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药典 无菌检查法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2015版-抑菌效力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5版-抑菌效力检查法

匀,凝固,置 30~35℃培养不超过 3 天,计数;分别接种不大于 100cfu 的白色
念珠菌、黑曲霉的菌液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 2 个平皿,
混匀,凝固,置 20~25℃培养不超过 5 天,计数;同时,用对应的对照培养基
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结果判定 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菌落平均数
的 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符合规定。
抑菌效力测定
菌种 抑菌效力测定用菌种见表 1,若需要,制剂中常见的污染微生物也 可作为试验菌株。
菌液制备 新鲜菌体培养见表 1,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若为琼脂培养物,加入适量的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琼脂 表面的培养物洗脱,并将菌悬液移至无菌试管内, 然后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冲洗并制成每 1ml 含菌数约为 108cfu 的菌悬液;若为液体培养物,离心收集菌 体,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冲洗并制成每 1ml 含菌数约为 108cfu 的菌悬液。取 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 3~5ml 含 0.05%(ml/ml)聚山梨酯 80 的 0.9%无菌氯 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加入适 量的含 0.05%(ml/ml)聚山梨酯 80 的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孢子 数 108cfu 的孢子悬液。测定 1ml 菌悬液中所含的菌数。
本试验方法和抑菌剂抑菌效力判断标准用于包装未启开的成品制剂。 培养基
培养基的制备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照无菌检查法(通则 1101)制备。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抑菌效力测定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包括成品培养基、由脱 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检查。 菌种 试验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 冻干燥菌种为第 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 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菌种及新鲜菌体培养见表 1。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

无菌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 级背景下的局部A 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 15.0g 酵母浸出粉 5.0g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 刃天青溶液1.0ml硫乙醇酸钠0.5g 琼脂0.75g(或硫乙醇酸) (0.3 ml) 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0.2。

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2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

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 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解读

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解读

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解读杨晓莉;李辉;绳金房;钱维清;胡昌勤【摘要】目的解读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主要增修订情况.方法对比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主要差异.结果 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在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培养体系及质量控制理念等方面都作了较大修订.结论 2015年版《中国药典》将无菌检查法完善成为更加科学并与国际接轨的检查方法.【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5(024)024【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无菌检查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药品;培养体系;质量控制【作者】杨晓莉;李辉;绳金房;钱维清;胡昌勤【作者单位】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陕西西安 710065;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陕西西安 710065;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陕西西安 710065;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120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4;R921.2无菌检查法是指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方法[1],是药品微生物检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微生物是关系药品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无菌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药品生产质量和引发临床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发生的“欣弗事件及刺五加事件”等严重药害事件都是无菌药品的微生物污染导致[2]。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组织无菌检查法已协调一致[3]。

2010年版《中国药典》及之前版本收录的无菌检查法与国际通用的标准在检查理念、培养体系、方法要求等诸多方面有显著差异。

在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与标准提高的目标下,2015年版《中国药典》借鉴国外药典先进技术经验,以新的控制理念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对无菌检查法的检测范围及环境要求、培养体系、方法适用性、检查方法、偏差调查与过程控制等方面都做了较大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无菌检查法,修订后的无菌检查法正逐步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测与洁净室环境检测技术》-1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测与洁净室环境检测技术》-1






微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 细菌细胞结构图 •
教 真菌细胞结构图 天 飞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产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细 菌 形 态 特 征
• 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结构比较



试管
移液管
先用少许棉花塞于吸口端,然后用纸包好或装入金属吸 管筒内,于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烘干。




