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53中国语言文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二、考试范围
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部分不超出参考书的范围,主要包括马
思主 ,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物质世界的发展;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624 义基 18年版;
;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资
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 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资本主义在
论述题共3题,其中有20分的,也有30分的题。
马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思主 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
考量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考察考
897
义发 展史
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 生作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理论素质状况;

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 当代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
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等。
,2009年版。
三、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答题方式为闭卷、笔
试;试题类型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简答题共8题,每题10分,
社,2013年版。
考评考生在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是否达到进一步学习的水准。总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主编 之,考试的难易程度以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为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二、考试范围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
经典著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对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806流体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806流体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工程热 力学
《工程热力学》,朱明善等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 版,1995年;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 版,2007年
二、 考试范围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状态及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参数坐标图,热力过程及 准静态过程,热力循环。 2.热力学第一定律 闭口系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系统,稳定流动 能量方程式,焓,技术功,能量方程应用。 3.气体的性质与过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气体常数,理想气体的比热,理想气体的内能、焓和熵 的计算,四个典型热力过程,多变过程及多变指数。气体的理想压缩功,压 缩机的效率,活塞式压缩机余隙容积的影响,多级压缩和中间冷却。 4.热力学第二定律 过程的方向性,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熵的导出,克劳修斯不等式,孤立系 统熵增原理,熵方程,火用及其计算。 5.气体动力循环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燃气轮机装置循环,提高循环热效率的各种途径。 6.水蒸气 蒸汽的性质,蒸汽图表及其应用,水蒸气的热力过程。 7.蒸汽动力循环
三、 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1.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2. 题型结构 (1) 概念型题 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这个类型题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 种:填空、选择、判断等。 (2) 简答、分析型题 通过此类考题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运用专业工程语言, 简单准确的叙述能力。
考试为笔试、闭卷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计 得使用带有公
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学生应能对流体力学学科知识有系统的理解 式和文本存储
,深刻领会流体在静止、相对平衡、运动状态及不同假设条件下的数学 功能的计算器
描述方式,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各知识点间的联系,避免单纯的死记硬 。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矿大 初试自命题科目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矿大 初试自命题科目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第四章 语法 三、试题结构 考试时间: 180 分钟。 试题类型: 1.解释题 (30 分) 2.简答题(60 分)3.论述题(60 分)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 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二)古代文学 第二卷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 论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三卷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 论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 论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三)现代文学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三章20 年代小说 第四章20 年代新诗 第五章20 年代戏剧 第六章20 年代散文 第八、九、十章30 年代小说 第十一、十二章30 年代小说 第十三章30 年代新诗 第十四章30 年代戏剧 第十五章30 年代散文 第十七、十九章40 年代小说 第二十章40 年代新诗 第二十一章40 年代戏剧、散文 (四)现代汉语 绪论 第一章 语音 第二章 文字 第三章 词汇

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本科目重在考察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要求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范围内各个专业的基本知识点能够予以识记和理解。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学科涉及的基础知识和通行观点。

考察内容覆盖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 文学基本理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重要文论和批评流派的思路和方法;
3. 利用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分析和解读各类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4. 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家、作品;
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要作家、作品、思潮、现象;
6. 外国文学史及经典作家作品;
7. 比较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比较;
8. 民间文学理论、门类与发展史;
9. 跨文化学理论、方法与原典及跨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与个案;
10. 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语言的功能、语言系统
的演变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熟练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11. 文字、声韵、训诂、语法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655设计理论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矿业大学655设计理论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科目 科目 代码 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是否使用 计算器
一、考试源流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设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对设计的发展脉络有
清晰的认识和较深入的理解,能够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阐
释。
二、考试范围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畴与现状
1.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2.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二) 设计的多重特征
《设计学概论》(第三版),尹定邦,邵宏
1.设计与艺术 ;2.设计与科学技术; 3.设计与经济
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三)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2.夏、商、周和战国时期;3.从秦代到晚清。
设计理 《20世纪的设计》,[英]乔纳森.M.伍德
655
论 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类型;4.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七)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的对象及其主体;2.设计批评的标准;3.设计批评
的特殊方式;4.设计批评的理论。
三、试题结构
分值: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题型:简答题(60分)、论述题(90分)
备注
(四)西方设计概观 1.“前设计”时期;2.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的开端;3.西方19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王受之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
世纪设计;4.现代设计运动;5.当代设计的现状。 (五)设计的现代分类 1. 环境设计;2.工业设计;3.视觉传达设计。
(六)设计师
1.设计师的历史演变;2.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3.设计师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802工程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802工程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结构的极限承载荷载的确定、稳定性分析和结构动力分析等。
《结构力学(上册)》(附习题集) 二、考试范围
812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下册)》,吕恒林
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几何组成分析;
2010 年 8 月。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的应用; 影响线的绘制; 结构的极限荷载确定方法; 结构的稳定计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剪切、挤压实用计算。
4. 扭转
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不同材料扭转
时破坏现象的分析。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5.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
6. 弯曲内力
剪力图和弯矩图,刚架及曲杆内力图。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不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题型结构 共三种题型:选择(四选一),填空,计算。选择与填空题约 60 分,计算题约 90 分
9
科目 科目名 代码 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理论力学》是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初试科目。考试目的是选拔具有坚实的力学基础知 识的优秀人才进入硕士阶段继续深造。要求考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理论力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考察学生逻辑思维、抽象化、以及表达和计算能力。
二、考试范围
《理论力学》(第三版),郝同生
静力分析与受力图。
编,殷祥超等修订,高等教育出
计算力的投影和平面上力对点之矩;平面力系简化方法;应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6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
-2-
考试科目

