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18 遥远的土豆花

合集下载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10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10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精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精品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汇编【现代文阅读】(2)含答案

精品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汇编【现代文阅读】(2)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1【2018 东城二模】(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

(9分)山里有座榨油坊周华诚○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

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

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

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

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

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

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

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

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

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

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

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4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5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

遥远的土豆花阅读理解

遥远的土豆花阅读理解

遥远的土豆花阅读理解读《遥远的土豆花》,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世界。

就好比你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岁月的门,那里面的故事一下子就把你吸引住了。

你看啊,文中对土豆花的描写,那么细腻,就像画家精心描绘的一幅画。

我记得我小时候在乡下,也见过那一片片的土豆花,虽然没有文中写得那么美,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和小伙伴们在土豆地里玩耍,那土豆花就像是我们的小伙伴一样,默默地陪伴着我们。

我们会摘几朵土豆花,戴在头上,互相笑着说对方像个花仙子。

这和文中作者对土豆花的那种情感是不是有点像呢?这篇文章里的人物,都那么鲜活。

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比如说那个种土豆的老农,他对土豆花的那种喜爱,真的是溢于言表。

他看着土豆花的眼神,就好像在看自己最宝贝的孩子。

我爷爷也是个农民,他对自己种的庄稼也是这种感情。

每次看到庄稼长得好,他脸上就会露出那种满足的笑容。

就像老农看到土豆花开得灿烂时一样,那种喜悦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

这让我明白,对土地的热爱,对劳动成果的期待,是这些人心中最珍贵的东西。

你有没有过这样对某样事物特别热爱的感觉呢?文中描写土豆花的生长过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那小小的土豆花,从破土而出到绽放美丽,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在不断地成长和战斗。

我曾经养过一盆花,刚开始它长得很慢,我都有点着急了。

但是我没有放弃,每天细心地照顾它。

终于有一天,它开出了漂亮的花朵。

那一刻,我真的特别开心,就像看到了土豆花在田野里盛开一样。

这种生命的成长和绽放,是多么让人感动啊!难道你不觉得生命的奇迹就在这些小小的事物中展现出来吗?《遥远的土豆花》还让我想到了家乡的味道。

那土豆做出来的各种美食,是记忆中最温暖的味道。

每次读到文中提到土豆的吃法,我就会想起妈妈做的土豆饼。

那香味,简直能把人的魂都勾走。

有一次我在外地工作,特别想家,就自己试着做土豆饼。

虽然没有妈妈做的那么好吃,但吃着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李娟《遥远的葵花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遥远的葵花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遥远的葵花地李娟1我们这里的河流全靠积雪融汇,而农民种地,又全靠从河里引水灌溉。

因此在我们这里,一遇到降雪量少的暖冬,第二年肯定大旱。

2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比起往年,乌沦古河水流量少了一大半。

河水至东往西流经这面广阔的戈壁滩,沿途源源不断地被两岸的耕地吸吮。

等流到我们这里,就已经很细窄了。

3除了旱灾,风灾、蝗灾及其它严重的病虫害肯定也会全集中到这一年。

谁叫去年暖冬呢?虫卵没法冻死。

4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决定种两百亩向日葵。

地是头一年就包好的,如果不种,荒着心里更难受。

5那块土地我们承包了三年,位于阿克哈拉河水下游六十公里处的高潮公社(我们这里仍然沿袭文革习惯,把乡村叫做“公社”,此外,还有“幸福公社”、“红旗公社”等)南面的荒野中。

地势坦阔,一马平川。

那一带一共开垦有一万多亩土地,除了少量的打瓜,全都被承包者种上了向日葵。

不知丰收时那里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

6一万亩啊,金灿灿的葵花地!7因为离家太远,葵花从播种到收成的三四个月期间,我妈得一直守在地边。

这三四个月里就没法照顾九十多岁的外婆和几只小狗及满院子的鸡鸭兔子鹅了。

于是,妈妈雇了一辆大卡车,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地边。

然后在荒野中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南侧掏了一条斜下去的通道。

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

在新疆,这叫“地窝子”。

在此后的日子里,这就是我们的家。

8搬家时我也跟着去了,在那里生活了非常短暂的一些日子。

只目睹了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不知它们如何在大地里苏醒,渐渐长成。

9那些日子里,我总是站在地窝子旁,长时间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地,想到下面一行行齐整沉睡的种子,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

大地永远荒凉空荡。

然后我就离开了。

10搬家的那一天好冷。

虽然已入四月,但冬天的气息仍然强大坚固,残雪皑皑,寒风凛冽。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要说当今热度最高的网络语言,“内卷”当仁不让,各大主流媒体关于“内卷”的讨论层出不穷,简直“万物皆可卷”。

