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旅游业绩效评估总结

旅游业绩效评估总结近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旅游业绩效评估来衡量旅游业的贡献和效益。
本文将对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并重点探讨其在当今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概念旅游业绩效评估是指对旅游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判断,旨在确定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
旅游业绩效评估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客观数据和定量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就业、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贡献。
二、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方法1. 经济指标评估经济指标评估是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旅游业收入、带动产业链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等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可以计算出旅游业对GDP、税收等经济指标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 社会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是评估旅游业绩效的重要方面之一,主要衡量旅游业对当地社会文化、民生福祉的影响。
在社会影响评估中,可以考虑旅游业对当地就业、教育、医疗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正面影响,同时需要评估旅游业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如文化冲突、资源过度开发等。
3. 环境效益评估环境效益评估是评估旅游业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消耗。
通过环境效益评估,可以衡量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注旅游业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
三、旅游业绩效评估的应用1. 决策参考旅游业绩效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通过评估结果,政府可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市场竞争分析旅游业绩效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开发。
服务业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服务业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政策背景。
2013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鲁政发〔2013〕16号),提出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强化品牌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要以游客为中心,强化服务理念,实现旅游消费更加安全、便利、舒适。
要坚持文化引领,推动旅游与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融合发展。
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统筹规划,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要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力争到2017年,将山东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强省,成为我国重要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
2014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4〕31号文件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4〕21号),要求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要求转变理念,促进旅游科学发展;深化旅游改革,持续扩大开放;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加快转变旅游服务方式;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发展政策。
2016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我委《贯彻国办发〔2015〕62号文件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6〕40号),明确近一段时期内总体发展思路,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促进全省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为导向,以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扩大旅游投资和消费,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各类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将山东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作为旅游大省、消费大省,我省持续加大对旅游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先后制定《山东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文件。
游步道建设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游步道建设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1、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菖蒲村旅游产业游步道建设工程为:在菖蒲村游步道总长1900米,规格:宽1.5米,厚20厘米。
项目从2020年扶贫专项资金下达预算为80万元。
2、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菖蒲村旅游产业游步道建设工程绩效目标设定情况为: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受益贫困对象58户204人。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我办于20xx年6月开展项目自评工作,工作范围为项目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自评方式为现场核查。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一)资金投入情况1、项目到位情况菖蒲村旅游产业游步道建设工程资金到位80万元,资金来源为20xx年扶贫专项资金。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该项目资金支付情况依法依规,工程款支付根据合同,严格按进度进行支付,没有违规问题。
到位资金全部支出。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该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进行管理,建立专账及凭证。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该项目产出数量主要指标为:游步道总长1900米,规格:宽1.5米,厚20厘米;质量指标合格率100%;时效指标按时完成率为100%;成本指标严格控制到位为不超过80万元。
2、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该项目经济效益指标:通过项目实施,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本项目可持续影响指标项目作用期为20年;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受益群众满意度为100%。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该项目绩效自评打分为98分,将按要求进行公示。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关于印发《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关于印发《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公布日期】2007.11.14•【字号】晋财行[2007]339号•【施行日期】2007.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关于印发《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财行[2007]339号)各市财政局、旅游局:为推动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规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订了《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2007年11月14日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规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集的用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资金。
