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学案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
2. 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3.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求解方法。
4.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求解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求解方法,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空间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空间几何体,引导学生思考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新课导入:讲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7.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空间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研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索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求解方法的创新。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实际问题。
2. 练习题库:整理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案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3课时)设计者:田许龙教学内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应用.2.通过对球体的研究,掌握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球的表面积及体积的研究,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推理、论证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领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事物联系课本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重点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关于球的组合体的计算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准备导学、课件。
教学步骤教什么怎样教如何组织教学一、温故(情境导入)(5分钟)复习球的相关概念新课引入,通过对球及球的相关概念的回顾,引出球的表面积及体积公式。
(出示《课件1》)1. 球的概念(1)球面: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形的曲面。
(2)球体:球面所围成的几何体注意:球面和球体的区别:球面仅仅是指球的表面,而球体不仅包括球的表面,而且还包括球面所围成的几何空间。
(3)球面的另一种定义:(类似于圆的定义)到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球心:大圆的圆心.球的半径:连接球心与球面上任一点的线段。
(如OA、OB)球的直径:连接球面上两点,且过球心的线段.(如AB)球的表示:用它的球心字母来表示。
(球O)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球面、球体、及球的相关知识,要求大家掌握求得概念、加深对球心、截面、半径的理解,利用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看多媒体(出示《课件1》)大家从所给的球的图形上能得到什么启发呢?二、知新球心到看书两分钟,掌握球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件2-1同学们,现在看完书并解决以。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导学案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导学案(3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23—P23,用红色笔进行勾画,找出柱、锥、台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识记;再针对导学案二次阅读并回答;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柱、锥、台、球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灵活运用,会求简单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通过对柱、锥、台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的探究学习,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的推理方法.3.通过从量的角度认识几何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重点难点】1. 重点:求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求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与体积;2. 难点:柱体、锥体、台体的侧面展开图及这三类几何体之间关系的理解.【预习自学】1. 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几何体表面的面积,表示几何体表面的大小;体积是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2. 探究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 问题:我们学习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它们的展开图(右图),你觉得它们展开图与其表面积有什么关系吗?结论: 正方体、长方体是 围成的多面体,其表面积就是 ,也就是展开图的面积.新知1:棱柱、棱锥、棱台都是多面体,它们的表面积就是其 . 试试1:想想下面多面体的侧面展开图都是什么样子,它们的表面积如何计算?探究2: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 问题: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特征,它们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它们的表面积等于什么?你能推导它们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新知2:(1)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母线长为,则它的表面积等于 ,即(2)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母线长为,则它的表面积等于 ,即S= . 试试2: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叫扇环,扇环是怎么得到的呢?(能否看作是个大扇形减去个小扇形呢?)你能试着求出扇环的面积吗?从而圆台的表面积呢?(3)设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母线长为,则它的表面积等于 ,即S= .反思:想想圆柱、圆锥、圆台的结构,你觉得它们的侧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典型例题例1 已知棱长为,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求它的表面积.例2 如图,一个圆台形花盆盆口直径为20,盆底直径为15,底部渗水圆孔直径为,盆壁长15.为了美化花盆的外观,需要涂油漆.已知每平方米用100毫升油漆,涂100个这样的花盆需要多少油漆(取3.14,结果精确到1毫升)?探究3:主体、锥体与台体的体积初中我们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面积,为高),是否柱体的体积都是这样求呢?锥体、台体的体积呢?新知:经过证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祖暅原理)柱体体积公式为: (为底面积,为高); 锥体体积公式为: (为底面积,为高);台体体积公式为: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为高).补充:柱体的高是指 的距离;锥体的高是 的距离;台体的高是指 的距离. 