625 公共管理学 628 地史学 643 数学分析 644 普通物理
647 基础英语
参考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信息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2009 年版
Enclusre Fire Dynamics.
Karlsson, B. and CRC Press, 2000
Quintiere, J.G.
830 运筹学
《管理运筹学》
魏晓平、宋学锋、王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新宇、王桂强编
三版
832 管理学 833 微观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 3 月第 陈传明、周小虎编著
孙桓、陈作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机械原理》(第 2 版)
王知行、邓宗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机械原理教程》
申永胜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土地经济学》
汪应宏等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毕宝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四版)
《材料科学基础》(第 3 版)
刘智恩
西北工大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
胡赓祥
上海交大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础工业工程》第 2 版
易树平、郭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1

广西大学617语言文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西大学617语言文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考试要求: 语言文学基础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语言及文学类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掌握程度。 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编写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备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广西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语言文学基础(617)》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考试性质 语言文学基础是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语言文学各方向的特点,科学、公平、 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语言基础部分75分,文学基础部分75分。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语言文学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所学习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 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等课程的主要知识和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生单位名称(盖章):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格式
填表人:
科目 科目 代码 名称
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是否使用 备 计算器 注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 一、 考试目的和要求
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目的:考察学生有关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学基 否
年11月版;
本理论、中国文学发展的概况、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的掌握程度
00年;
2.请标注是否允许考生使用无字典存储、编程和查询功能的计算器,如不标注理解为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绘图及其他科目考试时如有其他说
明的请在“备注”栏内标明。
第五章20 年代戏剧
第六章20 年代散文
第八、九、十章30 年代小说源自第十一、十二章30 年代小说
第十三章30 年代新诗
第十四章30 年代戏剧
第十五章30 年代散文
第十七、十九章40 年代小说
第二十章40 年代新诗
第二十一章40 年代戏剧、散文
(四)现代汉语
绪论
第一章 语音
第二章 文字
第三章 词汇
第四章 语法
(3)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语言 现象;同时具有熟练准确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具有辨别词 性、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一)文艺理论
现代汉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语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11 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12 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九章 元代诗文 第四卷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七章 汤显祖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三)现代文学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三章20 年代小说
第四章20 年代新诗
(含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
(1)掌握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理解文学活
艺理论 2000(上),朱栋霖等主编,北 动的特殊性,理解并掌握文学批评标准。
、中国 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掌握中国文学的基本发展轮廓和基本知识、基本观点。
653
古代文 学、中 国现代 文学、
《现代汉语》(第五版),黄伯 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1年版。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 ;考察考生系统掌握现代汉语理论知识及相关基础技能的情况,
中国语 卷第四编、第三卷、第四卷), 言文学 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 2005年7月版;
了解考生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认识考生基础理 论的掌握及其运用情况,从而进一步考察考生从事语言研究的潜 质。 2.要求:
三、试题结构
考试时间:180
分钟。试题类型:1.解释题(30
分)
2.简答题(60 分)3.论述题(60 分)
要求:1.参考书目应尽量考虑通用性和出版时间(出版时间不宜太早,以方便考生购买);非正式出版物以及正在出版过程中的书不能作参考书;
参考书应注明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如:《高级英语》(修订版)第1、2册,张汉熙主编,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二)古代文学 第二卷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三卷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四章 苏轼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