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下,已有千万级的浏览量,数百条回答涉及求职、晋升、育儿、升学、婚恋各个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据考证,“内卷”原本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一文中提出,意思是“边际效用递减、没有发展的增长”。

后来,中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据此解释为什么当时的社会运行没有出现大突破。

如今作为网络热词的“内卷”,显然没有那么深奥的学术含义,而是带上了调侃的意味,其最早流行可能源于几张清华学霸的照片,有同学边骑自行车边看电脑,因其过分努力的行为给旁观学生带来焦虑和压力,被称为“清华卷王”。

由此生发的网络用法层出不穷。

可以作为名词,如“人生是张饼,内卷是宿命”;可以作为动词,如“今天你又内卷了吗”;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这个人也太内卷了”。

从学术意义上的“内卷”到网络语言中的“内卷”,它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在网络语言中,“内卷”主要表达以下几种隐含意义:竞争的白热化导致竞争的无序化。

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已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让整个群体在这种“不良竞争”中受损。

比如外卖小哥原本有10分钟送餐时间,结果有人通过提速、占道等不良竞争行为,提前几分钟抵达,公司通过大数据计算,觉得他们还能再快,就会进一步缩短送餐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外卖小哥尽管已经非常努力,甚至因闯红灯等行为有生命危险,但规定的送餐时间却越来越短,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

土豆花开阅读题及答案

土豆花开阅读题及答案

土豆花开阅读题及答案阅读土豆开花问答大兴安岭种植马铃薯一般在五一前后,比南方大平原晚。

母亲从地窖里挑选马铃薯种子,连夜切开。

下面分享一些关于土豆开花的阅读问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background: # b2ec0a=' background: # b2ec0a'土豆开花(1)在我眼里,大兴安岭上最温暖的花,是土香的土豆花。

(2)刚到林区的时候,我家在县城外一个叫塔南的小镇上。

暑假的时候,父亲在离家五英里多的草垫上,用铁锹和鹤嘴锄犁了两亩多。

第二年,土豆花在这片新土地上盛开的时候,父亲的脸上溢出了难得的笑容。

大兴安岭森林茂密,草密,土壤有机养分丰富。

大兴安岭种植马铃薯一般在五一前后,比南方大平原晚。

母亲从地窖里挑选马铃薯种子,连夜切开。

我好奇地问,什么是种子?妈妈告诉我,种籽就是土豆的种子。

“植物开花了吗?”“开,开很多花,结很多土豆。

”我笑了,想到的不是花,而是苗下的土豆。

土豆种子运到地里,父母带着我们兄弟犁沟、挖坑、撒种、埋土、施肥、覆土,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大兴安岭的春天风很大,爸爸担心土豆种子被风吹出去,每天下班都要扛着铲子到地上维修。

在父亲的心目中,他维护的那块土地,显然是全家人一生的希望。

远山渐绿。

在往年杂草丛生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大片绿色的新苗。

周末一到,爸爸就带我去田里修田埂,除草。

汗水顺着父亲的脸颊滑落,帮助新苗生长。

什么时候可以吃新鲜土豆?我有点赶时间。

父亲似乎知道我的心思:“放心吧,等土豆花开了,就可以吃新鲜土豆了。

”一场雨过后,土豆花开了。

起初,白色、紫色和红色漂浮在马铃薯幼苗上。

过几天,土豆花会开得满地都是,远远就能闻到它的甜味。

土豆花中,我更喜欢紫色的花。

蹲在一朵紫色的花前,我眯着眼睛深深地嗅了嗅。

这朵花除了香味外,还很甜。

我用手轻轻摸了摸花蕊,却得到了一指金粉。

我问爸爸,为什么有的土豆植物开紫色的花,有的开白色的花?父亲说,品种不同。

现代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18 遥远的土豆花

现代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18 遥远的土豆花

【美文赏读】遥远的土豆花肖复兴1在北大荒,我们队的最西头是菜地。

菜地里种得最多的是土豆。

那时候,全队的人都得靠这片菜地吃菜。

秋收土豆的时候,各家人来到菜地,一麻袋一麻袋地把土豆扛回家,放进地窖里。

土豆是东北人的看家菜,一冬一春吃的菜基本就是它。

②土豆夏天开花,并不显眼,要说好看,赶不上扁豆花和倭瓜花。

扁豆花比土豆花鲜艳,紫莹莹的,一串一串的,梦一般串起小星星,随风摇曳,很优雅的样子。

倭瓜花明黄黄的,颜色本身就跳,格外打眼,花盘又大,很是招摇,常常会有蜜蜂在上面飞,嗡嗡的,很得意地为花儿唱歌。

土豆花和它们一比,一下子就站在了下风头。

③土豆占地最多,种在菜地的最边上,外面就是一片荒原了。

在半人高的萋萋荒草面前,土豆花越发显得弱小、微不足道。

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我常到菜地里帮忙干活,但从没有注意过土豆花,甚至还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④我第一次看到并认识土豆花,是来北大荒三年后的那个夏天,那时候,我在队上的小学校里当老师。