培 养 基 的 基 础 知 识

液体培养 基用滤纸 过滤,固 体培养基 用纱布块 中夹薄层 脱脂棉过 滤

校正酸碱度
(1)先将卵磷脂加入少量蒸馏水低温加 热溶解溶、再加吐温80混匀,,加入琼 脂,静置15分钟。
细胞壁结构 G+ G-




脂多糖(LPS),包括脂
厚度 强度 糖类含量 脂类含量 磷壁酸 脂多糖
20-80nm 坚韧 约45% 约2% 无
10-15nm 疏松 约15% 约20% 有 有
蛋白A,核心多糖和特异
性多糖三个部分。LPS对 动物具有毒性作用,它 牢固地结合在细胞表面,
只在菌体融解时才释放,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细菌(bacteria)
•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
• 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 5×10的三十次方个。 •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 • 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包括弧菌、 螺菌、螺杆菌)

中国药典(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是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如果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只要供试品性质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薄膜过滤法一般应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无菌检查用的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微米,直径约为50mm。

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无法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的供试品,即取规定量供试品分别等量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

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与美、欧、日药典的差异分析与讨论_潘友文

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与美、欧、日药典的差异分析与讨论_潘友文

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与美、欧、日药典的差异分析与讨论潘友文(罗氏/基因泰克,美国南旧金山,94080)2016年07月29日摘要目的:分析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与美、欧、日药典无菌检查法的之间的差异性,为评价不同药典中无菌检查法的等效性提供参考。

方法:对无菌检查法的主要实验步骤和参数进行一对一比较,对有差异的步骤和参数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价。

结果: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与美、欧、日药典无菌检查法的主要参数和步骤是一致的,但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还需要做阳性对照和厌氧需氧菌的额外培养。

并且,中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代替美、欧、日药典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参与无菌检查法的适用性试验。

结论:各药典的无菌检查法是等效的。

在不影响方法等效性的前提下,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在阳性对照和培养方法上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关键词:无菌检查法;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典Gap Assessment and Discussion on Sterility Test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European Pharmacopoeia, and Japanese PharmacopoeiaYouwen Pan (Genentech, a Member of Roche, South San Francisco, USA 94080)Abstract Objective:Gap assessment and discussion on the sterility test method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 (CP2015),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USP), European Pharmacopoeia (EP), and Japanese Pharmacopoeia (JP). Method:The test procedures and key parameters in the sterility test methods in different pharmacopoeia were compared step by ste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The identified differences are scientifically evaluated for their impact to the equivalence of the methods. Result:The sterility test method in CP2015 is largely harmonized with that in USP, EP and JP except for a few differences. Positive control and extra incubation bacteria are required in CP2015 only, and Escherichia coli is used in method suitability test in CP2015 whil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used in USP/EP/JP. Conclusion:The Sterility Test Methods in CP2015, USP, EP, and JP are equivalent. The method in CP2015 could be simplified more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validity,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Key words:sterility test;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European Pharmacopoeia; Japanese Pharmacopoeia无菌检查法是用于检查药典规定的无菌物品是否被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

1.4.2供试品检查
• 供试液制备
– ⑵ 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 取供试品, 用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 缓冲液,或 pH7.2 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 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制备成 1:10 供试液。 分散力较差的供试品,可在稀释液中加入 表面活性剂如 0.1%的聚山梨酯 80,使供 试品分散均匀。若需要,调节供试液 pH 值至 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 试液进一步 10倍系列稀释。
1.3.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1. 供试液制备 2. 接种和稀释 3. 抗菌活性的去除与灭活 4. 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 平皿法 – 薄膜过滤法 – 最可能数法(MPN 法)
5. 结果判断
1.4 供试品检查
• 1.4.1检验量
–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
或cm²)。
–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 或
• 需氧菌总数是指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 总菌落数(包括真菌菌落数);
•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是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 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细菌菌落数)。
• 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使霉菌 和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可 使用含抗生素(如氯霉素、庆大霉素)的沙氏葡 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如玫瑰红 钠琼脂培养基)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
1.4.2供试品检查
• 供试液制备
– ⑷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的供试品
• 膜剂供试品 • 肠溶及结肠溶制剂供试品 • 气雾剂、喷雾剂供试品 • 贴膏剂供试品
1.4.2供试品检查
1. 平皿法
–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 – 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
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定,每 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 – 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 基平板在30~35℃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 培养基平板在20~25℃培养5 ~7天, 观察菌落 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必要时 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 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 。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 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 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 – 若同稀释级两个平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 则两个平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 倍或以上。

