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进口合同履行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则是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关键环节。
一份合同的成功履行不仅关系到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还影响着双方的商业信誉和未来的合作可能性。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涉及众多方面,包括卖方的交货义务、买方的付款义务、货物的运输与保险、检验与索赔等。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和严格遵循合同条款及相关国际惯例。
首先,卖方的交货义务是合同履行的核心之一。
卖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和品质交付货物。
这就要求卖方对生产、包装、存储和运输等环节进行精心安排和管理。
例如,在确定交货时间时,卖方要充分考虑到生产周期、运输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确保能够按时交付。
对于交货地点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和运输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如果合同规定的是指定港口交货,卖方还需要办理货物的出口清关手续。
在货物的品质方面,卖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提供货物。
如果合同中对货物的品质没有明确规定,卖方则应提供符合行业标准和通常用途的货物。
否则,买方有权提出索赔甚至解除合同。
与卖方的交货义务相对应,买方的主要义务是按时付款。
付款方式通常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如信用证、托收、汇款等。
买方需要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准备好资金,并完成支付手续。
如果买方未能按时付款,可能会面临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卖方的损失等。
货物的运输与保险也是合同履行中的重要环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以及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运输方式有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双方需要充分协商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同时,为了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通常需要购买货物运输保险。
保险的种类、保险金额和保险范围也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在货物到达目的地后,买方有权对货物进行检验。
检验的时间和地点通常在合同中有约定。
如果检验结果表明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买方有权提出索赔。
国际贸易实务11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国际贸易实务11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
利和义务,并按时、按量完成合同交付和付款的过程。
下面是进出
口合同履行的一般步骤:
1. 履行义务:买卖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包括产品质量要求、价格、数量、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
2. 生产或采购: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买方在交货期限前支付货款或开立信用证等。
3. 检验或验货:买方有权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卖方应配合买方的检验工作,提供必要的文件和检验
证明。
4. 装运和运输:卖方负责将货物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和时间装运,并提供装运文件,如提单、发票、装箱单等。
5. 报关和进出口手续:卖方应根据买方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进出口文件,并协助买方办理报关手续。
6. 付款和结算:买方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支付货款,卖方收到货款后进行结算。
7. 到货和验收:买方收到货物后应及时进行验收,若发现货物有质量问题或数量差异,应及时通知卖方,并进行协商解决。
8. 完成合同交易:当买方确认货物符合合同要求并完成全部付款后,合同交易算完成,双方互不再对合同项下的责任进行追究。
以上是进出口合同履行的一般步骤,具体的履行流程还要根据
合同的具体条款和双方协商来进行。
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应遵守合
同的约定,保持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合
同的顺利履行。
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总结

第七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一节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障范围所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指被保险人或称投保人(the insured)向保险人(insurer)按照一定金额投保一定的险别并交纳一定的保险费,保险人承保后,对保险标的物在运输途中所发生的约定范围内的损失给予被保险人以经济赔偿。
第一节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障范围一、风险1、海上风险,又称海难,是指船舶或货物在海上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或随海上运输而发生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自然灾害:P83。
意外事故:P83。
2、外来风险(Extraneous Risks)是由海上风险以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风险。
包括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
一般外来风险:P85。
特殊外来风险:P85。
二、海上损失按照损失的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
见图例1、我公司出口稻谷一批,因保险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时而丧失其原有价值,货到目的港后只能低价出售,这种损失属于?。
例2、有一批出口服装,在海上运输途中,因船体触礁导致服装严重受浸,若将这批服装漂洗后运至原定目的港所花费的费用已超过服装的保险价值,这种损失属于?。
部分损失见图❑(1)共同海损❑1)概念。
P86❑2)构成共同海损的4个条件。
P86❑(2)单独海损❑1)概念。
P86❑2)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区别:造成海损的原因不同;案例分析: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
火虽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用拖轮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
事后调查,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为:a、1000箱货物被火烧毁b 、600箱货物由于灌水灭火而受损c、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d、拖轮费用和额外增加的燃料及船长、船员工资试分析以上损失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损失?承担损失的责任不同。
三、费用1、施救费施救费,是指被保险标的物发生承保责任内的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或代理人、雇佣人员、受让人)为了避免或减少货物损失,采取各种抢救措施与防护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履行的清关和报关手续

