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教案)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地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课时安排】2个课时(不包括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讲述法、多媒体演示等; 【情感价值】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上好八年级地理开篇第一课《辽阔的疆域》,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养成认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利用地图来探究问题等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用课件播放《歌唱祖国》,带领大家走进新课堂。

教师设问:人们常说,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地球是一个球体,哪里才算东方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思考后教师补充:要确定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入手。

✍二、引导学生读图:位置优越1.经纬位置。

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

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

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

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评价】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这会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从读图中获得知识。

(八年级地理教案)辽阔的疆域

(八年级地理教案)辽阔的疆域

辽阔的领土八年级地理教课设计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领土设计思路抒怀、优美的音乐 ,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情踊跃进入本节课学习的状态中。

以问题带路 ,充足利用地图 ,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迁徙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师生的互动沟通中 ,实现自主学习 ,加强爱国感情 ,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地点、纬度地点及海陆地点 ;记着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域概略 ;能够剖析我国地理地点、特色及其优胜性 ;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顾的大国 ;进一步培育学生用图获得地理信息和剖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运用地图帮助学生成立地理事物空间观点 ,养成用图、读图、剖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感情、态度、价值观成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 ;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加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经过中国轮廓的审美 ,丰富想象力 ,感觉快乐。

教课要点优胜的地理地点。

教课难点地点、领土空间想象能力。

教课课时 1 课时。

教课用途地球仪、 CAI课件。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与内容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辽阔的领土陪伴着《我爱你 ,中国》的乐曲 ,睁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 “我爱你 ,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齐心声。

像一只东方报晓的雄鸡 ,领土地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 ,更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 ,爱之切”此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倾听、感悟。

解说新课半球地点体现“中国在地球地点”表示图发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区分界限。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供给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解说。

指出 :从南北半球看 ,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 ,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

体现“中国政区图”体现我国最南最北点地图发问 :我们吃的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产自我国什么地方 ?冬季 ,我能够去哪里看冰雕、雪雕 ?这说了然什么问题 ?指出 :我们一起来研究我国纬度地点。

发问 : 找到我国国土的最北端 ,读出纬度数 ;找到我国国土最南端 ,读出纬度数 ; 依据比率尺 ,计算出南北跨多少千米 ?有什么重要纬线从我国南部经过 ?我国缺乏哪个热量带的天气种类 ?我国地跨几个温度带 ?我国大多数位于哪个热量带 ?发问 :我国大多数位于温带 ,南北跨纬度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好处?思考、回答 : 南方 ;东北 ;纬度跨度大。

辽阔的疆域教案

辽阔的疆域教案

辽阔的疆域教案
辽阔的疆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辽阔疆域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中国辽阔疆域的范围和地理特点;
3. 了解辽阔疆域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辽阔疆域的概念和特点;
2. 辽阔疆域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疆域的辽阔性;
2.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关于中国疆域的知识。

Step 2:新知讲解(10分钟)
1. 介绍辽阔疆域的概念和特点;
2. 分析辽阔疆域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的影响。

Step 3:示范与练习(15分钟)
1. 提供地图或幻灯片展示中国疆域的范围;
2. 让学生用地图或幻灯片上的标记工具,标出中国辽阔疆域的范围;
3. 让学生说出中国的辽阔疆域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Step 4:拓展思考(15分钟)
1. 让学生组成小组,针对中国的辽阔疆域,讨论和总结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表意见。

Step 5:总结(5分钟)
1. 强调中国辽阔疆域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作为中国人,要珍惜辽阔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在标记地图或幻灯片上的中国辽阔疆域的范围时,是否准确无误;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否积极参与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学生对于中国辽阔疆域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的影响是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案及教学反思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案及教学反思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我国边疆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特点;2.掌握如何进行地理区域分析;3.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1.边疆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特点;2.地理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件展示、板书讲解、小组讨论和活动互动等。

4.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1.导入《辽阔的疆域》一课的话题,介绍讲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对边疆地区的认识和印象。

(2)讲解1.通过课件展示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边疆地区的位置和特点;2.详细讲解边疆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特点,包括地形、气候、资源、民族等;3.对不同地域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3)练习和互动1.分成小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理区域分析,总结各地区的特点和差异,并归纳出规律和特点;2.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交流各自的分析结果和发现,挖掘更多的信息和细节;3.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分享各自的分析结果和感受,讲解边疆地区的特点和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

(4)评价和反馈1.给予学生评价和回馈,总结课堂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2.大家共同反思,探讨如何提高自己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了解和发掘我国边疆地区。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多元化的地理课程教学,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参与互动和自我发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地图的展示和讲解,学生了解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特点,深入了解了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我国土地的珍贵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小组互动和活动设计,学生掌握了地理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信息搜集、整理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更好地锤炼了学生综合素质,并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在地理学习上的优缺点,有可能在将来做出更好的进步。

辽阔的疆域教案范文

辽阔的疆域教案范文

辽阔的疆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特点;(2)培养学生对我国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3)使学生掌握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轮廓和行政中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各省区的地理特点;(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民族团结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3)增强学生对我国疆域完整的认识,提高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特点;(2)各省区的地理位置、轮廓和行政中心;(3)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 教学难点:(1)我国疆域范围内的地理界限;(2)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轮廓的辨别;(3)运用地图分析各省区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我国疆域地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 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各省区的地理位置、轮廓和行政中心;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各省区的地理特点;4. 讲授法:教师讲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和各省区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我国疆域地图、各省区地图;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彩笔;3. 教学资料:各省区概况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疆域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的辽阔;(2)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疆域的特点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我国疆域地图,了解各省区的地理位置;(2)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各省区的地理特点;(3)教师讲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和各省区的基本情况。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各省区的地理位置、轮廓和行政中心;(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心得;(3)教师点评并总结各省区的特点。

