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

合集下载

水样的采集及检测方法

水样的采集及检测方法

水样的采集及检测方法1采样方法1.1按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无菌容器直接采样,不应用水样涮洗,避免采样污染。

1.2 三用枪出水采样更换无菌三用枪头,按压三用枪喷水按钮,连续放水30 s后,用无菌采样容器接取三用枪出水10mL。

1.3牙科手机连接管出水采样不安装牙科手机,将牙科手机连接管金属帽后退,连接头用75%乙醇擦拭消毒后,放水30 s后,再用无菌采样容器接取水样10 mL。

1.4水杯注水器出水采样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漱口水管出水端口后,连续放水30 s后,用无菌采样容器接取水样10 mL。

1.5洁牙机连接管出水采样不安装洁牙机,对洁牙机连接管的出水端口用75%乙醇擦拭消毒后,放水30 s后,再用无菌采样容器接取水样10 mL。

1.6独立储水罐水采样按口腔综合治疗台说明书,释放气压,卸下储水罐,用无菌吸管吸取储水罐内水样10 mL。

1.7输入水采样在输入水采样口采样。

用75%乙醇棉球擦拭采样点后,连续放水30 s后,用无菌采样容器接取水样10 mL。

1.8样本送检样本送检时间不超过4 h。

若样品保存于0 ℃~4 ℃时,送检时间≤24 h。

2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2.1检测方法2.1.1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时,菌落总数检测按GB/T 5750.12的方法进行。

2.1.2采用R2A琼脂培养基培养时,菌落总数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二部,2020年版)中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检测。

2.2结果判定检测结果应符合4.3.3。

3注意事项3.1水样若残留消毒剂,应根据消毒剂种类添加相应的中和剂后进行微生物检测。

3.2水路使用纯化水和/或连续消毒时,水样本的微生物检测宜选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测。

水样的采取、保存与送检规程

水样的采取、保存与送检规程

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试行)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一九八二年十二月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试行)水质分析成果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水样的采取与保存是水质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水样中被测组份具有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要取得有代表性的正确数据,不仅要考虑所用分析方法,分析技术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更重要的是首先要考虑从采样到分析这段时间内如何防止样品不发生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使水化学分析数据具有与现代测试技术水平相应的准确性和先进性,不断提高水分析成果的可比性和应用效果,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要求。

一、采样容器的选择与洗涤(一) 采样容器1.原样:是指水样采取后,不加任何保护剂,即原样保存于容器中的样品,供测定游离二氧化碳、pH值、碳酸根、重碳酸根、氢氧根、氯离子、磷酸根、硝酸根、氟、溴、总硬度、钾、钠、钙、镁、铜、砷、铬(六价)、固形物、灼烧残渣,灼烧减量等项目的水样,要求用硬质玻璃或聚乙烯塑料瓶取样。

测定硼的水样:必须用聚乙烯塑料瓶取样。

2.碱化水样:是指pH值在9以上和加碱碱化的水样,要求用聚乙烯塑料瓶取样。

但是,供测定酚、氰和硫化物的水样要求用硬质玻璃瓶取样。

3.酸化水样:是指水样采取后,要加入酸酸化的样品,如测定铜、铝、锌、镉、锰、全铁、镍、总铬、钒、钨、汞、锶、钡、铀、镭、钍、硒、可溶性二氧化硅、碳酸根等项的水样,要求用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取样。

(二) 容器的洗涤1.新启用的硬质玻璃瓶和聚乙烯塑料瓶,必须先用10%的硝酸溶液浸泡一昼夜后,再分别选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进行清洗。

2.硬质玻璃瓶的洗涤:采样前先用lo%的盐酸洗涤后,再用自来水冲洗。

3.聚乙烯塑料瓶的洗涤:采样前先用10%的盐酸或硝酸洗涤,也可用10%的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洗涤后,再用自来水冲洗。

