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习题(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解析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1.简述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各自独立的国家或政府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交换活动的总和。

2.论述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有相似之处,但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国际贸易属于开放经济的范畴,而国内贸易研究的是一国国内市场的发展。

第二,国际贸易受不同国家利益关系的制约,而国内贸易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进行,不涉及国家间利益的冲突。

第三,国际贸易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国内贸易更难以进行。

第四,国际贸易比较复杂,涉及国际结算中的汇率问题、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运费和保险问题、国际贸易规则解释不一致等多重问题的影响。

第五,国际贸易整个交易时间较长,风险较国内贸易大。

3.论述贸易差额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由于进出口贸易收支是一国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贸易差额的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的贸易差额应该保持平衡,不要出现过大的顺差或过大的逆差。

如果一国顺差过大,或者还需时间较长,那么必然会遭到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报复甚至制裁。

顺差的长期存在还会使大量的国内资源通过出口的方式流出,不利于本国资源在国内的优化配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过度使用。

一国长期的逆差对国内经济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因为贸易逆差必然会减少一国的国际储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从而阻碍了某些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进而延缓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4.简述贸易条件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

贸易条件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这种方法不涉及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计算贸易商品指数的比值来表示,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例。

5.简述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一,按照商品流向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页]

《国际贸易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页]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动机与分类
一、判断题
1.错2.错3.对
二、单项选择题
1. C2. B3.B
三、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流程与岗位
一、判断题
1.错2.对3.错
二、单项选择题
1.D2.D3.B
三、案例分析题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平台与规则
一、判断题
1.对2.错3.对
二、单项选择题
1.B2.A3.C
三、案例分析题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法律与政策
一、判断题
1.对2.对3.例分析题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条约与惯例
一、判断题
1.对2.对3.对
二、单项选择题
1.C2.D3.C
三、案例分析题

第六章 国际贸易的组织与关系
一、判断题
1.对2.错3.对
二、单项选择题
1.B2.A3.D
三、案例分析题

9《国际经济与贸易》参考答案

9《国际经济与贸易》参考答案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答: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分(辨析)答: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由于不同的贸易背景和贸易条件,存在一些区别,主要表现在:1)国际贸易是跨国贸易,交易过程比较复杂。

比如:交易过程中设计语言文化、货币制度、度量衡制、法律法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商业惯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方面处理要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

2)各项业务活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比如:市场调研难、贸易障碍多、纠纷处理难度大等。

3)要承担的风险多。

比如:信用风险、商业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以及交易洽商和履约时间长等,所有环节都存在着比国内贸易大得多的风险。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的区分与辨析(衡量贸易规模,贸易利益)答:国际贸易值,又称国际贸易额,就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而国际贸易量就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

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量就是以下不变价格计算的该国进出口值之和。

区分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除了能够准确衡量国际贸易的规模外,还可以通过不同时期某一国家或地区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的比较,了解该国或地区贸易利益的变化:如果在一端时间内,一国出口值的增长快于出口量的增长,则出口收益上升;否则就是出口收益下降。

4贸易差额的逆顺问题(简答论述)答:(简答)简而言之,出超意味着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收入大于支出,而入超则意味着对外贸易的支出大于收入。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

单纯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顺差比逆差好。

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首先,长期顺差则意味着大量的资源通过出口而输往了国外,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其次,巨额顺差往往会是本币升值,从而不利于扩大出口,且还会造成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交流和贸易的学科,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原理、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

2. 国际贸易的原理有哪些?国际贸易的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绝对优势原理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相对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存在相对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政策1. 什么是国际贸易的制度?国际贸易的制度是指国际贸易所遵循的规则和机构。

国际贸易的规则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规定,国际贸易的机构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有哪些?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

