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战略分析及启示 (1)

韩国经济发展战略分析及启示付家骏(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摘要:上世纪60年代后,韩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注重文化融合、注重自主创新,实行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体制,从而实现了高速稳步的发展,给予邻国中国诸多启示。
关键词:韩国经济;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启示发展正文:韩国与我国地缘相近,位于朝鲜半岛多山的南半部分,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
国土面积99262平方公里。
韩国有近5000万人口(2010年),是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地区之一,甚至比日本和印度的人口密度都高。
朝鲜战争之后,朝鲜半岛被分割为朝鲜和韩国。
工业资源大部分为朝鲜所得,而韩国则留下了有限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严重缺乏,钨矿、无烟煤、铁矿石、石灰石等十分贫乏,石油储备为零。
同时,二战难民以及非熟练工人的大量存在,严重制约了韩国经济的复苏,导致初期阶段经济位于崩溃的边缘。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韩国政府利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富裕程度,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既归功于韩国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也是韩国内在特有文化发展国民素质素养作用的结果。
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在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也为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
本文试图从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及特征战略上分析,提出对正位于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发展建设关键阶段的我国若干启示,以吸收韩国经济发展优秀经验,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和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一、韩国经济发展战略特点(1)经济发展政策体制改革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顺应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格局,结合自身国内经济发展因素,制定相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政策,不断升华经济体制改革,以满足融合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经济高速稳步发展。
发展历程中,其经济体制的变迁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到“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体现于“五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严格规定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为经济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工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国际经济地理》作业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李逸潇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曾经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然而在战后30多年的时间里积极实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好现象,一举成为发达国家的行列,创造了“江汉奇迹”。
总结与借鉴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对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一.坚持国家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韩国经济腾飞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有效干预和主导是一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规范的市场基本制度框架。
从形成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入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
2.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
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使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3.维持社会公平正义。
把公正作为社会公共政策的伦理目标和首要价值,创造正义的制度环境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4.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
审时度势,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韩国经济腾飞的一项重要经验。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结构基本上都是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轨迹不断演进的,我国也应如此,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
5.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经济总量需求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合理运用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将两者很好的相结合,正确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优点发挥最大化。
韩国经济转型过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转型过程及对我国的启示关于《韩国经济转型过程及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国地处朝鲜半岛南端,与中国一衣带水。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韩国经济高速增长,迅速崛起为新型工业化国家,到1995 年一跃成为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史称“汉江奇迹”. 1996 年,韩国正式加入OECD,随后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经济体,标识着韩国仅仅用了不到两代人的时间,就由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转变为新兴发达国家。
韩国发展基础和发展战略与中国相似,因此通过对韩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韩国经济转型发展路径,从而对中国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1韩国经济转型发展历程韩国独立初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美国援助。
领导人主要注意力在政治军事斗争,相对忽视经济建设,导致韩国经济落后于同在半岛的朝鲜,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朝鲜的三分之一。
经济发展滞后进一步加剧社会民众对执政者的不满,几经动乱,军事强人朴正熙上台,韩国进入朴正熙时期,也就是韩国“真正开始发展经济”的起飞时期。
整体来看,韩国经济转型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三大阶段:朴正熙执政前期(1962~1971 年),朴正熙执政后期(1972~1979 年),后朴正熙转型时期(1981~1997 年)。
1.1 朴正熙执政前期韩国经济转型发展情况1961 年,韩国陆军少将朴正熙发动“五·一六”政变,建立“国家重建最高委员会”,开始了军政府时期。
此时,军政府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为此,朴正熙一方面设立中央情报部,严厉镇压政敌异端;另一方面,成立经济企划院,统筹经济规划、财政预算和外来资本。
基于政变前民主党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军政府出台了韩国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以期通过经济建设成就来“合理化”军事政变。
由于韩国当时国内市场狭小,人均国民收入偏低,但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储量较小,朴正熙政府调整韩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之前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弥补国内储蓄缺口,从而扩大投资,尤其注重投资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出口加工业:如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
韩国经济发展以及经验借鉴

