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校本练习《晏子使楚》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九 晏子使楚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四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九晏子使楚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四第1题【单选题】选出对下列加线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之,何以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B、齐人因善盗乎?(疑问语气,相当于“吗”)C、圣人非所与熙也。
(陈述语气,相当于“吧”)D、寡人反取病焉。
(感叹语气,相当于“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D、为其来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晏子避席对曰——晏子离开座位说。
B、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很顽固,都善于偷东西吗?C、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一样啊。
D、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B、族诛连坐C、其一犬坐于前D、坐视不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也,坐盗先生坐!B、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不辱使命C、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D、寡人反取病焉人病,立坛场(《越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晏子使楚》本文选自______,这是一部______的著作。
【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晏子使楚》中晏子与楚王形成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 晏子使楚习题精选第四十三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晏子使楚习题精选第四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也,坐盗先生坐!B、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不辱使命C、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D、寡人反取病焉人病,立坛场(《越巫》)【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D、为其来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课文《晏子使楚》,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B、族诛连坐C、其一犬坐于前D、坐视不理【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请分别指出下列文言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何坐——“坐”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②其实味不同——“其实”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③谓左右曰——“左右“古义:______今义: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晏子使楚》本文选自______,这是一部______的著作。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晏子和景公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结合课文《晏子使楚》选择其中一人,略作分析。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晏子使楚》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晏子这个人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很有名。
他机智诙谐,能言善辩,大智大勇,兼具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采。
初中语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

晏子使楚二则其一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其二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使楚:出使楚国以:因为短:矮为:做、设置延:迎接傧者:接引宾客的人更:改道:通“导”,引导无人:缺少人,这里指没有合格的人闾:古时25户为一闾张袂成阴:都举起袖子就像阴了天。
袂:衣袖。
比肩继踵:肩挨肩,脚跟脚。
踵:脚跟。
各有所主:各有各的主张规矩。
不肖:没有才干的,不好的宜:应该左右:身边的人,指楚王身边的近臣习辞:善于言辞。
习:熟练方来:将要来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为其来也:当他来的时候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盗:犯了盗窃罪酒酣:酒喝到正高兴的时候曷通“何”避席:离开座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树。
徒:仅、只实:果实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得无:莫非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
圣人,这里指晏婴。
熙通“嬉”,戏弄、开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取其辱了。
病:辱。
习题: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这是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着作。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十 晏子使楚苏教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十晏子使楚苏教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B、族诛连坐C、其一犬坐于前D、坐视不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D、为其来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晏子使楚B、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C、使狗国者,从狗门入D、使子为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晏子避席对曰——晏子离开座位说。
B、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很顽固,都善于偷东西吗?C、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一样啊。
D、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根据课文《晏子使楚》内容填空。
①在得知晏子即将出使楚国的消息时,楚王的举动是:______②为了反击楚王的侮辱,晏子没有一开始就从正面直接反驳,他说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请分别指出下列文言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何坐——“坐”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②其实味不同——“其实”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③谓左右曰——“左右“古义:______今义: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晏子和景公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结合课文《晏子使楚》选择其中一人,略作分析。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晏子使楚》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解释以下划线虚词意义用法。
楚王闻之①之何以也②以齐人固善盗乎③固人楚则盗④则【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齐人固善盗乎①固圣人非所与熙也②熙【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练习题苏教版

《晏子使楚》练习1 •解释如下句中红色的词。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到,谒见诣"的本义就是前往;到……去",解释为谒见"是由此义项根据语境引申岀来的。
②齐人也,坐盗犯罪③叶徒相似只,仅仅④其实味不同它们的果实2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
“病",辱。
有责备、不满"的意思,译为没趣"是根据语境所作的灵活的译法。
3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才能?(不超过10个字)3 •答案:随机应变,善于辞令。
只要扣住机敏"和善辩"两个方面来概括即可。
课文: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王。
王曰:缚者曷(h f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某某如此为橘,生于某某如此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如此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左右对曰〔回答〕阅读上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2、解释如下句中划线的词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同“嬉",开玩笑〕〔2〕齐人固善盗乎〔本来〕〔3〕吾欲辱之,何以也?〔用〔5〕酒酣〔畅快1、请将上文缺少文字的空填完整。
〕〔4〕晏子避席对曰〔离开座位,表示X重〕3、用现代汉语写出如下句子的意思。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②橘生某某如此为橘,生于某某如此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10《晏子使楚》练习(新版)苏教版

十晏子使楚1.给加点字注音。
晏.婴( ) 酒酣.( ) 诣.王( ) 曷.为( ) 枳.(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齐之习辞..者也( ) (2)今方来,吾欲辱.之( ) (3)吏二缚一人诣.王( ) (4)齐人固.善盗乎(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谓左右..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齐之习.辞者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3)王曰,何坐?..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4)其实..味不同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5)所以..然者何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6)寡人反取病.焉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4.下面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晏子将使.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齐人固善盗.乎王曰,何坐?曰,坐盗.C.楚王闻.之婴闻.之D.今民生长于.齐不盗生于.淮北则为枳5.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7.周恩来总理“爱国爱民有仁心,机智幽默有风采”的口才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下面的问答不是提前准备好的,也是事先难以预料到的。
周总理不仅回答得巧妙,而且几乎是在对方刚说完很短的时间里,马上就回答。
没有过硬的素质是根本做不到的。
请为下文中周总理设计一个巧妙的回答,做到既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又能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晏子使楚同步习题含答案

