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校学位[2016]16号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校学位[2016]16号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3431a542e3f5727a5e96288.png)
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2016]16号关于印发《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通知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各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经2016年9月23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三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6年9月29日附件: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激励研究生原始创新,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特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一、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1.申请博士学位者,需满足本学科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具体见附件1。
2.在《SCIENCE》、《NATURE》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即可满足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
二、说明1. 本规定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其他成果)内容应与申请者学位论文工作密切相关。
本规定中的顶级期刊、重要期刊以《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发布<重点刊物目录及“预聘-长聘-专聘”岗位聘用条件与职责(试行)>的通知》(北理工发〔2015〕46号)为准。
2.本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是申请者为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可视同),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科技获奖必须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授权专利必须第一专利权人为北京理工大学。
3.本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是指已正式发表(含网上在线on line)的学术论文,允许有1篇学术论文处于录用状态。
处于录用状态的学术论文需提交有确定卷期号的录用通知书、版面费收据及论文底稿;对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提交国外出版社的Email录用通知书或信函录用通知书及国外出版社提供的版权转让签字单、文章校样。
4.本规定中SCI是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EI是指美国《工程索引》的简称,其英文全称为:Engineering Index;SSCI 是指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其英文全称为: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是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其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校学位[2016]12号_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1
![校学位[2016]12号_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1](https://img.taocdn.com/s3/m/d33ce709647d27284b7351d3.png)
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2016]12号关于印发《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通知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各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经2016年5月4日和2016年6月24日两次第十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6年9月29日附件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适应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需要,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特对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一、申请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申请硕士学位者,需满足本学科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具体见附件。
二、说明1.本规定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其他成果)内容应与申请者学位论文工作密切相关。
2.本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必须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授权专利必须第一专利权人为北京理工大学。
3.本规定适用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4.同等学力人员通过论文答辩后,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自2016年报到的同等学力人员开始实施,2015年及以前报到的同等学力人员采用报到时的规定执行。
5.留学生申请硕士学位者、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不做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6.本规定解释权属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附件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机械与运载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信息与电子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理学与材料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机械与运载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信息与电子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理学与材料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所涵盖各理工类学科申请硕士学位者,需满足: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的专业学术期刊或EI检索的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含录用通知),或以第一发明人(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获得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授权1项。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制作的本校论文模板***2019年6月中图分类号:TQ028.1UDC分类号:540inupt-题目作者姓名***学院名称材料学院指导教师***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教授申请学位工学硕士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论文答辩日期2019年6月please input titleCandidate Name:***School or Department: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culty Mentor: Prof. ***Chair, Thesis Committee:Prof. ***Degree Applied: Master of PhilosophyMajor: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gree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Date of Defence:June,2019input-题目姓名北京理工大学研究成果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获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文中除特别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合作者对此研究工作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学位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特此申明。
签名: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理工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③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B-87),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构成学位论文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
具体内容依次是:封面、题名页、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摘要、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注释表、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致谢、作者简介。
其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封面题名页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前置部分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正文主体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后置部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致谢作者简介图1 学位论文的构成要素1二、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一)封面封面是学位论文的外表,起提供信息和保护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封面撰写要求如下:1. 密级:必要时置于封面右上角,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标记。
2. 种类: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3. 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5字。
4. 作者:位于论文题目正下方。
5. 时间:xxxx年xx月。
(二)题名页1. 中文题名页题名页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题名页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中图分类号、UDC分类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院名称、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申请学位级别、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以及论文答辩日期等信息。
(1)分类号:必须在题名页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查询和交流。
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号,同时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的选择通常是查阅最新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国际十进分类法是最早的多语种分类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国际十进分类号简表请参见UDC联盟网站/outline/outline.htm。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B-87),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构成学位论文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
具体内容依次是:封面、题名页、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摘要、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注释表、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致谢、作者简介。