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履行的清关和报关手续1. 引言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涉及到很多手续,其中清关和报关手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清关和报关手续的正确执行对于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和贸易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实务中进出口合同履行的清关和报关手续的相关知识。
2. 清关手续2.1 清关的概念清关是指在进出口货物经过海关监管区域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海关规定进行的各项手续和程序。
清关手续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货物的合法进出口,并实现海关对货物的监管。
2.2 清关手续的流程1. 准备清关文件进口清关需要准备的文件包括进口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出口清关需要准备的文件包括出口合同、发票、装箱单、运输合同等。
2. 缴纳关税和税款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目的国的相关规定,进行关税和税款的缴纳。
3. 审核货物及文件海关对货物和文件进行审核,确保货物的合法性和文件的真实性。
4. 完成海关申报根据海关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海关申报。
5. 放行和查验海关根据货物的风险等级进行放行或查验。
6. 手续结案货物顺利通过海关后,结案并取回清关文件。
2.3 清关注意事项1. 准备齐全的清关文件准备清关文件时要注意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没有遗漏和虚假。
2. 准确缴纳关税和税款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相关规定,确保关税和税款的准确缴纳。
3. 遵守海关法规和规定清关时要遵守海关法规和规定,确保合法经营和贸易顺利进行。
3. 报关手续3.1 报关的概念报关是指进口商或出口商根据海关规定,向海关申报货物的进出口信息和相关材料,获取海关放行的手续和文件。
3.2 报关手续的流程1. 填写申报单根据海关要求,填写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单,包括货物的种类、数量、价值等信息。
2. 提交申报单和相关文件将填写完整的申报单和相关文件提交给海关。
3. 海关审核海关对申报单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核,确保货物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4. 缴纳关税和税款根据海关的要求,缴纳关税和税款。
国际贸易实务总复习(答案)2

第七章合同中的检验、索赔、仲裁与不可抗力条款一、填空题1 、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
2 、国际贸易中解决争议的方法有友好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3 、我国商检机构的三项作用(对重点进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对其指定的或认可的检验机构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和鉴定业务。
二、名词解释1 、不可抗力: 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弥补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2 、仲裁协议: 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3 、商检证书: 是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鉴定后签发的书面证明文件三、简答题1 、进出口商品为什么要检验?关于检验时间地点的规定有哪些基本做法?答: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商品检验,简称商检,是指商品检验机构对卖方拟交付或已交付货物的品质、规格、数量、重量、包装、卫生、安全等项目所进行的检验、坚定和管理工作。
有关商品检验权的规定是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权利与义务的重要问题,因此,交易双方应在买卖合同中对与商品检验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就是合同中的检验条款。
在出口国检验 1 、产地(工厂)检验 2 、装运港检验在进口国检验 1 、目的港检验 2 、买方营业处所检验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装运港检验重量、目的港检验品质2 、我国商检机构的任务有哪些?答: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商检机构和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的范围包括( 1 )对列入《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 2 )对出口食品的卫生检验(3 )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和使用鉴定(4 )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船舱、集装箱等运载工具的适载检验(5 )对有关国际条约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6 )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检验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办理进出口商品鉴定,其范围包括: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重量、包装、海损鉴定、集装箱及集装箱货物鉴定,进口商品的残损鉴定,出口商品的装运技术条件鉴定、货载衡量、产地证明、价值证明以及其他业务。
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带重点解读)