第二章资金投向第三条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公共信息化建设项目;(二)景区开发、线路整合升级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景区旅游道路、给排水设施、通讯设施、供电设施等项目;(三)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旅游交通标示牌、自驾车营地建设等;(四)旅游精品线路(古建宗教线路、晋商文化线路、寻根觅祖线路、黄河风情线路、太行山水线路、红色经典线路等)服务设施的配套、改造、升级、完善,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引导标识、环境整治等;(五)重点旅游项目的贷款贴息。
包括重点景区建设、重点旅游饭店的建设改造、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改造等项目的贷款贴息;(六)重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制等项目;(七)其他省级重点公益性旅游项目。
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报告

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报告项目名称:2015年度至2019年度上海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财政政策绩效重点评价绩效报告项目单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单位:上海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局评价机构:上海诚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020年6月目录摘要 (1)一、政策概况 (6)(一)政策制定的背景、意义和作用 (6)(二)政策内容 (11)(三)政策变化(修订)情况 (14)(四)与外省市政策比较分析 (21)(五)政策绩效 (27)二、政策实施情况 (31)(一)资金来源、使用情况 (31)(二)配套政策制定情况 (38)(三)政策的申报、评审和信息公开等内容实施情况 (47)(四)政策的管理内容实施情况 (48)(五)政策的组织架构情况 (53)三、政策总目标和分年度目标 (55)四、指标体系 (59)(一)评价思路 (59)(二)绩效指标体系 (65)五、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政策效应分析 (69)(一)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说明 (69)(二)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70)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94)七、评价建议和结论 (95)(一)评价建议 (95)(二)评价结论 (96)2015-2019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摘要一、基本情况(一)政策概况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上海旅游业发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意见》,将上海打造成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2012年8月,市文旅局根据《上海市旅游条例》、《上海“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了《上海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2014年11月,市文旅局对照国家最新政策,结合两年来《指导意见》的试行情况,对资金适用范围、支持项目类型和具体支持内容等进行研究后,制定了《上海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设立了上海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政策总目标是加快上海旅游业发展,助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市民游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打造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关于印发《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财行[2007]339号各市财政局、旅游局:为推动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规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规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集的用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资金。
第二章资金投向第三条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公共信息化建设项目;(二)景区开发、线路整合升级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景区旅游道路、给排水设施、通讯设施、供电设施等项目;(三)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旅游交通标示牌、自驾车营地建设等;(四)旅游精品线路(古建宗教线路、晋商文化线路、寻根觅祖线路、黄河风情线路、太行山水线路、红色经典线路等)服务设施的配套、改造、升级、完善,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引导标识、环境整治等;(五)重点旅游项目的贷款贴息。
包括重点景区建设、重点旅游饭店的建设改造、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改造等项目的贷款贴息;(六)重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制等项目;(七)其他省级重点公益性旅游项目。
第三章部门职责第四条省财政厅是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负责预算和资金管理。
具体职责如下:(一)确定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年度预算投入总额;(二)按照年度专项资金的投向和原则,审核并按预算管理程序下达项目资金;(三)监督检查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四)对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实施绩效评价。
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7.04.28•【字号】青财行字〔2017〕539号•【施行日期】2017.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州)、县财政局、旅游局:为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提高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财政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考评机制的指导意见》(青政﹝2011﹞43号)、《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青财绩字﹝2012﹞1975号)和《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青财行字﹝2014﹞1705号)等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青海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在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引导、撬动作用,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财政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考评机制的指导意见》(青政﹝2011﹞43号)和《青海省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青财行字﹝2014﹞1705号)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是指由省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含中央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专项),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财政厅、省旅发委共同管理,专项用于引导旅游产业和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项目资金。
