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题(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大学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2、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A.《左传》B.《汉书》C.《三国志》D.《清史稿》3、被后人称之为“诗圣”的人是()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白居易4、下列作家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A.司马相如B.杨雄C.左思D.张衡5、下列词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有()A.、张孝祥B.朱敦儒C.陈亮D.周邦彦6、下列作家中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A.孔尚任B.张可久C.睢景臣D.关汉卿7、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A李白B王勃C白居易D柳宗元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B.排比C.博喻D.比喻9、下列书名不是《红楼梦》曾用过的是()A.《石头记》B.《情僧录》C.《情海恨史》D.《风月宝鉴》10、“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中采用的是()修辞手法A.借代B.对比C.夸张D.衬托二、填空(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1、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有被誉为“诗仙”的﹍﹍﹍﹍、被誉为“诗圣”的﹍﹍﹍﹍、还有“诗佛”﹍﹍﹍﹍、“诗鬼”﹍﹍﹍﹍等,他们共同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限光彩。
2、采莲南塘秋,------------------------。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性质分为﹍﹍﹍﹍、﹍﹍﹍﹍、﹍﹍﹍﹍,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
4、张若虚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劳:3.户内洒然洒然:4.跻入人丛跻: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6.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7.居有顷,复弹其铗居有顷: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襟危坐: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苒苒:10.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冗长:四、简答(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的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正确答案:C2、使闻一多产生最初的民主思想的学校是:A、北京艺术专科学校B、丹佛阿罗拉多大学C、北大D、清华正确答案:D3、重耳历史上称:A、晋献公B、晋文公C、晋襄公D、晋桓公正确答案:B4、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指:A、谢安B、谢灵运C、谢玄D、谢脁正确答案:D5、贾让是()末年水利家。
A、西汉B、东汉C、三国D、两晋正确答案:A6、傅玄称赞()是“天下之名巧”。
A、沈括B、徐溪C、马力D、马钧正确答案:D7、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尚书》B、《诗经》C、《大雅》D、《论语》正确答案:B8、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的事件是:A、班超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D、忽必烈定鼎大都正确答案:B9、《迟桂花》中的女主人公是:A、翁则生B、莲C、桂花D、花正确答案:B10、马克斯·韦伯是()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美国正确答案:C11、蔡元培在演说里共向学生提出了()件事。
A、6B、4C、5D、3正确答案:D12、《七月》反映的是()的历史。
A、商民族B、夏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正确答案:C13、慧能是从禅宗五祖()处得传衣钵。
A、弘忍B、神秀C、达摩D、道一正确答案:A14、刘以鬯是香港哪类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A、现代主义小说B、改革小说C、通俗小说D、现实主义小说正确答案:A15、爱伦堡认为意大利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博物馆和大自然的展现,根本上还和人有关,而()的变化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A、时代B、民族C、环境D、国家正确答案:A16、《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选自:A、《四海之内》B、《中国科学技术史》C、《联合论》D、《宗教与科学》正确答案:A17、马克斯·韦伯诠释现代性的关键词是:A、世界的理性化B、世界的全球化C、世界的理知化D、世界的趋同性正确答案:C18、将赵武灵王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的是:A、梁启超B、毛泽东C、康有为D、司马光正确答案:A19、以下不属于“疏”(“奏折”)这一文体的特点的是:A、说话细致周到B、语气委婉深切C、言辞激烈D、态度虔诚认真正确答案:C20、《新青年》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是:A、《敬告青年》B、《呐喊》C、《文学改良刍议》D、《文学革命论》正确答案:A21、在《封建论》所援引的朝代中,因实行郡县制而获得成功统治的是:A、周B、商C、汉D、秦正确答案:D22、《西铭》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根据“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这句话,理解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和成年时阅读的区别,下列哪个答案最确切?A、青少年时代的阅读更注重情感的体验,故事的经历,相对比较感性。
而成年时的阅读更会注重精神哲理,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理性。
B、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不值一提,成年时的阅读才有价值。
C、青年时代的阅读仅仅只是一种经验,而成年时的阅读更讲究实际的功用。
D、青年时代的阅读不需要太多重视,成年时代多阅读就行。
