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1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校本作业

《湖心亭赏雪》校本作业【基础巩固】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cuì衣()雾sōnɡ() hànɡdànɡ()()草芥.()铺zhān()更.()定强.()饮拏.()一小舟长堤.()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拥毳衣..炉火(2)雾凇沆砀..(3)与余舟一芥.(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舟子喃喃..曰(6)是日更定..(7)余挐.一小船(8)是金陵人,客.此3. 文学常识填空与名句默写。
(1)本文选自《》,作者,字宗子,号,(朝代)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除本文出处外,他的另一部作品是《》。
(2)大雪三日,。
(3)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5)在祖国的文学宝库中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如:“,”,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
而秋天的西湖萧瑟飘零:“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6)在文学花园里描写雪景的诗句也不少,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喻雪,表现雪的大和猛,可谓妙矣;“”(刘义庆《咏雪》)谢道韫生动形象地描摹雪花漫舞之轻盈状。
“,”(柳宗元《江雪》)中“绝”、“灭”二字画出天寒地冻,人迹绝迹的雪景。
而张岱眼中的西湖雪景是“,上下一白。
”4. 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交代作者住西湖的特定时间与环境,暗含着对西湖雪景的痴情。
B.第二段通过对天、山、云、水,上下浑然一白的白描手法和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舟,两三粒舟中人的衬托,展示了雪中西湖的壮观。
C.第二段可见作者痴心观赏雪中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
D.最后一段借舟子的话赞作者比客居者更痴情于西湖。
【精段阅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八年级语文上册附名著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附名著《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在酒楼得知镇关西欺压金氏父女,便赠送银两给他们并保护其出逃。
而至肉铺以十斤瘦肉、肥肉和软骨刁难、激怒郑屠,镇关西提刀追至,打斗中鲁达三拳分别打在郑屠的鼻子、眼眶和太阳穴上,将其打死。
为避官司,鲁达仓皇逃走。
2.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达打死镇关西而出逃,巧遇金老父女,在其女婿赵员外关照下入五台山当了和尚,赐法名智深。
投身佛门,但不遵清规,贪杯醉打门子,悔后出山门,订制戒刀水磨禅杖,吃狗肉、喝烧酒,损坏半山亭,拆了山门金刚,闹了选佛场,殴打众和尚。
后被长老打发到东京大相国寺。
3.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去大相国寺,路过桃花村,借宿桃花村,得知刘太公之女被逼婚,为解其忧,假扮其女,打败了前来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后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达相认。
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取消了亲事。
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鲁智深,鲁智深对他俩不满,不待他们返回,自拿山寨金银离去。
4.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鲁智深路过瓦罐寺,上了假扮道士和尚,实则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单打不胜二贼,被二贼击败,到赤松林,遇到抢劫的史进,二次再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5.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看管菜园,众泼皮欲戏弄智深,两个领头被智深踢到粪窖,吓得他们跪地求饶。
次日,众泼皮向鲁智深赔礼,正喝着酒,听到院里杨树有老鸦在吵,泼皮欲搬梯子拆掉鸟巢。
智深看了看,走到树前,脱下衣服,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左手拔住上截,把腰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忙拜鲁智深为师。
6.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花和尚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被高俅陷害而发配沧州的林冲,直到野猪林,他看到两名公人欲用水火棍杀害林冲,及时出手,救了林冲一命,并制服公人,护送林冲到沧州。
7.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鲁智深因高太尉迫害,离开东京,想去二龙山宝珠寺入伙。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6)衷2.(1)文中指夏威夷岛上的鸟类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脱。
(2)文中指蛇、蜥蜴、山猫等盘踞山林。
3.A4.(1)鸠鹊(2)李桃(3)螳螂黄雀(4)小鱼吃虾米5.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破坏该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生物。
6.“前者”指来自亚洲的天牛,“后者”指来自南美的红蚂蚁。
7.更具体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和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
8.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9.略20落日的幻觉1.(1)遐(2)绮(3)殷(4)绚2.C3.(1)陈情表太阳快要落山了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2)李商隐西下的太阳无限美好,仅仅再美好,也已接近黄昏时刻维持不了多少时间4.(1)天空中现出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2)太阳变扁。
5.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
人眼的叠合效应。
6.(1)“以上”表示范围,准确地说明紫色光被散射高于红色光的倍数。
(2)用比喻说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太阳的形状。
7.使用数字精确地说明了折射的形成原因,以及折射使落日表现的形状。
8.比如古诗“长河落日圆”,巴金的散文《海上日出》等。
单元复习1.C2.D3.(1)萌发(2)取代(3)撞击4.C5.(1)云外一声鸡(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夜阑卧听风吹雨6.语言表达不清楚写作目的不明确7.略(围绕“技术促动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谈即可。
)8.表明森林资源告急,前景令人忧虑,同时告诫我们要保护森林。
9.“依旧”强调了砍伐者顽固不化以及拯救森林工作的艰巨性。
“依然”强调绿色运动的长期性。
10.好。
①拟人化手法突出森林资源破坏惨重,“哭泣”更是对砍伐者的无言控诉;② 设下悬念,引起下文。