4.洗净的盛取水样的空容器,在现场取样时,要先用待取水样洗涤2—3次。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准备实验室准备是水质化验工作的第一步,确保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实验室环境准备a.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灰尘和杂质的干净工作台。

b. 实验室温度应保持稳定,不应受外界因素影响。

c.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气体排放和气味的散发。

d. 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灯、透明玻璃器皿以及其他必要的试验用具,以满足不同水质化验的要求。

2. 仪器设备准备a. 校准仪器:在进行水质化验之前,要先校准使用的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b. 准备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试剂,保证试剂的纯度和质量。

c. 确保仪器设备的干净和完好,首次使用前应检查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操作。

二、水样采集与保存水样采集与保存是水质化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采集水样前,应提前了解采集点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采样计划。

1. 采样点的选择a. 根据实验需要,在不同位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b. 考虑到水质的变化情况,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进行重复采样。

c. 避免采样点受到废水排放口、工业排放口等造成的污染。

2. 采样容器的准备a. 选用干净无菌的容器进行采样,可使用玻璃瓶、聚乙烯瓶等,避免使用容易污染的塑料袋。

b. 确保采样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水样产生二次污染。

3. 采样方法a. 采样前要先将采样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水质。

b. 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铲子等工具进行采样,避免手部和工具的污染。

c. 采样时要深入水体,保持水样的代表性,避免表层污染的影响。

d. 采样时要注意水样的标识和记录,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信息。

4. 水样保存a. 采样后,要立即封闭容器,避免水样受到空气、光线和其他外界因素的污染。

b. 所采集的水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时间保存和运输造成水质变化。

三、水质化验操作步骤水质化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试剂配置、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水质分析仪的水库样品采集和保存

水质分析仪的水库样品采集和保存

1、水质分析仪的水库样品采集和保存在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是水质分析的重要环节。

要想获得准确、全面的水质分析资料,首先必须使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水样保存方法,并及时送样分析化验,正确的采样和保存方法是获得可靠检测结果的前提。

既然水样的采集和保存这么关键,那对于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有什么样的要求呢?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一、水样的采集1、先要选择好具体的采样位置,避免周围环境对采样器或采样装置进水口的污染,包括采样者手指污染的可能性也要防止。

特别是采集微生物指标的水样,使用前要求严格无菌,因此就要对容器进行干热或湿热灭菌处理。

2、采样前,应让水放流数分钟,特别是采集自来水或具有抽水设备的井水时,以冲去水管或采样装置管线并积留的杂质。

3、水样采得后应立即在盛水器(水样瓶)上贴上标签或在水样说明书上作好详细记录。

水样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水样采集的地点、日期、时间、水源种类、水体外观、水位高度、水源周围及排出口的情况、采样时的水温、气温,气候情况,分析目的和项目、采样者姓名等等。

二、水样的保存水样采集员采集水样后,应尽快进行分析和检验。

有些项目还需要现场测定(如水中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游离氯等)。

但由于各种条件(如仪器、现场等),现场只能进行少数测量项目(温度、电导率、pH值等),大部分项目仍需送至用于测量的实验室。

因此,水质自动采样器水样的保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水样保存不当,采集后水中的物质会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这是很常见的。

大家都知道水质样品的收集和保存方式对于水质分析仪的数据结果非常重要,为了尽量减少水质在收集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所以在采集池塘或者是水库样品时必须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样品的质量。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水质检测是为了评估水的质量,并确定是否符合特定标准的过程。

水质检测的目的是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卫生,以及保护公众健康。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水质检测的标准化指导,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确保所有实验设备、仪器和器材都经过正确的校准和验证。

2.所有设备都需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保持干净并具备正常运行状态。

3.所有试剂都需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并确保在使用前检查其有效期限。

三、采样方法1.根据标准操作程序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器具。

2.使用适当的容器和方法收集水样,避免污染。

四、样品保存和运输1.样品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样品中的化学和微生物变质。

2.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极端温度变化和阳光直射。

3.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封闭,以防止交叉污染。

五、分析方法1.根据所需测试项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分析。

2.准确记录所有实验数据、仪器读数和计算结果。

3.如果有需要,可使用对照样进行校准和验证。

六、质量控制1.每个批次的样品需进行质量控制测试,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适当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对照样品应随着每个测试批次一同进行。

