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i角检验校正
水准仪i角的检验

所以a1-b1-i/ρ(S1-S2)=a2-b2-i/ρ(S4-S3)
i/ρ(S4-S3-S1+S2)=a2-b2-(a1-b1)
i=[(a2-b2)-(a1-b1)]/2SAB*ρ
注:①ρ=206265(角度转弧度的特定值);
②为了便于计算,一般用皮尺量取AB迟距离为20.6m;
仪器站
观测次序
标尺读数
高差Hale Waihona Puke a-b)(m)辅助计算
A尺读数a
B尺读数b
J1
1
135762
157269
-0.21508
中间左端法:
i=[(a1-b1)-(a2-b2)] *ρ/S
中间右端法:
i=[(a1-b1)-(a2-b2)] *ρ/(-S)
两端法:
i=[(a1-b1)-(a2-b2)] *ρ/(-2S)
水准仪i角的检验(两端法)
仪器:DS05编号:334173日期:2014年11月29日观测者:XXX
标尺:铟钢尺编号:1136、1137成像:清晰记录者:XXX
仪器站
观测次序
标尺读数
高差(a-b)
(m)
辅助计算
A尺读数a
B尺读数b
J1
1
137471
158953
-0.21484
中间左端法:
i=[(a1-b1)-(a2-b2)] *ρ/S
③在计算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J2
1
121851
142519
-0.20668
2
121850
142521
3
121851
142519
4
121856
142520
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

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一、i角的概念水准仪望远镜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理论上应该是平行关系,但是实际上视准轴与水准管轴都存在着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在竖直面上的投影成为i角。
i 角误差是影响水准仪精度的最大因素,因此长时间使用的水准仪需要进行i角的检验与校正。
在四等水准测量中,i角不大于20"就符合规范要求。
当水准仪位于两尺正中间时,可以消除i角误差。
i角示意图二、i角的检验和校正方法一检验1)两尺之间相距80m,仪器架在两尺正中间,读出两尺黑面中丝的读数,算出两尺间的高差,在改变仪器高,第二次测出两尺间的高差,取两次的平均值记为h1.。
(两次读数差值必须在在5mm内)。
2)仪器架在一个尺的外侧距此尺2~3m的地方,分别读出两尺黑面中丝的读数,则近尺读数为b,远尺读数为a,算出两尺的高差h2。
3)比较h1与h2之间的差值,如果绝对值在7之内,则符合规范,不需要校正。
如果超出7,则i角超限,需要校正。
注释:tani=(h2-h1)/s(i代表i角,s代表两尺之间的距离,s=80m)由高数极限可推出i=(h2-h1 )/si的单位为弧度制,可转化为i=(h2-h1 )ρ/s(其中,ρ=180*3600"/π=206265″)由于i角不能大于20", 所以h2-h1 =20"*80*1000/206265=7.75单位为mm.校正在2)的位置保持仪器不动,转动微倾螺旋使仪器的十字丝中丝在最远处水准尺上的读数为b+h1.松开水准管左右螺钉,调节水准管上下螺钉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精平)。
在完成校正后,旋紧左右螺钉。
注释:因为h1为在两尺正中间时所测的高差,不受i角影响,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读数。
读b的水准尺距离仪器很近,忽略了i角的影响,认为是正确读数。
可设远处水准尺正确读数为x,则x-b=h1,因此可以得到远处水准尺x的正确读数为x=b+h1。
此时读书正确,调节水准管。
注意在校正过程时是反复多次的,在完成校正时应该再次检查是否合格。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检验步骤1.重点:完成平行于准直轴(角度I)的圆形水准仪、十字线、水平线和水平管的检查2.步骤:圆水准器检校――十字丝横丝检校――水准管平行于视准轴(i角)检校二、检验及校正1.圆水准器的检验圆形水平仪的气泡居中后,将望远镜旋转180°并校正气泡(居中或不居中)⑴转动脚螺旋使气泡退回偏离值的一半。
(2)松开圆形水平仪背面中心的紧固螺钉,用校正针移动两个相邻的校正螺钉,然后移动另一个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
(3)以这种方式重复校准,直到气泡在任何方向居中,校准即可完成。
最后,拧紧中央紧固螺钉。
2.交叉线和交叉线检查在墙上找一点,使其恰好位于水准仪望远镜十字丝左端的横丝上,旋转水平微动螺旋,用望眼镜右端对准该点(是否仍位于十字丝右端的横丝上)纠正⑴松开十字丝分划板座的固定螺丝,转动整个目镜座,使十字丝横丝与m点轨迹一致,再将固定螺丝拧紧。
(2)当m点与水平线的偏差不明显时,通常不进行校正,可在操作中使用水平线中心部分的读数。
3.I.角度检查什么是水准仪的i角?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准轴的投影夹角。
水准仪的i角和角是不同的,角(交叉误差)是指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
水准仪i角的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尽量将一起安置在测区范围的中间,而角在普通测量时影响较小,一般不予考虑,而在精密水准测量时必须要注意,其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按奇偶数站将仪器的一条固定的架腿分别安置在路线的左右两侧。
.检查步骤:⑴选择一平坦地面,相距80m左右各打一木桩a、b,将仪器置于中点c,并使ac=bc,⑵将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处,在a、b两点竖立水准尺。
用两次仪高法两次测定a至b点的高差。
当两次高差的较差不大于3mm时,取两次高差的平均值hab作为两点高差的正确值。
⑶将仪器安置于c′处即距b点2~3m处,精平仪器后,读出b点尺上的读数b2。
由于i角较小,仪器离b点近,引起读数b2的误差可忽略不计,可视为水平视线的读数。
关于徕卡水准仪i角的检验与调校