韩国经济发展以及经验借鉴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成功因素,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通过对韩国的政府调控、计划体制、完善的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创新和创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韩国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和创业的发展,这些都是韩国经济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管理学的融合中,韩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韩国;经济发展;经验借鉴一、引言韩国经济发展历经逆境和挑战,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快速崛起为全球经济强国之一,成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离不开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以及其独特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经验。
因此,深入研究韩国经济发展及其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在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各个时期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在1960年代,政府实行了出口导向型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韩国企业向国外市场拓展。
在1970年代,政府采取了保护性关税、出口补贴等政策来促进工业发展。
在1980年代,政府逐渐推进自由化和开放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在1990年代至今,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小企业的支持等,来应对困难。
除了政府的作用,韩国企业的发展也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1970年代,韩国的钢铁、造船、化工、电子等工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
在1980年代,韩国企业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如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
这些企业的成功为韩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政府在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韩国政府也开始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三、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一)政府调控以及计划体制的经验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家,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一个亚洲经济体的代表。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倪娟韩国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并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江汉奇迹”,一跃跨入“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一、韩国经济发展经验1 发展经济,专家治国1961年,政府采取“经济发展第一”的治国方略,特别重视专家、学者和经济官僚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重大作用。
为确保各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千方百计地搜罗和延聘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进入政府工作。
韩国经济企划院是专家荟萃之地,其中的20%是经济学家,其他为政治、法律、公共管理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专家。
同时,为确保专家的相对稳定性和对政策研究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韩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有职有权的常设机构,如韩国开发研究院(KDI)、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和韩国国际经济研究院(KIEI)。
这些咨询研究机构除为政府提供信息和咨询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向政府各部门输送高级官员。
2 注重教育,技术立国二战以后,韩国政府着手进行教育改革。
1968年,韩国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规定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道德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同时,韩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兴办了大批国立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并鼓励发动社会力量办学。
1973年韩国出台了新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要求大企业与学校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1995年,韩国又制定了《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建立“开放教育社会”和“终身教育社会”。
上述措施使韩国青少年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
另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方略,并于1985年制订和颁布了《科技促进法》,引导国民经济各部门以技术开发为先导,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建立科技型企业,努力迎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挑战。
韩国的经济奇迹与发展模式

韩国的经济奇迹与发展模式韩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东亚国家,曾在上世纪实现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
它以其高速发展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的研究对象。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韩国的经济奇迹和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
1. 剧变与挑战二战结束后,韩国经历了一系列剧变和挑战。
迎接着他们的是分裂的国家、贫困和不稳定的政治局势。
然而,韩国人民没有放弃,他们以韧性和勤劳的精神迎接这一系列的挑战,努力改善经济状况,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之一。
2. 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韩国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通过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发掘和利用人才。
政府在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规模投资,为韩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导向出口的发展模式韩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发展模式。
韩国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制定了出口导向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上。
这一策略使得韩国能够充分利用其劳动力优势,并吸引外国投资,提高出口竞争力。
4. 教育和科技的投入韩国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投资也是其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
韩国政府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此外,韩国的科技研发水平也不断提升,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5. 创新与创业精神韩国人民独特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也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鼓励创新、激励创业,韩国孕育了众多的成功企业和创新项目,如三星、现代等,这些企业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6. 全球化和国际合作韩国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韩国政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拓宽市场,打破贸易壁垒。
这些全球化的举措进一步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7. 社会稳定与公平韩国的经济奇迹并非完美无瑕,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韩国政府也注重社会稳定和公平。
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使得整个社会更加稳定和公正。
总结起来,韩国的经济奇迹与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创新与创业精神、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以及社会稳定与公平。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起飞阶段