正确答案:A2.陶渊明写道,“抚孤松而盘桓”,他喜欢松树的原因为:()A、松树材质好B、松树有劲节C、夏天可以在其下乘凉D、松树隐喻故乡正确答案:B3.裴多菲奠定了()的基石,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A、奥地利民族文学B、匈牙利民族文学C、俄罗斯民族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正确答案:B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下一句是A、众人夸B、极奢华C、极富华D、竟豪奢正确答案:D5.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年。
A、1955B、1953C、1952D、1954正确答案:D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读了四十多年的书,当摄猎的范围也相当地广泛。
摄猎改为涉猎B、这中间,我非常喜欢读诗,但父亲不准读,因为当时科举虽然早费了,但父亲似乎还以为会恢复的。
“早费了”改为“早废了”。
C、受到老先生不断的锤练,才逐渐使我从人人的肤浅中挣扎出来。
锤练改为锤炼D、我当时虽然读了不少的线装书,但回想起来,并没有得到做学问的门径正确答案:D7.陶渊明思想主要综合了哪两家?A、道家道教B、佛教墨家C、儒家道家D、儒家佛教正确答案:C8.“长干里”在今天的()。
A、扬州B、宣州C、杭州D、南京正确答案:D9.根据教学视频,诗人席慕蓉的祖籍为()。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请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庄子》的哪个篇章?A. 庄子和秋水B. 庄子和胸襟C. 庄子和纷扰D. 庄子和德行2. 下面哪个成语与“鸡毛蒜皮”意思相近?A. 敷衍了事B. 事实真相C. 草菅人命D. 破镜重圆3. 以下哪个诗人与“山水田园诗派”无关?A. 王之涣B. 王安石C. 陆游D. 杨万里4. 下列作品中,哪个属于明代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金瓶梅》D. 《世说新语》5.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史湘云是什么关系?A. 堂兄妹B. 同乡C. 表亲D. 姐弟6. 下列名句出自哪位作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A. 辛弃疾B. 杜甫C. 李白D. 王安石7. 下列哪位是近现代的著名作家?A. 曹雪芹B. 孙子兵法C. 鲁迅D. 杜甫8. 形容动物发出声音的汉字词语是?A. 呜咽B. 惊吓C. 醉人D. 古人9.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事情发生后,举国上下都很高兴?A. 举国欢庆B. 人人贺喜C. 欣喜若狂D. 茶饭不思10. 成语“如鱼得水”的意思是形容人处在什么环境中感到舒适自在?A. 水中B. 乐器声中C. 糟糠之妻D. 草原上11. 下列哪位是现代散文大师?A. 苏轼B. 韩愈C. 朱自清D. 辛弃疾12. 以下哪个成语与“强弩之末”意思相近?A. 马到成功B. 强扭的瓜不甜C. 暗度陈仓D. 青出于蓝13. 下列哪位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A. 张衡B. 释迦牟尼C. 许达哲D. 司马迁14. 下列哪位不是唐代的诗人?A. 杜牧B. 王之涣C. 苏轼D. 白居易15. 下列哪位作家是美国的?A. 南希·邓禄普B. 费尔南多·佩索阿C. 恩尼尔·雷帕切蒂D. 布莱斯·艾登16. 成语“孤注一掷”和以下哪项最接近?A. 鸡飞狗跳B. 人山人海C. 力不从心D. 事半功倍17. 下列哪个成语与“杯弓蛇影”意思相近?A. 超群绝伦B. 难以为继C. 声名狼藉D. 自暴自弃18. 下列哪位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A. 鲁迅B. 鲁班C. 魏晋时期的曹操D. 杨绛19. “笑傲江湖”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A. 金庸B. 高尔基C. 罗曼·罗兰D. 巴金20.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不管姿势不是很好看,但是非常有实际效果?A. 如臂使指B. 好高骛远C. 极力巴结D. 功成名就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5题,每题3分,总分45分)请根据提供的背景信息,填写正确的词语、诗句或成语。
大学语文备考题库及答案

2021年大学语文备考题库一、作家作品知识1.?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C 〕A. 刘一丈B. 宗臣C.顾秉谦D.严嵩2.苏轼?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思念的对象是〔 B 〕A. 父亲B. 兄弟C. 朋友D.妻子3.?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B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D 〕A. 豪放飘逸B. 慷慨悲凉C. 自然平淡D.沉郁顿挫5.以下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B 〕A. 王安石B. 欧阳修C. 苏轼D.梅尧臣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是一首〔 B 〕A. 婉约词B. 豪放词C.风雅词D.山水词7.?报刘一丈书?“斯那么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C 〕A. 比喻B. 夸张C. 反语D.拟人8.王维?山居秋瞑?是一首〔 C 〕A. 边塞诗B. 田园诗C.山水诗D.爱情诗9.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D〕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土渺邈,归思难收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10.?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是〔 A 〕A. 借景物抒情B. 借举止抒情C. 借比喻抒情D.借象征抒情11.有“一代文宗〞之美誉的文学家是〔 D 〕A. 曹操B. 谢灵运C. 韩愈D.欧阳修12.李清照的别号是〔 B 〕A. 香山居士B. 易安居士C. 青莲居士D.六一居士13.苏轼?前赤壁赋?行文表达的外显过程是〔 A 〕A. 时间的推移B. 感情的变化C. 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14.以下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C 〕A. 遥岑远目B. 献愁供恨C. 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1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C )A. 比喻B. 排比C. 鼎足对D.拟人16.?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A 〕A. 袭人B. 林黛玉C.贾母D. 王夫人17.?西厢记·长亭送别?以下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D〕A. 泪添九曲黄河溢C. 昨宵今日,消减了小蛮腰B. 碧云天、黄花地D.