4. 地图分析:(1)让学生对比各省区的地理位置、轮廓和行政中心;(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各省区的地理特点;(3)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重点)2.通过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纬度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和日本海陆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3.能看图说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当堂达标】1.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2.几位同学正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讨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B.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C.我国有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D.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3.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与印度尼西亚相比,我国气候更炎热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5.我国的陆上邻国的数目是()A.6B.10C.14D.185.下列国家,与我国陆地不相邻的是()A.泰国B.朝鲜C.哈萨克斯坦D.印度6.读图1.1,填上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教学反思】《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中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叙述,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并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本科内容虽不多,但知识点精悍,涉及的地理专业知识强,体现地理学科的特征。

辽阔的疆域教案

辽阔的疆域教案

辽阔的疆域教案辽阔的疆域教案「篇一」辽阔的疆域1、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了解我们位置的优越性。

2、明白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

3、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名称和位置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这天开始学习我国的状况。

2、(拿出地球仪)请同学们参考地球仪和以前所学资料,分析我国的位置,从海陆和纬度两个方面。

比较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蒙古、日本,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板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优越性讲解:我们的国家海陆兼备,纬度适中,是一个位置优越的国家。

读4页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分析其南北和东西的距离。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1、四至点讲述:我国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三,东西距离5000千米,南北5500千米,各地景观相差很大。

下面我们沿着我国的陆上疆界,找出所临国家总结:东:朝鲜北:蒙古、俄罗斯西北:哈、吉、塔西:阿富汗西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强调)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资料,要注意位置和名称的记忆。

再找出我国的临海和内海,还有隔海相望的国家。

讲述:我们海洋广阔,领海宽度为12海里,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同6个国家隔海相望,便于海上对外交往。

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重点是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领土四至点。

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分析海陆位置,找出我国临的大洋河所在的大洲。

另外一个分析纬度位置,找出中国所在的半球,所处了温度带海陆小组分析蒙古和日本,纬度小组分析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从农业生产、对外交往、海洋事业方面分析优越性。

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至点,明白分别位于什么省份,派代表上黑板给同学们指出。

模拟陆上旅游,逐个找出12个陆上邻国,回忆亚洲的6个分区,看分别属于那个地区分成两个小组,一个找海洋,包括临海和内海。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案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案

【课题】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地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5.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6.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课时安排】3个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讲述法、多媒体演示等;【教材分析】上好八年级地理开篇第一课《辽阔的疆域》,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养成认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利用地图来探究问题等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创设】利用上课前的课间播放08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画面。

【引入新课】教师讲述:2008年夏季,中国北京成功主办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

本次奥运会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祖国的强大。

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的方方面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地理。

【推入新课】一.位置优越教师提问: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国------中国,(看大屏幕)那么我们怎样来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呢?请回忆初一时我们学习国家和地区时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1.半球位置教师提问:地球分为几个半球?分界线是什么?学生回答:自主探究1:投影显示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在图1.1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图1.1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纬度位置自主探究2:(1)在图1.1中找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2)在图1.1中找出30°N和60°N;(3)说出低、中、高纬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阔的疆域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设计思路
抒情、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入本节课学习的状态中。

以问题引路,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增强爱国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途地球仪、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我爱你,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
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

呈现“中国政区图”
呈现我国最南最北点地图提问:我们吃的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产自我国什么地方?冬天,我可以去哪里看冰雕、雪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指出:我们一同来研究我国纬度位置。

提问: 找到我国领土的最北端,读出纬度数;找到我国领土最南端,读出纬度数;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跨多少千米?有什么重要纬线从我国南部通过?我国缺少哪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我国地跨几个温度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热量带?
提问: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南北跨纬度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益处? 思考、回答: 南方;东北;纬度跨度大。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边听、边读、边回答。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相
差5500千米。

回归线;寒带;热带和温带;温带。

学生讨论发言。

气候条件多样;农作物品种丰富;根据不同的热量条件发展多种经济。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呈现世界政区图
呈现中国地形图提问:日本、韩国、中国、蒙古四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此外,还有众多的岛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就有6500多个。

那么漫长的海岸线,对我国究竟有何意义?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于黑板上,师生一起讨论,并加以归类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海洋是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凡是海洋事业强大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所有沿海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几乎都集中在临海地区。

所以我们自豪,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诱人的“蔚蓝色的海域”。

提问:我国东临什么洋?濒临哪四个海?要求在图中找出: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以及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强调:中国台湾岛东侧直接濒临太平洋。

看图比较、回答:
日本为岛国;
韩国为半岛国;
中国为临海国;
蒙古为内陆国。

四人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一张白纸上。

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海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石油钻井等),海洋旅游,观光;海洋运输,对外贸易等。

思考回答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看图,一一在图中找到,并加以识记。

播放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时
呈现图片“乌苏里江晨光”“帕米尔高原夜色”提问:为什么要统一用北京时间?
要求学生加以解释。

指出: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相差4个多小时,说明我国领土广大。

要求学生:在地图中找出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并根据图中比例尺量算两端点之间的距离。

思考: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东边的地方比西边地方看到的日出早。

看图,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端点并计算。

辽阔的国土指出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度广,东西跨度大,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绵长的疆界与14个国家陆上接壤。

展示繁荣的边境贸易要求: 比一比,赛一赛,按逆时针方向,看谁最先找出与我国陆上接壤的14个国家。

指出: 邻国众多,有利于对外合作和交往。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展边境贸易,不仅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改善和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看图,找出14个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倾听,感悟。

课堂内容小结中国政区图将本节课内容通过填图提问进行小结。

看图并一一回答。

复习巩固地理论坛:祖国,我为你自豪——谈谈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思考、演讲。

布置作业自制中国政区拼图。

课后独立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