第三条引导资金绩效评价是指省财政厅或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运用科学的方法、量化的指标及统一的标准,在省旅发委统一组织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对引导资金的管理和组织实施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专项转移支付2020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在我国一般指中央、省、市级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标,以及对委托下级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专项补助资金。
资金接受者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专项转移支付2020年度绩效自评报告,供大家参考。
专项转移支付2020年度绩效自评报告为支持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下达2020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旅游厕所建设)的通知》(川财行〔2020〕12号),下达我县2020年度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旅游厕所建设。
现将2020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旅游厕所建设)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省财政厅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下达2020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旅游厕所建设)的通知》(川财行〔2020〕12号),下达我县2020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旅游厕所建设)42.5万元。
县财政局及时下达资金预算,批复绩效目标(新建5个旅游厕所改建1座),分别用于新建大雁岭景区雁鸣湖旅游厕所1个,蜀山茶海景区旅游厕所2个、大屋村、印田村文化馆旅游厕所各1个,改建可久红岩山景区上停车场旅游厕所1个。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大雁岭景区雁鸣湖旅游厕所、蜀山茶海景区旅游厕所、大屋村、印田村文化馆旅游厕所、可久红岩山景区上停车场6个旅游厕所建设完工后,经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申请,县财政局按程序下达42.5万资金(旅游厕所建设),项目资金到位率1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建设,足额配套落实自筹资金,上级补助资金42.5万元已完成支付,项目资金执行率1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我局认真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概述(一)项目立项背景根据《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率先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青发[2013]7号),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旅办发〔2015〕7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5〕203号)、《青岛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方案》(青政办字[2016]15号)增加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
(二)项目预算和工作内容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6,100万元,包括两项:一是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二是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2,500万元。
1、青财预指〔2017〕2号《关于批复2017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一般公共预算。
2、青财企指〔2016〕43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17年度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2,500万元,用于按标准兑现政策。
3、根据青财企指[2017]0029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拨付2017年第一批旅游厕所扶持奖励及旅游景区奖励资金的通知》、青财企指[2017]0037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及调整拨付2017年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的通知》,实际拨付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专项资金2,108万元。
2017年度实际支出6,023.44万元,用于旅游政策扶持奖励(含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质量提升、旅游规划、旅游惠民月、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咨询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共八类项目。
项目资金涉及青岛市全部10个市区,2017年已全部完成计划。
明细见下表:(三)预期绩效目标1、社会效益(1)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2)推进智慧旅游业态建设,通过升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维护,推动智慧旅游建设;(3)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实施,通过厕所升级改造,方便游客,提升青岛城市形象。
2、生态效益(1)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2)减少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经济效益(1)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数8,646.8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625.7亿元,同比增长13%;(2)2017年入境游客增长率、实现外汇收入增长率比2016年提高。
4、可持续影响(1)提高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定青岛市旅游产业长期规划。
5、游客及服务对象满意度通过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等措施,拉动旅游业,提高旅游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项目组织管理该项目主管部门为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发委”)。
根据《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旅发委共同管理,分别履行下列管理职责:1、市财政局会同旅发委制定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旅发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具体业务管理制度。
2、旅发委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有关重点项目库,提出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编报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根据市财政批复的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组织项目申报、实施,审核项目可行性、真实性,提出具体资金使用方案;建立管理体系,为项目库建设、项目申报、信息反馈、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手段;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评价。
3、市财政局审核实旅发委提报的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并按规定组织预算评审,提报市人代会审议;批复经人代会审议的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根据旅发委提出的具体资金使用方案拨付资金。
二、绩效评价情况(一)评价方式采用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抽样实地调研及现场数据复核分析和专家评判等评价方法,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评价方法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以及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方法。
(三)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预算法》、《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和《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结合项目特点,评价机构在与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对所有资金设置一个评价体系。
