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傻乎乎的真把人家当亲弟弟了,可惜呀可惜,最后,却是这个自己算得上是真心相待的弟弟给了自己致命的打击。 如今重生再来,看着眼前还是小包子的小四,那恭恭敬敬的神情,那稚嫩的小脸,胤礽微笑,有些好奇,这辈子不再争椅子的自己和这些兄弟又会如何呢? 摸摸四包子的头,胤礽心想,这会儿还是把他当弟弟吧。 “来,二哥抱你走走。”胤礽笑眯眯的说着,有些吃力的抱着小包子故作兴趣的走了几步,身后的太监奶娘们心惊胆颤的跟着,恨不得上前抱过四阿哥,却因刚刚被胤礽笑眯眯的用“哥哥想要抱抱弟弟”兄友弟恭的借口给拒绝了。 在转过几步后,胤礽成功的看到了躲在假山后那个人。本以为是个宫女或者太监之类,却没想到竟是——德妃? 四包子怔怔的望着一脸紧张心疼的德妃,眼泪刷拉刷拉的下来了。
1、这首诗描写(春)季. 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 (鸭)、(蒌蒿)、(芦芽)、(河豚)。
思 考
大 家 齐
1.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 里钻出。 2.诗的最后- -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学字习
huì
chóng
惠崇
lóu hāo
蒌蒿
tún
河豚

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 芦芽:芦苇的幼芽。 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 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 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惠崇春江
晓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目 壹贰叁肆 录诗字诗拓
文词文展 导积赏学 读累析习
诗 第

惠崇《春江晓景》pptppt课件

惠崇《春江晓景》pptppt课件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上:指鱼逆江而上。
• 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 • (展现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情趣。)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宋】
思考:
1.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 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 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 淡黄色,可入药)
芦苇
芦芽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 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 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晚春》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5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唐宋 八大家”之一。《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 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一幅画题写的诗。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 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 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 题鸭戏图的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
• 青翠欲滴的竹林之中,伸出两三枝红艳艳 的桃花。

08328_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08328_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2024/1/27
21
探索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
2024/1/27
形式探索
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油画、水彩、版画等,展现春 江晓景的多样魅力。
技法创新
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寻求技法和材料的创新,创作出更 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跨界合作
与其他艺术领域或非艺术领域的专家和爱好者进行跨界合作,共同 探索春江晓景的多元化艺术表现可能性。
惠崇,北宋僧人,擅画鹅雁鹭鸶 及水乡景色,为“北宋九僧”之
一。
《春江晓景》画作以春江景色为 主题,苏轼的诗则通过生动的描 绘,将画中的景色和意境表现得
淋漓尽致。
2024/1/27
5
画作与诗意相互关系
苏轼的诗以惠崇的画作为创作背景,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解读,将画中的景色和意 境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
诗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名句,既是对画作的生动描绘 ,也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感叹。
2024/1/27
画作与诗意相互映衬,使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共同营造出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 。
6
02
画作欣赏与解读
2024/1/27
7
画作整体风格及特点
北宋画家惠崇的代表 作品,体现了其独特 的艺术风格。
采用传统的中国画技 法,注重笔墨的运用 和意境的营造。
2024/1/27
以春江为主题,描绘 了清晨时分的江景, 画面清新自然。
22
06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2024/1/27
23
分享个人对画作和诗意的理解
描述画作中春江景色的特点,如江水 、山峦、树木、船只等元素的呈现。
探讨画作与诗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 诗意如何启发画作的创作,画作又如 何表现诗意的内涵。

惠崇《春江晓景》课件

惠崇《春江晓景》课件

惠崇《春江晓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春江晓景》这首诗,该诗选自教材第九章《宋词鉴赏》第二节。

内容包括对诗歌的整体感知、逐句解读、意象分析、主题探讨以及诗词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春江晓景》全文,把握其诗意和韵律美。

2. 分析诗中的意象,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3. 了解作者惠崇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提高对宋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春江晓景》的整体感知和意象分析。

难点:理解诗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春江晓景》全文、注释、图片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春江晓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感知,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江晓景》,让学生初步感知诗词的韵律美。

3. 逐句解读:教师对诗词进行逐句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等。

4. 例题讲解:讲解诗词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如“惠崇”、“晓景”等,并进行拓展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意象描绘,练习仿写句子。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诗中领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抒发的离愁别绪。

7. 诗词背景介绍:讲解作者惠崇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全文,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子。

2. 在黑板上列出意象、情感、背景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春江晓景》为题,写一篇300字的鉴赏文章。

2. 作业题目:背诵《春江晓景》。

答案:无需提交,下节课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惠崇的其他诗词作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组织课外活动,如春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意象分析和情感领会。

2. 教学过程中的逐句解读、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一、意象分析和情感领会《春江晓景》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意象并领会诗人的情感是教学的关键。

