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村名村位于地理位置,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特色的村庄。
村庄总面积约为具体面积平方公里,下辖具体小组数量个村民小组。
一、自然环境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村庄周边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
村内有一条清澈的溪流贯穿而过,不仅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村里的土地资源丰富,主要以耕地和山地为主。
耕地面积约为耕地面积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地则主要种植果树和经济林木,如柑橘、核桃、板栗等,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二、人口与民族村名村现有常住人口约具体人数人,大多数为主要民族族。
村民们勤劳善良,互帮互助,形成了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但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回到村里,与家人团聚,为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三、基础设施1、道路交通村里的道路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连接了各个村民小组和周边的村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同时,村里还开通了公交线路,村民们可以方便地前往县城和周边的乡镇。
2、水电通信水电供应稳定可靠。
村里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水,保障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通信网络也覆盖了整个村庄,村民们可以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获取最新的信息。
3、教育医疗村里设有一所小学,为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此外,村里还有一个卫生所,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能够为村民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服务。
四、经济发展1、农业农业是村庄的主要产业之一。
除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村里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有机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等。
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养殖业养殖业也在村庄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村民们主要养殖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部分养殖户还发展了水产养殖。
简要介绍村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村基本情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村基本情况的一些简要介绍:
1. 地理环境: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人口结构:农村人口主要以农业劳动者为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从业人员。
此外,农村地区还有部分非农业从业人员,如务工人员、经商人员等。
农村人口结构较为复杂,包括青壮年劳动力、留守老人和儿童等。
3. 农业生产: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
此外,还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棉花、油料等。
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农业为主,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
4. 农村经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
5. 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卫生设施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6. 社会事业: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
随着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总之,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村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村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村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
我代表XX村委会,向大家汇报我村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我村位于XX市XX区,距离市中心约XX公里,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XX公顷,林地面积XX公顷,草地面积XX公顷,水域面积XX公顷。
二、人口情况
截至目前,我村共有常住人口XX人,其中男性XX人,女性XX人。
人口结构以中青年为主,老年人口占比较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目前外来人口约XX人。
三、经济发展
我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发展了果树、蔬菜等产业。
近年来,村委会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基础设施
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目前已建成水泥路XX公里,通村公路XX公里,村内道路XX公里。
村内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五、社会事业
我村注重社会事业建设,目前已建成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等公共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便利。
同时,村委会还积极组织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以上就是我村的基本情况汇报,谢谢大家!。
村情简介

***村村情简介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镇***村位于***东北部,南面与**村、***村毗邻,海拔**m,无霜期***天,干旱多风沙,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90C,年平均降雨量***mm,年平均蒸发量***mm,最大沙尘暴日数**天,属典型沙漠气候,耕地严重沙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二)社会经济条件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亩,人均***亩,平均亩产***公斤,2011年粮食总产量***吨,人均有粮***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有贫困户***户,**人。
现有小学*所,在校学生**人,教职工***人,入学率100%,有农家书屋1个,图书**8册。
二、近年来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措施2010年,***村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以葵花、养殖、制种玉米、特色经济林为主导产业,以种植洋芋为辅的农业生产体系。
并计划在2012年发展养殖暖棚***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2011年栽植枸杞***亩,计划2012年栽种皇冠梨***亩,粮经草比例为40:56:4,夏秋比例为3:7,种植结构更趋合理。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村以交通、教育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修村级公路**公里,计划2012年新修小学一所,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灌区水井损坏程度严重,村组道路网络布局不完善,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农民文化程度低,科技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范围不广。
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村上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内公用事业发展基本靠上级部门的支持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是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内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没有专门的科技培训阵地。
五是村容村貌不够整洁,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垃圾没有没有固定的倾倒点和处理设施。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村名:阳光村一、地理位置与环境阳光村位于华中某省的南部丘陵地带,东临绿林镇,西接碧水县,南界山河乡,北靠翠屏山脉。
全村占地面积约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569亩,林地面积约为400亩,其余为居住区和公共设施用地。
阳光村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二、人口与社会结构总人口:现有村民307户,共计1138人,其中男性560人,女性578人。
年龄结构:青少年占比20%,成年人口占比60%,老年人口占比20%。
外来人口:约590人,主要为务工人员。
家庭组成:以核心家庭为主,平均每户人口为3.7人。
党员人数:党员33人,占总人口的3%。
三、经济状况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人均纯收入约为13318元。