反思:思考下列问题⑴比较柱体和锥体的体积公式,你发现什么结论?⑵比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你能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典型例题例 3 有一堆规格相同的铁制(铁的密度是)六角螺帽共重5.8,已知底面是正六边形,边长为12,内孔直径为10,高为10,问这堆螺帽大约有多少个(取3.14)?正四棱锥正四棱台 正六棱柱探究4: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球没有底面,也不能像柱体、锥体、台体那样展成平面图形,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求法涉及极限思想(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经过推导证明:球的体积公式:V=;球的表面积公式:S= ,其中,为球的半径.显然,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大小只与半径有关.※典型例题例4 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即圆柱内有一内切球),求证:(1)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2)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课后练习与能力提升】(课上与课后完成)1. 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A.32 B.16+16 2 C.48 D.16+32 2第1 题第2题第3题2. 若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为()A. B. C. D.3. 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则圆锥的表面积为()A.πB.2πC.3πD.4π4. 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 cm3B.cm3C.2 000 cm3D.4 000 cm3第4题第5题第6题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6.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1B.C.D.7. 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它的表面积为( )A.4π B.15π4C.5π D.17π48. 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9. 如图,在边长为4的立方体中,求三棱锥的体积.10. 如图,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是a cm,求球的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导学案

1。
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对柱、锥、台体及球的研究,掌握柱、锥、台体及球的表面积、侧面积和体积的求法;2.了解柱、锥、台体及球的表面积、侧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柱、锥、台体及球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计算公式的由来;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学法指导】互动合作【知识链接】空间图形的模具【学习过程】一。
预习自学(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侧面积棱柱、棱锥、棱台是由多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多面体,它们的表面积就是,也就是;它们的侧面积就是 .2。
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是圆柱底面圆的,宽是圆柱的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S圆柱侧= S圆柱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其半径是圆锥的,弧长等于, 设为r圆锥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则侧面展开图扇形中心角为,S圆锥侧= ,S圆锥表=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其内弧长等于,外弧长等于,设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为r, 下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侧面展开图扇环中心角为,S圆台侧= ,S圆台表=3。
球的表面积如果球的半径为R,那么它的表面积S=(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
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2.锥体的体积公式V锥体=3。
台体的体积公式V台体=4. 球的体积公式V球=二.典型例题题型一:空间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例1.一个三棱柱的底面是正三角形,边长为4,侧棱与底面垂直,侧棱长10,求其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变式训练:一个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10、20,母线与底面的夹角为60°,求圆台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例2。
已知球的直径是6,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变式训练:已知球的表面积是64π,求它的体积.题型二:侧面展开、距离最短问题例3。
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木块上,有一只蚂蚁从顶点A 沿着表面爬行到顶点C 1,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变式训练:圆柱的轴截面是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 ,圆柱的侧面上从A 到C 的最短距离为CDBA题型三:根据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例4。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立方体、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 圆柱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3. 球体、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4. 锥体、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5.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空间几何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平面几何知识,引出空间几何体的概念。
2. 讲解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3. 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4. 讲解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5. 讲解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6. 分析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其运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
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1.3.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设计)Word版

探究几种方法, 找出 形成归纳、
公式背后的理论依
猜想和证
据
明的科学
思维习惯
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 r,r′,母线 为 l,其表面积 S= 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台体的特征,如何求台体的体积? 由于圆台 ( 棱台 ) 是由圆锥 ( 棱锥 ) 截成的, 因此可以利用 两个锥体的体积差.得到圆台 ( 棱台 ) 的体积公式.