其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封面题名页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前置部分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正文主体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后置部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致谢作者简介图1 学位论文的构成要素1二、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一)封面封面是学位论文的外表,起提供信息和保护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封面撰写要求如下:1. 密级:必要时置于封面右上角,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标记。
2. 种类: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3. 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5字。
4. 作者:位于论文题目正下方。
5. 时间:xxxx年xx月。
(二)题名页1. 中文题名页题名页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题名页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中图分类号、UDC分类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院名称、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申请学位级别、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以及论文答辩日期等信息。
(1)分类号:必须在题名页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查询和交流。
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号,同时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的选择通常是查阅最新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国际十进分类法是最早的多语种分类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国际十进分类号简表请参见UDC联盟网站/outline/outline.htm。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校学位[2012]5号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激励研究生原始创新,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特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一、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1.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者,需满足本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具体见附件1、2。
2.在《SCIENCE》、《NA TURE》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即可满足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
二、说明1. 本规定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其他成果)内容应与申请者学位论文工作密切相关。
2.本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是申请者为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可视同),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科技获奖必须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授权专利必须第一专利权人为北京理工大学。
3.本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是指已正式发表(含网上在线on line)的学术论文,允许有1篇学术论文处于录用状态。
处于录用状态的学术论文需提交有确定卷期号的录用通知书、版面费收据及论文底稿;对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提交国外出版社的Email录用通知书或信函录用通知书及国外出版社提供的版权转让签字单、文章校样。
4.本规定中SCI是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含网络版;EI是指美国《工程索引》的简称,其英文全称为:Engineering Index。
SCI、EI源期刊以及SCI影响因子以学术论文收稿日期前(无收稿日期则以发表日期计)最新公布为准。
5.本规定中“核心期刊”是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一次)。
以学术论文收稿日期前(无收稿日期则以发表日期计)最新版本为准。
校学位[2012]5号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校学位[2012]5号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917275033687e21af45a975.png)
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校学位[2012]5号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激励研究生原始创新,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特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一、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1.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者,需满足本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具体见附件1、2。
2.在《SCIENCE》、《NATURE》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即可满足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
二、说明1. 本规定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其他成果)内容应与申请者学位论文工作密切相关。
2.本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是申请者为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可视同),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科技获奖必须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授权专利必须第一专利权人为北京理工大学。
3.本规定中发表学术论文是指已正式发表(含网上在线on line)的学术论文,允许有1篇学术论文处于录用状态。
处于录用状态的学术论文需提交有确定卷期号的录用通知书、版面费收据及论文底稿;对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提交国外出版社的Email录用通知书或信函录用通知书及国外出版社提供的版权转让签字单、文章校样。
4.本规定中SCI是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含网络版;EI是指美国《工程索引》的简称,其英文全称为:Engineering Index。
SCI、EI源期刊以及SCI影响因子以学术论文收稿日期前(无收稿日期则以发表日期计)最新公布为准。
5.本规定中“核心期刊”是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一次)。
以学术论文收稿日期前(无收稿日期则以发表日期计)最新版本为准。
(硕士、博士部分). -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我校授予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和学位类型授予。
第三条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公民,都可以按本细则规定向我校申请相应的学位。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三章硕士学位第八条学术水平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我校硕士生,完成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审查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1.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九条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总体规划和基本要求由研究生院根据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制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各学院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确定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方案,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报研究生院备案后执行。
第十条学位论文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应符合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第十一条学位论文评阅在举行答辩的一个月前,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审查同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聘请两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其中一位为校外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应写出较详细的学术评语,并对论文是否可提交答辩、是否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等提出意见。
下列情况之一属未通过评阅:1.两位评阅人的评语皆属否定意见;2.如有一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意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增聘一位评阅人对论文进行评阅,增聘的评阅人评语亦属否定意见。
第十二条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可组织答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中排列;页眉从中文摘要开始标注,论文页眉奇偶页相同。 页码从第 1 章(绪论)开始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之前
的部分(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等)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 排。
(五)图、表、表达式
1. 图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照 片 、图 版 等 。图 应 具 有“ 自 明 性 ”,即 只 看 图 、图 题 和 图 例 ,不 阅 读 正 文 , 就 可 以 理 解 图 意 。 图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 图序与图题:图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 3 章第 2 个图的图序 为“图 3.2”;图题应简明,图序和图题间空 1 个中文字距,居中排于图下。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目。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 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 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 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 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的物尺寸的标度。 2. 表 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 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一般随文排, 先见相应文字后见表。 表序与表题:表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 3 章第 1 个表的表序 表示为“表 3.1”;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目,表序和题目间空 1 个中文 字距,居中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注 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附注于表下。 三线表样例如表 1。
有些材料编入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 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这些材料可作为附录另页排在参考文献之后,也可以 单编成册。下列内容可作为附录:
1.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 材料,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等更深入的叙述, 以及建议可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和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三)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
作者和导师须亲笔签署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
(四)摘要
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概括而扼要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 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特别要突出研究结果和 结论。中文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建议 500~800 字,博士学 位论文建议 1000~1200 字。摘要中不可出现参考文献、图、表、化学结构式、非 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一致。
第 3 章 ××××(一级标题) 3.1 ××××(二级节标题) 3.1.1 ××××(三级节标题) 3.1.1.1 ××××(根据需要,也可设四级节标题)
文科的学位论文标题采用汉字序号分级编号。例如:一、…,(一)…,1.…。
(四)页眉和页码
页眉为“北京理工大学 XX 学位论文”,XX 表示博士或硕士,宋体、5 号,
2.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的复制资料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4. 一般读者无须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5.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 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的序号用 A,B,C……系列,如附录 A,附录 B,……。附录中的公 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各自的附录序号后标 1,2,3……系列来表示,如 A1, A2,……系列;图 A1,图 A2,……系列;表 A1,表 A2,…系列。每个附录应 有标题。
(二)题名页
1. 中文题名页 题名页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题名页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中图 分类号、UDC 分类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院名称、指导教师、答辩委员 会主席、申请学位级别、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以及论文答辩日期等信息。 (1)分类号:必须在题名页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查询和交流。一 般应注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号,同时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 的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的选择通常是查阅最新版的《中国图书 馆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是最早的多语种分类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国际十进分类号简表请参见 UDC 联盟网站 /outline/outline.htm。 (2)论文题目:中文题目同封面一致。 (3)作者姓名:位于论文题目正下方。 (4)学院名称:填写所属学院的全名。 (5)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指导教师的署名应以研究生 院批准备案的为准,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如有经研究生院批准的副指导教 师或联合指导教师,可增写一名指导教师。 (6)答辩委员会主席:填写答辩委员会主席的姓名、职称。 (7)申请学位级别:填写“学科门类+学位级别”,如工学博士、理学硕 士等;如申请专业学位,填写“类别+学位级别”,如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 等。
2
(8)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名称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 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工程硕士填写工程领域。
(9)授予学位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10)论文答辩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 2. 英文题名页 英文题名页包括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及答辩日期。 英文题目是中文题目的直译,一般不超过 15 个实词。
(十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应列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按 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得专利、获 奖情况等。
(十三)致谢
致谢是对下列方面致谢:资助和支持者;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 者;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者;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 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者。致谢语言要诚恳、恰当、简短。
7
表 1 刺激反应结果评价标准
反应类别
平均积分
极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0-0.4 0.5-1.9 2.0-4.9 5.0-8.0
如表格不能在一页打印,需要转页编排时,要在续表右上方注明“续表”,
并在其前标明原表序,且续表的表头应重复排出。
表中不宜用“同上”、“同左” 、“,,”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七)插图和附表
如论文中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 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注释表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专门计量单位、
3
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若上述符号使用数量不多,可 以不设此部分,但必须在论文中初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1
二、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
(一) 封面
封面是学位论文的外表,起提供信息和保护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 封面撰写要求如下:
1. 密级:必要时置于封面右上角,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标记。 2. 种类: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3. 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 25 字。 4. 作者:位于论文题目正下方。 5. 时间:xxxx 年 xx 月。
(五)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索引和检索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 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在摘要内容后另起一行标明。一般选 3~8 个单词或专 业术语,之间用空格分开,且中英文关键词必须对应。
(六)目录
目录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页排在摘要之后, 一般分为二级或三级。目录中应包括绪论(或引言)、论文主体、附录、参考文 献、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等。
前置部分
主体部分 后置部分
封面 题名页 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 摘要(中、英文) 关键词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
注释表(必要时)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图 1 学位论文的构成要素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参照国家标准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B-87),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构成
学位论文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具体内 容依次是:封面、题名页、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摘要、关键词、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注释表、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 究成果清单、致谢、作者简介。其构成要素如图 1 所示。
(1)留学生的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和致谢等可用英文撰写;但封面、题 名页、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中英文对照撰写。
(2)外语专业的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和致谢等应用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 撰写;但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使用中 文和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对照撰写。
(十四)作者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不必提供作者简介。 博士学位论文应该提供作者简介,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 出生地;简要学历、工作经历(职务);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或奖
5
励。
三、学位论文的书写要求
(一)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
除英文题名页、英文摘要外,学位论文的其余部分都应该用中文撰写,但以 下两种情况除外:
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验结 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3. 表达式 表达式主要指数字表达式,也包括文字表达式。表达式需另 行 起 排 , 并 用
(九)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部分。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 6~10 万字,其中绪论要求为 1 万字左右。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 3~5 万字,其中绪论要求为 0.5 万字左右。 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 义;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 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等。 2. 具体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内容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结果及其依据的具体表述,是 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一般应包括第2章、第3章至结论前一章。具体研究内容应 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可包括以下各方面:研究 对象、研究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理论推导、计算方法 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和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理论分析、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 结论等。 具体研究内容各章后可有一节“本章小结”(必要时)。 3. 结论 结论作为学位论文正文的最后部分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结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 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部分的撰写应简明扼要,突出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