主导产业:电机制造、节日灯配件生产、水稻种植和蔬菜栽培。
合作社:成立有建国粮食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获得区级水稻高产示范方竞赛一等奖。
商业活动:村民以经商为主,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艺制作。
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交通: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0%,与周边乡镇有公交线路相连。
教育:设有村级小学和幼儿园,服务本村及周边儿童。
医疗:建有卫生室,配备有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定期有医生坐诊。
休闲设施:建设有一个中心公园,内设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五、社会发展与规划近期成就:完成村庄整治、村部大楼建设和生态公园建设。
未来规划:计划进一步完善粮食功能区,加大田园式生态公园建设力度,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上内容是阳光村基本情况的简介,展现了其地理、人口、经济、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概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阳光村正朝着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写村的基本情况汇报

写村的基本情况汇报村的基本情况汇报。
我所在的村庄位于山区,四面环山,风景优美。
村庄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000人,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要生产经济来源。
村庄共有自然村20个,其中有3个较大的村庄,其余为小村庄。
村庄内有小学一所,初中一所,为孩子们的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村庄的交通相对较为便利,有一条主要的水泥路通往县城,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同时,村庄内部也有便于通行的柏油路,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村庄内部交通主要以自行车和摩托车为主,便于居民的日常出行。
村庄的自然资源丰富,山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林业产业。
同时,村庄内有一条小溪流经,为村庄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农业生产。
村庄内还有一些果园和菜地,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也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村庄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一所卫生院,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同时,村庄内还有一些小商店,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村庄内还有一些小型工厂,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为村民们增加了收入来源。
村庄的文化氛围浓厚,有一些文艺团体,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村庄内还有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如大秧歌、社火等,为村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同时,村庄内还有一些乡土文化传统,如传统节日、习俗等,为村民们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我所在的村庄是一个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村民们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村庄能够更加繁荣昌盛,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一、村庄概况该村庄位于中国南方,属于一个小县城的下辖乡镇。
村庄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000人。
村庄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村庄内有一条小河流经,为村民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二、村庄历史该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是一个由几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逐渐发展壮大,人口也逐渐增加。
在20世纪初,村庄开始兴建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市场等,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村庄经济该村庄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也种植一些蔬菜和水果。
村庄内还有一些养殖场,主要养殖猪、鸡、鸭等家禽。
村庄的农产品主要销售给周边的城市和乡镇,也有一部分出口到其他地区。
除了农业,村庄还有一些小型工厂和企业,主要生产一些小型机械、建材等产品。
这些企业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四、村庄文化该村庄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村庄内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人,如编织、木雕等,他们的作品在当地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此外,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和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活动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文化的平台。
五、村庄教育该村庄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村庄内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为村民的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此外,村庄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六、村庄医疗该村庄的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村庄内有一所卫生院,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同时,村庄还有一些私人诊所和药店,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七、村庄环境该村庄的环境非常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清澈。
村庄内有一些公园和绿化带,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村庄还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了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工作,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八、村庄未来发展该村庄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村庄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村居基本情况汇报

村居基本情况汇报
我所在的村居位于山区,四面环山,风景秀丽。
村庄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000人。
村内主要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此外,还有养殖业和林业,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来源。
村庄内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为孩子们的教育提供了
保障。
村内有一所卫生院,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有定期的健康体检活动。
村内还有一家便民超市,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
近年来,村庄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政府对村庄进行了改造,修建了水泥路,改善了交通条件。
同时,还进行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政府还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村庄内的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改善,村民们定期进行环境整治活动,保持了村庄
的整洁。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禁止乱排污水和乱倾倒垃圾,有效改善了村庄的环境质量。
村庄内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如歌舞晚会、书画展览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还会举办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中秋赏月等,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
总的来说,我所在的村居基本情况良好,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基础设施完善,
环境卫生得到改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希望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的村庄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沟乡大秦村基本情况简介基本情况:桃沟乡大秦村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京沪高铁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2008年由原大秦,大曹、后楼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至2017年初,全村1456户,共5507人,其中外出约1350人。