⑤小学校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我和校长两个人教。

校长负责低年级,我负责高年级。

三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课堂里上课,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闹成一团。

应该说,我还是一个负责的老师,很喜欢这样一群闹翻天却活泼可爱的孩子,所以当有一天发现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子一连好多天没有来上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惦记。

一问,学生七嘴八舌嚷嚷起来:她爸不让她上学了!⑥为什么不来上学呢?在当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困难,家里孩子多,一般的家庭就不让女孩子上学,分担家里的困难。

那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年轻人涌动的激情,希望自己能够帮助这个女孩子,说服她的父母,起码让孩子多上几年学。

于是,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前往这个女孩子的家。

⑦她是我们队菜地老李头的大女儿,家就在菜地最边上。

这是荒原上开出的一片地,用拉禾辫盖起了茅草房。

那天下午,老李头的女儿正在菜地里干活,大老远看见我,一边高声叫着“肖老师”,一边从菜地里跑了过来。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科学幻想,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

当科幻与神话相遇,当科幻插上想象的翅膀,当科幻走进现实……会是怎样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科幻世界”,一起去探秘吧!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一)科幻·神话(10分)科幻与神话,二者看似相悖,却又有着奇妙的交集。

我国神话故事中一些朴实而炽热的幻想早在《山海经》《准南子》中就已出现,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①这些神话故事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征服、了解、探索大自然的幻想和愿望。

“夸父追日”的故事启发了中国对太阳探测器的研究,太阳女神羲和成为了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的名字来源,火神祝融成为了火星车的名字来源……②中国神话中的名称一一照进现实,这彰显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科学精神和浪漫情怀。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③那一刻,长久伫立、屏息凝神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悬着的心终于释然了,千jūn()重负得以放下。

嫦娥六号此次登陆月球背面,④通过采集月球背面的岩石和土壤样本,使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物质组成以及演化过程。

这次任务的成功完成,充分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让曾经憧憬的未来不期而至。

赴九天,探苍穹,俯kàn()浩瀚宇宙,看“嫦娥家族”如何演绎现实版神话,看我中国航天如何耀武扬威,奔向浩瀚星空的诗与远方。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4分)炽热()伫立()千jūn重负()俯kàn()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屏息凝神B.释然C.不期而至D.耀武扬威3.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二)科幻·想象(12分)4.神话和科幻都离不开想象。

现在请你也来展开想象和联想,参照示例,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进行诗意表达。

要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生动形象,运用修辞,句式不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文赏读】
遥远的土豆花
肖复兴
1在北大荒,我们队的最西头是菜地。

菜地里种得最多的是土豆。

那时候,全队的人都得靠这片菜地吃菜。

秋收土豆的时候,各家人来到菜地,一麻袋一麻袋地把土豆扛回家,放进地窖里。

土豆是东北人的看家菜,一冬一春吃的菜基本就是它。

②土豆夏天开花,并不显眼,要说好看,赶不上扁豆花和倭瓜花。

扁豆花比土豆花鲜艳,紫莹莹的,一串一串的,梦一般串起小星星,随风摇曳,很优雅的样子。

倭瓜花明黄黄的,颜色本身就跳,格外打眼,花盘又大,很是招摇,常常会有蜜蜂在上面飞,嗡嗡的,很得意地为花儿唱歌。

土豆花和它们一比,一下子就站在了下风头。

③土豆占地最多,种在菜地的最边上,外面就是一片荒原了。

在半人高的萋萋荒草面前,土豆花越发显得弱小、微不足道。

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我常到菜地里帮忙干活,但从没有注意过土豆花,甚至还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④我第一次看到并认识土豆花,是来北大荒三年后的那个夏天,那时候,我在队上的小学校里当老师。

⑤小学校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我和校长两个人教。

校长负责低年级,我负责高年级。

三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课堂里上课,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闹成一团。

应该说,我还是一个负责的老师,很喜欢这样一群闹翻天却活泼可爱的孩子,所以当有一天发现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子一连好多天没有来上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惦记。

一问,学生七嘴八舌嚷嚷起来:她爸不让她上学了!
⑥为什么不来上学呢?在当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困难,家里孩子多,一般的家庭就不让女孩子上学,分担家里的困难。

那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年轻人涌动的激情,希望自己能够帮助这个女孩子,说服她的父母,起码让孩子多上几年学。