韩国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尤其是70年代初开始,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电子产业。
韩国经济增长源泉
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投资和出口,尤其是出口在韩国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韩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韩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其政府的高度干预。
韩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也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韩国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这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韩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
02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
指在韩国经济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国际环境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持续、快速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中国政府正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
中韩经济合作的未来展望
中韩两国可以在技术创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韩两国还可以在环保、文化交流和旅游等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中韩两国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未来仍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高投资率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略定位
韩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国际环境,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电子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
韩国重视教育和科技投入,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社会文化因素
韩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战略来推动经济增长。
韩国在科技、文化和娱乐等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韩国经济奇迹的崛起与发展

韩国经济奇迹的崛起与发展二十世纪后半叶,韩国经济以其令人称奇的增长速度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
从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韩国迅速崛起为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大国。
这一经济奇迹的崛起和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其中包括政府的发展战略、教育体制的改革、劳动力的素质提升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讨论韩国经济奇迹的原因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首先,韩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韩国政府积极实施了工业化政策,重点发展制造业。
通过采取一系列鼓励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韩国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各种专门的机构,如韩国发展银行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和融资。
政府的积极干预促使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韩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为经济奇迹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
韩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改善教育,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
通过实施严格的学校评估和选拔制度,韩国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
同时,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韩国的大学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此外,韩国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也是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
韩国人民勤奋勇敢,善于学习和创新。
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追求成功。
韩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使得韩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竞争优势。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韩国经济奇迹的崛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这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韩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
然而,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加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
另一个挑战是韩国经济的结构问题。
韩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对国内需求的依赖度相对较低。
这使得韩国经济对外部冲击非常敏感,一旦出现国际经济波动,韩国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世纪 80 年代后, 韩国又及时地抓住中国等发展中国 家实行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转型的机会, 盯住世界经济 发展的前沿 , 整合国内资源 , 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后的自 主创新, 把现代、 大宇、 三星等企业打造成知名的跨国 公司, 通过直接投资、 跨国经营方式, 使韩国经济真正 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如今, 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 易伙伴, 第一大投资目的地。三星手机的销售额仅次 于诺基亚名列第二 , 三星 CDMA 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 [ 2] 达 26% 等。 ( 二) 进行体制转型, 形成 主导 体制模式 韩国经济体制的变迁是: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 制 ∀ 政府主导 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 新自由主义经济 模式为 主导 的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以政府直接调节 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 ( 1) 20 世纪 60 年 代至 80 年代 , 韩国在技术、 资本引进方面, 建立和完善 了统一的审批制度 , 建立了专门机构为引进提供信息 和咨询服务 , 政府承担技术情报的收集和研究等工作, 目的是防止盲目引进、 重复引进和引进交易成本过高 的现象发生。如通过#外资引进法∃, 具体规定对外资 的限制措施、 允许和不允许投资的部门以及鼓励外资 的保障、 优惠措施, 出口自由区的优惠措施等进行 主 导 型管理。 ( 2) 在农业经济方面, 采取了诸如提高粮食 收购价格, 工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政府给予 农民的补贴等。尤其是对 新乡村运动 的促进体制, 基本上由中央政府的内务部全权管理, 其他部委参与, 组建了由内务部长出任委员长的新乡村运动中央协议 会, 使政府部门都参与了这场运动, 保证了新乡村运动 目标的实现。( 3) 金融市场、 外汇市场的管制等。 政府主导 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以新自由主 义 经济模式为 主导 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20 世纪 80
第24卷 第4期 20 07 年 7 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 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 y ( Social Sciences)
Vo l. 24, N o. 4 July , 2 0 0 7
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