2 A.3
B.2
3 C. 2
1 D.2
环节四: 归 纳总结 , 知 识回顾
棱台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圆台的侧面展示是什么图形? 棱台和圆台的侧面积和体积公式
环节五: 作 业与测试
练习与测试
学生整理反思, 深化 认识
独立完成作业 限时完成测试
通过作业 与测试巩 固知识提 升应用能 力
类比得出圆台的体积
环节二: 例 题讲解
例 1 、已知一正四棱台的上底边长为 8cm,高为 3cm,求其体积。
4cm,下底边长为
例 2.如图,一个圆台形花盆盆口直径 20cm,盆底直径
为 15cm,底部渗水圆孔直径为 1.5cm,盆壁长 15cm.为
了美化花盆的外观,需要涂油漆.已知每平方米用
100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环节一: 问 题导入
类比棱柱、棱锥,思考: 棱台也是由多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 什么?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
它的展开图是
学生活动 结合已有知识进行 思考,引出新知识
设计意图 新旧知识 建立联系
环节二: 探 棱台侧面展开图 究过程
忆,加强应用方面的
A. 81π C. 14π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 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3. 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4.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5.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2. 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空间几何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空间几何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空间几何体的特点。
2. 讲解与示范:讲解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3. 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实际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解题的正确性、步骤的清晰性等。
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七、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3. 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案

⾼中数学必修2《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教案 ⾼中数学必修2《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教案 1教学⺫标 1.知道柱体、锥体、台体侧⾯展开图,弄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的求法. 2.能运⽤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积,并知道柱体、锥体和台体表⾯积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空间⼏何体的结构特征,空间⼏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了空间⼏何体和平⾯图形之间的关系,从中反映出⼀个思想⽅法,即平⾯图形和空间⼏何体的互化,尤其是空间⼏何问题向平⾯问题的转化。
该部分内容中有些是学⽣已经熟悉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先要对学⽣已有的知识进⾏再认识,提炼出解决问题的⼀般思想——化归的思想,总结出⼀般的求解⽅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思路,通过化归解决问题,深化对化归、类⽐等思想⽅法的应⽤。
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柱体、锥体、台体侧⾯展开图,弄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公式。
难点:会求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积,并知道柱体、锥体和台体表⾯积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第1课时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 (⼀)、基础⾃测: 1.棱⻓为a的正⽅体表⾯积为__________. 2.⻓、宽、⾼分别为a、b、c的⻓⽅体,其表⾯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正⽅体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4.圆柱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5.圆锥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尝试学习 1.柱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_____,⼀边是棱柱的侧棱,另⼀边等于棱柱的__________,如图①所⽰;圆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其中⼀边是圆柱的⺟线,另⼀边等于圆柱的底⾯周⻓,如图②所⽰. (2)⾯积:柱体的表⾯积S表=S侧+2S底.特别地,圆柱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柱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2.锥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锥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成的,则侧⾯积为各个三⾓形⾯积的_____,如图①所⽰;圆锥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______,扇形的弧⻓等于圆锥的__________,如图②所⽰. (2)⾯积:锥体的表⾯积S表=S侧+S底.特别地,圆锥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锥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3.台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台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接⽽成的,则侧⾯积为各个梯形⾯积的______,如图①所⽰;圆台的侧⾯展开图是扇环,其侧⾯积可由⼤扇形的⾯积减去⼩扇形的⾯积⽽得到,如图②所⽰. (2)⾯积:台体的表⾯积S表=S侧+S上底+S下底.特别地,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分别为r′,r,⺟线⻓为l,则侧⾯积S侧=__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课堂 例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A1B1=∠AA1C1=60°,∠BB1C1=90°,侧棱⻓为b,则其侧⾯积为( ) A. B.ab C.