关于徕卡水准仪i角的检验与调校关于徕卡水准仪i角的检验与调校不止一位同事来电问,关于徕卡水准仪NA2i 角的变化,已经买了半年的仪器,由于i角的变化已先后二次邮寄徕卡仪器维修中心进行处理,在使用半个月左右又是这样,第三次修理后依然有变化,其i角的变化约有好几根丝。
经过认真考虑,我回答如下,希望能有助于大家的工作。
1,数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水准仪仅仅是i角的正常变化不属于保修范围,恳请不要邮寄千里之外的徕卡仪器维修中心调节,请用户或我们当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协助测定与调整。
2,水准仪产生i角变化的原因是仪器本身的结构与外业工作条件的变化而致,仪器中的十字丝是固定在上下的V形槽中,下面的V形槽由弹簧支撑着,上面是一个压紧调节螺丝。
由于因内部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温度、湿度、震动的变化它会产生i角微小的变化,或者,由于其它内应力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不足为奇的。
3,在用户说明书中已明确,水准仪的i角可由用户自行调整。
请参照徕卡NA2水准仪说明书第22-23页,徕卡NA720/NA724/NA728/NA730水准仪说明书第21页。
4,什么是水准仪的i角?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准轴的夹角。
5,现在,再扼要地介绍水准仪i角的测定办法:如图所示,将水准仪置平在二支水准标尺的中间,仪器距标尺约30米或40米,前后大约等距离,读取标尺上的读数得到二点的高差值。
搬迁仪器至二支标尺的一内侧或外侧均可,此时,仪器至标尺的距离分别为近距离的标尺只是几米,而远距离的标尺已是几十米。
同样,测量这二点的高差值,如果二次测得的高差相等,说明仪器i角为零。
高差不等就说明仪器存在着i角的误差。
如:仪器在中间,读取A尺的读数a1=0962,B尺的读数b1=1062仪器在一侧,读取A尺的读数a2=0835,B尺的读数b2=0933h1=-1062+0962=-0100h2=-0933+0835=-0098△h=-0098+0100=+2 mm按小角公式计算i角;i=Δ·ρ/s = 2 mm × 206265” / 60000mm = 41 / 6 ” = 7”6,水准仪i角的允许误差水准仪i角允许误差的概念应该说有三方面的涵义,也是三种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出厂时工厂调校的允许误差、用户调校时的允许误差、测量等级或规定所要求的允许误差。
水准仪i角检验和校正方法

