.通风系统的功能:第一,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由于居住及生活过程而污染了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某一最低标准的水平。
第二,增加体内散热及防止由皮肤潮湿引起的不舒适,此类通风可称为热舒适通风。
第三,当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的气温时,使建筑构件降温,此类通风名为建筑的降温通风。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
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为小于零。这时室外空气就由窗孔a 流入室内,一直到窗孔a的进风量等于 窗孔b的排风量时,室内静压才保持稳 定。由于窗孔a进风,ΔPa<0;窗孔b排 风,ΔPb>0。 根据公式(7-5),
Pb (Pa ) Pb Pa gh(w n )
(7-6)
由上式可以看出,进风窗孔和排风窗孔 两侧压差的绝对值之和与两窗孔的高度
x L
y0
)1
exp(
L
Vf
)
y1
x L
y0
τ
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风量
风量公式:
dy
稳定状态下:d
0, 或
则
y2
x L
y0
y2
ys
L
ys
, exp(
x y0
L
Vf
)
0
考虑到室内有害物分布及通风气流的不 均匀性,增大安全系数K=3—有害物安全浓度值,x有害物散发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合理布置送风、排风口的位置, 选用合理的风口形式,合理分配风流。 气流组织原则:
能避免把有害物吹向作业人员操作区; 能有效地从污染源附近或有害物浓度 最大的区域排出污染空气; 能确保在整个房间内进风气流均匀分 布,尽量减少涡流区。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方式: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方式: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方式: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方式: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方式:
气流组织的比较
全面通风的风量平衡与热平衡
厂房车间通风过程中,是机械通风与自 然通风的共同作用结果, 室内的进风和 排风是多通道的, 既有由通风系统产生 的有组织的进排风, 也有从缝隙, 窗户, 门洞等产生的无组织进排风, 根据“物 质平衡”原理, 各种进风量与各种排风 量应相等.这就是室内风量平衡的原则。 其表达式为:
要求水滴<60μm,最大不 超过100μm。风速不大于 3~5m/s。
用于温度高于35℃,辐射 强度大于1400W/m2,细小 雾滴对生产工艺无影响的中、 重作业点。
分散式局部送风系统—喷雾风扇送风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就是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以稀 释室内有害物, 消除余热, 余温, 使之符合 卫生标准要求。 全面通风的动力可以是自然风压和热压, 也可以是风机风压。 全面通风具体实施方法又可分为全面排 风法, 全面送风法, 全面排送风法和全面 送、局部排风混合法等, 可根据车间的实 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三章
通风方法及其通风 系统组成
第三章 通风方法及其通风系统组成
通风 方法 本 章 内 容 框 架
通风 系统
通风方法 分类
各类通风 方法分析
送风系统组成 排风系统组成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 事故通风
第三章 通风方法及其通风系统组成
§3.1 通风方法分类 §3.2 全面通风法的分析计算 §3.3 通风系统的组成
分散式局部送风系统—风扇送风
在作业点附近设置普通轴流风机进 行循环吹风,加快对流散热。 工作点风速要求:
轻作业—2~4m/s 中作业—3~5m/s 重作业—5~7m/s 。 适用于气温不大于35℃,且非产尘 的车间。
分散式局部送风系统—喷雾风扇送风
在普通轴流风机上加设甩水 盘构成
具降温作用,但可引起人造 汗。
∑Qd = ∑Qs
全面通风的风量平衡与热平衡 热平衡模型
循环风的热量
C Lhxρn(ts-tn)
ts
热交换器 tn
机械进风热量 C Ljj tjj ρjj
自然进风热量 C Lzj tw ρw
∑Qf
通风排风热量 C Lp tn ρn 围护结构、材料失热∑Qh
全面通风的风量平衡与热平衡 热平衡方程:
按经验式计算:L=nVf (m3/h) n—换气次数,(次/h);Vf—房间体积
消除热、湿的风量计算
消除余热风量公式:
G Q c(t p t0 )
G——全面通风质量风量,Kg/s; Q----室内余热量, KJ/s ; C----空气的质量比热, C=1.01KJ/Kg.℃; tp----排气温度,℃ ; tj----进气温度,℃ 。
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风量
排污微分方程:
送入量:L y0 dτ 散发量: x dτ 排走量: L y dτ 变化量: d(Vf y)=Vf dy 则: L y0 dτ+ x dτ- L y dτ= Vf dy