倪合金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安徽 合肥 2300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Korea! s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NI He jin ( Party Scho ol of Anhui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H efei 230022, Anhui, China) Abstract: South Kor ea positively participa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 implements the leading market e conomy system, pays attention to the melting o f culture and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o realize steady economic develop ment, which gives us some enlig htenment as its neig hbo r and with close culture. Key words: South Korea; econ 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cultu r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摘 要 : 韩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 实行 主导 的市场经济体制 , 重视文化融合 , 注重自主创新, 从而实现了经济的 稳步发展。这给予地缘相邻、 文化相近的我国若干启示。 关键词 : 韩国 ; 经济发展; 民族文化 ;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 : F131. 26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9247( 2007) 04 0005 03
结的 神气 文化。即 象征着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神 灵化、 发愤、 演艺精神或洋溢的精气神、 活跃性、 迅速的 敏捷性、 临机应变 能力 强的性 格、 好战 性、 野性 等原 [ 6] 理。 韩国人在这个 神气 中显示出自由和力量。如 1997 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压倒了众多国家和地区, 而深 受其害的韩国人没有被压倒, 举国上下响应政府的 募 金运动 , 民众捐金献银, 热火朝天, 为国家经济早日复 兴而奋斗的精神震撼世界。世人把其看成是 神气 的 最好表现。 韩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民族 文化, 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 影响也越来越大 , 已形 成了一股 韩流 。 ( 四) 创新意识至上, 打造民族特色品牌 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引进, 重点不在于 仿造, 而在于吸收、 消化、 创新 , 有资料提及 , 韩国人连国 外先进设备的螺丝都研究一番。从 20 世纪七、 八十年 代起, 韩国就建立和完善了以创新和自主开发为主的 体制和机制。韩国人将科技创新比作国家找饭吃, 建 立适合科技创新的体制就是用于盛饭的碗。正是由于 如此高的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体制、 机制的相互作用, 使韩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崭露头角。如三星等半导体企 业能在国际半导体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现代重化工 业公司等造船企业能站在造船技术世界之巅, 并占据 40% 的市场份额, 都源于自主创新。 韩国的自主创新有两大显著特点: 其一, 研发与生 产紧密结合。如前面所述, 在 R& D 投入上, 韩国经历 了由政府主导型转化为企业主导型。现在韩国的企业 尤其是大企业充当了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如三星电子 公司有 42 家研发所( 2004 年) 。这样, 企业的研发可以 最大效率地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 二, 注重品牌效应。技术的竞争除核心技术竞争外 , 还 有实用型技术的竞争。韩国人既看重前者, 又看重后 者。如三星手机上世纪 90 年代方才问世, 不久便后来 居上成为世界驰名品牌, 2004 年全球销售额 172 亿美 元, 位居同行第二, 2004 年全球销售 8 660 万台 , 2005 年全球销售 1 亿台。这样辉煌的业绩是核心技术与实 用型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星手机 1995 年以品牌 Anycall 成名后, 又最先以翻盖手机打造新产品, 带来 了时尚手机热, 接着依次推出彩屏手机、 照相手机、 音 乐手机、 滑盖手机、 2. 5G 手机等, 引领手机的世界消费 热潮。韩国 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 与 高技术含量和 高附加值 贯穿到迈进知识经济社会的全过程。 ( 五) 经济风险存在, 具有不稳定性 韩国经济在经历持续高增长之后 , 也存在着一些 不稳定的因素。诸如, 外贸依存度近十年来一直保持 在 60% 以上, 引入国外直接投资的长期资本少, 短期资 本流动量大。又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这样的经 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 , 不确定性增多 , 加大了政府 的宏观调控难度, 是经济发展中存在不稳定性的隐性 因素。近年来国内消费衰退将挤压公司的利润 , 膨胀 的不动产市场可能产生泡沫经济现象等, 是经济发展 中存在不稳定性的显性因素。2007 年 3 月 6 日 , 韩国 三星经济研究所发表的#2007 年韩国经济风险要因探
收稿日期 : 2007 05 14 作者简介 : 倪合金 ( 1957- ) , 男 , 安徽无为人,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5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年第 4 期
年代后, 韩国已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 进入工业化 中后期, 其内在发展, 需要参与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 球化也客观地要求政府减少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干 预, 按照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和国际其他经济规则实 行市场经济体制。为此, 韩国政府把政府担负的调节 经济的职能尽可能交由市场机制来完成, 建立自由竞 争的经济秩序和产业结构。突出在: ( 1) 主要重化工业 部门几乎全部落入私营大企业集团手中。( 2) 在 R& D 投入上, 由政府主导型转化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与企 业对 R& D 投入的比重, 1970 年为 77% : 23% ; 1980 年 [3] 为 52% : 48% ; 2003 年为 25% : 75% 。 ( 3) 接受和推行 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概 括为放松管制、 私有化和自由化。韩国政府的新自由 主义制度始于 1993 年, 主要包括 : 大大降低人为高估的 汇率, 使其回到 正确的轨道 ; 对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 实行自由化以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 ; 取消指向性优惠 贷款, 促进资源的合理与公平分配 ; 实 行金融自由化 ( 金泳三政府宣布 实施为期 五年的金 融自由主 义计 划) , 包括商业银行私有化、 允许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 ( NBFI) 和地方银行, 降低金融活动的进入壁垒, 更为重 [ 4] 要的是实现资本账目自由化等。 韩国的 主导 体制, 有效地促进了韩国经济持续、 快速的发展。因为, 韩国是在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连自 行车都不会造的背景下通过 引进 走工业化道路的。 由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可知, 这个时期没有政府 的政策引导和投资的诱导 ,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 国内 要素市场的保护, 就无法摆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 制难以改变韩国经济困境的局面, 就无法面对世界市 场的竞争与挑战。可以说, 没有第一次的 主导 , 韩国 不可能如此快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继之, 韩国的 工业化、 信息化发展, 迫切需要国内和国外 两个市场 、 两种资源 , 需要融人经济全球化之中。可以说, 第二 次的 主导 , 促使韩国经济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保 证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韩国有效的运行。 ( 三) 重视文化融合, 形成独特民族文化 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 始终重视和发扬文化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韩学者们认为, 儒 家思想是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影响最深。其一, 儒家 文化具有的尚贤、 重教的优良传统, 造就了丰富人力资 源, 从而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其二, 儒家文化在 人际关系中重视和谐、 诚信以及提倡个人道德修养的 自律精神, 有助于形成市场经济所必须的道德规范; 其 三, 儒家文化中 修齐治平 、奉公灭私 、经世济民 的 入世主义功利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经过现代意识的 改造, 转化为孕育企业家阶层的精神; 其四, 儒家文化 中提倡的自强不息和奋斗进取精神 , 促进了人们在经 济建设中顽强竞争的观念, 激励人们 奋发图强, 为企 业、 为团体建功立业的行为; 其五, 儒家文化中有廉政 思想, 如国家管理者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君子谋道不 [5] 谋财 、为政者不能与民争利 等。 二是创新现代文化的内涵。韩国在传统文化的传 承中丰富发展现代文化, 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学者们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