程度仪i角考验战矫正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什么是程度仪的i角程度仪的视准轴正在笔曲目标与程度轴的夹角.程度仪爆收i角变更的本果:是仪器自己的结构与中业处事条件的变更而致仪器中的十字丝是牢固正在上下的V形槽中底下的V形槽由弹簧收撑着上头是一个压紧安排螺丝.由于果里里与中界环境条件的变更如温度、干度、振动的变更它会爆收i角微弱的变更大概者由于其余内应力的变更而爆收分歧程度的变更也是缺累为偶的.正在用户证明书籍中已粗确程度仪的i角可由用户自止安排.请参照程度仪证明书籍自止安排.当前再扼本天介绍程度仪i角的测定办法如图所示将程度仪置仄正在两收程度标尺的中间仪器距标尺约30米大概40米前后约莫等距离读与标尺上的读数得到两面的下好值.搬家仪器至两收标尺的一内侧大概中侧均可此时仪器至标尺近距离的标尺不过几米而近距离的标尺已是几十米.共样丈量那两面的下好值如果两次测得的下好相等证明仪器i角为整.下好没有等便证明仪器存留着i角的缺面.如:仪器正在中间读与A尺的读数a10962B尺的读数b11062仪器正在一侧读与A尺的读数a20835B尺的读数b20933h1106209620100 h2093308350098h00980100 2 mm按小角公式估计i角iΔ·ρs = 2 mm × 206265” / 60000mm = 41 / 6 ” = 7”i角的测定也不妨依照将程度仪不妨搁置正在两收程度标尺两中侧的圆法测定仪器的i角.讲理是一般的粗确的a4值是a4 = a1’- a2’+ a3’程度仪i角的允许缺面程度仪i角允许缺面的观念该当道有三圆里的涵义也是三种情况下1. 出厂时工厂调校的允许缺面、2. 用户调校时的允许缺面、3. 丈量等第大概确定所央供的允许缺面.如徕卡NA2 i角的允许缺面出厂调校为±8”用户调校为±20”然而是根据尔国国家程度丈量典型战工程丈量典型的央供用于一、两等火准丈量的程度仪仪器的i角没有该超出15”用于三、四等程度测量的仪器仪器的i角没有该超出20”.所以正在用徕卡程度仪NA2加GPM3测微分划板举止一、两等程度测量时仪器的i角必须调校至15”以内正在举止三等以下程度丈量时仪器的i角应正在20”以内.改正程度仪i角的要领便是转化V形槽上头螺丝钉的位子旋进大概旋出.仪器处正在分歧的位子请注意加减标记.伙伴们仪器通过少途输送、仪器通过少久做业、仪器收配环境的没有竭变更、均大概使程度仪的i角爆收变更所以时常性天、自觉天、定期天查看与安排程度仪的i角没有然而是保证丈量粗度的需要也是咱们丈量人员的好德.。
水准仪i角检验和校正方法

