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1.特殊儿童的定义与类型

(1)定义: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除正常儿童以外的各类儿童,包括身心障碍的儿童与资赋优异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主要指那些身心有障碍的儿童。

(2)类型:超常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上明显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智障儿童,又叫弱智儿童、智力落后儿童、智力残疾儿童。是指儿童的智力和活动能力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的水平,并表现出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孤独症儿童,又称自闭症儿童。孤独症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终身性、固定性、严重的全面精神发育障碍疾病。肢体残疾是指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视觉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儿童。听力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儿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的儿童。

2.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目的与任务

对各类特殊儿童实施适宜的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对于智力超常儿童而言,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适宜有效的教育,使儿童的智慧得到持续的高水平的发展,为将来成为杰出的人才打基础。

针对除超常儿童以外的其它各类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需要重点完成以下任务:(1)健康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身体健康是他们接受特殊训练,适应社会生活的前提。另外,特殊儿童的身心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殊需要。(2)生存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训练的最基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实现生活自理。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使儿童在社会中生存。(3)做人的教育:包括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要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这方面的教育。这是他们接受特殊教育后,能够独立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4)

智育:特殊儿童智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给儿童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善、提高其智力。

3.特殊儿童家长所面临的挑战

(1)特殊儿童给家长带来精神上的巨大挑战:导致家长产生精神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自身对特殊儿童的看法,这些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有缺陷,就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难成功。导致家长精神压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外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看法。第三方面原因来自家庭内部。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要求家长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心血,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好的心理氛围,这些事务都大大地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特殊儿童的存在对父母的婚姻质量、家长的经济能力、生活方式都将产生严峻的挑战,家长忙于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

(2)特殊儿童对家长的知识结构带来巨大的挑战:人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主要集中在学龄前阶段,特殊儿童的早发现以及在家庭中的早期特殊教育对这部分儿童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家长对特殊教育知之甚少,更没有特殊教育经验,难以对孩子进行特殊教育。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无能感”日益增强,导致家长在责任和能力方面产生极大的心理冲突。

(3)智力超常儿童对家长的教育能力也提出了挑战:超常儿童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天赋非常好,普通教育很难满足其要求,加上这部分儿童普遍好奇心强,喜欢提问,对家长的知识结构、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超常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又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在孩子身上看到明显的成就,也会让一部分家长自身精神紧张、急躁、失望,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行为。

4.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特征、判定及家庭教育指导

(1)智力超常儿童。

根据超常儿童的潜能、成就与行为特征,可以将超常儿童分为智力型、学术型、创造型、领导型、艺术型、运动型六种类型。

a.特征:总的来说,超常儿童在智力才能以及个性方面,发展得比正常儿童快。另外,根据超常儿童擅长的领域的不同,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b.判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家长提名、同伴推荐、自荐等。这些方法主要是由专业的教育人员来组织进行的。但是,家长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对比超常儿童的特点,也可以实现早发现。

c.指导:第一,正确认识超常儿童。首先要保持一份平常心,切忌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的资本,使其盲目骄傲。在此基础上,家长一方面不要对孩子过于苛求,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其将来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超常儿童表现优异的方面,普通的教育教学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家长有必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第三,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多数超常儿童不是各个方面都十分优秀,他们既容易自傲,也容易受挫折的影响,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两种心理,树立自信心,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另外,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第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根据超常儿童的需要,及早的给他们适当的智力方面的教育是对的,但是急于给孩子灌输更难更多的知识就会产生揠苗助长的效果。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超常儿童也不例外。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的时候,要考虑客观情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决定学习的进度和深度,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的促进孩子的发展。第五,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一些超常儿童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家长应该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对这些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智力落后儿童。

按照智力的发展水平,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重度)、四级智力残疾(轻度)。

a.特征及辨别。

轻度智力落后:这部分孩子的智力低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同时具有轻度的社会适应障碍。他们的智商在50~70或55~75之间,一般脑子没有损伤,只是有功能性的障碍。在婴幼儿时期:这部分儿童的问题在出生到1岁左右往往不容易被发现,通常是到了十三、四个月,正常的儿童能够走路,而这些儿童还不会,或正常儿童会说几个字,而这些儿童还不能说的时候,家长才产生怀疑。接下来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比较差,抽象能力发展和数概念的掌握都有障碍。学龄期,这些问题会更加明显。这些孩子虽然视觉和听觉没有问题,但是观察能力比较差,对于事物细微的差别几乎没有反应;机械记忆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差,因此在学习语文时,一般障碍不大,但是学习数学等学科时困难较大。在个性方面,这些儿童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不能主动的克服困难,自我观念消极,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

中度智力落后:这部分孩子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同时具有中度的社会适应障碍,智商在35~50或40~55之间,大多数有脑损伤和其他神经障碍,脑功能也有问题。他们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通过训练能够获得生活自立所需的职业和社会技能,能在监督下做无技能的或半技能的工作。婴幼儿时期:在出生后即表现为反应迟缓,自己吃饭、自己坐盆大小便、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都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在运动方面一般发展比正常儿童晚2~3年,语言发展也较正常儿童晚,有机械记忆能力,但是要比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遗忘速度快。学龄期,孩子的动作发展问题已经不大了,能够说几个字或者简单的句子。抽象概念很差,很难掌握颜色、形状,数概念的发展也停留在实物数数的阶段,想象能力差。在社会性方面,这些孩子知道躲避危险,基本可以与人交往。

重度智力落后:智力远远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智商在20~35或25~40之间。这部分儿童有一定程度的脑损伤,脑功能障碍严重。表现出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缺陷,通过训练能够获得极其有限的能力,不能劳动和学习,生活不能自理。具体表现为在婴幼儿时期,动作发展严重落后,虽然经过专门训练,走路的步态仍然不佳。在日常生活方面,吃饭、向他人表示要大小便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语言方面,往往是依靠肢体语言,或发出嗯、啊的声音与人交流。到了学龄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够说几个简单的字或特别简单的句子。会和他人做一些很简单的交流。

极重度智力落后:这部分孩子智力极其低下,智商在20或25以下,有严重的脑损伤,脑功能障碍严重。这部分儿童运动感觉功能极差,终身生活需要人照料;社会功能完全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