9-钱文静-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9-钱文静-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二)、无菌检查的特点和意义 由于抽样概率的限制,通过无菌检查发现产品 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极低,而当前坚持无菌检查的 意义在于: 产品上市前发现重大污染事件的最后一道关口; 通过无菌检查的执行情况可以窥视其无菌控制存 在的问题。
三、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和新理念
(三)、无菌检查的新理念 1.全过程控制
2014-9-16
(一) 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主要修订的内容 3、培养基 ⑶灵敏度检查- ②菌液制备用培养基的修订
2010年版 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 菌、枯草芽孢杆菌新鲜培养物 ——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 养基上; 2、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 ——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 3、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 ——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改良马丁琼 脂培养基; 4、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 ——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
2010年版 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 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 2、改良马丁培养基 ——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2015年版 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生孢梭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铜绿假单胞菌 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 菌、黑曲霉
30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洁 净 度 级 别 A级 B级 C级 D级 静态 ≥0.5 μm 3520 3520 352000
3520000
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1) 浮游 菌 cfu/ m3 1 10 100 200
沉降 菌 ( 90m m) cfu /4h(2)
动态 ≥5.0 μm 20 29 2900 ≥0.5 μm 3520 352000 3520000 ≥5.0 μm 20 2900 29000
2014-9-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 菌 性 检 查 每 批 培 养 基 随 机 取 不 少 于 5 支 ( 瓶 ),置各 培 养 基 规 定 的 温 度 培 养 1 4 天 ,应 无 菌 生 长 。
灵敏度检査 菌 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 菌 种 保 存 中 心 获 得 的 干 燥 菌 种 为 第 0 代 ),并 采 用 适 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 菌株的 生物 学特 性。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C C M C C (B) 26 003〕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C C M C C ( B) 10 104〕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仏 5)〔C M C C ( B ) 6 3 501〕 生 抱 梭 菌 sporogenes) C C M C C ( B ) 64 941〕 白 色 念 珠 菌 albicans) C C M C C ( F ) 98 001〕 黑 曲 霉 n ig e r) C C M C C ( F ) 98 003〕 苗 液 制 备 接 种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枯草 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 豆 胨 琼 脂 培 养 基 上 ,接 种 生 孢 梭 菌 的 新 鲜 培 养 物 至 硫 乙 醇 酸 盐 流 体 培 养 基 中 ,30〜 35°C培 养 18〜 2 4 小 时 ;接 种 白 色 念 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 琼 脂 培 养 基 上 ,20〜 25°C培 养 24〜 4 8 小 时 ,上 述 培 养 物 用 PH7. 0 无 菌 氣 化 钠 -蛋 白 胨 缓 冲 液 或 0. 9% 无 菌 氣 化 钠 溶 液 制 成 每 l m l 含 菌 数 小 于 lOOcfu( 菌 落 形 成 单 位 )的 菌 悬 液 。接 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20〜25*C培 养 5〜7 天 ,加 人 3〜 5 m l含 a 0 5 % (m l/m l) 聚山 梨 酯 8 0 的 pH7. 0 无 菌 氣 化 钠 -蛋 白 胨 缓 冲 液 或 0. 9 % 无 菌 氣 化 钠 溶 液 ,将 孢 子 洗 脱 。然 后 ,采 用 适 宜 的 方 法 吸 出 孢 子 悬 液 至 无 菌 试 管 内 ,用 含 0.05% ( m l/m l) 聚 山 梨 醋 8 0 的 pH7. 0 无 菌 氣 化 钠 -蛋 白 胨 缓 冲 液 或 0. 9 % 无 菌 氣 化 钠 溶 液 制 成 每 l m l 含 孢 子 数 小 于 lOOcfu的 孢 子 悬 液 。 菌 悬 液 若 在 室 温 下 放 置 ,应 在 2 小 时 内 使 用 ;若 保 存 在 2〜8°C可 在 2 4 小 时 内 使 用 。黑 曲 霉 孢 子 悬 液 可 保 存 在 2 〜 8°C,在 验 证 过 的 贮 存 期 内 使 用 。 培 养 基 接 种 取 每 管 装 量 为 12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 养 基 7 支 ,分 别 接 种 小 于 lO O c fu 的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铜 绿 假 单胞菌、生 孢 梭 菌 各 2 支 ,另 1 支 不 接 种 作 为 空 白 对 照 ,培 养 3 天 ;取 每 管 装 量 为 9 m l的 胰 酪 大 豆 胨 液 体 培 养 基 7 支 ,分 别接种小 于lOOcfu的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白 色 念 珠 菌 、黑 曲 霉 各 2 支,另 1 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 养 5 天 。逐 日观 察结果。 结 果 判 定 空 白 对 照 管 应 无 菌 生 长 ,若 加 菌 的 培 养 基 管 均 生 长 良 好 ,判 该 培 养 基 的 灵 敏 度 检 查 符 合 规 定 。
培养基
硫 乙醇 酸盐 流 体 培 养基主要 用于厌氧菌的 培养 ,也可用于
需 氧 菌 的 培 养 ;胰 酪 大 豆 胨 液 体 培 养 基 用 于 真 菌 和 需 氧 菌 的
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
培 养 基 可 按 以 下 处 方 制 备 ,亦 可 使 用 按 该 处 方 生 产 的 符
合 规 定 的 脱 水 培 养 基 或 成 品 培 养 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 证合格
溶 液 ,摇 匀 ,调 节 p H , 使 灭 菌 后 在 25°C的 p H 值为
7.1 土0 . 2 。分 装 至 适 宜 的 容 器 中 ,其 装 量 与 容 器 高 度 的 比 例
应 符 合 培 养 结 束 后 培 养 基 氧 化 层 (粉 红 色 )不 超 过 培 养 基 深 度 的 1/2。灭 菌 。在 供 试 品 接 种 前 ,培 养 基 氧 化 层 的 高 度 不 得
3.56g,无 水 磷 酸 氢 二 钠 5 .7 7 g ,氣 化 钠 4.30g, 蛋 白 胨
l.OOg,加 水 1 0 0 0 m l,微 温 溶 解 ,滤 清 ,分 装 ,灭 菌 。
根 据 供 试 品 的 特 性 ,可 选 用 其 他 经 验 证 过 的 适 宜 的 溶 液
作 为 稀 释 液 、冲 洗 液 ( 如 0 .9 % 无 菌 氣 化 钠 溶 液 )。
如 需 要 ,可 在 上 述 稀 释 液 或 冲 洗 液 的 灭 菌 前 或 灭 菌 后 加
人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方法适用性试验
进 行 产 品 无 菌 检 查 时 ,应 进 行 方 法 适 用 性 试 验 ,以确认 所 采 用 的 方 法 适 合 于 该 产 品 的 无 菌 检 查 。若检验程序 或 产 品 发 生 变 化 可 能 影 响 检 验 结 果 时 ,应 重 新 进 行 方 法 适 用 性 试 验 。
的 灭 菌 程 序 灭 菌 。制 备 好 的 培 养 基 应 保 存 在 2 〜 25°C、避光
的 环 境 ,若 保 存 于 非 密 闭 容 器 中 ,一 般 在 3 周 内 使 用 ;若保
存 于 密 闭 容 器 中 ,一 般 可 在 一 年 内 使 用 。
1. 硫 乙 酵 酸 盐 流 体 培 养 基
胰酪胨 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
1 7 .0g 3. 0g
氣化钠 磷酸氢二钾
5.0g 2. 5g
葡 萄 糖 /无 水 葡 萄 糖 2. 5g/2. 3g

