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章 力 2

合集下载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1讲 力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1讲 力

(3)在线段上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也可以按照如图乙所示那样,不画物体,而用 O 点 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
第1讲

18
力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
用一圆形表示物体,从物体
上向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
加上箭头,表示方向 . 然后标
明F=120 N即可.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 力物体是铁球. 答案 见解析
第1讲 力
20
针对训练2
图1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
)
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图1
A.F1和F2
C.F1和F3、F4
第1讲 力
B.F1和F4
D.都不相同
21
解析
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而力
沿其作用线平移时作用效果不变,B正确.
第1讲 力
5
想一想: 在同一个图中要表示多个力,不同的力能不能用
不同的标度? 答案 不能,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可以表示力的大小,
在同一个图示中只能采用相同的标度才能直观的区别各个
力的大小.
第1讲 力
6
三、力的分类
1.按接触情况分类:非接触力,如 重力 ; 接 触 力 : 如
弹力, 摩擦力 . 2.根据力的 作用效果 分类:常见的有拉力、压力、支持 力、动力、阻力等等.
第1讲 力
19
适的标度,并
且同一个图中只能选定一个标度,力的图示一定要把力的 三要素充分体现出来. (2)力的示意图只是粗略地分析物体受到的某个力或几个力 . 只需注明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对力的大小表示没有严格 要求,在以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画力的示意图就 可以了.注意要把各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上.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9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9

注意: 如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 则利用 公式 vt 2-v0 2=2ax 求解问题时,往往比用两个基本公式解题方便.
答案
2.对公式的理解 (1)适用条件:匀变速 直线运动 (2)vt 2-v0 2=2ax 为矢量式,x、v0、a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 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取 正 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 负 值. ②位移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位移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 (3)当 v0=0 时,vt 2= 2ax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目标 定位
1.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t 2-v0 2=2ax, 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相关题目.
2.能推导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并能简
单应用.
栏目 索引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停止的位置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 15 m-12 m=3 m.
答案 3 m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
机场跑道长为2 500 m,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3.5 m/s2
加速,当速率达到 95 m/s时可升空.假定飞机在到达此速率时因故要停止 飞行,则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解析 设飞机从开始起飞到达到95 m/s时前进的位移为x1
答案
典例精析
例1 汽车正在以12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
15 m处有一障碍物,汽车立即刹车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6 m/s2,求汽车停止的位置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多大?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章 力 7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章 力 7

A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 A.每次将橡皮筋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筋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解析 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每次将橡皮筋拉到
(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3)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不要太大或太小.
答案
3.作图
(1)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的比例要相同 ;
(2)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
答案
典例精析
答案
4.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拉到 同一位置O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 绳的 方向 ,并用同样的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5.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从而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
2.使用中,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或弹簧测力计的
第二章 力
目标 定位
1.练习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2.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栏目 索引
实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实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
一、实验原理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筋 结点拉伸到某点,则F为 F1和F2的合力 ,作出F的图示,再根据力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与F在实验误 差允许范围内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即得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 成是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细芯铅笔、橡皮筋一段、细绳套两个、弹 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 、 刻度尺 .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5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5

起步时小轿车比公交车的加速度大,即小轿车比公交车速度增加得快.
答案
(2)速度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越大吗?速度变化量越大的物体,加 速度一定越大吗? 答案 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度越
大,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歼20”高匀速飞行,加速度为零,
所以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量很大,由于不知道所用时间长短,
答案
典例精析
例4
如图2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试求0~1 s、1~
3 s、3~4 s各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并分析各时间段内的 运动性质.
图2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返回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1.(对加速度的理解)“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三号”点火升空 时,经过3 s速度达到42 m/s,设火箭上升可看做匀加速运动,则升空 时的加速度为 14m/s2;再经过 2s,速度可以达到70 m/s.
v-v0 解析 由题目可知,火箭的初速度为 0,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 t 42-0 = 3 m/s2=14 m/s2
v′-v 70-42 火箭速度从 42 m/s 增大到 70 m/s, 需要的时间为 t′= a = 14 s=2 s.
解析答案
2.(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多选)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受到空气 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 情况是( ) 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D.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所以无法确定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
典例精析
例1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2018-2019高中物理创新大课堂同步必修一人教浙江专用版课件: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

2018-2019高中物理创新大课堂同步必修一人教浙江专用版课件: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

的形状和大小无关;跳水、击剑、体操比赛时,要看运动 员的肢体动作,形状很重要,所以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 A
[ 技巧点拨 ]
能否把物体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
小,而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时,可将物体看 成质点。
知识点二
图2
A.岸和船 C.都是岸 解析 答案
B.船和岸 D.都是船
“卧看漫开云不动”是以船为参考系的,“不知云与我 B
俱东”是以岸为参考系的,故B正确。
4.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 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 2 m 处,坐标轴 的正方向设为向下,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 位置坐标分别是( )
质量 __________ 这个主要因素。它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区
别。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
不存在 (填“存在”或“不存在”)。 上__________
3.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如图1所示,分别以地面、飞机为参考系观察飞机所投
炸弹的运动轨迹。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图1Biblioteka 答案以地面为参考系,认为地面静止,炸弹相对于地面的运
动轨迹为曲线;以飞机为参考系,认为飞机静止,炸弹相对于
飞机的运动轨迹为竖直向下的直线。
[即 学 即 练 ] 3.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曾写下一 首诗,其中的两句是“卧看漫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 东”,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这两句涉及的 参考系分别是( )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