11.(1)才(2)吃饭(3)就(4)拜访12.C13.(1)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了一座玉制的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捧着往里跑,慌乱中玉钟“砰”地掉到地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学科校本作业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语文学科校本作业第1课 新闻两则 班级: 座号: 姓名:(完成本作业用时:40分钟) 一、基础积累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横.渡(h én ɡ) 歼.灭(qi ān) B.锐不可当.(d ān ɡ) 要塞.(s ài) C.阻遏.(ji é) 鄂.(è) D.绥靖..(su ǐ j īn ɡ) 2. 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3. 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A.标题主体 结尾 B.标题 导语 主体 C.标题 时间 正文 D.标题 时间 人物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学习小组长评价和签字完成订正签字C.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随着政府打击力度的加大,各类犯罪案件如雨后春笋般接连不断地揭露出来。
B. 闻一多先生凭着目空一切的雄心壮志在探究华夏文化典籍的路上越走越远。
C. 詹姆斯和韦德的黄金组合攻势凶猛、锐不可当,小牛队的防守对他们来说形同无物。
D. 他以油嘴滑舌的口才在全班赢得了“铁嘴张”的雅号。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八年级语文校本作业(11.13)

八年级语文校本作业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2)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二】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宋人既成列()2.翻译下面的句子。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
(3分)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2)。
【三】贾人渡河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1.新闻两则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歼.()灭绥.靖()2.体裁知识:(1)新闻的六要素、、、、、。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和。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二、课内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
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12不料正是汤恩毫作用。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
2020语文作业本8年级上参考答案

2020语文作业本8年级上参考答案11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实行说明本文被选入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
以下是小编整理八年级第11课的这篇课文的参考答案,欢迎阅读!1.(1)Xiáo(2)Lì(3)chén(4)xiào2.(1)巧妙到没有能够相比的。
(2)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3)十分推重,给以极大的评价。
3.(1)不但而且(2)不但而且4.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5.不能删。
“约”表示大概,说明桥并非正好8米;“几乎”表示估计,说明并非完全与河面平行。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7.说明卢沟桥在历很早就闻名世界。
7.说明卢沟桥咋历很早就闻名世界。
8.构思巧妙,科学性高。
9.(1)使桥身轻巧(2)增加稳固性11.说明了中国建造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突出了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12.示例:连心桥、书桥等。
其中的“桥”是联结、沟通的意思。
12桥之美《桥之美》是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本文被选入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
以下是小编整理八年级第12课的这篇课文的参考答案,欢迎阅读!1.(1)销(2)介(3)谱(4)驻(5)孕(6)瞻2.(1)破坏人的兴致。
(2)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B4.(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北宋张择端5.乌镇石桥:开阔。
/江南乡间石桥:诗意。
/长桥:有生命。
/风雨桥:悠闲。
6.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苇丛生命化、人格化,使苇丛显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同时也突出了石桥给人的美好感受。
7.写出了桥孔之多,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能使人体会酣畅淋漓的满足之感,更具体地说明了长桥之美。
8.写出了画家和摄影师们在桥上极力寻找、争抢好的创作视角的场景,表现了桥对于欣赏美景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学科校本作业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语文学科校本作业第1课 新闻两则 班级: 座号: 姓名:(完成本作业用时:40分钟) 一、基础积累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横.渡(h én ɡ) 歼.灭(qi ān)B.锐不可当.(d ān ɡ) 要塞.(s ài) C.阻遏.(ji é) 鄂.(è) D.绥靖..(su ǐ j īn ɡ) 2. 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3. 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A.标题 主体 结尾B.标题 导语 主体C.标题 时间 正文D.标题 时间 人物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政府打击力度的加大,各类犯罪案件如雨后春笋般接连不断地揭露出来。
B. 闻一多先生凭着目空一切的雄心壮志在探究华夏文化典籍的路上越走越远。
C. 詹姆斯和韦德的黄金组合攻势凶猛、锐不可当,小牛队的防守对他们来说形同无物。
D. 他以油嘴滑舌的口才在全班赢得了“铁嘴张”的雅号。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1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2),沉醉不知归路。
(3),,几时收?(4)轻舟短棹西湖好,。
(5),,行天下之大道。
(6),,威武不能屈。
(7),,国恒亡。
(8),,而后作。
(9)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如下磨练才能成就大业:,,,,,,。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愚公移山》选自《庄子》,《庄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
D.词又称为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即为词调,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①,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
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甲(A簇拥 B拥挤)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bá②涉的行旅。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在高大雄壮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乙(A车水马龙 B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注音,②处写出汉字。