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风量
排污微分方程求解
y2
d 1 dy
d (Ly0 xLy )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的组成
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的组成
全面通风系统的组成
全面通风系统的组成
全面通风系统的组成
屋顶通风机
全面通风系统的组成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如图7-1所示,在外围结构的不同高度上 设有窗孔a和b,两者的高差为h。假设 窗孔外的静压力分布为Pa、Pb,窗孔内 的静压力分别为P’a、P’b,室内外的空气 温度和密度分别为tn、tw、和ρn 、ρw 。 由于tn>tw,所以ρn <ρw 。
+ 围护结构、材 料失热∑Qh
= + 通风排风热量 C Lp tn ρn
设备散热 量∑Qf
+ 机械进风热量 C Ljj tjj ρjj
+ 循环风的热量
C Lhxρn(ts-tn)
自然进风热量 C Lzj tw ρw
事故通风
对于有可能突然从设备或管道中逸出 大量有害气体或燃烧爆炸性气体的房间, 应设事故排风系统, 以便发生逸出事故 时由事故排风系统和经常使用排风系统 共同排风, 尽快把有害物排到室外。 事 故通风系统的风机开关应设在便于开启 的地点, 排除有爆炸危害气体时, 应考虑 风机防爆问题。
x = [ Vf (y1 - y0)+ L (yp- yj) t]/t 式中 Vf----房间的容积, m3 ; y0, y1 ----室内空气有害气体或粉尘初 始和最终浓度, g/m3 ; yp,yj ----排风和进风空气中有害气体 或粉尘的浓度, g/m3 ; t ----进行测定的时间, s。
根据公式(7-5),某一窗孔的余压
Px' Px Pa gh' ( w n ) Pxa gh' ( w n ) (7-7)
式中ΔPx――某窗孔的内外压差; ΔPa――窗孔a的内外压差; h’――某窗孔至窗孔a的高度差; Pxa―― 窗孔a的余压。
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风量
排污模型及排污微分方程:
房间体积Vf
通风风量 L(m3/s)
有害物浓度 y0(g/m3)
X(g/s) 车间通风排污模型
通风风量 L(m3/s)
有害物浓度 y(g/m3)
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风量
排污微分方程:
房间内有害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可根据 “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微分方程 对于连续, 稳定的通风过程, 根据在通风 过程中排出有害物的量应与产生的有害 物量达到平衡的原则有 在dτ时间内: 送入量+散发量-排走量=变化量
局部通风
分为:局部排风和局部送风 局部排风:在集中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 设置捕 集装置, 将有害物排走, 以控制有害物向室内扩散。 这是防毒, 排尘最有效的通风方法。 局部送风:向局部工作地点送风, 使局部地带造成 良好的空气环境。主要用于局部降温.又分为系统 式和分散式。系统式就是通风系统将室外空气送 至工作地点。分散式借助轴流风扇或喷雾风扇, 直 接将室内空气吹向作业地带进行循环通风。
Ly0 xLy
Ly0 xLy
V L f
y1
0
d
Vf
1 L
ln(
Ly
0
x
Ly
)
|y2
y1
Vf
ln
Ly0 x Ly1 Ly0 x Ly2
L
Vf
Ly0 x Ly1 exp( L )
Ly0 x Ly2
Vf
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风量
排污微分方程求解
y2
y1
exp(
L
Vf
)
(
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风量
存在多种有害物时风量确定原则:
(1)分别求出排除每种有害物风量Li (2)毒性相加作用的有害物:如苯、醇、醋酸等 溶剂类;S2O3、SO3、FH等刺激性气体,按求和 计算风量:L=∑Li (3)毒性无相加作用的有害物:取最大者为风量 计算式:L=max{Li}
有害物散发量无法确定时的风量计算原则:
事故通风
事故通风的换气次数根据车间高度 和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大小来 确定。
最高容许浓度>5mg/m3时, 车间高 度≤6m者,换气≥8次/时, 车间高度 >6m者, 换气≥5次/时。
最高容许浓度≤5mg/m3时, 上述换 气次数应乘以1.5。
§3.3 通风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7-5)
式中 ΔPa、ΔPb――窗孔a和b的内外压 差;g――重力加速度,m/s2。
从公式(7-5)可以看出,在ΔPa=0的 情况下,只要 w > n (即tn>tw),则ΔPb>0。
因此,如果又开启窗孔b,空气将从窗 孔b流出。随着室内空气的向外流动, 室内静压逐渐降低,( Pa' Pa )由等于零
§3.1 通风方法分类
按通风 的动力
分为
自然 通风
机械 通风
自然通风特点 机械通风特点
通风 方法 分类
按通风系统 作用范围分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
事故通风
自然通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