《晏子使楚》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 给以下字注音。
酣()诣()枳()曷()耶()2. 比较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并说明。
3. 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晏婴,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50年。
谥曰平,字仲,故又称晏平仲或晏平。
B. 晏子是春秋时期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起初,他依照“世卿世禄”制的传统,继其父晏弱(晏桓子)为齐国医生,后任国相,历辅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C. 晏子一生,要紧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度过,他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俭仆爱民。
D. 《晏子春秋》一书的作者是春秋时齐国医生晏子,该书是他搜集了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
4. 以下两个句子各应读成哪一种语气(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因此然那么何()5. 文中有如此两句话:“橘生淮南那么为橘,生于淮北那么为枳。
”从中归纳出此刻还利用的成语,再写几个结构与它相同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文中说:“橘生淮南那么为橘,生于淮北那么为枳。
”晏子以此类比齐人到楚国,受楚国环境的阻碍才成盗贼。
请问:文中的“橘”和“枳”是同一植物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说明“之”字在以下句子中的意思。
(1)楚王闻之()(2)吾欲辱之()(3)晏闻之,橘生淮南那么为橘,生于淮北那么为枳()(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8. 选词填空。
在中国历史,充满聪慧的人很多,但晏婴却是一个很独特的人物。
这不仅因为他身处相位,更在于他的“聪慧流派”不同凡响:既不同于曹操的_________,也不同诸葛亮的__________,而是充满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晏子使楚》同步练习 苏教版

第10课《晏子使楚》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给下列字注音。
晏缚曷枳熙答案:yàn|fù|hé|zhǐ|xī解析:分析:“曷”通假字,通“何”读hé;“枳”形声字读zhǐ。
“熙”笔画多,结构复杂,读x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得知晏子即将出使楚国的消息时,楚王的举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谓左右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2)为了反击楚王的侮辱,晏子没有一开始就从正面直接反驳,他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解析:分析:(1)因为晏子善于辞令,所以为了显示楚国的威风,楚王想故意羞辱晏子,灭齐国的气势,他就让近侍想办法。
(2)面对楚王的不怀好意,晏子没有针锋相对进行反驳,而是以橘和枳设喻进行类比,委婉含蓄,不失礼节,让楚王其取其辱。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的内容。
熟读课文,理解并背诵课文,能正确默写。
3.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之”字。
楚王闻之:吾欲辱之:婴闻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答案:代词,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的消息|代词,指晏婴|代词,这样的事|助词,的解析:分析:先正确翻译句子,结合句意理解“之”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按词性来分,“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作代词,可以指代人、物或事。
二是作动词,“到、往”。
三是作助词。
分两种:一种是结构助词“的”;另一种不译,常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提宾的标志,或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
要结合例句理解和判断各种用法。
4.请分别指出下列文言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校本练习《晏子使楚》
一、填空题
1、《晏子使楚》选自《_________》。
晏子,名_____, ________时期著名政治家。
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它的本字,并解释它的的含义。
①缚者曷为者也? 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齐之习.辞者也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②王曰,何坐.?.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③其实
..味不同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④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⑤避席
..对曰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4.解释下列的多义词:
⑴使:得一人之使()晏子将使楚()使民善盗耶()
⑵以:何以也()以故东徙()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
⑶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于淮北则为枳()
⑷之:①楚王闻之()②齐之习辞者也()
③吾欲辱之()④婴闻之()
5.译句:
⑴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⑵齐人固善盗乎?
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二、选择题
6.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
....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
....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B、由于生产厂家众多,质量和服务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小家电市场没有形成大名牌优势。
C、这场英雄事迹报告会使我提高了与困难作斗争的无穷力量。
D、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制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当作一项长期任务长抓不懈。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徒
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
..使民善盗耶?”
..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____ (2)齐人也,坐.盗________
(3)叶徒.相似________ (4)齐人固.善盗乎? ________
9.语段中画线处应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缚者曷为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1.语段中两个加点的“水土”意思是有区别的,第二个“水土”可以解释为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①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②三百闾,张袂③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晏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注释:①傧(bīn)者:接引宾客的人。
②临淄:齐国国都。
③袂(mèi)衣袖。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使.楚( )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3)傧者更.道( )
(4)晏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13.翻译下列句子。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14.作为外交使者,晏子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15.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晏子使楚参考答案
1.《晏子春秋·杂下》,婴,春秋
2.2、①曷,同“何”,什么。
②熙,同“嬉”,开玩笑。
3.①古义:熟练。
今义:学习。
②古义:犯罪。
今义:动词,坐下。
③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实际上。
④古义:侮辱、羞辱。
今义:疾病。
⑤古义:离开座位。
今义:避:躲开;席:席子
4.⑴劳动力;出使;让⑵用;因为;认为⑶是;成为
⑷①代词,指“晏子使楚”这件事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③代词,代指晏子④代词,代下面这件事
5.⑴今天将要来楚国,我想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⑵齐国人本来喜欢偷盗吗?⑶莫非楚地的水土让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6.A“虚张声势”和“忘乎所以”是贬义词,“别出心裁”是褒义词。
这三个词语均属感情色彩上的误用。
7. D A句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无因果关系。
B句主语残缺,可去掉“由于”或“的现象” 。
C句“提高”与“无穷力量”搭配不当。
8. (1)到 (2)犯罪 (3)只 (4)本来
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0. (1)被捆绑的人是干什么的?(要抓住“者”“曷为”等关键词)
(2)我反而自讨没趣了(要抓住“寡人”“反”“病”等关键词)
⑶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他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11.民风(或“风俗习惯”等)
12. (1)出使(2)做,设置(3)改(4)适宜
13.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图家)。
14.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15.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地维护国家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