(+)ab D.ab 例2:(1)若⼀个圆锥的轴截⾯是等边三⾓形,其⾯积为,则这个圆锥的侧⾯积是( )A.2πB.C.6πD.9π (2)已知棱⻓均为5,底⾯为正⽅形的四棱锥S-ABCD,如图,求它的侧⾯积、表⾯积. 例3:⼀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都为正⽅形,且上底⾯的中⼼在下底⾯的投影为下底⾯中⼼(正四棱台)两底⾯边⻓分别为1,2,侧⾯积等于两个底⾯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为( ) A. B.2 C. D. (四).巩固练习: 1.⼀个棱柱的侧⾯展开图是三个全等的矩形,矩形的⻓和宽分别为6 cm,4 cm,则该棱柱的侧⾯积为________. 2.已知⼀个四棱锥底⾯为正⽅形且顶点在底⾯正⽅形射影为底⾯正⽅形的中⼼(正四棱锥),底⾯正⽅形的边⻓为4 cm,⾼与斜⾼的夹⾓为30°,如图所⽰,求正四棱锥的侧⾯积________和表⾯积________(单位:cm2). 3.如图所⽰,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和⾼的⽐为1:4:4,⺟线⻓为10,则圆台的侧⾯积为( )A.81πB.100πC.14πD.169π (五)、课堂⼩结: 求柱体表⾯积的⽅法 (1)直棱柱的侧⾯积等于它的底⾯周⻓和⾼的乘积;表⾯积等于它的侧⾯积与上、下两个底⾯的⾯积之和. (2)求斜棱柱的侧⾯积⼀般有两种⽅法:⼀是定义法;⼆是公式法.所谓定义法就是利⽤侧⾯积为各侧⾯⾯积之和来求,公式法即直接⽤公式求解. (3)求圆柱的侧⾯积只需利⽤公式即可求解. (4)求棱锥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5)求圆锥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πrl. (6)求棱台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7)求圆台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2(r+r′)l. 五、当堂检测 1.(2011·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该四棱锥的表⾯积是( )A.32B.16+16C.48D.16+32 ⺴] 2.(2013·重庆)某⼏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则该⼏何体的表⾯积为( )A.180B.200C.220D.240 3.(2013⼲东)若⼀个圆台的正视图如图所⽰,则其侧⾯积等于( )A.6B.6πC.3πD.6π 六、作业:(1)课时闯关(今晚交)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你会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1.3 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3 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 1第⼀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第1课时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 (⼀)、基础⾃测: 1.棱⻓为a的正⽅体表⾯积为__________. 2.⻓、宽、⾼分别为a、b、c的⻓⽅体,其表⾯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正⽅体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4.圆柱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5.圆锥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尝试学习 1.柱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_____,⼀边是棱柱的侧棱,另⼀边等于棱柱的__________,如图①所⽰;圆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其中⼀边是圆柱的⺟线,另⼀边等于圆柱的底⾯周⻓,如图②所⽰. (2)⾯积:柱体的表⾯积S表=S侧+2S底.特别地,圆柱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柱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2.锥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锥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成的,则侧⾯积为各个三⾓形⾯积的_____,如图①所⽰;圆锥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______,扇形的弧⻓等于圆锥的__________,如图②所⽰. (2)⾯积:锥体的表⾯积S表=S侧+S底.特别地,圆锥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锥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3.台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台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接⽽成的,则侧⾯积为各个梯形⾯积的______,如图①所⽰;圆台的侧⾯展开图是扇环,其侧⾯积可由⼤扇形的⾯积减去⼩扇形的⾯积⽽得到,如图②所⽰. (2)⾯积:台体的表⾯积S表=S侧+S上底+S下底.特别地,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分别为r′,r,⺟线⻓为l,则侧⾯积S侧=__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课堂 例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A1B1=∠AA1C1=60°,∠BB1C1=90°,侧棱⻓为b,则其侧⾯积为( ) A. B.ab C.(+)ab D.ab 例2:(1)若⼀个圆锥的轴截⾯是等边三⾓形,其⾯积为,则这个圆锥的侧⾯积是( )A.2πB.C.6πD.9π (2)已知棱⻓均为5,底⾯为正⽅形的四棱锥S-ABCD,如图,求它的侧⾯积、表⾯积. 例3:⼀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都为正⽅形,且上底⾯的中⼼在下底⾯的投影为下底⾯中⼼(正四棱台)两底⾯边⻓分别为1,2,侧⾯积等于两个底⾯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为( ) A. B.2 C. D. (四).巩固练习: 1.⼀个棱柱的侧⾯展开图是三个全等的矩形,矩形的⻓和宽分别为6 cm,4 cm,则该棱柱的侧⾯积为________. 2.已知⼀个四棱锥底⾯为正⽅形且顶点在底⾯正⽅形射影为底⾯正⽅形的中⼼(正四棱锥),底⾯正⽅形的边⻓为4 cm,⾼与斜⾼的夹⾓为30°,如图所⽰,求正四棱锥的侧⾯积________和表⾯积________(单位:cm2). 3.如图所⽰,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和⾼的⽐为1:4:4,⺟线⻓为10,则圆台的侧⾯积为( )A.81πB.100πC.14πD.169π (五)、课堂⼩结: 求柱体表⾯积的⽅法 (1)直棱柱的侧⾯积等于它的底⾯周⻓和⾼的乘积;表⾯积等于它的侧⾯积与上、下两个底⾯的⾯积之和. (2)求斜棱柱的侧⾯积⼀般有两种⽅法:⼀是定义法;⼆是公式法.