水准仪i角检验和校正方法什么是水准仪的i角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准轴的夹角。
水准仪产生i角变化的原因:是仪器本身的结构与外业工作条件的变化而致仪器中的十字丝是固定在上下的V形槽中下面的V形槽由弹簧支撑着上面是一个压紧调节螺丝。
由于因内部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温度、湿■度、震动的变化它会产生i角微小的变化或者由于其它内应力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用户说明书中已明确水准仪的i角可由用户自行调整。
请参照水准仪说明书自行调整。
现在再扼要地介绍水准仪i角的测定办法如图所示将水准仪置平在二支水准标尺的中间仪器距标尺约30 米或40米前后大约等距离读取标尺上的读数得到二点的高差值。
搬迁器至二支标尺的一内侧或外侧均可此时仪器至标尺的距离分别为近距离的标尺只是几米而远距离的标尺已是几十米。
同样测量这二点的高差值如果二次测得的高差相等说明仪器i角为零。
高差不等就说明仪器存在着i角的误差。
如:仪器在中间读取A尺的读数a1 0962 B尺的读数b1 1062 仪器在一侧读取A尺的读数a2 0835 B尺的读数b2 0933hi 1062 0962 0100 h2 0933 0835 0098 h 0098 0100 2 mm按小角公式计算i角i △• p s = 2 mm X 206265” / 60000mm 二41 / 6 ”二7”i角的测定也可以按照将水准仪可以放置在二支水准标尺二外侧法测定仪器的i角。
道理是一样的正确的a4值是a4 = aF - a2' + a3'水准仪i角的允许误差水准仪i角允许误差的概念应该说有三方面的涵义也是三种情况下的不同要求1. 出厂时工厂调校的允许误差、2. 用户调校时的允许误差、3. 测量等级或规定所要求的允许误差。
如彳来卡NA2 i角的允许误差出厂调校为±8”用户调校为±20” 但是根据我国国家水准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仪器的i角不应超过15” 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仪器仪器的i角不应超过20” o所以在用彳来卡水准仪NA2加GPM3测微分划板进行一、二等水准测量时仪器的i角必须调校至15”以内在进行三等以下水准测量时仪器的i角应在20”以内。
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检验与校正

二、校正方法:
转动微倾螺旋使横丝对准的读数为b2,然后放松水准管左右两个校正螺丝,再一松一紧调节上,上下两个校正丝,是水准管气泡距中(符合),这样水准管轴也处于水平位置,从而达到了使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目的。最后再拧紧左右两个校正螺丝,此项校正仍需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普通水准仪应经常注意i角的检验,当经常出现在远距离和短距离施测同一点的高程超过5mm 以上时,应对水准仪进行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校正,即水准仪的i角检查。
的检验与校正
i角检验的目的:使水准管轴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使不同距离测得的同一点高程小于3mm。
i角的检验、校正方法:
视准轴于水准管轴不平行,其加角即为i角。i角一般限制在20”以内,若视线长为100米,则i=20”时,对读数影响将达到1厘米。一般应使校正后i<10”为宜。
一、检验方法:
1、 选择相距约D=100m的两点A和B,A\B两点应选在坚实且互相通视的地方。
2、 将仪器安置在距A\B两点等远处,测出两点的正确高差|a-b|=h。为了防止错误和提高精度,应用不同的仪器高观测两次,两次高差的较差小于2毫米时,取两次高差的平均值作为正确高差h.
3、 然后移仪器置于距A尺(或B尺)2~3m处,再测A\B两点间高差,因仪器离A点很近,故可以忽略i角对a2的影响,A尺上的读数a2可以视为水平视线的读数。因此视线水平时的前视读数b2可以根据已知高差h和A尺读数a2计算求得:b2=a2-h.如果望远镜瞄准B点尺,视线精平时的读数b’2与b2相等,则条件满足。
自动安平水准仪如何校正

自动安平水准仪如何校正自动安平水准仪如何校正
仪器外观
水泡
这是根底
i角:在相距70米的
距离中间架好仪器
读数
A1
B1
将仪器移至离B尺3米
读数A2
B2
然后A1-B1=A2-B2
不相等那么校正:d=A2-B2-A1+B1
A3=A2-d
瞄准A尺
调i角
使十字丝位于A3
就
OK
自动安平水准仪校正i角的方法
置标尺于AB两点〔大概50米〕,水准仪架设于AB两点中间,观测两点高差并记录。
然后水准仪于A点大概6米处,观测两点高差并记录。
比拟两高差,假设高差小于2毫米,那么不用调校;
假设大于那么应调校i角。
后视B尺,前视A尺,算出A尺应得的数值,翻开水准仪目镜十字丝盖,用仪器自带校针微调十字丝螺旋,使目镜十字丝移动到A尺数值上。
OK,重复此步骤。
直至满足水准仪i角精度要求为止。
此方法简单快捷有效。
温馨提示:观测高程时尽量置水准仪于前后视中间,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i角误差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