通过制定适当的贸易政策,国家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1.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的差异、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2.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等。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1.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02995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02995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A 、李嘉图B、赫克歇尔C、里昂惕夫D、亚当.斯密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A、国际贸易B、对外贸易C、多国贸易D、双边贸易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A、欧元表示B、美元表示C、本国货币表示D、日元表示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A、FOB计价 B 、CIF计价C、CFR计价D、EXW计价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A、3.3万亿美元B、1.6万亿美元C、1.7万亿美元D、1.5万亿美元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A、对外贸易量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D、对外贸易值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A、无形商品贸易B、过境贸易C、总贸易体系D、国境贸易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C、交纳税费D、订立合同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易货贸易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A、国际收支逆差B、国际收支顺差C、对外贸易逆差D、对外贸易顺差11、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A、2%B、4%C、10% D 、20%二、多选题1、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包括()A、直接贸易体系B、总贸易体系C、专门贸易体系D、货物贸易体系E、服务贸易体系2 、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有()A、矿物燃料B、动植物油脂C、饮料及烟类D、机械及运输设备E、塑料制品3、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行业包括的部门有()A、通讯B、家电制造C、银行D、建筑E、交通三、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值2、贸易商品结构3、国际贸易地理方向4、过境贸易5、转口贸易6、国际贸易四、简答题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请简述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习题答案-国际贸易概论

习题答案-国际贸易概论

习题答案-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3.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其中,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

4.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

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位置,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位置。

7.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

8.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

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9.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0.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国际贸易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A 、李嘉图B、赫克歇尔C、里昂惕夫D、亚当.斯密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A、国际贸易B、对外贸易C、多国贸易D、双边贸易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A、欧元表示B、美元表示C、本国货币表示D、日元表示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A、FOB计价 B 、CIF计价C、CFR计价D、EXW计价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A、3.3万亿美元B、1.6万亿美元C、1.7万亿美元D、1.5万亿美元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A、对外贸易量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D、对外贸易值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A、无形商品贸易B、过境贸易C、总贸易体系D、国境贸易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C、交纳税费D、订立合同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易货贸易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A、国际收支逆差B、国际收支顺差C、对外贸易逆差D、对外贸易顺差11、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A、2%B、4%C、10% D 、20%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B、上层建筑C、资本流动D、自然条件2、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是()。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分工B 、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C 、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分工D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

A、11—12 世纪B、14—15世纪C、16—18 世纪D、18—19 世纪4、社会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为()。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对外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国际贸易的产生必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间交换的剩余产品;另一个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的产生。

2.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时期国际贸易有特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式得到确立的时期。

这一时期欧洲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得以建立并广泛发展。

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一面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商品产量大大增加,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多,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面,大机器工业使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当代国际贸易有特点?(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档化、智能化和软件化(2)国际贸易集团化趋势增加(3)国际贸易式多样化发展(4)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4.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有区别?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直接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参与贸易,即进出口两国直接达成的交易。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又称为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国作为中介参与商品的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物转移,即商品可以不经过转口国而由生产国直接运输到消费国。

从事转口贸易的大多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利、贸易限制较少的和地区。

转口贸易额列入转口的贸易统计中。

5.如理解贸易值和贸易量?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又称对外贸易值。

一定时期一国从国外进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贸易条件恶化是指( ) A、出口价格指数不变,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B、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C、出口价格指数下降,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D、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E、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 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 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指标。
第一章 习 题
• 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 揭示( )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贸易往来 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 D、国际商品
• 以1990年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 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 国的净贸易条件是( )
• A.1.2 B.0.83 C.1.1
D.1.3
• 世界贸易统计中( ) A、世界出口总额等于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大于世界进口总额 C、世界进口总额大于世界出口总额 D、世界出口总额小于世界贸易额
• 净进口是一国(地区)( ) A、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B、某一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C、某一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量小于 进口量
D、某一商品在一年内进口量小于出口 量
•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 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 1999年,某国出口贸易额为220亿美元, 进口额为170亿美元,则该年贸易差额 数为( )
A、净出口50亿美元 B、净进口50亿美元 C、贸易逆差50亿美元 D、贸易顺差50亿美元
• 根据是否有第三国参加作为标准,国 际贸易可分为( )
A、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 B、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C、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D、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
• 根据货物和服务的流向,可以将国际贸 易划分为( )
A、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过境贸易
D、转口贸易
E、对外贸易
• 关境和国境的关系是(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Βιβλιοθήκη D、大于、等于和小于• 以下可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 A、供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D、本国化货物出口 E、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转出出口的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