所谓定义法就是利⽤侧⾯积为各侧⾯⾯积之和来求,公式法即直接⽤公式求解. (3)求圆柱的侧⾯积只需利⽤公式即可求解. (4)求棱锥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5)求圆锥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πrl. (6)求棱台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7)求圆台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2(r+r′)l. 五、当堂检测 1.(2011·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该四棱锥的表⾯积是( )A.32B.16+16C.48D.16+32 ⺴] 2.(2013·重庆)某⼏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则该⼏何体的表⾯积为( )A.180B.200C.220D.240 3.(2013⼲东)若⼀个圆台的正视图如图所⽰,则其侧⾯积等于( )A.6B.6πC.3πD.6π 六、作业:(1)课时闯关(今晚交)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你会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1课时)设计人:楚凌霞使用时间:2012.09.07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学习目标1. 理解和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2. 能运用柱、锥、台的表面积、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23~ P25,找出疑惑之处)复习:斜二测画法画的直观图中,轴与轴的夹角为__ __,在原图中平行于轴或轴的线段画成与_ __和__ _保持平行;其中平行于轴的线段长度保持_____,平行于轴的线段长度____________.引入:研究空间几何体,除了研究结构特征和视图以外,还得研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表面积是几何体表面的面积,表示几何体表面的大小;体积是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那么如何求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呢?二、新课导学※探索新知探究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问题:我们学习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下图),你觉的它们展开图与其表面积有什么关系吗?结论:正方体、长方体是围成的多面体,其表面积就是,也就是展开图的面积.新知1:棱柱、棱锥、棱台都是多面体,它们的表面积就是其试试1:想想下面多面体的侧面展开图都是什么样子,它们的表面积如何计算?探究2: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问题: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特征,它们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它们的表面积等于什么?你能推导它们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新知2:(1)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母线长为,则它的表面积等于,即 S= .(2)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母线长为,则它的表面积等于,即S= .试试2: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叫扇环,扇环是怎么得到的呢?(能否看作是个大扇形减去个正四棱锥正四棱台正六棱柱小扇形呢)你能试着求出扇环的面积吗?从而圆台的表面积呢?(3)设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母线长为,则它的表面积等于,即S= .反思:想想圆柱、圆锥、圆台的结构,你觉得它们的侧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典型例题例1 已知棱长为,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求它的表面积.例2 如图,一个圆台形花盆盆口直径为20,盆底直径为15,底部渗水圆孔直径为,盆壁长15.为了美化花盆的外观,需要涂油漆.已知每平方米用100毫升油漆,涂100个这样的花盆需要多少油漆(取3.14,结果精确到1毫升)?※动手试试练习: 一个正三棱锥的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底面边长为,求它的表面积.探究3:主体、锥体与台体的体积引入:初中我们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面积,为高),是否柱体的体积都是这样求呢?锥体、台体的体积呢?新知:经过证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祖暅原理)柱体体积公式为:,(为底面积,为高)锥体体积公式为:,(为底面积,为高)台体体积公式为:(,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为高)补充:柱体的高是指的距离;锥体的高是的距离;台体的高是指的距离.反思:思考下列问题⑴比较柱体和锥体的体积公式,你发现什么结论?⑵比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你能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三棱锥的顶点为,是它的三条侧棱,且A在面ABC上的投影为点P,且PC垂直PB ,又,,求三棱锥的体积.变式:如图(2),在边长为4的立方体中,求三棱锥的体积.例2 高12的圆台,它的中截面(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平面与圆台的截面)面积为225,体积为,求截得它的圆锥的体积.变式:已知正六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高为2,求截得它的的正六棱锥的体积.小结:对于台体和其对应锥体之间的关系,可通过轴截面中对应边的关系,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动手试试练1. 在△中,°,若将△绕直线旋转一周,求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练2. 直三棱柱高为6,底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将棱柱削成圆柱,求削去部分体积的最小值.图(2)小结:求解锥体体积时,要注意观察其结构特征,尤其是三棱锥(四面体),它的每一个面都可以当作底面来处理.这一方法又叫做等体积法,通常运用此法可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后面将会学习),它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方便.※知识拓展祖暅及祖暅原理祖暅,祖冲之(求圆周率的人)之子,河北人,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 柱体、锥体,包括球的体积都可以用祖暅原理推导出来.祖暅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结论:等底等高的柱体或锥体的体积相等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 棱柱、棱锥、棱台及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2. 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3. 柱体、锥体、台体体积公式及应用,公式不要死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4. 