伯劳东去燕西飞18.文言短篇小说?婴宁?的作者是 ( C)A. 纪晓岚B. 孔尚任C.蒲松龄D.纳兰性德19.以下词句中,运用典故表达词人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是〔C〕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20.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创作主张的是〔 A. 王安石 B. 白居易 C.韩愈 D. 欧阳修B 〕2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句子是〔B 〕A. 断肠人在天涯B. 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22.?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B 〕A. 狐假虎威B. 贪婪虚伪C. 奴颜婢膝D.才德称位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B 〕A. 乐府古题诗B. 新题乐府诗C. 新乐府诗D.七言律诗2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B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5.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 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 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D 〕26.李密?陈情表?一文选自〔 B 〕A. ?资治通鉴?B. ?昭明文选?C. ?三国志?D.?后汉书?27.以下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A. 孔子和庄子B. 庄子和老子C. 孟子和庄子D.孔子和老子28.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D〕A. 感慨人生几何,去日苦多C. 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B. 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29.?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 〕A. 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 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 鼓舞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30.以下人物属于“战国四君子〞的是〔 D 〕A. 张仪B. 苏秦C. 冯谖D.田文31.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B 〕A. 飞鸟相与还B. 心远地自偏C.结庐在人境D. 悠然见南山32.“茕茕孓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A 〕A. ?陈情表?B. ?秋水?C. ?行路难?D.?兵车行?33.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 D 〕A. 大同时代B. 小康时代C. 三代之英的时代D.礼崩乐坏的时代34. ?季氏将伐颛臾?所表达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D 〕 A. 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 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35.以下作品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是〔 A 〕A. ?氓?B. ?国殇?C.?陌上桑?D. ?行路难?36.?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D 〕A. 隐喻B. 寓言C. 典故D.排比37.?秋水?的作者是〔 B 〕A. 孟轲B. 庄周C. 朱自清D. 苏轼38.书曰 . “郑伯克段于鄢 . 〞的“书〞指的是〔 B 〕A. ?左传?B. ?春秋?C. ?论语?D.?尚书?39.?国殇?选自于屈原的创作的组诗〔 C 〕A. ?天问?B. ?离骚?C. ?九歌?D.?九章?40.程不识将兵的特点是〔 A 〕A. 士吏治军簿至明B.行军无部伍行阵C.舍止,人人自便D.不击刁斗以自卫41.“季氏将有事与颛臾〞一句中“事〞的词意是〔C 〕A. 做事B. 农事C. 军事行动D.侍候42.以下议论文中,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 A 〕A. ?季氏将伐颛臾?B. ?寡人之于国也?C. ?论快乐?D.?论毅力?43.?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 B 〕A. “魏策〞B. “齐策〞C.“赵策〞D.“秦策〞44.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B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5.?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C 〕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照法D. 类比法46.魏晋时,呤唱“浊酒一杯,弹琴一曲〞的文学家是〔D〕A. 刘伶B. 陶渊明C. 孔融D.嵇康47.以下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 D 〕A. 贻笑大方、分崩离析C. 分崩离析、祸起萧墙B. 望洋兴叹、祸起萧墙D.望洋兴叹、贻笑大方48.?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B 〕A. 秦孝公B. 秦穆公C.秦惠王D.秦昭王49.“寡人之于国也〞选自〔 A 〕A.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C.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B.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D.?孟子·滕文公章句上?50.?陈情表?中作者化解了自己所陷入的矛盾危机,是由于〔D〕A. 晋武帝的同情B. 表现了不合作的态度C. 自己远离中央朝廷D.抓住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特点51.?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是〔 B 〕A. 直接心理描写B. 言行神态白描C. 自然景物衬托D.援譬设喻暗示52.“文章的通病总不外两种,一是不知选择,二是不知安排〞这句话出自〔C〕A. 鲁迅的?灯下漫笔?B. 钱钟书的?论快乐?C. 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D.梁实秋的?谈时间?53.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 B 〕A. ?虹?B. ?寄小读者?C. ?春水?D. ?繁星?54.“新月社〞的代表诗人有〔 B 〕A. 郭小川B. 