设计一至四级指标及其权重,评价内容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
其中投入类、过程类指标按照一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共性指标进行设置;产出类、效果类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个性化设置。
三、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一)评价结论第三方机构对青岛市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进行了独立客观的评价,最终评分结果为71.30分,绩效评级为中,成效一般。
各部分权重和得分情况见表1-1。
表1-1 绩效得分整体情况表(二)绩效分析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方面对本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进行评分:1、投入项目立项基本规范,且资金到位及时。
但预算评审报告专家评审不严谨,存在超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项目,绩效目标合理性和明确性欠缺,缺乏现阶段应该达到的清晰、可衡量的具体绩效目标,扣4分。
2、过程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但存在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没有制定独立的业务制度,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专项资金业务档案无专人管理、工作质量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扣6.4分。
财务管理存在制定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方面不足,且发现两处存在违规支付资金的现象,扣2.3分。
绩效工作报告的质量不高,绩效指标不够具体明确,没有针对具体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扣1.5分。
3、产出预算资金用于旅游政策扶持奖励(含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质量提升、旅游规划、旅游惠民月、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咨询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共八类项目,扶持政策奖励资金涉及青岛市全部10个市区,2017年已基本完成工作计划,资金支付率98.79%。
在质量达标方面有待提高:(1)2017年专项资金加大境外投资宣传费用,但年度入境人次增长率比2016年下降3.04%,外汇收入增长率下降2.71%,扣0.67分;(2)信息中心在合同执行方面存在不达标现象,扣0.5分;(3)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专项资金利用效率差,扣0.38分;(4)旅游厕所管理与维护未完全达到“四不一没有”制度要求,扣0.7分;(5)安全生产质量存在问题,扣1分;(6)合同执行存在不及时现象,扣0.1分。
4、效果社会效益方面较好,一是厕所革命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提升青岛城市形象方面作用显著;二是通过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带动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三是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对智慧旅游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经专家评议综合扣1.3分。
经济效益方面有待提高,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次8,816.50 万人,同比增长9.10%,增长率低于山东省和全国同期增长率;实现旅游总收入1,640.10 万元,同比增长14% ,增长率低于山东省和全国同期增长率;入境游客总人数144.40 万人,同比增长2.37%,低于2016年度增长率;实现外汇收入10.21万元,同比增长4.10%,低于2016年度增长率,综合扣6分。
可持续影响方面,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存在欠缺,扣2分。
生态效益、游客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方面较好。
(三)项目主要成效1、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次8,816.50 万人,同比增长9.10%;实现旅游总收入1,640.10 万元,同比增长14.00% ;入境游客总人数144.40 万人,同比增长2.37%;实现外汇收入10.21万元,同比增长4.10%。
2、组织开展了境内外旅游推介活动、旅游主题形象及产品宣传推广活动、邮轮旅游及展会活动、“追梦青岛”旅游年等系列活动。
通过旅游宣传促销,进一步提高了青岛旅游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3、培训中心全年完成旅游人才培训1200余人次,满意度调查达93.69%。
通过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4、在全市范围内策划开展“第四届青岛旅游惠民月”活动,该活动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既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旅游需要,也让全体民众享受到青岛旅游发展成果,得到市民好评。
5、通过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等措施,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文明旅游形象,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拉动旅游业,提高旅游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调查率为95.86%。
6、旅游政策扶持奖励①新建5个一级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对34家咨询中心进行日常运营和维护;②对2016年度青岛31个邮轮航次进行补贴。
③扶持青岛市乡村旅游特色镇2家、特色村14家、特色点14家、合作社4家、节会10家、旅游规划4家;奖励乡村旅游培训机构1家;④扶持生态旅游区1家、旅游景点2家;⑤对旅行社引进客源奖励,鼓励旅行社引进入境、淡季客源。
7、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实施,通过厕所升级改造,方便游客,提升青岛城市形象。
对2015年至2017年新建改建的564个厕所进行了奖励补助,青岛市获得2016年厕所革命先进市,2017年厕所革命综合推进奖。
四、存在的问题(一)投入方面项目立项资料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由旅发委聘请专家出具的预算评审报告中缺乏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没有量化。
(二)过程方面1、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如: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没有制定独立的业务制度;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财政批复、财政绩效评价报告没存档;专项资金业务档案无专人管理。
2、项目实施控制情况方面有欠缺,导致项目单位缺乏检查、验收措施,业务质量控制情况一般。
比如:信息中心存在没有严格执行合同的情况;境外宣传没有取得良好工作效果;旅游人才培训没有及时收集反馈意见等。
3、存在个别违规支付资金的现象,不符合《青岛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点)建设以奖代补扶持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财务监控的健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
4、缺乏全方位、全程跟踪评价的管理模式。
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各项资金性质不同,实施办法也各不相同。
检查中发现,各类资金使用办法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或者没有细化工作流程和监督管理办法。
(三)产出方面1、入境人次及外汇收入增长率下降。
2017年专项资金加大了境外投资宣传费用,境外线上线下媒体宣传投放414.26万元,但2017年度入境人次增长率比2016年下降3.04%,外汇收入增长率下降2.71%,宣传促销质量有待提高。
2、旅游厕所的管理与维护没有完全达到“四不一没有”制度要求。
本次抽查了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区和开发区共94个旅游厕所,合格比例为75.53%,管理与维护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维护专项资金由旅发委全额拨款的旅游信息中心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与青岛良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制作10块LED屏合同,尚未安装使用,没有完全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