《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课件

《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课件
四、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
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答: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答: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答: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品评价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
《渔阳诗话》:“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后会有期
—作者:苏轼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作品译文: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其二
三、字词注释
周雨楼举起手机,用余光瞄着赵梦东,拨号,1……3……9……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起来,一条短信打断他的拨号: 别耍花样 记住 明天 三十万 别再给我打电话 周雨楼抬起头,无力地看着赵梦东。刚才所有的推断顷刻间轰然倒塌。 系主任办公室飘荡着浓情蜜意。 冯泰正在用他的情人专线和未婚妻商量订婚宴的事。周雨亭的声音里充满了小女人的所有幸福,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已经用一个有趣的称呼取代了冯泰的名字——泰泰。 “泰泰,同事我都邀请完了。你知道吗,大家都羡慕我命好,说我找了个这么好的老公!饭店定妥了吗?” “没问题,鑫豪酒楼的老板是我朋友,他答应明天把一间小型宴会厅给我们腾出来。那的环境很好,能坐六七桌的客人,你那还有什么要求吗?” “没有……哦,要邀请我们杨校长上台说几句话,她一直都非常关照我,听说我订婚她非常高兴,还说要带她儿子一起去。” “薛戈?” “是啊,我能来这工作,都多亏了那时候薛戈帮忙联系。” “好,明天我一定好好给他敬杯酒。” “对了泰泰,给你们谢院长送请帖了吗?” “送了。” “她怎么说?” “她最近的心情不太好,学校出了一些事,不过她说肯定会去参加。”这时,冯泰的另一部手机响了,他让周雨亭稍等片刻,接起那个手机。还没等他开口,那边里就传过来一个低低的声音。 “我的良心又抽风了。” 冯泰的第一个反应是看了眼房门。当确定涛子只是出现在电话里时,他咬牙切齿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我的手机?” “不是告诉过你吗?我什么都知道。” “你要干什么?” “小事。” “什么小事?!钱不是已经给你了吗?” “还要一万。” “你做梦!”冯泰恶狠狠地吼道。 “我要是做梦,你就得坐牢,行吗?” 冯泰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弄不好一辈子都得被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崽子牵着鼻子走!必须从长计议。他问涛子:“我能和你见个面吗?我想好好和你谈谈。” “没什么可谈的。” “好,我实话告诉你,我就是一个当老师的,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有钱,给了你那些钱之后我已经变成穷

2024版《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3[1]

2024版《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3[1]
26
THANKS
感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2024/1/26
27
韵律节奏
中国诗歌讲究平仄和押韵,西方诗歌则注重音步和轻重音的变化。
24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差异
自然观
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西方文化则更 强调征服自然,突出人的力量。
情感表达
中国文化注重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直接、 热烈的情感抒发。
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追求简约、意境深远;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细节、形象生动。
深化了诗歌意境
诗中营造的意境深远而悠长,对后世诗歌的意境 创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4/1/26
20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01
代表了苏轼诗歌的杰出成就
该诗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在诗歌领域的卓越才华。
02
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貌
诗中呈现出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是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
2024/1/26
03
诗歌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理念,呼吁人们要珍爱大自然,保护 生态环境。
2024/1/26
16
情感表达与共鸣
2024/1/26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诗歌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江景之中。
深情的情感抒发
诗人在描绘春天江景的同时,也深情地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 向往之情,这种情感抒发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024/1/26
6
02 诗歌意象与意境
2024/1/26
7
意象描绘与特点
意象丰富
诗中描绘了春江、鸭、蒌蒿、河 豚等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生

古诗《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古诗《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音韵美及节奏感把握
音韵和谐
01
诗中运用押韵、平仄等音韵手法,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
有音乐美感。
节奏感强
02
通过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长短句的结合,形成鲜
明的节奏感。
情感表达与音韵节奏的融合
03
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注重音韵节奏与情感的契合,使情感得到
更好的抒发。
04 诗歌价值影响及现实意义
该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通过 对其的学习和推广,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古代诗歌的认知和欣赏水 平。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该诗所表现的春江晓景及其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古诗《惠崇春江晓景 》ppt课件
目录
• 诗人及作品背景介绍 • 诗歌意象与意境分析 • 艺术手法与技巧探讨 • 诗歌价值影响及现实意义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常识介绍 • 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
01 诗人及作品背景介绍
苏轼生平及成就
01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 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对古代诗歌发展贡献
丰富了诗歌题材
该诗以春江晓景为题,通过细腻入微 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融为 一体,为古代诗歌增添了新的题材和 内涵。
展现了高超艺术技巧
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比 兴、象征等手法,以生动传神的笔触 刻画出春江晓景的独特魅力,体现了 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
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
通过分享,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 入理解和感受。
思考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惠崇春江晓景》PPT课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想象诗中优美的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是没道理。
婚姻的最大杀手不是外遇或出轨,而是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所以,平时的沟通很重要,而吵架也是另类的沟通,正所谓吵吵闹闹一辈子,不 吵不闹难白首! 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爱因斯坦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培根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为了成功,为了奋斗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努力。 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夸美纽斯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的。给大家介绍你看 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晓景》,看看诗人眼 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诗中优美的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小结
• 这是为惠崇和尚《春江晓景》图所写的题画 诗,诗中依据画面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色,竹、 桃花、蒌蒿、芦芽,一派早春欣欣向荣景象。但 诗人并不局限于画面的意境,而是写出视觉之外 所感觉到的春的气息,从鸭子在水上嬉戏感知春 江水暖,又联想到暖流中“河豚欲上”,把画写 活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认一认 读一读 惠 崇 蒌 蒿 豚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 竹子 桃花 江水 鸭子
• 蒌蒿
芦芽
• 河豚(想象)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