徐志摩C. 田间D.李金发55.1946 年 7 月,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 C 〕A. 重庆B. 上海C. 昆明D.南京56.闻一多诗集?死水?发表于〔 C〕年年年年57.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中,冰心号召大家做一个〔 D 〕A. 超人B. 女神C. 大海D.“海化〞的青年58.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夕的 17 年中,有“三红〞之称的三部小说是〔 C 〕A.?红岩?、?红色娘子军?、?红日?B.?红日?、?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太阳升起在韶山?C.?红岩?、?红日?、?红旗譜?D.?红岩?、?红旗插上大门岛?、?红珊瑚?59.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是〔 B 〕A. ?大波?三部曲B. ?激流?三部曲C. ?农村?三部曲D.?蚀?三部曲60.?论毅力?中“我那么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而返焉〞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B 〕A. 比喻、夸张B. 比喻、层递C. 层递、夸张D.排比、夸张61.?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 C 〕A. 心中的恋人B. 日本的妻子C. 心目中的的祖国D.未实现的梦想62.?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C〕A. 王三胜卖艺B. 孙老者求艺C. 沙子龙不传断魂枪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63.?灯下漫笔?选自鲁迅著名的杂文集〔 C 〕A. ?热风?B. ?华盖集?C. ?坟?D. ?伪自由书?64.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有〔 C 〕A. ?美的历程?B. ?美学散步?C. ?西方美学史?D.?七缀集?65.沈从文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C〕A. ?萧萧?B. ?湘西?C.?边城?D.?长河?66.?故都的秋?是一篇〔 B 〕A. 抒情散文B. 叙事散文C. 议论散文D. 游记散文67.诗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于诗集〔A 〕A. ?猛虎集?B. ?志摩的诗?C. ?翡冷翠的一夜?D.?云游集?68.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B 〕A. 富兰克林B. 培根C. 黑格尔D. 伏尔泰69. “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一语出自〔 A 〕A. 培根的?论学问?B. 梁实秋的?谈时间?C. 钱钟书的?论快乐?D.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70.屠格涅夫的?门槛?是一篇〔 B 〕A. 抒情诗B. 散文诗C.哲理诗D.寓言诗71.?米龙老爹?中的米龙老爹的身份是 (C )A. 法国军人B. 普鲁士军官C.法国诺曼底农庄主D.法国乡村雇工72.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哲学家是〔B 〕A. 笛福B. 弗兰西斯·培根C.费尔巴赫D.黑格尔73.“姚纳〞是以下哪部作品中的主人翁〔 D 〕A. ?断魂枪?B. ?日出?C. ?羊脂球?D. ?苦恼?74.?米龙老爹?的故事背景是〔 B 〕年革命年普法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75.欧·亨利是 19 世纪〔 C 〕A. 法国著名的小说家B. 德国著名的小说家C.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D.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二、阅读辨析1.阅读以下语段,答复文后问题:休堪,尽西、季未?求田舍,怕羞,刘郎才气。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题一、复习范围和要求《大学语文》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专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教材系安徽电大教学处选编,共36篇,其中规定必读课文26篇(议论文7篇,记叙文6篇,诗6首,词5首,曲1首,赋1篇)。
考试复习以规定必读的26篇为范围,具体要求如下:1、这些课文的内容都应掌握,要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上的分析,掌握每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思想内容、写作特点。
2、对于不同问题、不同时代的作品,复习中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古文及古诗词要能翻译成白话文,还应掌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的意思与含义,课文上要求背诵的,也应会背诵会默写。
3、教材上每篇作品由作家生平简介,原文、注释和提示四部分组成,注释较为详细,提示部分着重于要点、难点,这些都应全面掌握,每篇课文后面所列的“思考与练习”题,可以把握各篇学习重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的内容包括24篇课文的题解与内容分析,“思考与练习”的参考答案,可作为复习中参考资料。
一、二、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考试共有填空、释词、翻译、简答和作文等五种题型。
答题要求具体如下:1、填空题:填空题的特点是每空一个答案,即答案是唯一的。
回答填空题要靠记忆。
复习时重点掌握《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中关于作品及其作者的文学史常识介绍,背诵《饮酒》、《山居秋暝》、《登高》、《虞美人》、《水调歌头》、《声声慢》等诗词。
2、解释加点的词:主要考试范围是必读课文的课后练习。
回答这一题,一般要明确、肯定,不作全句来讲,只就加点部分作解释。
注意不要把两种答案并列在一起。
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秋水》、《陈情表》、《答李翊书》、《郑伯克段于鄢》、《氓》。
3、古文今译:古文翻译是把某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要求直译,直译的语体要求准确而又流畅。