图2
答案
【深度思考】
路程和位移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案 区别: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联系:物体位移大小小于等于路程,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 的大小等于路程.
答案
典例精析
例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例 3
向东行驶500 m 小灰灰一家周末外出的行车路线:狼堡 ― ― ― ― ― ― ― ― ― → 超市
1.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 以及 位置的变化 , 需 要 在 参 考
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如果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 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
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 平面直角 坐 标 系 来 描
述物体的位置.
3.坐标系的三要素: 原点 、 单位长度 和 正方向
图5
解析答案
所示,若AC=100 m,BC=30 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 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坐标为 ________ m,B 点位置坐标为 ________ m,C 点位置坐标为 ________ m;A 点到 B 点的位置变化为 ________ m,方向__________;C点到B点的位置变化为________ m, 方向________. 图1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返回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析答案
返回
三、空间 时间 知识梳理
时刻
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 点
来表示.
时间间隔:指某两个 时刻 之 间 的 间 隔 . 在 时 间 轴 上 , 时 间 间 隔 用
解析答案
2.(对质点的理解)(多选)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C.万吨巨轮非常大,无论何时都不能看做质点来处理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属于次要因素时,可
把物体看成质点
解析答案
3.(对参考系的理解)(多选)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
的参考系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D.质点是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模型 解析 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
与物体大小无关,所以A错误,D正确; 研究香蕉球的轨迹弯曲的成因时,足球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不 能把足球看做质点,B错误; 研究跨栏运动员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C错误.
答案
(2)5 s内、第5 s内、第5 s末、第5 s初分别表示时刻,还是时间?试在 时间轴上表示出来. 答案 5 s内、第5 s内指时间,第5 s初和第5 s末指时刻.
答案
典例精析
例3
在如图4所示的时间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 )

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必修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ppt正式完整版

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必修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ppt正式完整版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要点归纳]
1.天体质量的计算
“自力更生法”
“借助外援法”
已知天体(如地球)的半径R
情景 和天体(如地球)表面的重
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 做匀速圆周运动
力加速度g
“自力更生法”
“借助外援法”
行星或卫星受到的万有力
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必修课件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核心提炼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 2 个应用——预言未知天体,测天体
文学上的应用,预言未知 质量
星体。
1 个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力
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2 个重要关系
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 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 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间的距离 r,可计算行星的质量 M,公式是 M=__G_T__2 _____。
思维拓展 如图1所示是卡文迪许测量引力常量的示意图。卡文迪许在 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作用力,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值,从而“称量”出了地球的质量。
图1
(1) 卡 文 迪 许 测 出 G 后 , 他 是 怎 样 “ 称 量 ” 地 球 的 质 量 的 呢?
二、计算天体质量
阅读教材第50页内容,知道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 1.地球质量的计算
(1)思路: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 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Mm (2)关系式:mg=__G__R_2____。
gR2 (3)结果:M=___G_______,只要知道g、R、G的值,就可 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GMRm2 =mg ——GMr2m=mvr2=mω2r=m4Tπ22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析答案
2.( 对重力的理解 )( 多选 ) 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
南极而变化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C.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D.重心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答案
3.(对重心的理解)(多选)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第二章 力
目标 定位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 m/s2)计算重力.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栏目 索引
一、重力 二、重心及重力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一、重力 知识梳理
1.定义:由于地球的 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3.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简称为物重,跟其质量 成正比,即G= mg , G、m、g单位分别为:N 、 kg 、 m/s2 . (1)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因g值不同而不同. (2)在不同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海拔的增加 而减小.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 解析 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所以A错误; 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因此B正确; 物体的重心与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当质量分布不变、形状不变时, 其重心不变,而形状改变时重心位置也改变,所以C正确,D错误.
布发生变化,重心位置也随之变化,所以A正确,C错误;
均匀圆盘的中心挖去一块,剩余部分仍然有重力,有重心,只不过
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了,所以B正确,D错误.
解析答案 返回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1.(对重力的理解)(多选)如果重力消失了,将会发生的情况是( A.天不会下雨 B.一切物体的质量都没有了 C.用天平仍然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D.河水不会流动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2 (多选)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B ) A.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上 D.如果从质量分布均匀圆盘的中心挖去一块,圆盘就没有重心了 解析 重心的位置是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的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 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 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解析答案
返回
二、重心及重力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知识梳理
1.重心 (1)定义:由于地球吸引,物体各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 看,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 ,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 (2)重心的位置: ①与物体的 形状 有关. ②与物体内 质量 的分布有关. ③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 几何中心 上.
答案
2.重力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1)地球上任何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受到重力的制约. (2)地球上的山、树的高度由于 重力 受到一定限制. (3)人和其他动物的身高,由于重力的作用不会变成巨人,否则会变得不成 比例的粗大、笨重.
答案
【深度思考】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答案 不一定,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重心可
解析答案
4.(对重心的理解)如图1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 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
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
)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图1
解析答案 返回
(2)物体运动越快所受的重力越大吗? 答案 不是.重力的大小G=mg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无关.
答案
典例精析
例1 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物体放到加速上升的电梯里 C.把物体放到水里 D.用一个气球使物体悬浮在屋子内
)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答案
4.测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弹簧测力计 测量. 注意:(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能理解成垂直于地面向下.
答案
【深度思考】
(1)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吗? 答案 不是.受地球自转的微小影响,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对它的引
力稍有不同.
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比如实心铅球重心在球心,篮球重 心也在球心,可是一个在物体上一个不在物体上.
答案
典例精析
例2 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用一条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 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