3.根据需要,定期验证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

七、结果解释和报告1.通过比较测试结果与适用法规、标准和指南,对结果进行解释并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2.所有测试结果需及时、准确地报告,并进行适当的文档记录和存档。

3.如果测试结果显示水质不合格,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重新采样和再次测试。

八、安全操作1.引用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和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

2.在进行任何实验前,确保对可能的危险性和安全风险进行了正确的评估。

九、文件管理1.所有记录和文件都需要按照标准文件管理程序进行存档和维护。

十、设备维护和校准1.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校准和验证。

2.记录每次维护和校准的日期、方法和结果,并按照标准文件管理程序进行存档。

水质监测操作规程

水质监测操作规程

水质监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水质监测是确保水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质监测的步骤和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水质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供指导。

二、设备准备1. 器材选择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水样采集瓶、温度计、pH计、溶解氧仪、电导率计等。

2. 仪器校准在进行监测之前,务必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校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记录校准结果。

三、水样采集1. 采集点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区域特点选择水样采集点,应保证采集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 采样器具消毒使用前,需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3. 采样方法使用采样瓶采集水样时,需将瓶口置于水面以下10至30厘米的位置,避免污染水样。

4. 采样量根据监测要求采集足够的水样量,确保后续实验的需要。

四、水样保存与运输1. 标签标识在水样采集时,需在采样瓶上进行标签标识,包括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

2. 保存方式将采集好的水样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避免水样中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

3. 运输条件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冷链的保持,避免样品受到温度的影响。

五、实验室分析1. 样品处理将水样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去除悬浮物、调整pH值等。

2. 实验操作根据监测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如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电导率测定等,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六、结果分析与报告1. 数据处理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解读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并与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

3. 编写报告根据监测要求编写水质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七、质量控制1. 平行样品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可采集平行样品进行比对,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标准物质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和实验方法验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
1、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水样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必须能反映采 样水体的真实情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 某种组分在该水体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 况,为了得到具有真实代表性的水样,就 必须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照 规定的采样方法采集有效样品 。 2、不能受到任何意外的污染
水样采集
1
2 3
水样采集类型
采样准备 采样点的选择
4
5
水样采集地点和采样方式的选择
采样要求
水样采集类型
普通水样采集类型 1 瞬时水样: 在某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到 的水样。如果监测水体的水质比较稳定,瞬时采 集的水样已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瞬时水样是饮水 卫生监测工作中的主要水样采集类型。 2 混合水样: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上,以流量、时 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已知比例(间 歇的或连续的)分别采集多个单独水样经混合均 匀后得到混合水样。
1 空白样 : --现场空白样;在采样现场,以纯水代替实际 水样,其他采集步骤与采集实际水样时完全一致 而得到的样品。
水样采集类型
质量控制样品采集类型 2 平行样、重复样 --平行水样(平分法):由一份水样平分成两份或 更多份相同的子样。 ---重复样: 时间重复样:在指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间间隔 连续在同一采样点采集2份或更多份水样; 空间重复样:在水体的某一断面上,同时采集不同 采样点的2份或更多份水样。
采样准备
盛水容器 盛水容器的清洗 2) 用于微生物检验水样盛装容器: 容器及瓶塞、瓶盖应能经受灭菌的温度,并 且在这个温度下不释放或产生任何能抑制生物活 动或导致死亡或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玻璃或聚 丙烯塑料容器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涤,然后用自 来水彻底冲洗。用硝酸溶液(1+1)浸泡,再用 自来水,纯水洗净。