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陈情表》、《答李翊书》、《郑伯克段于鄢》、《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氓》、《水调歌头》。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附答案整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一.单选题1.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鲁迅)2.关于“子”的说法错误的是(自由职业者)3.拟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论语》)4.老舍著《断魂枪》中的主人公是(沙子龙)5.《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表达(积极旷达的心境)6.《前赤壁赋》一文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其中“客”所起的作用(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7.契诃夫《苦恼》中能听车夫姚纳诉说苦恼的是(小母马)8.《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9.《苦恼》中车夫姚纳的苦恼是(没人听他诉说)10.《前赤壁赋》中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自然景物是(江水、清风、明月)11.下列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2.、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写“绝对之事”用的原引事例主角是(陈独秀)13.顾城最著名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哪一部诗集?(《一代人》)二.填空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5.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孔子创始学派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7.《史记》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8.《边城》作者(沈从文),七中的少女主人公(翠翠)9.写出老舍的三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诗经》三百篇,分为(风、鸭、颂)三个体14.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仁”是(爱人),“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崇尚克己复礼。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52)(Word最新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52)通过整理的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52)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5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著作。
A. 文学B.历史C.军事D.理论2.“庄辛去之赵”中的“去”是()的意思。
A.前往B.路过C.来到D.离开3.《让县自明本志令》作者是()。
A.司马迁B.庄周C.曹操D.孔子4.() (1802—1885),法国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
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他的诗歌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A. 维克多·雨果B.伏尔泰C.普希金D.莫泊桑5.李清照(1084—1157)()女作家。
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以怨女闺情为主,刻意求真,善于袒露女性内心世界,词风清丽委婉,后期多写国破家亡的悲凉处境与流寓漂泊的内心苦痛,词风沉郁苍凉。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6.()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A.夫B.如C.方D.然7.() (1904~2005),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A.鲁迅B.巴金C.矛盾D.老舍8.《记张自忠将军》一文的主旨是()。
A.记述张自忠将军的事迹,为其立传B.对张将军的一生作出评价,赞扬其爱国主义精神C.记对张自忠将军的印象,对其谋国之忠和作战之勇表示敬佩与景仰D.借张将军的事迹,抒发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愤之情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中“保”的意思?() A.保护B.保卫C.保佑D.安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记述()与弟子论述各人抱负的文章,文字生动活泼,也很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题
一、复习范围和要求
《大学语文》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专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教材系安徽电大教学处选编,共36篇,其中规定必读课文26篇(议论文7篇,记叙文6篇,诗6首,词5首,曲1首,赋1篇)。
考试复习以规定必读的26篇为范围,具体要求如下:
1、这些课文的内容都应掌握,要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上的分析,掌握每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思想内容、写作特点。
2、对于不同问题、不同时代的作品,复习中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古文及古诗词要能翻译成白话文,还应掌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的意思与含义,课文上要求背诵的,也应会背诵会默写。
3、教材上每篇作品由作家生平简介,原文、注释和提示四部分组成,注释较为详细,提示部分着重于要点、难点,这些都应全面掌握,每篇课文后面所列的“思考与练习”题,可以把握各篇学习重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的内容包括24篇课文的题解与内容分析,“思考与练习”的参考答案,可作为复习中参考资料。
一、二、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
考试共有填空、释词、翻译、简答和作文等五种题型。
答题要求具体如下:
1、填空题:填空题的特点是每空一个答案,即答案是唯一的。
回答填空题要靠记忆。
复习时重点掌握《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中关于作品及其作者的文学史常识介绍,背诵《饮酒》、《山居秋暝》、《登高》、《虞美人》、《水调歌头》、《声声慢》等诗词。
2、解释加点的词:主要考试范围是必读课文的课后练习。
回答这一题,一般要明确、肯定,不作全句来讲,只就加点部分作解释。
注意不要把两种答案并列在一起。
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秋水》、《陈情表》、《答李翊书》、《郑伯克段于鄢》、《氓》。
3、古文今译:古文翻译是把某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要求直译,直译的语体要求准确而又流畅。