于是,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前往这个女孩子的家。

⑦她是我们队菜地老李头的大女儿,家就在菜地最边上。

这是荒原上开出的一片地,用拉禾辫盖起了茅草房。

那天下午,老李头的女儿正在菜地里干活,大老远看见我,一边高声叫着“肖老师”,一边从菜地里跑了过来。

她的身上粘着草,脚上带着泥,一顶破草帽下的脸膛挂满了汗珠。

⑧我跟着她走进菜地。

老李头不善言辞,但很有耐心地听我把劝他女儿继续上学的话砸姜磨蒜地说完,而后翻来覆去地对我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家里孩子多,她妈妈又有病。

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她的女儿眼巴巴地望着我,又望着他。

当地农民的生活压力,也许不是我们这些知青能够想象的,在沉重的生活面前,同情心显示不出一点份量。

⑨和老李头分手后,我有一种上场还没打几个回合就落败下来的挫败感。

老李头的女儿一直在后面跟着我,把我送出菜地,我不敢回头看她,觉得有些对不起她。

走出菜地的时候,她倒是安慰我说:“没关系的,肖老师,在菜地里干活也挺好的。

”听她这么说,我停下来,却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猛然看到她头上的那顶破草帽上围着一圈手编的花环,是那种极小的、不知名的淡蓝色小花,一朵朵簇拥在一起,围在她破旧的草帽上,平添了几分生气。

“你草帽上戴的这是什么花?”“土豆花,老师您看——”说着,她指向身后,原来那大片土豆正在开花。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土豆花,一簇簇,一串串,像穗子一样串在一起,淡蓝色的花朵是那么的小,小得让人注意不到,平凡得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

⑩不知为什么,从那时候起,土豆花就在我的心里有了一种忧郁的感觉,让我总也忘记不了。

记得离开北大荒调回北京的那一年夏天,我特意邀上几个朋友
到队上的这片土豆地里照了几张照片留念。

但是,照片上根本看不清土豆花,它们实在是太小了。

11前几年的夏天,我有机会回北大荒。

过七星河,直奔我曾经所在的生产队,我一眼就看见了队上那一片土豆地的土豆正在开花。

过去了已经几十年了,土豆地还在队上最靠边的位置上,土豆地外面还是一片萋萋荒草包围的荒原。

真让人觉得时光在这里定格了。

12唯一变化的是土豆地旁老李头的茅草房早已拆除了。

我向人打听老李头和他的女儿。

队上的老人告诉我:老李头还在,但他女儿已经死了。

我非常惊讶,他女儿的年龄不大呀,怎么这么早就死了?他们告诉我,她嫁人搬到别的队上住,生下两个女儿,都不争气,不好好上学,老早就退学,一个早早嫁人,一个跟着队上一个男孩跑到外面,也不知去干什么,再也没有回过家,她活活地给气死了。

13我去看望老李头,他已经病瘫在炕上,痴呆呆地望着我,没有认出我来。

出了他家的房门,我问队上的人,老李头怎么痴呆得这么严重了呀?没去医院瞧瞧吗?队上的人告诉我:什么痴呆,他闺女死了以后,他一直念叨,当初要是听了肖老师的话,让孩子上学就好了,孩子就不兴死了!他好多天前就听说你要来了,他是不好意思呢!
14在土豆地里,我请人帮我拍张照片留念。

淡蓝色的、穗状的、细小的土豆花,生长在这片辽阔得几乎到了天边的荒原上的土豆花,多少年来就是这样默默地花开花落,关心它们,或者偶尔想起它们的人会有多少呢?
(有删改)
【阅读训练】
1.阅读文章,请说出作者对土豆花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以及这些认识形成的原因。

(3分)
2.文章第2段第一次出现了“土豆花”,说说第2段的作用。

(3分)
3.这篇文章无论是标题还是行文中都有很多感人之处,请就感动你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结合全文,说说你的感受。

(3分)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①淡蓝色的花朵开得很小,平凡得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②说服老李头失败,老李头的女儿从此失学③得知老李头和他女儿的悲惨命运,想到和他们一般平凡的人们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答案示例:第②段将土豆花扁豆花倭瓜花进行对比,描写了扁豆花优雅、倭瓜花招摇,衬托了土豆花的弱小、微不足道,为下文描写这片土地上平凡得像土豆花一样的人们做了铺垫。

( 共3分,本段内容1分,对比手法1分,结构作用1分)
3.答案示例:标题“遥远的土豆花”中“遥远”一词令人感动。

如土豆花一样平凡的老李头和他的女儿是那样的渺小,小得让人注意不到,他们离我的生活那样遥远,他们的生活压力是我所不能想象的。

我们很少去关注他们,甚至很少去想起他们,我们和他们的情感距离是那样遥远,即使我和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这怎不令人动容?
(共3分,结合原文1分,说出感受2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