(2分)①处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3分)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4分)【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年且.九十() (2) 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8.【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且焉.置土石B 以.君之力C 惧其.不已D 操蛇之神闻之.无陇断焉.河曲智叟亡以.应其.如土石何告之.于帝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0.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2分)11.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12.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4分)13.【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4分)14.【甲】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
这些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②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1.2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120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③如果说河流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
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④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洋流难道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
营养物质通常比重较大,时间久了就会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法。
⑤2015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鲸和海豚这类体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海排泄。
⑥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
研究人员发现,自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
鲸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的减少,导致磷元素从海底运到海面上的总量下降了75%,即从过去的每年35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8万吨。
⑦除此之外,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去。
同样拿磷元素来说,300年前每年都有15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今这个数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约6000吨了。
⑧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答案是:极为有限。
因为绝大部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超不出栅栏。
⑨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扩大家养动物的活动范围。
这么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因为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养物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照到那里的阳光被白白浪费掉了。
15.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研究人员发现,自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
16.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绝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4分)17.“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选文第③段形象地把大型动物比作地球的“毛细血管”,请说说理由。
(6分)我们的“互联网”材料一: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近60%。
材料二:调查中,92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
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
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19.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调查结论。
(3分)20.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60%。
B.许多调查显示,互联网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
C.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沟通。
D.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等。
21.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请给你的同学提几条建议。
(3分)22、判断题(6分)(1)《昆虫记》是法国法布尔的佳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2)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2)蜘蛛都是有毒的。
()23、《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2个出来。
(4分)月考2答案:1、(9)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A3、(2)甲A乙B (3)把雄壮改为雄伟4、B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6、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7.(1)将近(2)正在(3)同“返”,返回(4)说(各0.5分)8.D9.(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分)(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12.【示例】匡衡凿壁偷光 / 孙康映雪照读 / 车胤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
各1分)1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1分)14.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15、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鲸的数量减少之快,减少的数量之多。
16.不能删除。
“绝大部分”表示是整体中超过大部分的比例部分,介于大部分和全部的中间,更接近于全部,但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