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陈情表》、《答李翊书》、《郑伯克段于鄢》、《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氓》、《水调歌头》。
4、简答题:答案要求简要,一般只要求回答出要点,不展开论述。
复习范围是必读课的课后练习。
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灯下漫笔》、《故都的秋》、《水调歌头》。
5、作文题:重点掌握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写出的文章应在主题、内容、层次、结构、行款、书写等方面合乎要求。
附:《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练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又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体的历史著作。
2、南宋的朱熹将《》一书与《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
3、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他们为“”。
4、《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5、《张中丞传后叙》选自《》。
6、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先后写下了《始得西山宴游记》等山水游记,这就是有名的《》。
7、《报刘一丈书》的作者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齐名,在明代文坛上被合称为“”。
8、《背影》的作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
9、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是按、、三类编排的。
10、对唐以后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田园诗”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影响着后世诗歌的发展。
11、《山居秋暝》是一篇著名的诗,是诗人王维于辋川隐居时所作。
12、李白阅历不凡,诗风豪迈开阔,想象奇特,汪洋恣肆,极富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有“”之称。
13、杜甫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尊称为“”。
14、《一句话》选自于诗集《》,是闻一多1925年从海外回国后所写的诸多爱国诗篇中的一首。
15、《》可说是李后主的绝命词,是一曲悲凉激楚的人生哀歌。
16、北宋著名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派词人的代表。
17、苏轼,自号,是我国北宋时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8、是南北宋之交时著名的女词人、女作家。
19、辛弃疾的词现有六百多首,数量为两宋之冠,有词集《》存世。
20、《》是元人小令的名篇,旧时被赞誉为“秋思之祖”。
21、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他被后人尊为“”之首。
22、《》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3、《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
24、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代表作有《沉沦》等。
2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26、空山新雨后,。
,。
2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28、春花秋月何时了?!,。
29、,只是朱颜改。
,。
30、明月几时有?。
,。
3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2、梧桐更兼细雨,,。
,。
33、,,。
夕阳西下,。
3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斯天下之民至焉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8、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10、亟请于庄公,公弗许。
11、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1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1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16、除臣显马,猥以微贱。
1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8、仆则愈益不顾也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乃尔是过与?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6、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
7、不义不昵,厚将崩。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0、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
11、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
12、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13、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14、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15、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16、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1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0、庄公寤生,惊姜氏。
四、简答题
1、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说的三个时代的内涵是什么?
2、概括《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愿望和积极意义是什么?
5、《故都的秋》一文是赞美北京秋天的浓色、深味,为什么却两次写到南国之秋?
6、说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
7、《张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作“后叙”?
8、《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