求体积要注意顶点、底面、高的合理选择.学习评价※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4,则它对角线的长为().A. B. C. D.2.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A. B. C. D.3. 圆柱的高增大为原来的3倍,底面直径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圆柱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A.6倍 B.9倍 C.12倍 D.16倍4. 已知直四棱柱相邻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则它的体积为().A. B. C. D.45. 一个斜棱柱的的体积是30,和它等底等高的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课后作业1. 一个正四棱台的两底面边长分别为,,侧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高为().A. B. C. D.2. 如果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比是_____________.3. 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和高的比为︰4︰4,母线长为10,则圆台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4. 各棱长均为的三棱锥中,任意一个顶点到其对应面的距离为().A. B. C. D.5. 有一堆规格相同的铁制(铁的密度是)六角螺帽共重,已知底面是正六边形,边长为12,内孔直径为10,高为10,问这堆螺帽大约有多少个(取3.14).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2课时)设计人:楚凌霞使用时间:2012.09.10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学习目标1. 了解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 能运用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公式及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27~ P28,找出疑惑之处)复习:柱体包括___ __和____ _,它的体积公式为___ ________;锥体包括_______和_______,它的体积公式为_____________;台体包括___ __和___ ___,它可以看作是大锥体上截去了一个小锥体,所以它的体积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课导学※探索新知新知: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球没有底面,也不能像柱体、锥体、台体那样展成平面图形,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求法涉及极限思想(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经过推导证明:球的体积公式V=球的表面积公式S=其中,为球的半径.显然,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大小只与半径有关.※典型例题例1 木星的表面积约是地球的120倍,则体积约是地球的多少倍?变式: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多少?例2一种空心钢球的质量是142,外径是5.0,求它的内径. (钢密度7.9)例3 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即圆柱内有一内切球),求证(1)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2)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变式: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分别求出它的内切球、外接球及与各棱都相切的球半径.例4:已知正三棱锥的棱长为,分别求出它的内切球、外接球的半径。
小结:两个几何体相接是指一个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另一个几何体的表面上;两个几何体相切是指一个几何体的各面与另一个几何体的各面相切.解决几何体相切或相接问题,要利用截面来展现这两个几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 ※动手试试练1.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为3、、,若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求出此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练2. 如图,求图中阴影部分绕AB 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球的表面积及体积公式的应用;2. 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思想.※ 知识拓展 极限的思想推导球的表面积公式过程:如图,将球的表面分成个小球面,每个小球面的顶点与球心连接起来,近似的看作是一个棱锥,其高近似的看作是球的半径.则球的体积约为这个小棱锥的体积和,表面积是这个小球面的面积和.当越大时,分割得越细密,每个小棱锥的高就越接近球的半径,于是当趋近于无穷大时(即分割无限加细),小棱锥的高就变成了球的半径(这就是极限的思想).所有小棱锥的体积和就是球的体积.最后根据球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推导出球的表面积公式.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如果球的半径扩大倍,则球的表面积扩大( ). A.倍 B.倍 C.倍 D.8倍B C A D 4 522. 有相等表面积的球及正方体,它们的体积记为,球直径为,正方体的棱长为,则(). A. B. C. D.3. 记与正方体各个面相切的球为,与各条棱相切的球为,过正方体各顶点的球为则这3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A.1:2:3 B.1:: C.1:: D.1:4:94. 已知球的一个截面的面积为9π,且此截面到球心的距离为4,则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5. 把一个半径为的金属球熔成一个圆锥,使圆锥的侧面积为底面积的倍,则这个圆锥的高应为_______.课后作业1. 有一个倒圆锥形容器,它的轴截面是一个正三角形,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半径为R的球,并注入水,使水面与球正好相切,然后将球取出,求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2. 半球内有一内接正方体,则这个半球的表面积与正方体表面积之比是多少?3.已知一个正四面体内接在一个表面积为36π的球内, 求这个四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4.已知P、A、B、C为球面上的四个点, 若PA、PB、PC两两互相垂直, 且PA=3cm 、PB=4cm、PC=6cm , 求这个球的表面积.5.正方体, 等边圆柱(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 球的体积相等, 则哪一个表面积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