1000m l
除 葡 萄 糖 外 ,取 上 述 成 分 ,混 合 ,微 温 溶 解 ,滤 过 ,调 节 p H 使 灭 菌 后 在 2 V C 的 p H 值 为 7. 3 ± 0 . 2 ,加 入 葡 萄 糖 ,
无 菌 检 查 应 在 无 菌 条 件 下 进 行 ,试 验 环 境 必 须 达 到 无 菌 检 査 的 要 求 ,检 验 全 过 程 应 严 格 遵 守 无 菌 操 作 ,防止 微 生 物 污 染 ,防 止 污 染 的 措 施 不 得 影 响 供 试 品 中 微 生 物 的 检 出 。单 向 流 空 气 区 、工 作 台 面 及 环 境 应 定 期 按 医 药 工 业 洁 净 室 (区 ) 悬 浮 粒 子 、浮 游 菌 和 沉 降 菌 的 测 试 方 法 的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进 行 洁 净 度 确 认 。隔 离 系 统 应 定 期 按 相 关 的 要 求 进 行 验 证 ,其内 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 验环境进行监控。
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稀 释 液 、冲 洗液配 制后 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1, 0.1% 无 菌 蛋 白 胨 水 溶 液 取 蛋 白 胨 l.O g ,加 水
1 0 0 0 m l,微 温 溶 解 ,滤 清 ,调 节 p H 值 至 7.1 士 0 .2 ,分 装 ,
灭菌。 2.
、 pH 7.0无 苗 氣 化 钠 - 蛋 白 胨 缓 冲 液 取 磷 酸 二 氢 钾
5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胰酪胨
15.0g
琼脂
1 5 . 0g
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
5.0g