有低收入家庭214户、400人,参加养老保险3466人,农村合作医疗4663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10472亩,有商贸市场一个,拥有家庭农场四个,其中省级家庭农场1个,流转土地共1080亩,无公害明星优绿果商标成功注册。
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桃沟乡戴夏村基本情况简介基本情况:桃沟乡戴夏村距离乡政府驻地8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2008年由原戴夏、吴尹、吴马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至2017年初,全村861户,共3556人,其中外出约1000余人。
有低收入家庭119户、238人,低保户36户,81人。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00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7500亩,拥有金穗面业、博德尔环保项目等3家企业。
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扶贫工作2016年度顺利出列,2016、2017被评为桃沟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基本情况:桃沟乡耿家村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老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中国马戏之乡发源地就坐落于本村骑路尹,上世纪20年代以来,尹大萝卜更是中国马戏界的传奇人物。
2008年由原耿家、张埝、袁家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20个村民组。
至2017年初,全村1202户,共4995人,其中外出约1100余人。
有低收入家庭136户、217人,低保户8户。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310人。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近7200亩,有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一个、2016年流转土地近200亩。
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2016被评为桃沟乡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基本情况:桃沟乡耿家村距离乡政府驻地4.5公里,老302省道、桃时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后寨、大刘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19个村民组。
至2017年初,全村976户,共4220人,其中外出约800余人。
有低收入家庭128户、243人,低保户17户。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220人。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近5600亩,有奶牛、加盟温氏养殖厂各一个、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2016被评为桃沟乡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基本情况:桃沟乡马圩村距离乡政府驻地1.7公里,乡道马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马圩和小马圩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16个村民组。
至2017年初,全村953户,共3960人,其中外出约700余人。
有低收入家庭138户、258人,低保户8户。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800余人。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近6300亩,村内有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一个、君怡生态公司近两年流转本村土地近2000余亩,发展牡丹种植,实现了本地群众本土就业,从传统土地种植中也转移了一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
2016被评为桃沟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集体经济薄弱;少部分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土地有偿流转上还需继续推进;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基本情况:桃沟乡南秦村距离乡政府驻地1公里,京沪高铁、302省道和桃花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2008年由原南秦,柳园、朱圩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至2017年初,全村1155户,共4740人,其中外出约850人。
有低收入家庭184户、333人,参加养老保险2892人,农村合作医疗4190人,2016年评为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7074亩,拥有天宇果蔬、清和园等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共5个,泥鳅特色养殖及加盟温氏养殖场各1个。
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近900亩,种植系列品种桃类及无公害蔬菜。
其中,朱文浩家庭农场201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目前正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家庭农场。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原柳园村群众有种植蔬菜的经验和传统,有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及品牌意识不强;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引领、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新型农业示范先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示范引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群共同努力,共同绘制南秦村美好蓝图。
基本情况:桃沟乡戚庄村离乡政府驻地东0.5公里,老302省道和桃花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2008年由原戚庄、新庄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至2017年初,全村997户,共4119人,辖前、中仓、后仓、七小庄、南柳园、新庄、前新庄、新场8个自然庄。
有低收入家庭170户、348人。
2017预脱贫38户,73人,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873亩。
60km光伏发电站一座,年经济收入5万元。
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及品牌意识不强;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引领、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示范引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群共同努力,共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基本情况:桃沟乡濉河村离乡政府驻地东南约1.5公里,环乡路穿境而过,距离京沪高铁宿州东站仅4公里,交通便利。
2008年由原夏湾、防口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至2017年初,全村743户,共3298人,辖靳西、靳东、夏家、戚家、王家、赵西、梁西、梁东、9个村民组及防口四个村民组,13个村民组。
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班子亟需加强配齐;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及品牌意识不强;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引领、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示范引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群共同努力,与群众一道致富奔小康。
基本情况:桃沟乡桃沟村是乡政府和桃沟集市驻地村,2016年3月被批准为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村内环乡路、桃花大道穿境而过,距离京沪高铁宿州东站仅5公里,交通便利。
2008年由原桃沟、魏渡口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至2017年初,全村829户,共3202人。
有低收入家庭134户、237人。
2016年参加养老保险201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05人,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85亩,京沪高铁沿线森林长廊流转近400亩,大学生返乡创业从事花卉特色种植近百亩。
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村级班子健全,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工商贸易设施完善。
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小城镇规划滞后,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环保和大局意识不强。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三清、四拆、五治理”工作的开展,加强街区治理,提升整体环境,打造美丽桃沟、魅力桃沟。
同时通过示范引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群共同努力,与群众一道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