水样送检时间标准

水样送检时间标准

水样送检时间标准生活饮用水采集指南一、采样容器:1、测定理化指标水样的容器:使用玻璃瓶或塑料容器。

2、测定微生物水样的容器:使用实验室高温灭菌后的无菌玻璃瓶。

3、若无法到本实验室拿采样无菌玻璃瓶,建议买未开封的矿泉水,倒掉里面液体后,空瓶作为采样容器,这样的采样容器相对干净。

二、水样采集的原则:1、自来水采集。

采集管道自来水时,到达采样点后,先以最大放水量放水3分钟后,再调节水阀至中等水量放水两分钟以上将管道中陈旧水排出后再采集。

2、井水采集。

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常利用抽水机设备。

启动后,先放水数分钟,将积留在管道内的陈旧水排出,然后用采样容器(已预先洗净)接取水样。

对于无抽水设备的水井,可选择适合的采水器采集水样,如深层采水器、自动采水器等。

3、泉水采集。

对于自喷泉水,在涌水口处直接采样。

对于不自喷泉水,用采集井水水样的方法采样。

4、先用塑料容器采集理化水样,后用无菌玻璃瓶采集微生物水样。

5、采集理化指标水样时,应用水样涮洗塑料容器后采集。

6、采集微生物水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灭菌玻璃瓶。

7、水样采集量为采样瓶的80%左右。

三、微生物水样的采集方法1关闭水龙头,用酒精棉球对水龙头从中心向周围消毒后,再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3-5分钟,进行采样,水样采集量为采样瓶的80%左右。

2、打开无菌瓶锡箔罩,尽快采集水样。

采样时,不可涮洗无菌瓶,手以及其他异物均不得触碰无菌瓶瓶口与瓶塞内侧(一般瓶塞不要离手,并且向下,防止污染)。

采样后塞紧瓶塞后,将锡箔纸按紧包住瓶塞,并尽快放置低温冰箱保存。

四、水样采集体积和保存:1、水样采集体积。

水质日常检测项目,采集水样体积为1~1.5L;水质国标常规检测项目,采集水样体积为5~10L。

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和标签,并将标签黏贴在采样瓶上,注明水样编号、日期、地点。

2、水样采集后原则上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或尽量保证在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

若实在无法立即送往实验室,应采取冷藏保存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
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如下:
一、采取水样
1.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及采样器具;
2.在采样前准备好一次性手套、标签、笔、采样瓶或袋等采样器具;
3.到达采样点后先观察周围环境,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
4.将采样器具洗净消毒,避免杂质进入水样;
5.佩戴一次性手套,用清水冲洗并清扫采样点周围环境,以避免污染;
6.进行现场测试,如测定水温、PH值、溶解氧等;
7.选择适当深度,用采样器具收集水样;
8.将采集到的水样倒入采样瓶或袋中,保留足够的空气,避免水样变质;
9.标明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者和采样目的等信息,并封好瓶盖或袋口;
10.将采集好的水样及时送往实验室或检测机构。

二、保存水样
1.保存高浓度有机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水样时,应放置于4℃以下,避免分解和挥发;
2.保存低浓度有机物或无机污染物的水样时,也应放置于4℃以下,以避免微生物生长;
3.保存水样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8小时,否则会发生腐败及微生物增生等变化;
4.保存水样时应保证密封性,避免外界污染或挥发损失;
5.保存水样的瓶子或袋子也应该洗净消毒,避免其对样品产生影响;
6.对于不同参数的检测项目,存放的条件也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送检水样
1.送检前应仔细核对样品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将准备好的水样按检测项目分类并打包好;
3.在包裹外覆盖配送标签,并注明收件人、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
4.送检时应选择有资质且信誉好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
5.选择快递公司或运输工具时,应尽量避免样品损坏或泄漏的情况发生;
6.在运输途中应注意包裹安全,避免与其他物品混装或受到外界腐蚀;
7.送检后及时联系实验室或检测机构,查询检测结果并做相应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