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一、引言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它涉及到合同的签订、履行、支付、运输、保险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详细探讨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各种情况。
二、合同的签订进出口合同的签订是合同履行的前提。
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明确合同的内容、价格、数量、质量、交货期限、支付方式等条款。
双方应当通过书面形式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适用的法律和解决争议的方式。
三、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卖方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货物,买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的过程。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卖方应当保证货物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约定,并按照约定的交货期限交付货物。
买方应当按照约定的支付方式支付货款。
四、支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支付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信用证支付、电汇支付、托收支付等。
信用证支付是指银行根据买方的请求,向卖方发出信用证,保证在卖方提交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后,银行会按照约定的方式支付货款。
电汇支付是指买方通过银行将货款直接汇入卖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托收支付是指卖方将单据提交给银行,由银行代为收取货款。
五、运输和保险在国际贸易中,货物的运输和保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运输方式有多种,如海运、空运、铁路运输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应当考虑货物的性质、数量、目的地等因素。
保险是为了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失或损坏。
常见的保险有海运保险、航空保险等。
六、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在国际贸易中,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是常见的现象。
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协商一致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
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合同。
在变更和解除合同时,双方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并明确约定变更或解除后的权利和义务。
七、合同的争议解决在国际贸易中,合同的争议解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等。
协商是指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
调解是指双方通过第三方的协助解决争议。
《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 商品检验、索赔、仲裁与不可抗力xin

定金罚则
1.定金的含义 • 定金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约定 预先付给另一方当事人一定数额的金额, 以保证合同的履行。
2.运用定金条款的注意事项 (1)在合同中,定金条款的内容应与预 付款条款内容有所区别。 (2)定金条款的规定应明确具体。如定 金的数额、支付定金的时间和方式,债 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是收回还是抵作 价款等,都在合同中具体订明。 (3)在合同中同时约定违约金和定金的 情况下,如出现一方违约,对方只能择 其一适用,不能两者同时并用。
法规标准; 3)国际权威性标准; 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标准、国际 商品行业协会标准、某国权威性标准
2、我国的检验依据
•1.国家法律、行政法规; •2.贸易合同规定的检验标准
•3.1低于2,按2办理
•4.无1、2,按生产国标准,若无, 按国际标准或国家商检部门指定标 准。
五、检验证书
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鉴 定后签发的书面证明文件。
不能解除合同,只可要求 损害赔偿
根本性违约
非根本性违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当事人一 方违约后,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 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 等违约责任”,也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 (一)索赔的种类 • 向运输公司提出的运输索赔 • 向保险以司提出的保险索赔 • 进出口商之间的贸易索赔
三、检验机构
1、国际上的检验检疫机构 • 官方检验机构
其职能是,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出入境 货物实施强制性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日本通商 省检验所。
半官方检验机构
• 其职能是,在国家政府授权范围内,代 表政府行使某项检验或某一方面的检验 管理工作,如美国担保人实验室(UL)
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履行的验收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履行的验收要求引言国际贸易实务中,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验收是确保合同履行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履行的验收要求,以便企业能够合理安排和管理合同履行过程,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1. 合同履行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合同的标的物和数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定验收的准则和要求,包括质量标准、交付时间、包装要求等;确定付款方式和条件,以及相关商务条款;签订合同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进出口合同履行的验收要求2.1 货物验收要求货物的数量应与合同规定一致,确保不超过或不少于合同约定的数量;货物的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符合买方预期的质量要求;货物的包装应符合运输和存储的要求,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货物的交付时间应与合同规定的时间一致,确保按时交货。
2.2 文件和单证验收要求合同相关的文件和单证应准确无误地提交给对方,包括发票、装箱单、运输单据等;文件和单证应符合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约定,确保合法有效;文件和单证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对方的要求,以避免因格式和内容的不符而导致的纠纷和延误。
2.3 付款验收要求买方应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条件及时付款,以确保卖方的权利和利益;付款应根据合同约定按进度付款或一次性付款,以确保按时履行合同;付款的方式和条件应符合双方的商务约定和金融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避免支付风险。
3. 验收的相关注意事项验收过程应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双方应提前安排好验收人员和设备;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能够准确判断和评估合同履行情况;验收结果应详细记录,并由双方共同签字确认,以作为后续纠纷解决的证据;如果发现合同履行中的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避免因此影响合同履行的进展。
结论国际贸易实务中进出口合同履行的验收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
只有通过验收的合同履行,才能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