1000m l
氣化钠
5.0g
除 琼 脂 外 ,取 上 述 成 分 ,混 合 ,微 温 溶 解 ,调 节 p H 使 灭 菌 后 在 25°C的 p H 值 为 7_3士0.2,加 人 琼 脂 ,加 热 溶 化
胰酪胨
15_ 0g 氣 化钠
2. 5g
酵母浸出粉
5. 0g 新 配 制 的 0. 1 % 刃天
无水葡萄糖
5.0g
青溶液
1.0m l
L-胱氨酸
0. 5g 琼脂
0. 75g
硫乙醇酸钠
0.5g 水
1000ml
(或硫乙醇酸)
(0_3ml)
除 葡 萄 糖 和 刃 天 青 溶 液 外 ,取 上 述 成 分 混 合 ,微 温 溶 解 ,调 节 p H 为 弱 碱 性 ,煮 沸 ,滤 清 ,加 人 葡 萄 糖 和 刃 天 青
分 装 ,灭 菌 。 7 . 沙 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动物组织胃蛋白酶水解物
琼脂
15.0g
和 胰 酪 胨 等 量 混 合 物 1 0 .0g

葡萄糖
40.0g
1000m l
除 葡 萄 糖 、琼 脂 外 ,取 上 述 成 分 ,混 合 ,微 温 溶 解 ,调 节 p H 使 灭 菌 后 在 25°C的 p H 值 为 5. 6 士0. 2 ,加 人 琼 脂 ,加
超 过 培 养 基 深 度 的 1/5,否 则 ,须 经 100°C水 浴 加 热 至 粉 红
色 消 失 (不 释 过 2 0 分 钟 ),迅 速 冷 却 ,只 限 加 热 一 次 ,并防
止被污染。 除 另 有 规 定 外 ,硫 乙 醇 酸 盐 流 体 培 养 基 置 3 0 〜 3 5 C
培养。
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分 装 ,灭 菌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 5 1 培 养 。
3 . 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